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爆炸作用下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破坏分析
1
作者 陈公轻 吴昊 +2 位作者 欧渊 王帆 吕晋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9-301,共13页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仿真方法的适用性。结合建筑结构混合单元建模方法,对典型三层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典型战斗部(100 kg和200 kg TNT当量)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开展了仿真分析,考察了爆炸波在结构内部的传播和结构损伤特性。基于等效单自由度(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方法预测了爆炸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梁、柱、板和填充墙等构件的损伤等级,建立了内爆炸作用下建筑目标的破坏简化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结果对比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在100 kg和200 kg TNT爆炸工况下,精细化数值仿真分析中建筑物整体功能性和结构性毁伤等级均为中度和轻度,等效SDOF简化分析得到的相应毁伤等级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此外,从各构件的毁伤等级可以看出,相比于板、梁和柱等承重构件,砌体填充墙更易发生破坏,从而导致爆炸波在层内水平方向房间的毁伤破坏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炸 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精细化数值仿真 等效单自由度(SDOF)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2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平面刚度分布的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3
作者 祝岳 杨伟松 +1 位作者 张纪刚 王向英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8,35,共10页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布不均匀。为了定量地考虑平面各轴线刚度分布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沿轴线各榀填充墙框架不同刚度分布的结构模型,通过IDA(增量动力分析)分析对比评估4个模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平面刚度均匀分布的结构模型倒塌概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地震韧性;当某轴线的刚度高于平面各轴线平均刚度的30%时,结构的倒塌概率大幅提高,抗倒塌安全储备不足,建议在设计中平面各轴线的刚度不应超过此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rc框架结构 刚度效应 IDA分析 平面布置 抗地震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震动下RC框剪结构协同工作对比分析
4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王智鹏 马伟 刘伯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6-838,共13页
确保强震下双重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关键。基于地震动特性分析,对比了普通地震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及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并分析了刚度特征值及... 确保强震下双重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关键。基于地震动特性分析,对比了普通地震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及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并分析了刚度特征值及结构周期对其的影响;最后初步提出了特殊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考虑内力重分配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并将其与规范中的调整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类特殊地震动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分担率均大于普通地震动,尤其是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在地震动强度较小时也能使框架剪力出现较大增长;周期较大结构的中下部楼层框架剪力增大较快;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随刚度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但内力重分配程度逐渐减小;建议在结构抗震设计时,考虑不同类型地震动特性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内力重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rc框架-剪力墙结构 协同工作 内力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填充墙加固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5
作者 周文瑞 宁宁 +1 位作者 吕高臣 丁月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填充墙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维护构件,通过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增大作用、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时并未考虑,也逐步受到重视。现有对填充墙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而震害调查表... 填充墙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维护构件,通过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增大作用、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时并未考虑,也逐步受到重视。现有对填充墙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而震害调查表明,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平面外倒塌,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对填充墙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加固后结构平面外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中从加固材料、端部锚固、填充墙与RC框架连接方式以及填充墙的平面面内损伤对面外的影响四个部分,介绍了填充墙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填充墙平面外性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填充墙加固 平面外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不规则布置对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郭子雄 黄群贤 +1 位作者 魏荣丰 刘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6-54,共9页
进行3榀单层两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砌体填充墙及其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填砌方式包括两跨均半高填砌和仅一跨全高填砌两种。通过试验结果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 进行3榀单层两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砌体填充墙及其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填砌方式包括两跨均半高填砌和仅一跨全高填砌两种。通过试验结果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填充墙对框架具有明显的刚度效应,其存在较大地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②填充墙对框架柱具有明显约束效应,其存在和布置方式对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具有明显影响,带填充墙的框架柱最终均发生剪切破坏;③两跨均半高填砌的框架结构由于填充墙的约束效应,柱均发生"短柱"破坏,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比对比框架差;④仅一跨全高填砌填充墙的框架,其填充墙的破损过程参与了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虽然最终在填砌跨柱发生剪切破坏,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为考虑填充墙和框架共同作用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 填充墙布置形式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力发电厂SRC框架柱-RC分散剪力墙主厂房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白国良 康灵果 +2 位作者 李红星 李晓文 赵春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6,共7页
