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RELAP5 MOD3.2的钠冷快堆热工水力系统分析程序开发及验证 |
宋健
谭超
唐思邈
刘利民
田文喜
巫英伟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2
|
RELAP5/MOD3.3程序对非能动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的适用性研究 |
徐财红
史国宝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3
|
基于RELAP5程序的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敏感性分析 |
刘新凯
刘建阁
彭敏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RELAP5与CFX程序耦合研究 |
刘余
张虹
贾宝山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5
|
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数据对RELAP5程序的评价 |
于雷
谢海燕
桂学文
蔡章生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基于RELAP5程序的AP1000典型事故瞬态特性研究 |
靖剑平
乔雪冬
贾斌
庄少欣
孙微
张春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7
|
用RELAP5程序分析压力容器喷放过程 |
阎义洲
臧希年
|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8
|
低压自然循环间歇泉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与RELAP5程序验证 |
朱晓桐
曹夏昕
丁铭
高力
郑云涛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9
|
RELAP5/FLUENT耦合程序的开发 |
何帆
蔡翔舟
郭威
何龙
崔蕾
赵恒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0
|
基于RELAP5的螺旋管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程序研发与验证 |
连强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1
|
用AC-6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评估RELAP5程序 |
白楠
臧希年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2
|
基于修改后RELAP5/MOD3.2的氟盐高温堆实验回路分析 |
许荣栓
刘利民
王宁
张大林
王成龙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RELAP5/MOD3.2竖直管束外大容积沸腾换热模型适用性分析 |
李亚
曹夏昕
王开元
孙中宁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基于RELAP5和FLUENT的多尺度耦合分析方法研究 |
赵鹏程
刘紫静
于涛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基于RELAP5的单通道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
邢立淼
郭赟
曾和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基于SCDAP/RELAP5耦合堆腔注水的非能动压水堆熔融池冷却分析 |
邵舸
佟立丽
曹学武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RELAP5铅铋快堆模型拓展及验证 |
张家心
王成龙
赵寒冰
张大林
苏光辉
秋穗正
田文喜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8
|
基于RELAP5的氦氙流动换热计算模块开发与验证 |
周彪
孙倩
孙俊
孙玉良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9
|
基于RELAP5的两管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
夏庚磊
郭赟
彭敏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20
|
先进核电厂自然对流RELAP5计算能力验证 |
殷煜皓
赵锋
张启明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