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verview of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s 被引量:8
1
作者 QIAN Zhihong WANG Xue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1期44-59,共16页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is a new type of non-contac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Due to its low energy consumption,low cost,and its adaptability to harsh environments,it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is a new type of non-contac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Due to its low energy consumption,low cost,and its adaptability to harsh environments,it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fields.In the RFID systems,data collision is inevitable when the reader sends a communication request and multiple tags respond with simultaneous data transmission.Data collision is prone to causing problems such as:identification delay,spectrum resource waste,a decreased system throughput rate,etc.Therefore,an efficient,stable anti-collision protocol is crucial for RFID systems.This research analysed the current research into RFID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and summarised means for its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anticollision protocols.Finally,a new direc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FID anti-collision protocol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data collision anticollision protoc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dified Split⁃Ring Resonator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Weikang NIU Zhenyi +2 位作者 LI Mengyuan XU Qian GU Changqi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3期512-519,共8页
A compact antenna formed by three concentric split rings for ultra-high frequency(UHF)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ta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ntenna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an outer short-circuited rin... A compact antenna formed by three concentric split rings for ultra-high frequency(UHF)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ta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ntenna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an outer short-circuited ring modified from a traditional split-ring resonator(SRR)antenna and an inner SRR load,so the antenna can be regarded as a short-circuited ring loaded with SRR.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to conjugate match with the capacitive input-impedance of a tag chip,the length of the short-circuited ring isλg/4 shorter than that of an open-circuited dipole of a traditional SRR antenna,whereλg is the wavelengh of the operating frequency.Hence,the size of the proposed antenna is more compact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RR antenna.Thereafter,the proposed antenna is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by ANSYS high-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The impedance,efficiency,and mutual coupling of the fabricated antenna are tested in a reverberation chamber(R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presented antenna is 83%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SRR antenna and the proposed antenna can cover the whole UHF RFID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 worldwide(840—960 MHz).The measured read range of the tag exhibits maximum values of 45 cm in free space and 37 cm under dense ta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compact antenna split-ring resonator(SRR) reverberation chamber(RC) dense tag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 Frequency Fingerprint-Based Satellite TT&C Ground Sta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被引量:1
3
作者 Xiaogang Tang Junhao Feng +1 位作者 Binquan Zhang Hao Huan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radio frequency(RF)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and gated recurrent unit(GRU)network to identif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gnals.The proposed alg... This study presents a radio frequency(RF)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mbin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and gated recurrent unit(GRU)network to identif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gnals.The proposed algorithm(CNN-GRU)uses a convolutional layer to extract the IQ-related learning timing features.A GRU network extracts timing features at a deeper level before outputting the fin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and the algorithm’s complexity are reduced by optimizing the convolutional layer structure and replacing multiple fully-connected layers with gated cyclic units.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achieves an averag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of 84.74% at a -10 dB to 20 dB signal-to-noise ratio(SNR)with fewer parameters and less computation than a network model with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rate in a software radio dataset containing multiple USRP X310s from the same manufacturer,with fewer parameters and less computation than a network model with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rate.The algorithm is used to identif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gnals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link with theoretic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ecurity radio frequency(RF)fingerprinting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法
