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含量对激光熔覆Ni基-TiC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立珺 师文庆 +3 位作者 梁飞龙 江龙威 林一鸣 张冰青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1,共11页
为了提高船舶轴类零件常用钢45钢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Ni基-TiC复合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C... 为了提高船舶轴类零件常用钢45钢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表面成功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Ni基-TiC复合涂层。通过SEM、EDS、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仪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CeO_(2)含量对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稀土的涂层物相主要为γ-(Fe, Ni)固溶体和TiC、Fe_(3)C、Cr_(7)C_(3)碳化物,当添加CeO_(2)后,涂层中出现了CeNiSi_(2)、Ce_(2)Ni_(22)C_(3)等新相。添加适量CeO_(2)有助于细化涂层晶粒,使其组织更均匀,进而提升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减少腐蚀倾向,使其在3.5%NaCl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加入过多的CeO_(2)会使涂层中碳化物分解,导致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同时涂层因形成Ce-Ti-O等夹杂物易发生点蚀,耐腐蚀性能降低。本研究可为恶劣海洋环境下船舶关键零件复合涂层的稀土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TiC复合涂层 CeO_(2)含量 激光熔覆 45 硬度 耐磨性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钢桥梁电弧喷铝复合涂层体系防护寿命预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安云岐 陈阶亮 洪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0-82,共3页
从国内外对热喷涂层的试验研究、相关国家标准和应用实例对电弧喷铝复合涂层体系的防护寿命进行了预测,可推算出该长效防腐涂层体系对钢桥梁的防护寿命大于50年。
关键词 桥梁 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CoCrW-NiP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惠 王东亚 +2 位作者 卢顺 孙智富 詹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184,共4页
研究了45#钢表面火焰喷涂和电沉积CoCrW-NiP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先火焰喷涂并熔合CoCrW,然后电沉积NiP,可在45#钢表面获得厚度为300μm的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主要由含Co、Cr和W的硬质相组成,硬度高达900HV,从而使45#钢... 研究了45#钢表面火焰喷涂和电沉积CoCrW-NiP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先火焰喷涂并熔合CoCrW,然后电沉积NiP,可在45#钢表面获得厚度为300μm的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主要由含Co、Cr和W的硬质相组成,硬度高达900HV,从而使45#钢的耐磨和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CoCrW-NiP复合涂层 火焰喷涂 熔合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钢结构长效复合防护涂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长江 李秉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8-59,共2页
 为解决海洋钢结构耐腐蚀的难题,研究了一种长效复合防护涂层,确定了涂层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其防护寿命可达10年以上。
关键词 海洋结构 长效防护 复合涂层 火焰喷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梁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易春龙 沈旺 +2 位作者 童育强 刘国彬 于旭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7期53-56,共4页
为了解决大型桥梁钢箱梁的长效防腐蚀问题,以浙江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防腐蚀工程为依托,结合电弧喷涂防腐蚀技术和纳米改性封闭涂层技术,提出了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的设计思路,对比了电弧喷涂长效防腐传统方案与创新设计方... 为了解决大型桥梁钢箱梁的长效防腐蚀问题,以浙江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防腐蚀工程为依托,结合电弧喷涂防腐蚀技术和纳米改性封闭涂层技术,提出了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的设计思路,对比了电弧喷涂长效防腐传统方案与创新设计方案,对不同腐蚀环境下推荐设计采用不同的电弧喷涂金属涂层材料,对比分析了纳米封闭涂层与普通环氧底层的技术指标,简述了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纳米材料 桥梁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涂锌复合涂层体系在钢桥梁上的施工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芳 常彦虎 李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80,共6页
近几年来,冷涂锌复合涂层体系在钢桥梁防腐中应用广泛,但在施工应用中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冷涂锌复合涂层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配套性和施工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从涂料本身而言,需提高涂料... 近几年来,冷涂锌复合涂层体系在钢桥梁防腐中应用广泛,但在施工应用中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冷涂锌复合涂层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配套性和施工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从涂料本身而言,需提高涂料的施工性能,解决冷涂锌涂料与中间漆和面漆的配套问题;就施工工艺而言,应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以控制涂装质量。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因不能掌握关键因素和配套性能不好而影响涂层质量,导致涂层失效,使冷涂锌复合涂层体系同时满足防腐和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涂锌 复合涂层 桥梁 施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涂层对钢结构耐蚀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盛斌 孔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6-128,共3页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Q345A钢结构的单一Al涂层和Al-25%Cr-5%纳米SiO2复合涂层,并进行了人造酸雨全浸腐蚀和中性盐雾腐蚀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等离子喷涂Al-25%Cr-5%纳米SiO2复合涂层,能显著提高钢结构的耐蚀性,且耐蚀...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Q345A钢结构的单一Al涂层和Al-25%Cr-5%纳米SiO2复合涂层,并进行了人造酸雨全浸腐蚀和中性盐雾腐蚀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低压等离子喷涂Al-25%Cr-5%纳米SiO2复合涂层,能显著提高钢结构的耐蚀性,且耐蚀效果较单一Al涂层好。与未经处理试样相比,喷涂了这种复合涂层的Q345A钢结构经20天人造酸雨全浸腐蚀后的质量损失率降低了91.90%,经10天中性盐雾腐蚀后的质量损失率从15.95%降至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复合涂层 耐蚀性 Al-25%Cr-5%纳米SiO2 低压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复合板表面结构及与有机涂层的结合性能
