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思兰兰 许文 +6 位作者 李乐 纪冬 陈雪媛 戴久增 姚增涛 陈威巍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7-755,共9页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细胞的毒性作用。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uh7、HepG2,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2、4、8μmol/L SCV组。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SCV对4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的核因子κB亚基p65(p65)、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质(Bcl-2)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0.5、1、2、4、8μmol/L SCV对L02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选择2、4、8μmol/L SCV进行后续实验。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抑制4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降低4种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此外,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5或P<0.01或P<0.001)。在上述结果中,SCV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SCV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或P<0.01或P<0.001),并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5或P<0.01或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SCV可明显下调p65(P<0.05或P<0.01)和Bcl-2的表达(P<0.05),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SCV可明显抑制多种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并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SCV可能通过抑制p65、Bcl-2的表达,从而解除其对凋亡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而激活Caspase-3促进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人肝癌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精蛋白体外抑制RF/6A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曲超 马平 +3 位作者 余雨枫 董巍 董丹丹 胡建斌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研究鱼精蛋白对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RF/6A细胞的正常及缺氧培养模型,在上清液中加入鱼精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μg/mL。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120h取... 目的研究鱼精蛋白对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RF/6A细胞的正常及缺氧培养模型,在上清液中加入鱼精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μg/mL。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120h取上清液行ELISA检测,定量分析细胞的VEGF表达情况。在培养96h时,取出细胞铺片行免疫病理学检测,检测VEGF与受体的结合状况。结果在10~80μg/mL的范围内,鱼精蛋白的抑制作用与质量浓度成正比,80μg/mL为最佳的抑制质量浓度。缺氧条件下RF/6AVEGF的表达量始终高于正常氧浓度条件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鱼精蛋白均可以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不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02)。免疫病理染色表明鱼精蛋白减少了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鱼精蛋白对正常及缺氧状态下的RF/6AVEGF的表达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鱼精蛋白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缺血型新生血管性眼底病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f/6a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过表达与敲减Hep1-6稳转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飞飞 杨南飞 +2 位作者 余文 张冬梅 丰秀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1-1255,共5页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一个重要靶点分子。为了从体外研究小分子通过靶向Nrf2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首先PCR克隆鼠源Nrf2基因至p Lenti6/V5-D-TOPO空载体得到重组载体p Lenti6/V5-Nrf2,通过测序、...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一个重要靶点分子。为了从体外研究小分子通过靶向Nrf2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首先PCR克隆鼠源Nrf2基因至p Lenti6/V5-D-TOPO空载体得到重组载体p Lenti6/V5-Nrf2,通过测序、酶切鉴定正确后,扩繁质粒,制备慢病毒并将其感染Hep1-6肝癌细胞,用稻瘟醇胚素筛选、鉴定获得稳定表达Nrf2的细胞株。同时,用Nrf2干扰质粒构建慢病毒感染Hep1-6肝癌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鉴定Nrf2敲减的细胞株。Q-PCR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稳转株(p Lenti6/V5-Nrf2)中Nrf2基因的表达量为对照组(p Lenti6/V5-Lac Z)的4倍,敲减稳转株中Nrf2基因的表达量大幅度降低。Western blotting显示过表达稳转株的Nrf2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敲减稳转株的Nrf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稳转株,此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所克隆的Nrf2基因和敲减基因在Hep1-6小鼠肝癌细胞中得到了正确转录和翻译,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 Hep1-6细胞 Nrf2过表达稳转株 Nrf2敲减稳转株 Westernblotting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白术提取物分别和合用诱导IEC-6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蔚文 张子理 +4 位作者 王建华 沈小玲 韩凌 周联 徐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党参提取物 (D h)和白术提取物 (B t)对小肠隐窝细胞 (IEC 6 )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二者配伍对IEC 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 ,加入不同剂量的D h、B t及二者的配伍溶液 ,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显微... 目的 观察党参提取物 (D h)和白术提取物 (B t)对小肠隐窝细胞 (IEC 6 )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二者配伍对IEC 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 ,加入不同剂量的D h、B t及二者的配伍溶液 ,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显微镜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特征。