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偏心距随机特性的RC框架柱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被引量:
8
1
作者
蒋友宝
杨伟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96-2802,共7页
以水平地震与竖向荷载组合作用下的RC框架柱为研究对象,推导截面偏心距与荷载效应比的关系式。接着依据已有的水平地震概率模型与楼面恒荷载、活荷载概率模型,分析偏心距设计值在总体样本点与失效样本点中分别具有的保证概率。然后采用M...
以水平地震与竖向荷载组合作用下的RC框架柱为研究对象,推导截面偏心距与荷载效应比的关系式。接着依据已有的水平地震概率模型与楼面恒荷载、活荷载概率模型,分析偏心距设计值在总体样本点与失效样本点中分别具有的保证概率。然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RC框架柱可靠度水平随多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C框架柱的承载力抗震可靠指标随弯矩效应比和轴压比设计值的变化较为明显,且弯矩荷载效应比越大、轴压比设计值越小,对应的可靠指标越低。与设计目标可靠指标相比,现行规范中RC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是偏低的,在多数情形下应提高至0.9或1.0。这为合理进行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柱
偏心距
随机特性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荷载效应比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RP加固RC框架柱关键位移角统计及性能水平量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国华
杨璐
+1 位作者
白泉
韩晶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7-216,共10页
对国内外学者122根FRP加固RC柱伪静力试验的关键位移角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柱纵筋屈服荷载、柱侧弯峰值荷载、柱侧弯极限荷载所对应位移角d的限值—可靠度关系。当可靠度为95%左右时,纵筋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所对应的...
对国内外学者122根FRP加固RC柱伪静力试验的关键位移角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柱纵筋屈服荷载、柱侧弯峰值荷载、柱侧弯极限荷载所对应位移角d的限值—可靠度关系。当可靠度为95%左右时,纵筋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所对应的关键位移角d_y、d_m、d_u分别为1/240、1/110和1/60。对关键位移角d进行了RC柱自身特征参数及FRP加固量参数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柱自身特征参数轴压比n,FRP加固量λf显著影响d_y;纵筋率ρs,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显著影响d_m;FRP加固量参数λf显著影响du。并依据分析结果将各参数范围分段,给出分段内的关键位移角d的限值—可靠度关系。最终,从适应性、经济可修行及安全性三方面将FRP柱性能划分为4个性能等级,选取d_y、d_r、d_m、d_u作为相应性能水平等级的指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FRP
rc框架柱
关键位移角
性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的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晓庆
郭迅
+1 位作者
刘爱文
李祥秀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4-1081,共8页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中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为原型,按照1∶4的比例进行缩尺,通过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不同剪跨比下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设计3组不同剪跨比(λ=3、λ=4.25及λ=6)的RC框架柱模型。采用拟静力试验...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中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为原型,按照1∶4的比例进行缩尺,通过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不同剪跨比下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设计3组不同剪跨比(λ=3、λ=4.25及λ=6)的RC框架柱模型。采用拟静力试验对RC框架柱进行加载,得到RC框架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不同的破坏模式,定义RC框架柱抗剪承载力与轴力之比为抗震性能系数α。利用3组试验数据,总结基于抗震性能系数α的RC框架柱破坏规律:当抗震性能系数α<0.16时,RC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而当α≥0.16时,其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抗震性能系数α的取值,避免柱发生剪切脆性破坏。文章对应变计算剪力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线性情况下有效的剪力计算方法,即在试验中通过实测的应变信息反演出RC框架柱端真实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静力试验
破坏模式
平面
框架
rc框架柱
抗震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震损分级及损伤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昊东
张亮泉
+1 位作者
李明
张昊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3,共9页
目前已有的RC框架柱震损划分原则及对应损伤指标计算方法主要基于水平单向受力下的研究成果。相比单向受力,相同加载位移下水平双向受力RC框架柱的抗震性能明显退化,损伤加剧,因此RC框架柱的震损分级量化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本文基于...
