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5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oneRFb-DIR:用于非合作无人机个体识别的射频信号数据集 被引量:2
1
作者 任俊宇 俞宁宁 +2 位作者 周成伟 史治国 陈积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3-581,共9页
无人机射频检测是实现非合作无人机管控的手段之一,而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个体识别(DIR)是无人机检测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DIR开源数据集缺失,该文公开了一个名为DroneRFb-DIR的无人机射频信号数据集。该数据集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 无人机射频检测是实现非合作无人机管控的手段之一,而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个体识别(DIR)是无人机检测的重要环节。鉴于当前DIR开源数据集缺失,该文公开了一个名为DroneRFb-DIR的无人机射频信号数据集。该数据集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采集无人机与遥控器间通信的射频信号,包含城市场景下的无人机种类共6类(每类无人机各包含3架不同个体)以及1类背景参考信号。采样信号存储为最原始的I/Q数据,每类数据包含不少于40个片段,每个片段包含不少于4 M个采样点。信号采集范围为2.4~2.48 GHz,包含无人机飞控信号、图传信号以及周围干扰设备的信号。该数据集包含详细的个体编号和视距或非视距场景标注,并已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以便于用户进行识别算法验证和性能对比分析。与此同时,该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频率估计和时域相关分析的无人机个体识别方法,并在该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个体识别 谱感知 非合作无人机 检测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DOA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晏行伟 孔令轩 +1 位作者 刘坤 刘安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针对当前低信噪比环境下,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型号和飞行模式识别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t-DOA模型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无人机射频信号进行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预处理,降低背景噪声和同频干... 针对当前低信噪比环境下,基于射频信号的无人机型号和飞行模式识别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t-DOA模型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无人机射频信号进行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信号预处理,降低背景噪声和同频干扰,然后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将预处理信号转换为时频图,最后利用MobileNet-DOA模型完成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在模型方面,本文首先将DOConv卷积融合到MobileNetv4模型中,在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训练和运算速度。其次,使用FA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5~15 dB信噪比范围内的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4.83%,可应用于无人机实时检测识别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信号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MobileNet模型 DOConv卷积 FA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注意力多源域对抗网络的射频指纹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苏超然 张大龙 +1 位作者 黄勇 董安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2-419,共8页
射频指纹利用射频前端的硬件特征作为标识符对设备进行识别。针对现有射频指纹识别研究忽略接收机硬件特性的干扰,导致模型在不同接收机设备上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多源域对抗网络的射频指纹... 射频指纹利用射频前端的硬件特征作为标识符对设备进行识别。针对现有射频指纹识别研究忽略接收机硬件特性的干扰,导致模型在不同接收机设备上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多源域对抗网络的射频指纹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多个源域有标签数据和少量目标域无标签数据进行对抗训练以提取与接收机域无关的特征;融合SE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发送机射频指纹特征的学习能力;结合极少量目标域有标签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发送机识别性能。在Wisig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跨接收机场景下可有效识别发送机设备,平均准确率可达83.1%;加入少量有标签数据微调后平均准确率可进一步提高至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多源域对抗 深度学习 物理层安全 SE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PEM的低信噪比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坤 孔令轩 晏行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针对当前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模型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识别准确率较低,且不支持检测信号持续时间、带宽等关键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v8n-PEM目标检测模型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无人机射频信号做基于离散小波变换... 针对当前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模型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识别准确率较低,且不支持检测信号持续时间、带宽等关键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v8n-PEM目标检测模型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无人机射频信号做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降采样处理,之后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时频特征,最后利用YOLOv8n-PEM模型完成信号的识别和参数估计。在模型方面,基于部分卷积设计了CPF模块增强对高级时频特征的提取能力,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同时引入EMA机制抑制背景噪声对模型推理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YOLOv8n-PEM模型在-20~-10 dB低信噪比条件下mAP达到了96.08%,FPS为107帧/s,模型参数量较基础模型减少了38%,具有实际部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号识别 YOLOv8 部分卷积 EMA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标签在医用纱布智能化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余景红 胡吉永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体内遗留手术物品是医疗领域的高危医疗事故。