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空间受力研究
1
作者 易云焜 徐梦莹 +2 位作者 汪阳 林春乾 张雅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向刚度、拱肋横桥向位置和系杆张拉力),应用参数分析和力学简化分析2种方法得到各参数合理取值,并将数值分析和力学分析的结果相互验证,分析桥宽对结构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会在墩底产生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力矩和扭矩等空间力;大横梁和主纵梁的横向刚度比与其长度比成反比例时为其合理横向刚度,使空间力均接近于0;拱肋至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为2/3半桥宽时,墩底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反力矩和竖向反力矩等空间力接近为0,为拱肋的横桥向合理位置;系杆张拉力除应考虑拱肋水平推力,还应考虑桥墩横桥向力矩,并在二者间进行综合平衡;桥宽增加后桥梁结构一阶失稳系数减小,但对一阶失稳模态和竖向失稳荷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梁拱组合桥 刚构体系 大横梁横向刚度 拱肋横桥向位置 系杆张拉力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拟动力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建阳 翟磊 +2 位作者 赵轩 李海博 葛鸿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34,共11页
对一缩尺比为1/2的传统风格建筑钢筋混凝土(RC)-钢管混凝土(CFST)组合框架模型进行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波及汶川波等地震波作用下的拟动力试验,得到该模型的自振频率以及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等动力响应。分析模型结构的破坏过程、... 对一缩尺比为1/2的传统风格建筑钢筋混凝土(RC)-钢管混凝土(CFST)组合框架模型进行El Centro波、Taft波、兰州波及汶川波等地震波作用下的拟动力试验,得到该模型的自振频率以及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等动力响应。分析模型结构的破坏过程、恢复力特征曲线及变形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乳栿为模型结构的第一道抗震防线;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框架模型的自振频率下降,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模型结构的恢复力特征曲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捏缩'效应。由应变分析可知,金柱纵筋先于檐柱纵筋屈服;乳栿和混凝土柱为模型结构的主要耗能构件。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试验模型框架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框架的出铰顺序依次为乳栿两侧、金柱柱底、檐柱柱底、金柱CFST柱底部及檐柱CFST柱底部。在峰值加速度为0.70g的El Centro波作用下,模型柱架的极限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与规范规定的限值较为接近,表明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rc-cfst组合框架 拟动力试验 抗震性能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sition of Model Interface--A Theorem of Model Composition
3
作者 张亚东 刘宏超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01年第3期61-68,共8页
Building a model for a object through model composition is a interesting topics, this paper research the interface composit ion of models in the Zeigler’s modeling methodology DEVS.
关键词 model composition model interface frame base order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箍筋增强SRPE套管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俞鑫苹 高剑平 +2 位作者 段建峰 曹忠民 刘洪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针对东部沿海及西部盐渍土地区桥梁墩柱的钢筋混凝土腐蚀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高强箍筋增强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SRPE)套管约束混凝土柱。设计制作了11根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和荷载-纵向变形... 针对东部沿海及西部盐渍土地区桥梁墩柱的钢筋混凝土腐蚀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高强箍筋增强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SRPE)套管约束混凝土柱。设计制作了11根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和荷载-纵向变形曲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箍筋屈服强度、SRPE套管压力等级和体积配箍率等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SRPE套管和高强箍筋的双重约束下,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纵向变形得到显著提高;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SRPE套管压力等级、箍筋屈服强度和体积配箍率的提高而增大;箍筋屈服强度越高,极限承载力越大,但荷载-纵向变形曲线的下降段更陡峭。所建立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箍筋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约束混凝土 轴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设计
5
作者 王术剑 吴庆雄 +2 位作者 徐召 王宏博 刘正飞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布设阵列式内栓钉以提高疲劳寿命。全桥采用整束挤压式吊杆体系,拱脚1号和2号短吊杆采用双吊杆,其余位置均采用单吊杆。全桥设置3组24根系杆来平衡拱脚水平推力。主梁采用双边工字钢梁,由工字形边纵梁、工字形横梁、工字形小纵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而成。钢梁上铺设预制C50混凝土桥面板并现浇微膨胀混凝土湿接缝组成钢-混组合结构,桥面板厚24 cm。拱座采用内填混凝土+外包钢板的阶梯形钢-混组合拱座。主桥桥墩采用单箱单室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综合考虑结构受力、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经济等因素,主桥采用先梁后拱、分批次张拉系杆和吊杆的施工方法。