8
作者 刘娅莉 王开吉 +5 位作者 贾元峰 匡伟 闵小兵 卢静 严淑琼 夏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3,共5页
利用高能喷涂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喷钛涂层中将不可避免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将降低钛钢复合板的性能,为此采用几类市售有机涂料以及实验室自制的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对喷钛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喷钛涂层的表面结构以及与... 利用高能喷涂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喷钛涂层中将不可避免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将降低钛钢复合板的性能,为此采用几类市售有机涂料以及实验室自制的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对喷钛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喷钛涂层的表面结构以及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形貌,同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对比了不同有机涂层/钛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纳米TiO2,SiO2改性的丙烯酸涂料更适合用作喷钛涂层的封闭涂料,能够与喷钛涂层起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底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有机涂层 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 封孔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_3C_2复合涂层与其基材16Mn钢的结合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李伟 刘俊友 +2 位作者 张艺 刘杰 任秋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61-63,共3页
以16Mn钢为基材,在其表面电弧喷涂Fe/Cr3C2复合涂层,再在复合涂层之上再电弧喷涂铝。将此涂层在85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并对各涂层及其与基材间的过渡层的组织、硬度,尤其是涂层结合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保温32h和48h的... 以16Mn钢为基材,在其表面电弧喷涂Fe/Cr3C2复合涂层,再在复合涂层之上再电弧喷涂铝。将此涂层在85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并对各涂层及其与基材间的过渡层的组织、硬度,尤其是涂层结合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保温32h和48h的涂层与基材16Mn钢的结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MN Fe/Cr3C2复合涂层 热处理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的绿色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对Q235钢的防腐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路亮 侯文鹏 +1 位作者 关士友 葛子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7-623,共7页
采用一种绿色、温和的氧化体系(H2O/FeCl2/H2O2)合成了结构规整的聚吡咯纳米微球,其结构和形貌采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以聚吡咯为功能成分,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研究了其复合涂层在3.0%NaCl溶液中的防腐... 采用一种绿色、温和的氧化体系(H2O/FeCl2/H2O2)合成了结构规整的聚吡咯纳米微球,其结构和形貌采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以聚吡咯为功能成分,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聚吡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研究了其复合涂层在3.0%NaCl溶液中的防腐性能(EIS曲线、开路电位、Tafel极化曲线),结果表明0.6%Ppy-H复合涂层在3.0%NaCl溶液中浸没60天后,仍表现出高的涂层电阻(5.14×107 cm2)和腐蚀电位(Vcorr=0.202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复合涂层 防腐蚀 Q2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轮钻头钢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鹏飞 孙文磊 +1 位作者 王恪典 张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在清除了渗碳层的15MnNi4Mo牙轮钻头钢表面熔覆不同质量配比的WC-Co50复合涂层,为牙轮钻头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运用OM、SEM和XRD分析了该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实验机测得了不同质量配比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磨... 在清除了渗碳层的15MnNi4Mo牙轮钻头钢表面熔覆不同质量配比的WC-Co50复合涂层,为牙轮钻头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运用OM、SEM和XRD分析了该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实验机测得了不同质量配比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o50+20%WC与Co50+40%WC试样涂层表面形貌良好,无裂纹与气孔等缺陷。该涂层主要由Co、Co4W2C、FeNi3、WC、W2C和Ni2.9Cr0.7Fe0.36等物相组成。三种试样涂层的平均硬度和耐磨性基本都达到了磨损前水平,硬度最高达778.71 HV0.2,最低磨损失重1.7 mg,可满足牙轮钻头再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轮钻头用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组织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激光熔覆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组织演变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权 刘秀波 +3 位作者 刘庆帅 王港 张诗怡 张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43,256,共13页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 为改进45#钢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点,拓宽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选择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60(N1)、Ni60-10%Cu(N2)、Ni60-20%Cu(N3)(wt.