结果 D h在 2 5 0mg·L-1以下剂量时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剂量提高到 5 0 0mg·L-1和 10 0 0mg·L-1时 ,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B t各剂量均无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 5 0 0mg·L-1和10 0 0mg·L-1剂量时 ,细胞增殖反见减弱。二药配伍后 ,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增强 ,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其效果优于D h ;IEC 6细胞在B t作用下 ,分化程度增高 ,低倍镜下细胞呈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 ,细胞排列呈条索状 ,部分呈腺管状排列。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隐约有细胞连接样结构 ,上皮细胞似有微绒毛形成的趋势。D h处理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 ,镜下所见多为未分化的梭状细胞 ,且排列不规则 ,无任何形成腺管的趋势和有细胞连接样结构。结论 D h能促进细胞增殖 ,B t可促进细胞分化 ,二者配伍后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提取物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IEC-6细胞 党参提取物 药理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君子汤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致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凌 尹素改 +2 位作者 吴耀松 王慧慧 陈玉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研究六君子汤对食管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六君子汤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生长抑制作用,收集其500μg/m L质量浓度的EC9706细胞条件培养基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 目的研究六君子汤对食管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六君子汤醇提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生长抑制作用,收集其500μg/m L质量浓度的EC9706细胞条件培养基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观察。ELISA法检测EC9706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基上清中VEGF和IL-6含有量。结果六君子汤醇提物可明显抑制EC9706细胞增殖,具一定剂量依赖性,其IC50值为505.28μg/m L。六君子汤醇提物可减少EC9706细胞条件培养基所致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六君子汤醇提物可减少EC9706细胞和内皮细胞IL-6及内皮细胞VEGF分泌。结论六君子汤醇提物可能通过干预EC9706细胞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君子汤 食管癌细胞株EC9706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VEGF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参与肿瘤相关抗原HCA520对HEK29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晓萍 李国栋 +1 位作者 韩克军 陈慰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HCA520对HEK293细胞增殖的影响,获得HCA520生物学功能的初步提示。方法:构建pcDNA3 HCA520 flag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并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利用MTT实验观察HCA520对HEK293细胞增殖速率的调节。通过RT PCR...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HCA520对HEK293细胞增殖的影响,获得HCA520生物学功能的初步提示。方法:构建pcDNA3 HCA520 flag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并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利用MTT实验观察HCA520对HEK293细胞增殖速率的调节。通过RT PCR检测可能参与HCA520对HEK293细胞增殖促进作用的相关分子,并用3 (4, 5 二甲基2 噻唑) 2, 5 二苯基溴化四唑(MTT)实验进一步验证目标分子对HEK293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HCA520显著提高HEK293细胞的增殖速率,HCA520上调白细胞介素6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后者部分参与HCA520对HEK29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HCA520对HEK293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推测可能通过促进细胞恶性增殖在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K293细胞 HCA520 白细胞介素-6 肿瘤相关抗原 促增殖作用 细胞增殖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恶性增殖 生物学功能 转染细胞系 PCR检测 MTT实验 实验观察 相关分子 发挥作用 肿瘤发生 二甲基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结构域抑制物6(FDI-6)通过下调细胞核FoxM1增加喉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男 祝琳 +3 位作者 文韬宇 万婕 雷越 陈鸿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叉头结构域抑制物6(FDI-6)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10、20、40、80)μmol/L FDI-6处理12、24 h后,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20)μmol/L... 目的探讨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叉头结构域抑制物6(FDI-6)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10、20、40、80)μmol/L FDI-6处理12、24 h后,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20)μmol/L FDI-6处理Hep-2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TM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叉头盒M1(FoxM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Bcl-2、BAX的蛋白水平。结果 FDI-6可明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FDI-6组可诱导Hep-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FDI-6处理喉癌Hep-2细胞24 h后,FoxM1 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Bcl-2蛋白水平下降,BAX蛋白水平升高,而在细胞核中FoxM1的蛋白水平随FDI-6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 FDI-6可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细胞核中FoxM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结构域抑制物6(FDI-6) 叉头盒M1(FoxM1) Hep-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6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和过表达CD99的L428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锋 黄作平 +6 位作者 黄学平 王志强 钟琳 周新华 吴自勍 朱梅刚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究BCL-6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细胞株LA28和过表达CD99的LA28(L428-CD99^+)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BCL-6和CD99在cHL细胞株LA28和LA28-CD99^+... 