为减少手术遗留事故的发生,多种技术已被应用于医用纱布的管理。其中,射频识别标签在医用纱布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尚缺乏系统梳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文章在简要介... 体内遗留手术物品是医疗领域的高危医疗事故。为减少手术遗留事故的发生,多种技术已被应用于医用纱布的管理。其中,射频识别标签在医用纱布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尚缺乏系统梳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文章在简要介绍已有的代表性技术后,重点总结了射频识别技术在预防医用纱布遗留情况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概括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标签 遗留手术物品 医用纱布 研究现状 挑战及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
6
作者 赵建鼎 李靖超 +2 位作者 赵静 应雨龙 张斌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共8页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射频指纹分类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梳状滤波器增强射频信号的时频特征,构建具有设备唯一性的“基因图谱”;其次...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射频指纹分类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梳状滤波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CNN-GRU)射频信号“基因”分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梳状滤波器增强射频信号的时频特征,构建具有设备唯一性的“基因图谱”;其次,将传统一维CNN扩展为三层二维结构,结合双层GRU实现时-频联合特征提取与序列建模;最后,引入混合池化与指数线性单位(ELU)激活函数优化特征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数据中识别准确率达100%,实测数据达95.52%,较传统算法提升5%~22%,显著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设备识别 信号“基因” 梳状滤波 深度学习 基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熵特征的无人机射频信号识别算法研究
7
作者 刘冰 时明心 刘佳琪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6-2745,共10页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有效监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熵特征和优化神经网络的无人机飞控射频信号分类识别方法,旨在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中无人机信号识别的...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和有效监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熵特征和优化神经网络的无人机飞控射频信号分类识别方法,旨在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中无人机信号识别的问题。通过提取射频信号的小波熵特征并构建特征向量,结合由大蔗鼠优化算法(GCRA)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了对不同型号无人机的有效分类。实验使用了公开数据集DroneRFa中的常见无人机射频信号,经过10-折交叉验证测试,该方法对于6种型号的无人机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7%以上,最高可达99%,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为无人机自主避障、路径规划以及多机协同作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熵 优化神经网络 无人机信号 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下探测的高场强射频识别天线优化设计
8
作者 张恩康 刘如强 +3 位作者 王君香 徐晟航 张厚宝 朱继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3,共6页
目前,用于地下电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探测定位的传统紧密型线圈天线的性能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探测定位距离的提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场强分散型RFID线圈天线结构,在推导天线相关电气参数的基础上,以天线的磁... 目前,用于地下电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探测定位的传统紧密型线圈天线的性能不足严重制约了其探测定位距离的提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场强分散型RFID线圈天线结构,在推导天线相关电气参数的基础上,以天线的磁场强度为目标函数,以其品质因数固定为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天线的匝数和相邻两匝之间的匝间距进行了优化。最后,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紧密型RFID线圈天线相比,所设计的分散型RFID线圈天线将读取距离提高了33.3%,同时明显增强了相同距离下的标签返回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有助于提高基于RSSI的地下RFID定位方法的精度,这为地下电缆RFID探测定位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技术 电感耦合 线圈天线优化 地下通信 地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低调制深度和低功耗的自适应抗噪超高频RFID解调器设计
9
作者 王翊 陈冲 +1 位作者 许耀华 柏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目前RFID发展的主流,但是传统的RFID幅度调制(amplitude shift keying,简称ASK)解调器在应对低调制深度的射频输入信号时难以实现精准解调.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基于GJB7377... 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目前RFID发展的主流,但是传统的RFID幅度调制(amplitude shift keying,简称ASK)解调器在应对低调制深度的射频输入信号时难以实现精准解调.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基于GJB7377.1B标准系统的超高频RFID ASK解调器,设计了一个由包络检测、低通滤波、放大器和比较器组成的低功耗、自适应抗噪ASK解调器.与传统的RFID ASK解调器相比,使用了迟滞放大器来实现低调制深度下的精准解调,使用了偏置电路来降低功耗,并使用了迟滞单元来抗噪.经过测试和验证,该RFID ASK解调器可以在2.31%的最小调制深度下解调信号,其功耗仅为421.63 nW,且在射频信号(radio frequency,简称RF)加入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精准解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调制深度 低功率 自适应抗噪 超高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功耗蓝牙和超高频RFID等技术的节点地震仪移动终端平台
10
作者 庞聪 刘斯睿 +2 位作者 吴涛 李忠亚 江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7-874,共8页