4
作者 史志才 《电子科技》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射频标签结构简单,且与阅读器间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易产生隐私泄露和受到安全攻击。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通过双向轻权认证协议来保护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该协议通过随机化标签的秘密...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射频标签结构简单,且与阅读器间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易产生隐私泄露和受到安全攻击。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通过双向轻权认证协议来保护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该协议通过随机化标签的秘密信息再哈希的方法生成会话消息,标签与阅读器间采用二次相互认证,提升了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通过哈希运算确保认证过程中会话信息的保密传输和完整性,通过对标签端每次发出会话消息的随机化确保了消息的新鲜性,系统秘密信息的更新确保协议满足前向安全性。RFID认证协议不仅能抵抗窃听、追踪、重放、去同步化等攻击,还能满足RFID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系统 认证协议 安全 隐私 哈希函数 射频标签 保密性 完整性 伪随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和区块链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林鑫鑫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在食品供应网络日益繁杂以及对信息透明度要求愈来愈高的当下,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与区块链技术已在食品追溯和管理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RFID技术依靠其自动化的数据获取能力与即时监督功能,大幅提升了... 在食品供应网络日益繁杂以及对信息透明度要求愈来愈高的当下,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与区块链技术已在食品追溯和管理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RFID技术依靠其自动化的数据获取能力与即时监督功能,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作业效率及数据的精确度,而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及数据不可更改的属性,为食品溯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机制。RFID与区块链技术的双重结合,有利于打造一个全程透明化的食品追踪体系,对于解决信息孤岛和数据篡改等问题极为关键。本文立足于食品供应链的现实要求,深入研究了这两项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期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优化供应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rfid) 区块链技术 食品供应链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消毒供应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兴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227-231,共5页
文章深入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消毒供应追溯系统的应用,探讨了RFID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实际效果。文章详细分析了RFID技术在提高消毒供应追溯系统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同时... 文章深入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消毒供应追溯系统的应用,探讨了RFID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实际效果。文章详细分析了RFID技术在提高消毒供应追溯系统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本医院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展示了RFID技术在优化医疗资源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消毒供应 追溯系统 医疗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气井RFID扶正器激活的阅读器共形天线设计
7
作者 尹宜勇 朱文佳 +5 位作者 曲从锋 王岩 王立琰 龚振 崔明轩 王国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基于油气井井下环境的特点,为实现井下扶正器的远程控制,同时改正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天线电磁波强度衰减过大、辐射性能差等缺陷,设计一种共形于井下管道的RFID扶正器阅读器偶极子天线。依据天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利用天线弯折技术,将... 基于油气井井下环境的特点,为实现井下扶正器的远程控制,同时改正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天线电磁波强度衰减过大、辐射性能差等缺陷,设计一种共形于井下管道的RFID扶正器阅读器偶极子天线。依据天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利用天线弯折技术,将该天线结构设计为倒“U”型,实现与套管相共形;通过仿真扫频分析优化天线参数,分析天线主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最终的中心频率为860 MHz,在该频率下天线输入端口反射系数为-21.05 dB,增益为2.2 dB,天线尺寸为11 mm×148.44 mm,天线的性能满足设计需求,可用于套管扶正器等井下工具的无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扶正器 射频识别 共形偶极子天线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C8H的USB接口RFID读卡器设计
8
作者 常国权 朱贵宪 《山西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HID接口的RFID读卡器,该读卡器采用带硬件USB接口的STC8H单片机作为主控,采用多协议射频芯片FM1722作为读卡芯片,读卡器具有接口方便、读写速度快、性价比高、支持卡类型多等优点,可以用在物流、交通、身份识别、安全控... 设计了一种具有HID接口的RFID读卡器,该读卡器采用带硬件USB接口的STC8H单片机作为主控,采用多协议射频芯片FM1722作为读卡芯片,读卡器具有接口方便、读写速度快、性价比高、支持卡类型多等优点,可以用在物流、交通、身份识别、安全控制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8H单片机 USB rfid H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公共交通自动到站播报系统设计
9
作者 陈江萍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升乘客乘车的体验与提高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变得愈发重要。本文研究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设计智能化的公共交通自动到站播报系统,经过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及硬件和软件实现等步骤,助力创建出一个高...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升乘客乘车的体验与提高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变得愈发重要。本文研究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设计智能化的公共交通自动到站播报系统,经过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及硬件和软件实现等步骤,助力创建出一个高效可靠的自动到站播报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定位车辆并触发到站播报,让乘客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并有利于将整个公共交通体系推向更高程度的智能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技术 公共交通 自动到站播报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BP算法的RFID天线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文冬 杨建一 +1 位作者 孙浩强 南敬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8,45,共8页