针对我国高烈度区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主厂房"先天不足"以及钢结构主厂房造价高的现状,现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钢筋混凝土(RC)分散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作为主厂房框排架新型结构体系。根据该结构... 针对我国高烈度区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主厂房"先天不足"以及钢结构主厂房造价高的现状,现提出采用型钢混凝土(SRC)框架柱—钢筋混凝土(RC)分散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作为主厂房框排架新型结构体系。根据该结构体系特点,选取三榀三跨结构进行1∶7比例空间模型抗震性能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研究该新型结构体系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刚度退化规律、结构滞回性能、变形性能和薄弱部位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框排架结构体系能够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结构的位移-荷载滞回曲线较饱满,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强,薄弱部位发生在汽轮发电机运转平台层处,实际设计中应加强注意。该混合结构体系能够满足8度地区大容量机组主厂房结构的抗震要求,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新型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柱-rc分散剪力墙 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山锁 张艺欣 +3 位作者 秦卿 杨威 甘传磊 左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113,共8页
为研究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设计9榀相同层高但不同跨度和地震设防烈度的典型结构模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采用Perform-3D对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地震响应,进而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为研究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设计9榀相同层高但不同跨度和地震设防烈度的典型结构模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采用Perform-3D对其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地震响应,进而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性能水平限值要求建立相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跨度和设防烈度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差异;结果表明:较低设防烈度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差别不明显,而较高抗震设防烈度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差别显著;在相同设防烈度下,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加其地震易损性曲线变化不大,从一个方面验证了结构设计的不确定性对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较小。研究为进行城市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rc框架核心筒结构 易损性曲线 地震动输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兵 李宏男 +1 位作者 史文学 陈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为简化计算过程,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宏观力学模型,考虑剪力墙边柱对扭转的贡献,对框-剪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一宏观模型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采用杆系-层模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采用简化的宏观有... 目的为简化计算过程,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宏观力学模型,考虑剪力墙边柱对扭转的贡献,对框-剪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一宏观模型中,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采用杆系-层模型,混凝土柱和剪力墙采用简化的宏观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混凝土采用不同的恢复力模型进行模拟,结构的反应通过时程分析法获得,并与偏心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当结构的多数构件的破坏并不十分严重时,整个结构表现出很好的弹性性质,当结构多数构件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且个别构件破坏严重时,整个结构的非线性性质表现明显.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结论证明了笔者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且结构的偏心将使结构产生扭转,这将使结构的角柱的负担加重,因此,在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偏心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rc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线性时程分析 宏观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遇地震下填充墙侧向刚度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阎红霞 杨庆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4-60,共7页
目前,我国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通常采用纯框架模型: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其抗侧力作用仅将墙体重量当作外荷载加到计算模型上,通过减小结构自振周期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作用。然而,多遇地震下填充墙具有一定的抗侧刚度... 目前,我国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通常采用纯框架模型: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其抗侧力作用仅将墙体重量当作外荷载加到计算模型上,通过减小结构自振周期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整体刚度增大作用。然而,多遇地震下填充墙具有一定的抗侧刚度,在其影响下纯框架计算模型是否合理有待商榷。针对该问题,建立考虑填充墙布置的RC框架结构计算模型,并进行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当填充墙均匀布置时,从框架部分承担水平地震作用力方面考虑纯框架模型是合理的,而从框架柱轴压力方面考虑又是不合理的;当填充墙不均匀布置时,结构抗震性能的各个指标均有很大的不同,纯框架模型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 抗侧刚度 rc框架结构 等效斜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剪结构强震作用下的耗能分布模式与损伤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志伟 叶列平 +1 位作者 裘赵云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3-939,共7页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具有多个不同参数的RC框剪结构模型进行了多条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各算例的计算结果,归纳总结了RC框剪结构的典型耗能分布模式和损伤机制,并对影响结构损伤机制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具有多个不同参数的RC框剪结构模型进行了多条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各算例的计算结果,归纳总结了RC框剪结构的典型耗能分布模式和损伤机制,并对影响结构损伤机制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C框剪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形成"强墙肢弱连梁"和"强连梁弱墙肢"的典型损伤机制.