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关于钢丝网水泥砂浆用于RC结构加固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蒋隆敏 张毛心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介绍了钢丝网水泥砂浆的基本特点,对国内外将钢丝网水泥砂浆用于钢筋混凝土(RC)结构加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阐述了被加固的RC房屋结构受弯构件的加固机理和工作性能,提出了今后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钢丝网水泥砂浆 rc结构加固 加固机理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腐蚀参数时空变异性的RC结构顺筋锈胀随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建新 张建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6-54,共9页
由于CO2浓度、大气温度、碳化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凝土强度等影响碳化锈胀开裂的随机参数分布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在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分析中如何考虑这一特性是目前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随机场理论,使用中点法,通过合理选取单元相关长... 由于CO2浓度、大气温度、碳化腐蚀电流密度和混凝土强度等影响碳化锈胀开裂的随机参数分布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在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分析中如何考虑这一特性是目前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随机场理论,使用中点法,通过合理选取单元相关长度和波动系数,发展空间时变可靠度模型来预测RC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来100年内的碳化腐蚀开始比例和顺筋锈胀开裂比例。研究表明:①碳化腐蚀过程考虑累积效应和温度效应更接近实际退化过程,预测结果更合理;②考虑腐蚀参数空间变异性比完全相关和完全不相关条件下的顺筋锈胀开裂比例分别高22.9%和低32.8%,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分析需计入材料、几何尺寸以及腐蚀过程的空间变异性的影响;③做好结构防水是减少碳化锈胀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结构 空间变异性 可靠度 碳化腐蚀 锈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间隙裂缝的RC结构滞回系统混沌振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强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7,共5页
研究了含间隙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称滞回非线性问题.建立了一种分段线性的对称滞回模型,利用一次谐波线性方法求解结构系统的等效阻尼和等效刚度系数,得到了对称滞回非线性系统的等价线性方程.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间隙与... 研究了含间隙裂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称滞回非线性问题.建立了一种分段线性的对称滞回模型,利用一次谐波线性方法求解结构系统的等效阻尼和等效刚度系数,得到了对称滞回非线性系统的等价线性方程.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考虑和不考虑间隙与碰撞影响的两种情况下系统的混沌动力特性,研究表明:不考虑间隙与碰撞影响的系统出现周期运动,考虑间隙与碰撞影响系统更容易出现混沌运动;在特定的参数范围内系统一定会出现无序的混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结构 对称迟滞非线性 分段线性滞回模型 混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结构火灾后的三维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黄奕辉 欧阳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结构工程分析中常见的三维空间杆系有限元为基础,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RC)火灾后的截面剩余抗弯刚度统计公式,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进行三维抗震分析.可对灾后结构的剩余整体强度作出诊断,并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rc结构 火灾 抗震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SRC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明 张殿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文通过RC/SRC结构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RC/SRC结构节点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讨论了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层间变形的成分,给出了RC/SRC节点抗剪强度计算的建议公式.试验结果表明:RC/SRC结构... 本文通过RC/SRC结构梁柱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RC/SRC结构节点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讨论了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层间变形的成分,给出了RC/SRC节点抗剪强度计算的建议公式.试验结果表明:RC/SRC结构的层间剪力——层间变形的滞回曲线兼有滑移和棱形双重特性,且核心区的抗剪强度比RC结构显著提高,是适合高层建筑的一种合理的抗震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rc结构 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一维及二维腐蚀环境下RC结构锈胀开裂风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华 曹少辉 +1 位作者 彭建新 张旭辉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0-315,共6页
基于Fick第二定律,在氯盐一维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氯盐二维侵蚀模型。考虑参数的随机性,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侵蚀模型下RC结构锈胀开裂风险。研究表明:在高氯盐侵蚀环境下(如滨海,码头等)环境下,这一影响因素更为显... 基于Fick第二定律,在氯盐一维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氯盐二维侵蚀模型。考虑参数的随机性,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侵蚀模型下RC结构锈胀开裂风险。研究表明:在高氯盐侵蚀环境下(如滨海,码头等)环境下,这一影响因素更为显著,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中应当考虑氯盐多维侵蚀的影响。界限裂缝宽度对二维及一维扩散环境下的失效概率基本相同;保护层厚度对一维扩散环境下的结构服役性能影响明显高于二维扩散环境;腐蚀电流对氯盐一维及二维扩散环境下的钢筋锈蚀影响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 rc结构 锈胀开裂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缝对装配式RC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阎西康 谢函霖 +1 位作者 梁琳霄 郭博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为研究拼接缝对装配式RC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提高结构抗震能力,设计并制作了6个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测出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在此基础上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拼接缝对不同类型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拼接缝在节... 