目前已有的RC框架柱震损划分原则及对应损伤指标计算方法主要基于水平单向受力下的研究成果。相比单向受力,相同加载位移下水平双向受力RC框架柱的抗震性能明显退化,损伤加剧,因此RC框架柱的震损分级量化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本文基于已开展的RC柱双向滞回试验,提出了双向受力下RC柱基于骨架曲线的震损分级原则;基于8个典型双向损伤模型,对7个双向受力RC试验柱不同损伤级别对应的损伤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推荐了适用于双向地震作用下RC柱震损分级判定的2个损伤模型以及对应的震损分级指数区间建议值,并对2个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之后采用该损伤模型和震损分级评价指标对典型双向受力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损伤评价结果与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吻合较好,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双向滞回加载RC柱的损伤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柱
双向地震作用
损伤指数
震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轴压比密配箍筋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汪梦甫
罗丹
刘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高轴压比下箍筋强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3根配箍特征值0.22-0.44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表明:配置加密箍筋能有效提高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水平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延性有较大程度改善,配置加密...
为研究高轴压比下箍筋强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3根配箍特征值0.22-0.44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表明:配置加密箍筋能有效提高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水平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延性有较大程度改善,配置加密箍筋的RC框架柱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未加密箍筋的柱。基于Msc.marc的THUFIBER程序对试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件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不同轴压比、不同配箍特征值构件的延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框架柱位移延性系数随配箍特征值、轴压比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美国规范ACI318-08、欧洲规范Eurocode 8的比较,论证了本文回归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并通过该公式给出了配箍特征值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箍筋
rc框架柱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筋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孙志诚
郭迅
陈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4157-14165,共9页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为研究不同强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RC)框架柱抗震性能,进行了两组剪跨比为3,共12根柱的1/4缩尺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应变,抗剪、抗弯承载...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为研究不同强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RC)框架柱抗震性能,进行了两组剪跨比为3,共12根柱的1/4缩尺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应变,抗剪、抗弯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强度对柱的破坏模式有影响,配置高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剪切破坏为主,延性较差,滞回曲线“捏拢现象”明显,呈纺锤形,属于脆性破坏;配置低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弯曲破坏为主,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征和耗能性能,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且柱应变为另一试验的1/2。另外根据两组试验相关参数进行不同钢筋屈服强度、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抗弯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引入钢筋与混凝土的匹配度系数α作为衡量柱破坏模式的参数:α<0.46时,柱会发生弯曲破坏;α>0.48时,柱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所配置钢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匹配度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柱
拟静力试验
钢筋强度
匹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偏心距随机特性的RC框架柱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被引量:
8
1
作者
蒋友宝
杨伟军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796-280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02029)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0JJ2039)
文摘
以水平地震与竖向荷载组合作用下的RC框架柱为研究对象,推导截面偏心距与荷载效应比的关系式。接着依据已有的水平地震概率模型与楼面恒荷载、活荷载概率模型,分析偏心距设计值在总体样本点与失效样本点中分别具有的保证概率。然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RC框架柱可靠度水平随多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C框架柱的承载力抗震可靠指标随弯矩效应比和轴压比设计值的变化较为明显,且弯矩荷载效应比越大、轴压比设计值越小,对应的可靠指标越低。与设计目标可靠指标相比,现行规范中RC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是偏低的,在多数情形下应提高至0.9或1.0。这为合理进行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rc框架柱
偏心距
随机特性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荷载效应比
轴压比
Keywords
rc
frame column
eccentricity
random characteristics
seismic adjustment coefficient of bearing capacity
load effect ratio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RP加固RC框架柱关键位移角统计及性能水平量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盛国华
杨璐
白泉
韩晶晶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7-21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2216)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156406
+1 种基金
L2013050)
沈阳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
文摘
对国内外学者122根FRP加固RC柱伪静力试验的关键位移角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柱纵筋屈服荷载、柱侧弯峰值荷载、柱侧弯极限荷载所对应位移角d的限值—可靠度关系。当可靠度为95%左右时,纵筋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所对应的关键位移角d_y、d_m、d_u分别为1/240、1/110和1/60。对关键位移角d进行了RC柱自身特征参数及FRP加固量参数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柱自身特征参数轴压比n,FRP加固量λf显著影响d_y;纵筋率ρs,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显著影响d_m;FRP加固量参数λf显著影响du。并依据分析结果将各参数范围分段,给出分段内的关键位移角d的限值—可靠度关系。最终,从适应性、经济可修行及安全性三方面将FRP柱性能划分为4个性能等级,选取d_y、d_r、d_m、d_u作为相应性能水平等级的指标限值。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FRP
rc框架柱
关键位移角
性能水平
Keywords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PBSD)
