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工与合作: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庆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集中体现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上。建立有序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集中体现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上。建立有序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打破目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区域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合作是高等教育系统相变的序参量,是建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理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分工与合作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贸易比较优势与价值链分工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国富 湛婧宁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成员国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RCEP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RCEP成员国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及其他成员国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的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及彼此间贸易联系的加强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处于RCEP区域价值链的顶端,RCEP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抵御全球价值链重塑带来的冲击;RCEP各成员国比较优势和贸易联系的加强对各自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和以技术进步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但是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尽相同,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中国应继续推动完善RCEP合作机制,发挥我国在RCEP区域价值链中“承高启低”的作用,巩固并提升我国在RCEP区域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价值链 分工地位 比较优势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邻近性影响了区域协同减排吗?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斌 田彩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科学测度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基础上,检验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区域协同减排水平的变化与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区域协同减排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和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化特征,且具有β收敛性。影响效应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以促进作用为主,在非长江经济带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在高等级城市中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协同减排的促进作用大于普通城市。机制检验发现,地理邻近性可以通过绿色创新分工和能源要素错配影响区域协同减排。基于以上结论,从放大地理邻近性的正外部性、完善作用机制和因地制宜发挥地理邻近性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邻近性 区域协同减排 绿色创新分工 能源要素错配 效率增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兴区域贸易协定绿色治理协同化:以RCEP与CPTPP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汪万发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2,共9页
绿色治理正日益成为当今区域贸易协定的标配。以RCEP与CPTPP为代表的新兴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实现包容性演进,特别是优先实现绿色治理议题的合作是亟待回答的新课题。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具有良好的制度适配性、主体交叉性和绿色议题治理... 绿色治理正日益成为当今区域贸易协定的标配。以RCEP与CPTPP为代表的新兴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实现包容性演进,特别是优先实现绿色治理议题的合作是亟待回答的新课题。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具有良好的制度适配性、主体交叉性和绿色议题治理契合性。推动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协同化对两者自身发展、包容性互动与全球绿色转型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推动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协同化将面临主体间战略竞争、国际制度竞争、绿色议题外部性等干扰。展望未来,RCEP与CPTPP绿色治理合作是长期的、双向的,并具有实现互利共赢的条件,有必要继续深入理论研究和积极推进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全球绿色治理 rcep CPTPP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特征与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孙铁山 席强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及关键支撑。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主要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缓慢有关。京津冀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区域中心城市北京制造业规模偏低,缺乏对周边腹地的辐... 制造业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及关键支撑。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位明显下降,主要与区域制造业发展缓慢有关。京津冀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区域中心城市北京制造业规模偏低,缺乏对周边腹地的辐射带动有关。从制造业区域转移特征来看,2013-2018年,京津冀大多数制造业行业体现出向北京转移集中的特征,北京制造业专业化优势明显增强。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并未遵循三地比较优势,致使三地间原本差异化的分工格局正在丧失。总体而言,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并未使三地间分工增强、梯度缩小,三地间制造业发展缺乏协同。当前,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北京在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制造业的疏解缺乏和津冀的协同与衔接,影响了通过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效果。因此,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需要根据三地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处理好北京制造业疏解与津冀协同、承接的关系,形成地区间合理的产业分布和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制造业 协同发展 区域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15
6
作者 魏丽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借助产业分工指数、产业区域配置系数、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象,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津冀两地的产业同构现象更为突出;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天津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考虑到京津冀产业同构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造成的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更好地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协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必须从布局优化、分工合理、产业成链的协同视角出发,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以产业关联度、产业链契合度、资源配置合理度等为标准,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推动产业跨区域整合,试点横向分税制,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收而设立的各种产业布局壁垒,按照参与产业链条的要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产业分工指数 产业区域配置系数 区位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资源丰度视域下京津冀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颜廷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0-198,共9页
在由要素和投资驱动步入创新驱动阶段后,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资源丰度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显著提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既需要国家层面谋划与推进,也需要各区域发挥各自优势、... 在由要素和投资驱动步入创新驱动阶段后,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资源丰度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显著提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既需要国家层面谋划与推进,也需要各区域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大区域层面也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层级,创新资源丰度对每个区域产业选择、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创新资源丰度直接影响着大区域创新能力,也决定产业选择和在产业链条中层次,进而又推动着区域体制机制变革和创新生态与营商环境提升。所以,京津冀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逻辑次序是:梳理创新资源丰度与特点,选择与此相关的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构建适宜的体制机制和良好营商环境,由此形成资源-动力-产业-体制-环境-反馈的闭环和整体良性循环,政府政策也应由此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创新资源 产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供应链战略对发展区域经济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振顺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18,共2页
供应链战略的实施,改变了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供应链战略帮助企业外部协同能力提高,使得区域经济组成数个产业规模的供应链企业群,通过协同经济的增量效益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供应链战略对分工经济和整合经济的形成、产... 供应链战略的实施,改变了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供应链战略帮助企业外部协同能力提高,使得区域经济组成数个产业规模的供应链企业群,通过协同经济的增量效益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供应链战略对分工经济和整合经济的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协同经济 分工经济 整合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立法关系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之完善 被引量:7
9
作者 江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央地立法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配置与运行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必须考虑的基本范畴。在“单一集权模式”的立法体制下,央地之间形成了“分工型”立法关系,分别对不同重要程度、性质、影响范围等... 央地立法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配置与运行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必须考虑的基本范畴。在“单一集权模式”的立法体制下,央地之间形成了“分工型”立法关系,分别对不同重要程度、性质、影响范围等的事务进行立法。区域分工与协作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由此区域的划定、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制定以及跨界区域和区域性事务治理等构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事项。这决定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体系的完善应重点发挥中央立法的统领与监督作用,同时允许和支持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立法。具体来说,中央层面主要通过制定“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领域专门法和区域特别法等,规范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及保障国家战略区域、国家级区域功能性平台的发展,地方层面通过协同立法为区域性事务提供统一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型”立法关系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 区域特别法 领域专门法 区域协同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服务化的双重效应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大江 初天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
随着全球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度不断提高,服务要素投入对制造业的影响愈发显著。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跨越“服务化陷阱”,继续增强投入服务化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投入服务... 随着全球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度不断提高,服务要素投入对制造业的影响愈发显著。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跨越“服务化陷阱”,继续增强投入服务化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投入服务化的价值链驱动存在明显的双重效应,即国内来源投入服务化的增强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国外来源投入服务化增强则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有明显抑制效应。这种双重效应表明,只有推进价值链全球治理体系从发达国家单一主导结构向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体系转变,才能积极化解全球价值链风险,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将中国制造业国内价值链整体嵌入RCEP区域分工,有利于突破中国制造业低端锁定的现实困境。以投入服务化促进制造业发展,必须实现投入服务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科学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价值链 服务化双重效应 rcep区域分工协同 投入服务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
11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4期10-11,共2页
北京市农业局、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河北省畜牧兽医局1月共同签署《京津奠协同发展畜牧兽医合作框架协议》,立足三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各自优势、环境关联和经济差异,按照区域分工、资源共享、强化监管、保障安全的思路,以市场为... 北京市农业局、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河北省畜牧兽医局1月共同签署《京津奠协同发展畜牧兽医合作框架协议》,立足三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各自优势、环境关联和经济差异,按照区域分工、资源共享、强化监管、保障安全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纽带,以合作为载体,以机制为保障,统筹生产保供给,互动协作保安全,联防联控保生态,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利益相连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局 产业特色 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 资源禀赋 区域分工 资源共享 联防联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