为研究拼接缝对装配式RC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提高结构抗震能力,设计并制作了6个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测出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在此基础上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拼接缝对不同类型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拼接缝在节点梁上的最优位置。结果表明:设置拼接缝对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大于中节点,拼接缝在梁上的位置变化对中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大于边节点;相同工况下中节点峰值承载力比边节点高30%,破坏位置的位移比边节点大约32%,耗能能力显著强于边节点;节点梁上的拼接缝位置变化对节点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存在影响;拼接缝在梁上的最优位置为拼接缝距核心区约2/9梁跨长,最不利位置为距核心区约1/3梁跨长,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合理设置拼接缝位置;装配节点梁上的拼接缝随着距离节点核心区长度的增加,节点主裂缝的位置逐步由核心区梁端变成拼接缝界面处,破坏方式逐步由梁端弯曲破坏变为梁端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缝 装配式rc结构节点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能力谱法的RC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伟宏 蒋认 +1 位作者 崔双双 吴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9-44,58,共7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是预测结构在某一地震设防水准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参数。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6、7、8三个设防烈度,设计了3、5、8、10、12层共15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其...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是预测结构在某一地震设防水准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参数。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6、7、8三个设防烈度,设计了3、5、8、10、12层共15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分析。采用文中提出的动力能力谱方法,研究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在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并与传统静力能力谱法得到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进行对比分析。6、7、8度设防的RC框架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在中震作用下分别为0.51-1.91、0.49-1.93、0.56-2.24;在大震作用下分别为1.28-4.82、1.40-4.89、1.37-5.56。中震作用下,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未发生整体屈服,表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比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能力谱方法 静力能力谱方法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需求值 rc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RC结构连续倒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饶彬 《山西建筑》 2018年第22期50-52,共3页
爆炸常造成RC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连续倒塌,概述了国内外爆炸荷载作用下RC结构连续倒塌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爆炸荷载作用下RC结构连续倒塌研究的各种方法,并针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未来RC结构连续倒塌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爆炸荷载 rc结构 连续倒塌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RC结构的抗震判断方法
10
作者 藤波亘 刘畅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1998年第2X期1-4,共4页
兵库县南部地震中,很多的RC结构钢筋屈服或发生剪切破坏,导致结构塌落.原因之一是结构设计时抗震方面考虑不周,为此,震后各企业针对大地震提出了实用性的抗震设计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新建结构的,要求结构在即使发生象兵库县南部地... 兵库县南部地震中,很多的RC结构钢筋屈服或发生剪切破坏,导致结构塌落.原因之一是结构设计时抗震方面考虑不周,为此,震后各企业针对大地震提出了实用性的抗震设计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针对新建结构的,要求结构在即使发生象兵库县南部地震那样大的地震时,也不致于倒塌.可是,实际上按旧规范设计的结构占大多数,因此确保现有结构在大地震时的安全性是一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结构 兵库县南部地震 预备调查 抗震补强 设计方法 结构重要性系数 变形分布 现有桥梁 现有结构 速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RC结构鉴定加固处理流程及分析
11
作者 燕琳琳 任本俊 +1 位作者 王向阳 谈丽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针对现实RC结构火灾后鉴定与处理工程中存在的工作程序混乱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给出了火灾后RC结构鉴定与处理的工作程序并对与阶段工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介绍的方法确定了火灾后RC结构鉴定与加固工作的行... 针对现实RC结构火灾后鉴定与处理工程中存在的工作程序混乱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给出了火灾后RC结构鉴定与处理的工作程序并对与阶段工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介绍的方法确定了火灾后RC结构鉴定与加固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各阶段性工作的深度和实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rc结构 鉴定 加固 工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述RC结构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
12
作者 符碧惠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介绍了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及混凝土的碳化现象,并分析了碳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指出所取参数不同其预测模型也会有所差异。
关键词 rc结构 混凝土碳化 碳化深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实测数据的RC结构基本周期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泽涛 陈隽 申家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12-220,268,共10页
通过海量文献检索,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73栋、高度100 m以下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实测信息,获得了长轴、短轴共1482个基本周期值,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检验数据集的代表性及可整合性,进而统计分析了基本周期随结构高度、层数、高宽比的... 通过海量文献检索,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73栋、高度100 m以下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实测信息,获得了长轴、短轴共1482个基本周期值,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检验数据集的代表性及可整合性,进而统计分析了基本周期随结构高度、层数、高宽比的分布规律。参照国内外已有RC结构的自振周期经验算式,结合结构概念设计,给出了基本周期与结构几何参数的回归公式,并对比讨论了数据库中部分子集的分布差异,可供工程设计和参数化建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结构 基本周期 经验公式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持续性的RC结构全寿命多属性决策