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主桥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拱座局部受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及拱座局部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刚架系杆拱 内栓钉 双吊杆 系杆 钢-混组合拱座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高墩组合连续刚构桥静力性能及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黄宇 刘冠宇 +3 位作者 易建波 邢轩 粟淼 彭晖 《中外公路》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了研究浙江遂昌某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该文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单梁及梁格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建立局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使用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与应力状态和墩梁固结段的局部应力进行详细分析,讨... 为了研究浙江遂昌某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该文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单梁及梁格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建立局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使用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与应力状态和墩梁固结段的局部应力进行详细分析,讨论桩底约束刚度与墩梁连接形式对桥梁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风荷载和活载作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梁格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桥梁的真实受力状态。在活载作用下,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及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最大挠度为23.8 mm,主梁最大拉应力为45.5 MPa,出现在第一跨跨中位置,最大压应力为-46.5 MPa,出现在6^(#)桥墩位置;使用阶段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最大挠度为106.7 mm,主梁最大拉应力为160 MPa,最大压应力为-205 MPa。增大墩底的约束刚度有利于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而墩梁固结相比于支座连接更有利于桥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 钢混组合梁桥 静力分析 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UiO66-NH2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敏 屈晴 杨舒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行了表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PA被成功制备,且改性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和抗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6.54%和29.09%.这是因为UiO66-NH_(2)-PA中氨基和磷基的作用增强了界面强度,既提高了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实现了通过共同作用以提高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力学性能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横向内力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冀伟 余壮果 罗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70,共10页
为精确分析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SBCCGCW)的横向内力,考虑波形钢腹板特性和箱梁的畸变效应,利用框架分析法推导SBCCGCW的横向弯矩计算公式;通过两座实桥横向弯矩的有限元和实测结果对所提公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对SBCCGCW横向内力... 为精确分析波形腹板钢箱-混凝土组合梁(SBCCGCW)的横向内力,考虑波形钢腹板特性和箱梁的畸变效应,利用框架分析法推导SBCCGCW的横向弯矩计算公式;通过两座实桥横向弯矩的有限元和实测结果对所提公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对SBCCGCW横向内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SBCCGCW横向内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公式获取的横向弯矩值与有限元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横隔板会大幅度减少荷载作用点处的横向弯矩;宽高比、混凝土顶板厚度、荷载作用位置对混凝土顶板横向弯矩的影响较大,钢底板厚度变化对混凝土顶板横向弯矩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SBCCGCW的横向内力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箱梁 横向内力 框架分析法 波形钢腹板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叠合框架梁连接节点构造设置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的主要任务。而国内目前采用的预制叠合框架梁存在着跨度大自重大吊装成本高、预制梁柱节点位置易发生钢筋碰撞吊装定位难度大等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的主要任务。而国内目前采用的预制叠合框架梁存在着跨度大自重大吊装成本高、预制梁柱节点位置易发生钢筋碰撞吊装定位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发展。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叠合框架梁,并对该叠合梁的构造设置、连接方式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建筑中框架梁的深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拆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型钢混凝土结构 叠合框架梁 构造设置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倒塌动力响应特征及参数分析
10
作者 彭修宁 赵凯 邹新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30,共10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中一些参数对其倒塌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11个组合框架子结构模型,并采用瞬时加载法模拟关键中柱的突然失效,分析不同参数下该类结构的位移响应曲线和损伤形态。结果表明:组... 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中一些参数对其倒塌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11个组合框架子结构模型,并采用瞬时加载法模拟关键中柱的突然失效,分析不同参数下该类结构的位移响应曲线和损伤形态。结果表明:组合梁跨高比、栓钉纵向间距、混凝土翼板宽度、板中纵筋配筋率、水平纵向约束和荷载大小都会显著影响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在悬链线效应开始作用后,混凝土翼板中部会产生因剪力滞后效应造成的纵向裂缝,应对关键节点两侧横向钢筋的受剪性能予以关注;以线弹性静力方法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动力效应时可乘以1.7~1.8的修正系数,而以塑性铰破坏机制评估组合框架的静态极限荷载时可乘以1.02~1.17的修正系数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倒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动力响应 连续倒塌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梁-拱组合刚构桥船撞力和抗撞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文明 王志伟 赖亚平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梁-拱组合刚构桥是一种新桥型,船撞研究较少。