%)三种耐磨复合涂层,研究三种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1涂层主要包括γy~Ni固溶体、Cr_(7)C_(3)硬质相、FeNis金属间化合物,N2、N3涂层额外含有固体润滑相Cu。性能上N1(730.41 HVo,s)、N2(653.04 HV_(0.5))和N3(592.29 HV_(0.5))涂层的显微硬度均高于基体,分别达到基体(299.20HV_(0.5))的2.44、2.18和1.98倍;室温下N3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比N1涂层降低8.5%,N2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为1.74×10^(-5)mm^(3)(N·m),而添加20%Cu后,涂层对硬质相的支撑下降,导致硬质相剥离涂层,进而破坏润滑膜,导致磨损率上升。然而在600 C下,N1涂层的减摩性能最佳,摩擦因数比基体下降50.7%,N2涂层耐磨性最高,磨损.率为5.99×10^(-5)mm^(3)(N·m),低于N3涂层的磨损率9.02×10^(-5)mm^(3)(N·m),这是因为添加固体润滑相Cu对涂层的保护作用不足以抵消涂层硬度下降的负面影响。为固体润滑相Cu改进Ni60复合粉末,进而制备成自润滑复合涂层提供了添加量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激光熔覆 Ni60/Cu自润滑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Ni-W/ZnO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艳 冀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采用电沉积工艺并结合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W/ZnO超疏水复合涂层,表征了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和主要成分,并对复合涂层的疏水性、机械稳定性及耐蚀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微纳米分级结构,主要成分为Ni、W、Zn、O、... 采用电沉积工艺并结合喷涂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W/ZnO超疏水复合涂层,表征了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和主要成分,并对复合涂层的疏水性、机械稳定性及耐蚀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微纳米分级结构,主要成分为Ni、W、Zn、O、C和Si元素,改性ZnO颗粒在复合涂层中呈较均匀分散状态。复合涂层表面水滴接触角达到151.4°,表现出超疏水性能,并且经20次胶带提拉、20次砂粒冲击和20个周期砂纸摩擦后接触角仍然大于150°,能稳定地保持超疏水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复合涂层还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仅为6.79×10^(-7)A/cm^(2),极化电阻达到3.25×10^(4)Ω·cm_(2),相比于常规Ni-W合金镀层,能为45#钢提供理想的腐蚀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Zn 超疏水复合涂层 45# 电沉积 机械稳定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复合涂层对P92耐热钢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志华 赵勇桃 +2 位作者 姜亚君 张桐 鲁海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提高P92钢的高温抗氧化性,采用电镀镍+低温粉末包埋渗铝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Al双层复合涂层,研究其在650℃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及机理,并与P92钢基体的氧化行为做对比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及配有能谱仪探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涂层氧... 为提高P92钢的高温抗氧化性,采用电镀镍+低温粉末包埋渗铝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Al双层复合涂层,研究其在650℃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及机理,并与P92钢基体的氧化行为做对比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及配有能谱仪探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涂层氧化前后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元素沿截面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渗铝层致密无孔洞,物相组成物为Ni-Al金属间化合物,且由Ni2Al3到β-NiAl的物相转变受Ni/Al互扩散控制;经132 h氧化后,P92钢表面生成双氧化层,外层主要为疏松多孔的Fe2O3,内层为(Fe0.6Cr0.4)2O3,而Ni-Al复合涂层表面则形成保护性的Al2O3,在氧化过程中无明显裂纹,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包覆Ni-Al涂层处理后,P92钢单位面积氧化增质量由11 g/m^2降低到2.713 g/m2,明显提高P92钢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包埋渗 复合涂层 P92 高温抗氧化性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卫辊用RE-WC-钢结硬质合金覆层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义飞 杜晓东 +1 位作者 汪瑞俊 王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54-56,共3页
采用WC粉+1Cr18Mn8Ni5N和改进的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RE-WC-钢基复合涂层.然后利用氩弧熔覆工艺对其涂层进行熔覆,并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由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增强的熔覆层,强化相主要是W... 采用WC粉+1Cr18Mn8Ni5N和改进的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RE-WC-钢基复合涂层.然后利用氩弧熔覆工艺对其涂层进行熔覆,并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由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增强的熔覆层,强化相主要是WC/W_2C;熔覆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熔覆层硬度可达750HV0.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卫辊 re-wc-钢复合涂层 熔覆层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复合板端面冷喷涂钛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伍廉奎 郭蒲俊 +4 位作者 郑磊 林向军 谢迎春 黄仁忠 曹发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9,120,共12页