14
作者 吴柯娴 金德均 +3 位作者 金伟良 范雪华 黄跃林 何晓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62-1572,共11页
为了有效延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对环境和社会的不利影响,针对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设计与维护提出考虑可持续性成本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工程决策中不同属性排序不一致的问题,为不同风险态度的决... 为了有效延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其对环境和社会的不利影响,针对氯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设计与维护提出考虑可持续性成本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工程决策中不同属性排序不一致的问题,为不同风险态度的决策者提供综合考虑可持续性的决策指标和排序方法.多属性决策方法设置性能评估、成本分析和效用分析模块,依次分析RC结构在氯盐环境下的长期性能劣化规律、不同维护措施的提升效果与维护时机(包括环氧涂层、双向电迁移、黏贴钢板和黏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措施)、全寿命可持续性成本及其不确定性,进一步通过组合赋权法确定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的权重,计算得到不同设计与维护方案的多属性效用值用于决策.对设计使用寿命为200 a的RC箱梁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设计时能够合理提高结构性能、降低失效风险、减少维护次数的长寿命方案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但必须权衡各类成本和性能提升之间的综合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结构 多属性决策 效用理论 可持续性 长期性能 维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15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动对我国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令心 王子铭 朱柏洁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 近场地震常含有丰富的脉冲成分,其短时间内产生的冲击效应会对近场地区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较多,为此应开展近场地震动对我国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基于近期记录较为完整的土耳其M 7.8级地震,筛选出近场脉冲型和非脉冲型两类地震动各2条作为输入,并对比分析了4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形状特征;按8度设防设计并建立了4、7、10层三个不同周期的RC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有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结构层间位移角、结构耗能和梁、柱构件利用率等指标,从结构整体到构件层面综合分析了这两类地震动对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段较长且双峰和多峰特性明显,非脉冲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单峰特性明显;在这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短周期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均与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呈正相关性;而对于中和长周期结构,相比较非脉冲型地震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会造成加速度反应谱值小,而结构整体响应以及梁、柱构件的破坏程度较大的现象。因此,对该类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近场地震动脉冲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rc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结构非线性分析 土耳其M 7.8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地区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18
作者 刘超 《安徽建筑》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章考虑到近海大气的腐蚀环境,在材料层次,通过考虑钢筋应力及弹性模量削弱、混凝土碳化作用、保护层混凝土开裂软化、核心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降低等模拟氯离子等侵蚀对RC框架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实验数据从构件和框架整体上验... 文章考虑到近海大气的腐蚀环境,在材料层次,通过考虑钢筋应力及弹性模量削弱、混凝土碳化作用、保护层混凝土开裂软化、核心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降低等模拟氯离子等侵蚀对RC框架结构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实验数据从构件和框架整体上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在结构层次,基于上述材料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对6层和9层的不同龄期的框架结构,采用IDA方法进行时程分析,以地震动峰值地面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得到了不同腐蚀龄期、层高、设防烈度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同一设防烈度下,腐蚀龄期越长,结构的超越概率越大;同一龄期下,设防烈度越低,结构的超越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易损性曲线 超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
19
作者 赵煜东 许卫晓 +3 位作者 李静 杨伟松 赵继幸 姜冠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3,132,共9页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算例,根据条件均值谱(CMS)选取地震动记录,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搭建样本数据库,以地...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算例,根据条件均值谱(CMS)选取地震动记录,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搭建样本数据库,以地震动强度信息和结构信息为输入预测结构响应,同时对模型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XGBoost模型相比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特征参数中平均谱加速度(AvgS_(a))的相对重要性最大,提出的方法为快速预测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提供了借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集成学习 地震响应 特征重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平面刚度分布的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20
作者 祝岳 杨伟松 +1 位作者 张纪刚 王向英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8,35,共10页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布不均匀。为了定量地考虑平面各轴线刚度分布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沿轴线各榀填充墙框架不同刚度分布的结构模型,通过IDA(增量动力分析)分析对比评估4个模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平面刚度均匀分布的结构模型倒塌概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地震韧性;当某轴线的刚度高于平面各轴线平均刚度的30%时,结构的倒塌概率大幅提高,抗倒塌安全储备不足,建议在设计中平面各轴线的刚度不应超过此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rc框架结构 刚度效应 IDA分析 平面布置 抗地震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