该文以礼嘉嘉陵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梁的船撞力标准值和抗撞性能。首先确立了代表船型和船撞计算工况,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动力软件模拟了单墩... 梁-拱组合刚构桥是一种新桥型,船撞研究较少。该文以礼嘉嘉陵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度上承式梁-拱组合刚构桥梁的船撞力标准值和抗撞性能。首先确立了代表船型和船撞计算工况,利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动力软件模拟了单墩模型在各工况下船桥碰撞过程,并对比了船撞力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多种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最后利用全桥模型和验算截面的极限承载力反推得到桥墩的极限抗船撞力,对桥墩的抗撞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船撞力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波动特征,船艏最大撞深发生时刻滞后于最大撞击力发生时刻,船桥碰撞过程中的系统能量主要是由船舶动能转化为船艏局部变形内能;不同的船撞力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推荐采用动力仿真模拟值;极限抗船撞力验算结果表明礼嘉嘉陵江大桥主墩的抗撞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刚构 船桥碰撞 船撞力 抗撞性能 有限元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箱形-双薄壁组合式主墩及其刚度匹配设计方法
12
作者 杨智 季申增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文章针对因受到建设条件制约而不得不采用主墩高度相差较大的连续刚构桥梁,应用箱形-双薄壁组合式桥墩作为主墩结构,提出了对应的主墩刚度匹配设计方法,并对刚度计算过程进行了推导,得到了组合式桥墩墩顶顺桥向抗推集成刚度的计算公式,... 文章针对因受到建设条件制约而不得不采用主墩高度相差较大的连续刚构桥梁,应用箱形-双薄壁组合式桥墩作为主墩结构,提出了对应的主墩刚度匹配设计方法,并对刚度计算过程进行了推导,得到了组合式桥墩墩顶顺桥向抗推集成刚度的计算公式,用实桥计算示例对提出的主墩设计和传统设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箱形-双薄壁组合式主墩刚度匹配设计方法能有效地避免主墩高度差引起的内力不均匀分配问题,从而改善高、低主墩连续刚构桥梁在温度、制动力等水平荷载下的力学表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箱形-双薄壁组合式主墩 刚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预制框架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复合外墙“干式”建造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立 张天金 周典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前受传统串行建筑运作模式影响,部分装配式项目依然执行“常规设计+二次拆分”,进而引起拆分的装配单元类型较多或拆分不干净现象,而在承继以上问题的同时,混凝土框架结构复合外墙出现了装配单元与结构体系之间“直接”连接的连接件... 目前受传统串行建筑运作模式影响,部分装配式项目依然执行“常规设计+二次拆分”,进而引起拆分的装配单元类型较多或拆分不干净现象,而在承继以上问题的同时,混凝土框架结构复合外墙出现了装配单元与结构体系之间“直接”连接的连接件暴露问题。基于此,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7号楼(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研究院)为例,首先对设计进行了修正,并建立了预埋龙骨的干式机械连接方式,从而使复合外墙与结构体系的干式连接得以优化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预制框架结构 装配式 建筑复合外墙 模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复位U形连接件的装配式钢框架-复合墙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超 贾明明 刘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9,共8页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 对于内填RC墙的框架结构,为有效减小结构的损伤,改善结构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在框架与墙之间设置开缝并安装耗能连接件,能够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采用ABAQUS分析了不同类型耗能连接件的内力特性以及节点的受力破坏模式。通过在两侧开缝的密肋复合墙-钢框架结构中设置可滑移连接,实现了节点的耗能作用。研究结构表明:U形连接件水平段长度对连接件极限位移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双折线理想弹塑性荷载-位移曲线描述U形连接件在竖向压力与水平剪切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采用耗能连接件的结构在加载前期残余变形小,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并且能满足结构的大变形要求。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基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提出了耗能连接件的设计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连接件 自复位性能 受力模式 塑性损伤 滞回曲线 装配式结构 框架-复合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新型复合轻质墙体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圆 赵华 +2 位作者 陈长安 陈灏源 魏丞瑾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研究某种新型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的抗震性能及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3榀1∶2缩尺的新型复合轻质墙体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界面仓的注仓砂浆强度为试验参数,对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 为研究某种新型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的抗震性能及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3榀1∶2缩尺的新型复合轻质墙体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界面仓的注仓砂浆强度为试验参数,对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累计耗能及装配连接部位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界面砂浆层的黏结使得加载后框架和轻质墙体能协同作用,加载初期框架柱和墙有相同的变形趋势;2)当加载位移角增大到1%时,交界面开裂,当位移角增大至2%时,梁柱和墙完全脱开;3)在层间位移角范围为2%~4%时的大变形阶段,轻质墙体和框架结构均产生破坏,但墙体与框架的锚钉连接未失效,墙体未发生脱落,框架承载力下降缓慢;4)砂浆强度对连接性能的影响不明显,采用M3.5砂浆注浆强度能使得复合轻质墙体连接于框架时具有适宜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 框架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阳河特大桥超高桥墩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川剑 王戈 +1 位作者 蒋建军 何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金阳河特大桥主桥为(106+2×200+115+40)m连续刚构桥,位于高山峡谷地带,桥址处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烈度7.7度,5~7号主墩分别高113、196、182 m。