针对无线节点地震仪在物探与地震监测过程中实时交互能力不足、功能匮乏的现状,设计基于Android的节点地震仪监控与野外布设综合平台。平台采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 BLE)通信技术,通过自定义加密无线通信协议实现移动终端... 针对无线节点地震仪在物探与地震监测过程中实时交互能力不足、功能匮乏的现状,设计基于Android的节点地震仪监控与野外布设综合平台。平台采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 BLE)通信技术,通过自定义加密无线通信协议实现移动终端与节点式仪器的数据通信与设备控制,完成对单点设备的单/三分量地震动速度信号实时显示、状态查询与单台/多台同步设置;应用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QR扫描和电子地图实现野外快速布设节点地震仪阵列测线;应用SQLite数据库和本地文件系统实现测线可靠记录、参数设置和系统日志的管理。经测试,平台可提高节点地震仪器系统野外物探勘测和流动监测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地震仪 综合平台软件 低功耗蓝牙 超高识别 系统软件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控阵列天线的超高频射频识别相对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伟光 刘鹏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针对已有相对定位方法存在环境依赖程度大、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控阵天线的超高频(UHF)射频识别(RFID)相对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相控阵天线的激励参数来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以获取目标标签的收信场强轮廓,有效降低了系... 针对已有相对定位方法存在环境依赖程度大、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控阵天线的超高频(UHF)射频识别(RFID)相对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相控阵天线的激励参数来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以获取目标标签的收信场强轮廓,有效降低了系统对环境和场地的依赖程度;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轮廓陡峭程度的相对位置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轮廓最高点的时间戳信息将目标标签分为两组,然后计算每一组标签的整体轮廓陡峭程度进而估计其相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相对定位方法,所提相对定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降低排序偏差;在信噪比为20~30 dB时,性能提高了7.7%~21.6%。上述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相对定位 相控阵天线 定位精度 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射频识别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
12
作者 王丽黎 高智勇 +1 位作者 杜忠红 徐亚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0-966,共7页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 该文设计了一种紧凑的用作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的双频宽带圆极化天线。天线由弯折处理的矩形贴片、L形贴片和三角形地板构成,通过微带线进行馈电。两个辐射贴片分别独立控制高低两个频段,其轴比带宽也可独立调整,三角形地板可以使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横向电流和纵向电流的比值大小,实现圆极化性能。天线尺寸为0.92λ_(0)×0.92λ_(0)×0.0064λ_(0)(λ_(0)为2.40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测试结果表明在超高频(UHF)频段该天线实现了49%(0.77~1.27 GHz)的阻抗带宽和46%(0.84~1.34 GHz)的轴比带宽,在无线局域网(WLAN)频段实现了47.5%(1.54~2.50 GHz)的阻抗带宽和24.2%(1.96~2.50 GHz)的轴比带宽,可以完整覆盖UHF和WLAN两个频段,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与其他双频圆极化天线相比,该天线整体结构紧凑、设计简单、避免了使用复杂的馈电网络,且具有较宽的3 dB轴比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识别阅读器天线 圆极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抗穷举攻击的射频识别群组证明协议
13
作者 张静 黄海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针对孙达志等提出的群组证明协议进行重点分析,指出协议存在无法抗穷举攻击的安全缺陷,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改进的协议。协议采用遍历取反运算对信息加密,遍历取反运算将根据加密参量自身汉明重量大小不同而进行对不同参量的取反操作,... 针对孙达志等提出的群组证明协议进行重点分析,指出协议存在无法抗穷举攻击的安全缺陷,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改进的协议。协议采用遍历取反运算对信息加密,遍历取反运算将根据加密参量自身汉明重量大小不同而进行对不同参量的取反操作,增加破解难度;协议将信息加密之后再发送,同时信息加密时确保多个参量攻击者无法知晓,以此来抵抗穷举攻击。从安全性角度分析协议,表明协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从仿真实验角度分析协议,表明协议具有计算量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穷举攻击 遍历取反运算 群组证明 汉明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RFID)隐私保护技术综述 被引量:48
14
作者 周世杰 张文清 罗嘉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0-976,共17页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的隐私威胁问题越来越突出.了解RFID隐私的内涵和常见攻击方法,掌握现有的RFID隐私保护技术,有助于减少RFID隐私信息的泄漏.从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RFID隐私...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的隐私威胁问题越来越突出.了解RFID隐私的内涵和常见攻击方法,掌握现有的RFID隐私保护技术,有助于减少RFID隐私信息的泄漏.从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RFID隐私及隐私威胁,给出了RFID隐私分类方法;对RFID隐私中的跟踪攻击和罗列攻击两种攻击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典型的RFID隐私防御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全面介绍了RFID隐私保护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可作为开展RFID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工作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隐私 安全 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动物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5