FRP
rc
frame column
critical drift
performance level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的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范晓庆
郭迅
刘爱文
李祥秀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4-10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48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2X09)。
文摘
以2008年汶川地震中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为原型,按照1∶4的比例进行缩尺,通过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不同剪跨比下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设计3组不同剪跨比(λ=3、λ=4.25及λ=6)的RC框架柱模型。采用拟静力试验对RC框架柱进行加载,得到RC框架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不同的破坏模式,定义RC框架柱抗剪承载力与轴力之比为抗震性能系数α。利用3组试验数据,总结基于抗震性能系数α的RC框架柱破坏规律:当抗震性能系数α<0.16时,RC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而当α≥0.16时,其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抗震性能系数α的取值,避免柱发生剪切脆性破坏。文章对应变计算剪力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线性情况下有效的剪力计算方法,即在试验中通过实测的应变信息反演出RC框架柱端真实受力状态。
关键词
拟静力试验
破坏模式
平面
框架
rc框架柱
抗震性能系数
Keywords
quasi-static test
failure mode
plane frame
rc
frame column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震损分级及损伤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昊东
张亮泉
李明
张昊宇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10843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B12)。
文摘
目前已有的RC框架柱震损划分原则及对应损伤指标计算方法主要基于水平单向受力下的研究成果。相比单向受力,相同加载位移下水平双向受力RC框架柱的抗震性能明显退化,损伤加剧,因此RC框架柱的震损分级量化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本文基于已开展的RC柱双向滞回试验,提出了双向受力下RC柱基于骨架曲线的震损分级原则;基于8个典型双向损伤模型,对7个双向受力RC试验柱不同损伤级别对应的损伤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推荐了适用于双向地震作用下RC柱震损分级判定的2个损伤模型以及对应的震损分级指数区间建议值,并对2个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之后采用该损伤模型和震损分级评价指标对典型双向受力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损伤评价结果与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吻合较好,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双向滞回加载RC柱的损伤评估。
关键词
rc框架柱
双向地震作用
损伤指数
震损分级
Keywords
rc
frame column
bidirectional earthquake loadings
damage indice
seismic damage class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轴压比密配箍筋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汪梦甫
罗丹
刘飞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8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0161110022)
文摘
为研究高轴压比下箍筋强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3根配箍特征值0.22-0.44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试验表明:配置加密箍筋能有效提高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水平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延性有较大程度改善,配置加密箍筋的RC框架柱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未加密箍筋的柱。基于Msc.marc的THUFIBER程序对试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件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不同轴压比、不同配箍特征值构件的延性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框架柱位移延性系数随配箍特征值、轴压比变化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美国规范ACI318-08、欧洲规范Eurocode 8的比较,论证了本文回归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并通过该公式给出了配箍特征值的建议值。
关键词
加密箍筋
rc框架柱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dense stirrups
rc
frame column
seismic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stud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筋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
9
6
作者
孙志诚
郭迅
陈波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4157-14165,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1903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E0205100,2018YFC15043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17)。
文摘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为研究不同强度钢筋的钢筋混凝土(reinforce concrete,RC)框架柱抗震性能,进行了两组剪跨比为3,共12根柱的1/4缩尺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应变,抗剪、抗弯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强度对柱的破坏模式有影响,配置高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剪切破坏为主,延性较差,滞回曲线“捏拢现象”明显,呈纺锤形,属于脆性破坏;配置低强度钢筋的框架柱以弯曲破坏为主,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征和耗能性能,破坏前有明显的变形,且柱应变为另一试验的1/2。另外根据两组试验相关参数进行不同钢筋屈服强度、不同混凝土等级的抗弯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引入钢筋与混凝土的匹配度系数α作为衡量柱破坏模式的参数:α<0.46时,柱会发生弯曲破坏;α>0.48时,柱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在RC框架柱的抗震设计中,所配置钢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匹配度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rc框架柱
拟静力试验
钢筋强度
匹配度
Keywords
rc
frame column
quasi-static test
reinfo
rc
ing steel strength
matching degree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偏心距随机特性的RC框架柱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蒋友宝
杨伟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FRP加固RC框架柱关键位移角统计及性能水平量化
盛国华
杨璐
白泉
韩晶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平面框架拟静力试验的RC框架柱的破坏模式研究
范晓庆
郭迅
刘爱文
李祥秀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向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震损分级及损伤模型对比分析
刘昊东
张亮泉
李明
张昊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轴压比密配箍筋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
汪梦甫
罗丹
刘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钢筋强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模式的影响
孙志诚
郭迅
陈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