目的:探究BCL-6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细胞株LA28和过表达CD99的LA28(L428-CD99^+)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BCL-6和CD99在cHL细胞株LA28和LA28-CD99^+中的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株LA28和LA28-CD99^+中BCL-6和CD99的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LA28和L428-CD99^+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L428和LA28-CD99^+细胞的凋亡差异。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示CD99在LA28细胞中为阴性表达,在L428-CD99^+细胞中为阳性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BCL-6在LA28细胞为阴性表达,在LA28-CD99^+细胞株中为阳性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Western blotting显示CD99和BCL-6在LA28细胞为阴性表达,在LA28-CD99^+细胞为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L428细胞相比,CD99和BCL-6 mRNA在LA28-CD99^+细胞中的表达量增高(P<0.01)。MTT显示LA28细胞增殖能力强于L428-CD99^+细胞(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L428-CD99^+细胞凋亡较LA28细胞增多(P<0.01)。结论:过表达CD99诱发BCL-6表达增高,可导致L428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及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28细胞株 CD99 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HEK293细胞内的稳定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巍 高岚 +2 位作者 张菲菲 崔礼鑫 谢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的HEK293细胞株。方法:将CCR6基因和Gα16质粒共转到HEK293细胞中,并挑取稳定表达CCR6基因的HEK293细胞克隆。采用体外趋化实验、钙流实验、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CR6在HEK...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的HEK293细胞株。方法:将CCR6基因和Gα16质粒共转到HEK293细胞中,并挑取稳定表达CCR6基因的HEK293细胞克隆。采用体外趋化实验、钙流实验、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CR6在HEK293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经上述实验证实,CCR6基因和Gα16质粒共转染的HEK293细胞上,可稳定表达CCR6,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地在HEK293细胞表面稳定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CR6,为研究CCR6的生物学功能及筛选CCR6的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趋化因子受体6 HEK293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缝隙连接蛋白Cx26、Cx43表达,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分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n-6和10:1n-6/n-3 PUFA增强两种乳腺癌细胞Ki-67表达(P〈0.05),5:1 n-6/n-3 PUFA虽无明显变化,但单纯n-3和1:1n-6/n-3 PUFA抑制细胞Ki-67表达(P〈0.01)。免疫印迹发现,单纯n-3和1:1n-6/n-3 PUFA能明显上调MCF-7细胞膜和细胞质的Cx26、Cx43蛋白表达,单纯n-6 PUFA却下调两种蛋白表达;在MDA-MB-231细胞,n-6/n-3 PUFA不同比例对膜和细胞质的Cx43蛋白表达与MCF-7细胞具有相同趋势,但对Cx26蛋白则无明显作用。用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却发现,n-6/n-3 PUFA不同比例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n-3和1:1n-6/n-3PUFA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Cx26和Cx43蛋白通过独立于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的调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细胞因子对整合素αvβ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姝阳 李萍 +3 位作者 曾新 孙惠敏 马致南 童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整合素αvβ6与阴道黏膜感染防御的研究较少。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对阴道上皮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6表达的影响... 目的整合素αvβ6与阴道黏膜感染防御的研究较少。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对阴道上皮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人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分别应用梯度浓度的IL-6(1、10、50、100 ng/m L)、TGF-β(0.1、1、10、100 ng/m L)、IFN-γ(50、500、2500、5000 U/L)干预,分别记为IL-6处理组、TGF-β处理组、INF-γ处理组。另设空白对照组(等量不含细胞因子的培养液)。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TRIzol法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 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整合素α和β6亚基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11、10 ng/m L IL-6处理组中α、β6亚基mRNA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50 ng/m L IL-6处理组β6亚基mRNA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0 ng/m L IL-6处理组α、β6亚基高于空白对照组(1.14±0.12 vs 1.00±0.06,1.37±0.25 vs 1.00±0.09,P<0.05),并且αvβ6 mRNA表达量随IL-6作用浓度的增高呈上升趋势。20.1、1 ng/m L TGF-β处理组α、β6亚基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10 ng/m L TGF-β处理组β6亚基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31±0.78 vs 1.00±0.09,P<0.01),100 ng/m L TGF-β处理组α、β6亚基的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αvβ6 mRNA表达量也随TGF-β作用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350、500、2500、5000 U/L IFN-γ处理组整合素αvβ6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阴道上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受细胞因子IL-6、TGF-β、IFN-γ的调控,可能是其参与Th1、Th2介导的黏膜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上皮细胞 整合素ΑVΒ6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艳艳 韦娜 +2 位作者 张乾勇 王斌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ER^+)及MDA-MB-231(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一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1,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ER^+)及MDA-MB-231(E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一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1,IGF-1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比例的n-6/n.3PUFA(1~10)处理细胞,MTF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RT—PCR检测细胞IGF-1RmRNA表达变化;Westem blot检测IGF-1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变化。