作者 程雪 周修理 李艳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动物食品溯源方面的发展动态,针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动物食品溯源应用中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给出动物溯源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预测,并结合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溯源的发展,提出动物食品溯源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存在问...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动物食品溯源方面的发展动态,针对射频识别技术在动物食品溯源应用中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给出动物溯源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预测,并结合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溯源的发展,提出动物食品溯源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存在问题,阐述射频识别对于动物食品溯源技术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rfid) 动物食品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RFID标签一致性测试方法研究
16
作者 娄慧儒 林强 +5 位作者 鄢若韫 罗艳 刘一漩 马宁 李志敏 王隆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198,共9页
目的确保物品包装上的超高频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一致性关键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解决现有文献对一致性关键指标阐述不全面的问题,基于ISO/IEC 18000-63和ISO/IEC 18047-63对一致性关键指标的测试方法展开... 目的确保物品包装上的超高频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一致性关键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解决现有文献对一致性关键指标阐述不全面的问题,基于ISO/IEC 18000-63和ISO/IEC 18047-63对一致性关键指标的测试方法展开研究。方法在对现有一致性测试方法进行研究阐述的基础上,改进了状态跳转和截断响应的测试方法,提升了测试准确性;设计了一种时隙计数器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Q值和重复发送QueryRep命令,验证时隙计数器在非0到0的变化过程中,标签有且仅有一次响应,从而避免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应答的现象。结果应用改进及新设计的测试方法对指定标签进行测试,结果符合标准。结论较为全面地实现了对RFID标签的客观验证和有效评估,对提升RFID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一致性测试 rfid标签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室内定位 被引量:34
17
作者 邓辉舫 马启平 周尚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58-1860,1865,共4页
简要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它在各行各业中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室内定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对LANDMARC室内定位系统理论的改进,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比原来的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10%~5... 简要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它在各行各业中的不同应用,特别是在室内定位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对LANDMARC室内定位系统理论的改进,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比原来的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识别 室内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k-邻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RFID)技术综述 被引量:35
18
作者 元媛 姜岩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方式加快了对目标物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介绍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对芯片中集成的天线方面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该系统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某些领域的典型...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方式加快了对目标物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介绍了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对芯片中集成的天线方面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该系统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某些领域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天线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志华 史天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6期96-99,共4页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的、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交换数据达到识别目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应用,但在我国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特点及...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的、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交换数据达到识别目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应用,但在我国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作频率,并与条码、磁卡做了相应的比较.然后分析了在自动收费、自动车号识别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射频识别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电子标签 阅读器 自动收费 自动车号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系统RFID动态时隙算法的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齐宏 李天德 +2 位作者 周志斌 易彬 刘齐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3-186,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ALOHA算法,当标签数量增加时,访问标签所需要时隙数成指数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帧时隙改进算法(EDFSA),该算法吸收了动态帧时隙算法的优点,解决了系统标签数量变得很大时,系统效率就开始降低的问题。通过对帧长度和M... 为了解决传统ALOHA算法,当标签数量增加时,访问标签所需要时隙数成指数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帧时隙改进算法(EDFSA),该算法吸收了动态帧时隙算法的优点,解决了系统标签数量变得很大时,系统效率就开始降低的问题。通过对帧长度和M的取值做了一些限定,能够使系统性能相应地提高。通过系统仿真实验,比较EDFSA、BFSA、DFSA 3种算法性能的优劣。当识别1000个RFID标签的时候,EDFSA算法相比BFSA算法和DFSA算法的性能分别提高85%和92%,如果RFID标签数目更多,则EDFSA将会得到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EPC GEN2 反碰撞算法 动态帧时隙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