为了提高算法对天线参数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dagrad优化器的改进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算法。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引入Adagrad优化器与阈值策略,对发生退化的种群最优个体的位置信息进行重新引导,解决了GA-BP算法局部寻优能力不... 为了提高算法对天线参数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Adagrad优化器的改进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算法。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引入Adagrad优化器与阈值策略,对发生退化的种群最优个体的位置信息进行重新引导,解决了GA-BP算法局部寻优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幅度减小了误差损失并且加快了收敛速度。利用该方法对射频识别(RFID)标签天线的印刷品质和电磁参数进行了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GA-BP算法在稳步搜索极值的同时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值陷阱,在误差和收敛效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反向传播(BP)算法与GA-BP算法,能够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实现了RFID标签天线印刷品质的优化控制以及S_(11)特征曲线的预测。相比于BP算法与GA-BP算法,改进GA-BP算法在用于优化RFID标签天线的印刷品质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91.92%和85.64%。在电磁参数预测应用时,分别降低了13.77%和1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射频识别标签天线 改进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算法 Adagrad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ying the Unknown Tags in a Large RFID System
11
作者 Yu Fu Zhihong Qian +1 位作者 Xue Wang Guiqi Li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variou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control, with its outstanding features(e.g. non-line-ofsight rea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variou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control, with its outstanding features(e.g. non-line-ofsight reading and fast identification). And in a large RFID system, unknown tag identification uses total execution time as the performance criterion.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protocols in terms of execution time is not ideal. To get better time efficiency, a novel unknown tag identification protocol(NUTIP) is proposed. The novelty of NUTIP is demonstrated mainly in two aspects: i) NUTIP deactivates some known tags and identifies or labels some unknown tags during its first phase to prevent these tags from interfering unknown tag identification. ii) We optimize the parameter settings to minimize the total execution ti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is far superior to other relevant protocols and suitable for both sparse unknown tags environment and dense unknown tags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nknown tag identification time-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双频无源RFID传感器标签设计
12
作者 李文虎 李晨曦 +2 位作者 孟召宗 高楠 张宗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超高频和高频RFID传感器由于各自测量距离和使用便捷性而导致应用场合的局限,提出一种集成超高频和高频的双频无源RFID传感器标签设计方法。首先,集成超高频和高频射频供电和数据收发模块,达到超高频和高频双频读写目的;其次,为提... 针对超高频和高频RFID传感器由于各自测量距离和使用便捷性而导致应用场合的局限,提出一种集成超高频和高频的双频无源RFID传感器标签设计方法。首先,集成超高频和高频射频供电和数据收发模块,达到超高频和高频双频读写目的;其次,为提高双频RFID传感器标签在超高频模式下的读取距离,采用电荷泵对射频收发芯片输出电压进行升压管理以延长放电时间;然后,为增强传感器标签的通用性,将测量数据集成到高频NDEF消息和超高频用户数据段中。根据以上方法,设计了双频无源RFID温湿度传感器标签。同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电荷泵提升读取距离的可行性和传感器标签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标签可以同时支持超高频和高频2种读取模式;使用电荷泵升压能量管理有效提升了读取距离;可通过支持EPCC1G2协议的通用超高频读写器和NFC手机方便地获取传感器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传感器 射频能量回收 电源管理 电荷泵 ND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广播电台数字音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小岛 《电声技术》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利用电磁场自动识别和跟踪附着在物体上的标签。该技术分为被动RFID和主动RFID,前者不含电池,通过读取器提供的电磁波激活,后者则含有电池,能主动发送信号。基于此,深入探讨RFID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利用电磁场自动识别和跟踪附着在物体上的标签。该技术分为被动RFID和主动RFID,前者不含电池,通过读取器提供的电磁波激活,后者则含有电池,能主动发送信号。基于此,深入探讨RFID技术在广播电台数字音频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音频跟踪、管理及自动化,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其优化广播运作流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 广播电台数字 音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芯片RFID的低成本湿度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博 李有为 王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2,共6页