结果单纯n-6PUFA和10:1n-6/n-3 PUFA能够明显促进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IGF-1 R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单纯n-3PUFA和1:1n-6/n-3PUFA则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降低细胞IGF-1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但5:1n-6/n-3PUFA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n-6/n-3PUFA构成能差异性调节乳腺癌细胞IGF-1R表达,其中单纯n-3PUFA和1:1n-6/n-3PUFA能明显降低其表达并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重离子12C6+辐射肝癌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寇炜 李应东 +3 位作者 窦春江 顾巧玲 刘凯 陈红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将人肝癌H22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药物组(100 mg/L)、辐射组(2 Gy)及联合组(100 mg/L药物+2 Gy照射),采用CCK-8法、单细胞凝胶电泳、γ-H2AX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及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研究当归红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e ... 将人肝癌H22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药物组(100 mg/L)、辐射组(2 Gy)及联合组(100 mg/L药物+2 Gy照射),采用CCK-8法、单细胞凝胶电泳、γ-H2AX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及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研究当归红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and Radix Hedysari, RAS-RH)对重离子12C6+辐射引起人肝癌H22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和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在0~72 h和给药剂量为5~200 mg/L范围内,RAS-RH对人肝癌H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20%抑制浓度IC20为(117.6±2.15)mg/L;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联合组头部DNA含量低于辐射组,而尾部DNA含量、尾距TM、Olive尾距OTM均高于辐射组;γ-H2AX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RAS-RH不增加重离子12C6+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但在2-12 h,DNA双链断裂的γ-H2AX foci修复作用被RAS-RH抑制,DNA损伤持续存在;Western Blotting显示RAS-RH通过下调Ku70/80及Rad51的蛋白表达,抑制γ-H2AX的聚集。以上结果说明RAS-RH对人肝癌H22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下调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Ku70/80及Rad5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红芪超滤物 重离子12C^6+ 肝癌H22细胞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粒细胞及分泌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翎 汪诚 刘荣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粒细胞的作用及对白介素(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48h自然老化后进行凋亡鉴定,加入到不同浓度的氨茶碱干预后的A549细胞。动态观察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粒细胞现象...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粒细胞的作用及对白介素(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48h自然老化后进行凋亡鉴定,加入到不同浓度的氨茶碱干预后的A549细胞。动态观察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粒细胞现象,并对已固定染色的细胞进行吞噬率统计。另将不同浓度的氨茶碱分别干预A549细胞、A549与凋亡的嗜酸粒细胞、A549与脂多糖,收获培养后的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浓度。结果氨茶碱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粒细胞;氨茶碱抑制脂多糖刺激A549细胞后IL-6、IL-8的分泌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结论氨茶碱抑制A549细胞吞噬凋亡的嗜酸粒细胞,可通过抑制IL-6、IL-8的方式发挥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药理学 嗜酸细胞 细胞系 肿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基因转导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体内外生长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唐佩弦 张明伟 +4 位作者 彭善云 刘元林 吴英 侯春梅 毛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探讨IL-6基因转导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含人IL-6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IL6SN。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LIL6SN导入MCF-7细胞中,对基因转导细胞的体外生长、粘附特性及裸... 为探讨IL-6基因转导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含人IL-6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IL6SN。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LIL6SN导入MCF-7细胞中,对基因转导细胞的体外生长、粘附特性及裸鼠体内的实验性转移能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IL-6基因修饰的MCF-7细胞虽显示了明显的体外生长抑制,裸鼠体内实验性转移能力却获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基因转导 转移 乳腺肿瘤 细胞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的构建和鉴定
16