目的改善钛钢复合板端面部位的服役性能。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钛钢复合板端面制备了钛金属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场发射扫描分析、能谱分析、维氏硬度测试、结合力试验、摩擦磨损试验、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冷喷涂... 目的改善钛钢复合板端面部位的服役性能。方法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钛钢复合板端面制备了钛金属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场发射扫描分析、能谱分析、维氏硬度测试、结合力试验、摩擦磨损试验、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冷喷涂过程中,送粉气体压力和温度对钛涂层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结合力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钛涂层。结果冷喷涂钛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送粉气体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可提高涂层的致密度,降低涂层孔隙率并提高涂层的显微硬度,改善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涂层主要成分为Ti且与基体间的界面清晰,元素互相扩散现象不明显。送粉气体压力为5 MPa、送粉温度为900℃时,所制备的钛涂层的极化电阻最大。各涂层经过1000 h中性盐雾加速腐蚀试验后表面依旧完整,未发生明显的腐蚀,这表明涂层为基体提供了有效的腐蚀屏障,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结论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的钛涂层可有效提高钛钢复合板在海洋环境中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涂层 复合 耐蚀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基复合陶瓷涂层的制备及研究
17
作者 钱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6-88,93,共4页
以45钢为基体,以Co45合金粉、微米TiC和微米Y-ZrO_2为熔覆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复合陶瓷涂层。测试和分析了复合陶瓷涂层的硬度、断裂韧性、抗冲击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Co45合金粉为90%、微米TiC为5%、微米Y-ZrO_2添加... 以45钢为基体,以Co45合金粉、微米TiC和微米Y-ZrO_2为熔覆剂,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复合陶瓷涂层。测试和分析了复合陶瓷涂层的硬度、断裂韧性、抗冲击性能以及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Co45合金粉为90%、微米TiC为5%、微米Y-ZrO_2添加量为5%时,所制备的复合陶瓷涂层性能最佳,其硬度1486 HV1,断裂韧性85.324MPa·m^(1/2),抗冲击次数为52次;在50N摩擦载荷下,其摩擦系数为0.12,磨损率为0.031m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复合陶瓷 涂层 激光熔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表面复合涂层在风沙环境中的冲蚀磨损特征
18
作者 何睿华 游新 李杰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表面复合涂层在风沙环境中发生冲蚀损伤劣化的问题,制作了两种钢基体复合涂层试件,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研究了风沙侵蚀下复合涂层的冲蚀磨损特征,基于Bitter冲蚀理论建立了复合涂层的冲蚀损伤计算模型,并应用计算流... 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表面复合涂层在风沙环境中发生冲蚀损伤劣化的问题,制作了两种钢基体复合涂层试件,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研究了风沙侵蚀下复合涂层的冲蚀磨损特征,基于Bitter冲蚀理论建立了复合涂层的冲蚀损伤计算模型,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和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聚氨酯面漆与环氧云铁中间漆的抗冲蚀性能相近,二者主要起抗风沙冲蚀的作用;当冲蚀角度为60°时,复合涂层的冲蚀磨损量最大,其冲蚀特性介于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之间,且仿真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混组合梁 复合涂层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u基仿生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德生 任露泉 +1 位作者 邱小明 王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 磨粒磨损是矿山、工程和农业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 ,采用仿生非光滑表面可提高耐磨粒磨损性能。本文采用高频钎焊方法在 4 5号钢表面制备了 WC/Cu非光滑耐磨复合涂层 ,测试了复合涂层孔隙度 ,研究了 WC质量分数、磨粒尺寸、载荷等对其耐磨性的影响 ,分析了非光滑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在钎剂为 WC质量 4 %时复合涂层孔隙度低 ,复合涂层与 4 5号钢基体为良好的冶金结合 ,界面区组织致密。磨粒磨损时 ,WC颗粒在涂层表面凸起 ,形成非光滑表面可阻碍磨粒对基体的犁削并使部分磨粒由滑动变为滚动是仿生非光滑复合涂层具有高耐磨粒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当 WC质量分数在 5 0 %时 ,非光滑涂层耐磨性最好 ,其耐磨性随载荷或磨粒尺寸增大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复合涂层 磨粒磨损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表面激光选区熔覆N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唐淑君 刘洪喜 +3 位作者 张晓伟 王传琦 蔡川雄 蒋业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1-1626,共6页
通过控制Ni基自熔性合金粉末中Al的含量,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分别原位制备了Ni3Al和N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熔覆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熔覆涂层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Al含量的熔覆层均显... 通过控制Ni基自熔性合金粉末中Al的含量,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分别原位制备了Ni3Al和N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熔覆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熔覆涂层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Al含量的熔覆层均显现出平整致密、无明显缺陷的宏观特征。随着Al含量的增加,熔覆层显微形貌呈现出底部枝晶区域增加及枝晶逐渐粗化,甚至出现胞状晶的现象。熔覆层在未加入Al时,其主要物相为Ni3Fe及(Ni,Cr)固溶体。随着Al含量的增加,主要物相则由最初的Ni3Al金属间化合物、(Ni,Cr)固溶体到Ni3Al、NiAl金属间化合物和(Fe,Cr)固溶体,再到最终Al含量达到13.9%时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和(Fe,Cr)固溶体。同时,Al含量的提高使得涂层中杂质相减少。熔覆层摩擦系数均低于基体,最高显微硬度为基体的3.5倍,耐磨性较基体提高了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H13 复合涂层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