设计一款低成本无芯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用于环境湿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聚乙烯醇(PVA)薄膜用作湿度敏感材料,矩形基板的整体尺寸为18 mm×18 mm×0.5 mm,通过感湿原理和仿真分析,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湿度敏感材料PVA... 设计一款低成本无芯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用于环境湿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聚乙烯醇(PVA)薄膜用作湿度敏感材料,矩形基板的整体尺寸为18 mm×18 mm×0.5 mm,通过感湿原理和仿真分析,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湿度敏感材料PVA介电常数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传感器谐振频率偏移。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工作范围为21.9%~52.5%,对应传感器谐振频率范围为2.76~2.51 GHz,偏移总量达到250 MHz,最大相对湿度下平均灵敏度为23.08 MHz/%。所设计的湿度传感器具有小型化、结构简易和低成本等优点,可应用于各种目标环境的湿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 无芯片射频识别湿度传感器 聚乙烯醇 湿度监测 湿度敏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通信数据安全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军 闫磊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数据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已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门禁控制等领域。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如何借助RFID技术提升通信数...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数据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已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门禁控制等领域。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如何借助RFID技术提升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非法访问,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类型的RFID系统,明确通信数据安全传输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以及安全认证等方面。深入探讨RFID技术在通信数据安全传输中的具体应用,包括RFID系统的安全架构设计、加密算法的选择与应用以及认证过程与协议制定,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有效提升RFID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技术 通信数据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光伏电站变压器故障检测研究
16
作者 袁嘉欣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1期240-242,共3页
为提升光伏电站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RFID标签与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变压器的温度、振动及油质等状态参数,并利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Su... 为提升光伏电站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集成RFID标签与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变压器的温度、振动及油质等状态参数,并利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能更准确、高效地识别变压器潜在故障,为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 变压器故障检测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电网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金津 卢振强 +2 位作者 陶弋卿 熊文林 胡巍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8期70-72,共3页
为促进能源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其中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凭借高稳定性和高效率受到重视。简要介绍RFID技术的原理和组成,并结... 为促进能源向清洁低碳化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其中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凭借高稳定性和高效率受到重视。简要介绍RFID技术的原理和组成,并结合电网建设的管理现状,深入探讨和分析RFID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技术 电网建设管理 实时定位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通信运维系统设计研究
18
作者 王郁旭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2期242-245,共4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采集和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运维系统作为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急需引入优秀技术以提高其运维效率和智能...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采集和识别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运维系统作为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急需引入优秀技术以提高其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文章通过RFID技术与电力通信运维系统的深度融合,从总体架构设计、RFID模块设计、网络拓扑管理设计及运行监视管理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实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在故障检测、定位及修复中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技术 电力通信运维 网络拓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标签(RFID)的智能一体式无线仓位识别系统设计
19
作者 黄昌盛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4年第6期8-11,M0002,M0003,共6页
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一体式无线仓位识别系统,通过结合RFID电子标签技术、LORA无线通信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将油罐车仓位身份ID、该仓位需要装的油品、拟装该仓位的鹤管及装车系统进行数据对比,进行有效的安全识别连锁,避免装卸车过... 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一体式无线仓位识别系统,通过结合RFID电子标签技术、LORA无线通信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将油罐车仓位身份ID、该仓位需要装的油品、拟装该仓位的鹤管及装车系统进行数据对比,进行有效的安全识别连锁,避免装卸车过程中司机误插鹤管至错误仓位,导致油品混装、错装情况发生。该技术方案为石油、化工装车作业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 仓位识别装置 无线通信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管理实验室设备实施的关键问题研究
20
作者 张崇英 田红梅 +1 位作者 张霞 曹喻霖 《电子质量》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随着高校仪器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智能、高效、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化高校的发展趋势。主要考虑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管理实验设备,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批量识别,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实验室。重点分析了... 随着高校仪器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智能、高效、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化高校的发展趋势。主要考虑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管理实验设备,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批量识别,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实验室。重点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距离和频率的选择、有源/无源标签的选择、天线的选择、仪器为金属材质的问题、标签冲突防碰撞问题和价钱费用问题,以及附加定位问题等,为高校引入RFID技术管理实验室设备提供了关键技术选择、技术分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批量识别 智能管理 实验设备 超高频 电子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