前者可使结构获得稳定可控的耗能分布模式,后者则会导致结构形成位置不确定的局部耗能集中层.连梁与墙肢相对刚度比是影响结构损伤机制的重要因素,较小的连梁与墙肢相对刚度比可使结构易于形成"强墙肢弱连梁"的损伤机制;改变框架和剪力墙的相对比例则不会影响结构的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剪结构 损伤机制 耗能分布模式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装配式RC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军卫 莫创 +3 位作者 蒋苏童 尹万云 金仁才 正清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0-34,52,共6页
以1栋典型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原型,对其拆分装配方案进行研究。按前述拆分装配方案设计了一个2层2跨全装配式RC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子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现浇对比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以1栋典型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原型,对其拆分装配方案进行研究。按前述拆分装配方案设计了一个2层2跨全装配式RC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子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现浇对比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装配式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可采用全预制形式,使用灌浆套筒和约束浆锚搭接连接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连接可靠,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同时可降低成本。分仓式灌浆法可保证灌浆密实,本文提出的连接方案连接性能可靠,可在实际工程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rc框架-剪力墙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盘断层参数对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研究(Ⅰ:非隔震)
13
作者 汪大洋 张永山 +1 位作者 唐承志 韩启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27,共8页
为系统研究上下盘断层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并验证了4层、8层、12层及16层涵盖常见周期范围的四类RC框架结构,其次以622条上下盘地震动记录为评判标准,针对三种NGA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ASK模型、CB模型和CY模... 为系统研究上下盘断层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并验证了4层、8层、12层及16层涵盖常见周期范围的四类RC框架结构,其次以622条上下盘地震动记录为评判标准,针对三种NGA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ASK模型、CB模型和CY模型)开展最优拟合方法优选工作,最后基于最优模型拟合得到的160条上下盘地震动,进一步探讨了震级、土体剪切波速、断层倾角、上界埋置深度等参数与上下盘地震动PGA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上下盘断层参数对四类RC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SK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上下盘地震动,与实际地震记录吻合度最好;上下盘地震动PGA随场地距离的减小而不断增大、随震级增大而不断增大,断层倾角仅在上盘场地距离20 km以内时对PGA有较大影响,土体剪切波速和上界埋置深度对PGA影响不大;四类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均随场地距离和土体剪切波速的减小而增大、随震级和结构高度的增长而增大,在下盘场地距离一定时断层倾角和上界埋置深度对结构动力响应基本无影响;上盘地震动对低层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下盘地震动对高层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盘地震 断层参数 拟合 rc框架结构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对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锐 伍凯 +1 位作者 张贺 桑甚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研究填充墙的布置对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AP2000对6种不同填充墙布置模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即填充墙框架的Pushover曲线、承载力、延性、破坏机制以及性能点处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填充... 目的研究填充墙的布置对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AP2000对6种不同填充墙布置模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即填充墙框架的Pushover曲线、承载力、延性、破坏机制以及性能点处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改变了框架结构的刚度、内力分布和塑性铰破坏机制,填充墙满布以及底部无填充墙的层数小于转换层的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基底承载是无填充墙框架的2~5倍,延性系数降低,但在结构成为机构体系前,结构的塑性铰多且较为均匀,能够耗散罕遇地震释放的大量能量;转换层以上布置填充墙的结构基底承载力为无填充墙框架的1.2~1.5倍,在罕遇地震时塑性铰集中分布在底部无填充墙框架层,容易在转换层形成薄弱层.结论满布填充墙的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性能;对于由于建筑需要底部无填充墙布置的SRC-RC竖向混合填充墙框架结构,底部无填充墙布置的层数宜小于转换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rc竖向混合结构 填充墙 型钢混凝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框架-RC剪力墙结构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单文臣 周绪红 +2 位作者 林旭川 呼辉峰 相瀛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4,共9页
我国CFT框架-RC剪力墙结构通常按照双重抗侧力体系进行设计。与一般RC框架相比,在相同竖向承载力条件下的截面尺寸和抗弯刚度较小,按双重抗侧力体系设计将影响结构的经济性能和建筑功能。因此,文章根据我国规范设计了典型的CFT框架-RC... 我国CFT框架-RC剪力墙结构通常按照双重抗侧力体系进行设计。与一般RC框架相比,在相同竖向承载力条件下的截面尺寸和抗弯刚度较小,按双重抗侧力体系设计将影响结构的经济性能和建筑功能。因此,文章根据我国规范设计了典型的CFT框架-RC剪力墙双重抗侧力体系结构模型,采用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方法中对单重抗侧力体系设计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CFT框架-RC剪力墙单重抗侧力体系结构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单重和双重抗侧力体系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罕遇地震结构倒塌概率和抗地震倒塌安全储备。结果表明,与双重抗侧力体系相比,单重抗侧力体系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大震倒塌概率相近,均满足“大震不倒”抗震要求,而单重抗侧力体系的结构抗地震倒塌安全储备较大,且用钢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T框架-rc剪力墙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单重抗侧力体系 一致倒塌风险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洋 齐正欣 郭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0-873,共14页