针对横桥向抗震响应突出且墩高差异大的特点,主墩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墩,对墩高较大的6... 金阳河特大桥主桥为(106+2×200+115+40)m连续刚构桥,位于高山峡谷地带,桥址处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烈度7.7度,5~7号主墩分别高113、196、182 m。针对横桥向抗震响应突出且墩高差异大的特点,主墩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墩,对墩高较大的6号、7号主墩横桥向双侧放坡,各主墩顺桥向尺寸保持恒定以方便施工,梁端设置粘滞阻尼器以实现顺桥向耗能减震;各主墩刚度经匹配设计,控制截面的地震响应达到合理比例。主墩为外包混凝土的四肢钢管混凝土柱及柱间腹板形成的箱形构造,竖向每间隔12 m设置1道钢筋混凝土横隔板;墩梁固结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置于主梁0号块腹板外侧的连接构造,钢管混凝土柱与承台连接采用承压板+PBL剪力键的构造。大桥整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持久状况和E2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墩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主墩墩顶水平位移小于规范规定的变形容许值。主墩施工先安装钢管骨架,再采用液压爬模工艺施工钢管外包层和柱间腹板,研发了多点同步重型提升系统代替大型塔吊,以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节省施工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钢管混凝土组合墩 超高桥墩 高烈度地震区 抗震体系 横向放坡 墩梁嵌固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亚森 罗婷倚 +2 位作者 张云 王思豪 刘玉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为(100+2×185+100)m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面宽13 m,中支点梁高10.9 m,跨中及边跨梁端梁高4 m。腹板采用1800型波形钢腹板,相比传统1600型腹板具有更高的整体屈曲应力;波形钢... 横州飞龙大桥主桥为(100+2×185+100)m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面宽13 m,中支点梁高10.9 m,跨中及边跨梁端梁高4 m。腹板采用1800型波形钢腹板,相比传统1600型腹板具有更高的整体屈曲应力;波形钢腹板防屈曲构造采用内衬混凝土和纵、横向加劲肋混合布置的方式,减少了内衬混凝土长度,减轻了结构自重;波形钢腹板与顶板采用长孔型开孔板连接件,与底板采用外包型连接,提高了结合部施工便捷性和耐久性。主梁采用波形钢腹板悬臂自承重施工工法,先边跨后中跨合龙,采用研发的钢架吊篮与智能吊机组合的挂篮形式,提高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 组合箱梁 1800型波形钢腹板 加劲肋 长孔型开孔板 外包型连接 腹板自承重施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中心产品的模块-钢框架复合体系探讨
18
作者 米琳琳 刘佳迪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随着人们沟通方式的丰富和多样化,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2年2月,我国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施工过... 随着人们沟通方式的丰富和多样化,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2年2月,我国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建筑层数有限、抗侧性较差。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中心产品的模块-钢框架复合体系,该体系可以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降低建设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模块-钢框架 复合体系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149,共8页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开展结构形式、连接形式、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采用钢结构,立柱采用混凝土立柱、钢混组合立柱、钢立柱及钢混混合立柱,采用全装配化施工,可适应不同横梁跨度、高度的框架墩快速建造需要;(2)提出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与立柱间、立柱与基础间等新型形式,可实现现场快速化拼装;(3)通过计算分析,快速建造式框架墩的强度、刚度、疲劳、连接性能等均满足受力要求;(4)研究成果在工程上成功实施,实现了减少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降低行车安全风险的目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框架墩 装配式 钢混组合结构 结构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楼盖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
20
作者 巩涛 赵博 +3 位作者 曹万林 杨兆源 徐涛 王红兵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0期167-17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楼盖,为研究其平面外受力性能,制作1个装配式足尺轻钢框架组合楼盖试件。对足尺试件进行平面外加载试验,研究轻钢框架组合楼盖破坏特征,分析试件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及应变。建立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楼盖,为研究其平面外受力性能,制作1个装配式足尺轻钢框架组合楼盖试件。对足尺试件进行平面外加载试验,研究轻钢框架组合楼盖破坏特征,分析试件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及应变。建立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楼盖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平面外性能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楼盖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板底受拉裂缝充分发展,钢梁沿弱轴发生扭转变形,底部钢筋断裂。当预制楼板配筋率由0.16%增大至0.42%,0.65%时,组合楼盖承载力分别提高了37.3%,65.2%;当栓钉间距由200mm增大至400,600mm时,楼盖承载力分别降低了8.2%,19.0%。取消楼板与H型钢梁间的抗剪栓钉后,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别下降了26.4%,46.0%。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参数分析优化了楼盖构造,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轻钢组合结构 预制楼板 轻钢框架 平面外性能 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