作者 许铁峰 夏立平 +2 位作者 陈兴 阎瑾琦 于继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构建含人/鼠嵌合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chimeric human and mouse CD44 splice variant 6,h/mCD44v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并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h/mCD44v6的全基因cDNA,将扩增的cDNA克隆至PGM-Teasy,... 目的构建含人/鼠嵌合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chimeric human and mouse CD44 splice variant 6,h/mCD44v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并进行表达。方法通过PCR扩增h/mCD44v6的全基因cDNA,将扩增的cDNA克隆至PGM-Teasy,测序后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经限制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B16细胞,通过RT-PCR扩增出B16/pcDNA3.1(+)-h/mCD44v6细胞株中h/mCD44v6全段基因cDNA。结果经4轮PCR,成功扩增出h/mCD44v6的cD-NA全长基因,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通过RT-PCR方法证实该质粒能在B16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B16/pcDNA3.1(+)-h/mCD44v6。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了h/mCD44v6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为进一步研究h/mCD44v6的新功能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6 质粒 真核表达 细胞株 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对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R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分化诱导作用
17
作者 张纪岩 任蕴芳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可抑制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R2细胞的体外生长(IC50100ng/L),并在10ng/L~1μg/L的剂量范围内诱导R2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诱导后的R2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可抑制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R2细胞的体外生长(IC50100ng/L),并在10ng/L~1μg/L的剂量范围内诱导R2细胞向终末方向分化。诱导后的R2细胞具有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且非特异性酯酶(NSE)及酸性醋酸酯酶(ANAE)的活性增强,而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却一直很低。经典型的DNA梯状条带及凋亡小体证实,≥1μg/LrhIL-6亦可诱导R2细胞凋亡。我们认为,R2细胞是研究IL-6信号转导通路及AML细胞分化机制的一个很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AML R2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6 分化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产生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18
作者 庞学文 钱晓萍 +1 位作者 刘祝公 陈慰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8-331,共4页
应用IL-1诱导LBRM33-IA5细胞产生IL-2、及支持IL-6依赖细胞系KD-83细胞的增殖,分别测定了本室所建8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自发分泌IL-1及IL-6的能力.8株MTSC 分泌IL-1水平不同,>100U/ml者,1株;30~40U/ml 者,2株.8株细胞均能产生IL-6... 应用IL-1诱导LBRM33-IA5细胞产生IL-2、及支持IL-6依赖细胞系KD-83细胞的增殖,分别测定了本室所建8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自发分泌IL-1及IL-6的能力.8株MTSC 分泌IL-1水平不同,>100U/ml者,1株;30~40U/ml 者,2株.8株细胞均能产生IL-6,其中7株的分泌水平>80U/ml;1株为38U/ml.比较各株分泌IL-1及IL-6的水平,本文显示,在MTSC 各系中,尚存在IL-1非依赖性IL-6分泌途径.本文尚比较了两种测定IL-1活性的方法,支持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得者,实为IL-1+IL-6的效应,不能反映IL-1的实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基质细胞系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及分泌IL-6和IL-8的影响
19
作者 高坤 汪诚 刘荣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及对A549细胞分泌白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①用磁体活化的细胞分离柱分离嗜酸性粒细胞,培养使其老化凋亡;凋亡嗜酸性粒细胞与不同作用条件的特布他林干预的A549细胞共培养,光学...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对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及对A549细胞分泌白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①用磁体活化的细胞分离柱分离嗜酸性粒细胞,培养使其老化凋亡;凋亡嗜酸性粒细胞与不同作用条件的特布他林干预的A549细胞共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能力的改变。②对A549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特布他林干预,采用放射免疫检测IL-6、IL-8浓度。结果①特布他林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②特布他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A549细胞分泌IL-6、IL-8且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特布他林(1、10μmol/L)抑制A549细胞吞噬凋亡嗜酸性粒细胞,低浓度特布他林(0.1μmol/L)无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的特布他林均可以通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A549细胞对IL-6、IL-8的分泌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药理学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系 肿瘤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行气方药物血清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酶G-6-P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曲婷婷 徐大钊 +1 位作者 蔡玉文 宋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94-896,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方药物血清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酶、G-6-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ase、G-6-Pase活性。结果:药物血清组Mg2+-ATP酶和G-6-P酶的酶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方药物血清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酶、G-6-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ase、G-6-Pase活性。结果:药物血清组Mg2+-ATP酶和G-6-P酶的酶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减低,活性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行气方药物血清具有降低SGC-7901人胃癌细胞Mg2+-ATPase、G-6-Pase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行气方 Mg2+-ATP酶 G-6-P酶 SGC-7901人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