多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设计理论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砌体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从地震倒塌机理、结构破坏模式与成因剖析、抗地震倒塌设计理念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多层RC框架结构抗震... 多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设计理论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砌体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从地震倒塌机理、结构破坏模式与成因剖析、抗地震倒塌设计理念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多层RC框架结构抗震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实际工程及实验室模型难以出现设计预期的"强柱弱梁"破坏,设计细节和非结构构件均影响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式;改善填充墙与周围框架连接方式、增设翼墙或设置柔性填充墙一般均能保证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破坏模式 抗倒塌 砌体填充墙 翼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爆作用下不同类型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娟 丛培宇 +2 位作者 刘香 李革 郭建圆 《工程爆破》 CSCD 2020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了研究内爆作用下不同类型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减轻RC框架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程度,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已有的RC框架结构、碳纤维布加固砌块填充墙爆炸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 为了研究内爆作用下不同类型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减轻RC框架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程度,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已有的RC框架结构、碳纤维布加固砌块填充墙爆炸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是合理和适用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2层L型RC框架结构在相同内爆条件下,分别设置普通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碳纤维布加固砌块填充墙、加固泄爆组合填充墙时构件的损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内爆作用下,设置不同类型填充墙的RC框架结构的破坏程度和破坏形态有明显差异,填充墙体对内爆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全面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砌块填充墙虽可减少爆炸引起的墙体碎片飞溅,但会使内爆作用下的RC框架结构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顾此失彼;与其他两种填充墙相比,采用加固泄爆组合填充墙可以有效减轻内爆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破坏程度,减少爆炸引起的墙体碎片飞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作用 rc框架结构 填充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单跨缩尺RC框架结构外爆炸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昊 林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26,共16页
基于已有1/4缩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爆炸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爆炸荷载作用下开口框架、带填充墙框架、带部分开洞填充墙框架、车库4种结构形式的动态响应行为,对爆炸冲击波超压、冲... 基于已有1/4缩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爆炸试验,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爆炸荷载作用下开口框架、带填充墙框架、带部分开洞填充墙框架、车库4种结构形式的动态响应行为,对爆炸冲击波超压、冲量、结构局部及整体响应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空气、炸药网格尺寸为50 mm×50 mm时,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和结构响应情况;框架中柱的正面反射超压模拟值呈上小下大的梯度分布;框架中柱的冲量模拟值和试验值较为吻合,正面冲量呈上小下大的梯度分布,背面冲量在楼层位置和填充墙附近明显增大;底层框架中柱的损伤破坏与试验接近,跨中位移模拟值和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5%;填充墙能够阻止爆炸冲击波在结构内部传播,但显著增加中柱位置的冲击荷载和底层楼板上下表面压力差;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网格尺寸、材料模型与参数取值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可为原型RC框架结构抗爆响应和破坏倒塌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填充墙 爆炸荷载 动态响应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GEN探讨不同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范琳琳 缪昇 屈俊童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5期212-214,共3页
在RC框架结构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按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不考虑填充墙的承载,只是将填充墙的自重当作外荷载施加到计算模型上;抗震计算时,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刚度的影响,对框架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这种计算分析方法仅能大致... 在RC框架结构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按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不考虑填充墙的承载,只是将填充墙的自重当作外荷载施加到计算模型上;抗震计算时,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刚度的影响,对框架的自振周期进行折减。这种计算分析方法仅能大致估算填充墙对结构周期的影响,无法考虑不同材料、不同布置等情况下的填充墙对结构影响的差异。本文根据算例基于MIDAS/GEN对不同材料、不同布置的RC框架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探讨填充墙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AS GEN 填充墙 rc框架结构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利弊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焕 于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9期3-5,9,共4页
砌体填充墙是RC框架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非结构构件,对框架结构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容忽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填充墙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填充墙易引起“薄弱层”“柱铰”及“短柱”等失效破坏机制。通... 砌体填充墙是RC框架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非结构构件,对框架结构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容忽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填充墙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填充墙易引起“薄弱层”“柱铰”及“短柱”等失效破坏机制。通过砌体填充墙作用的利弊分析,提出避免填充墙对框架柱不利作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砌体填充墙 短柱 薄弱层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