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T1R印花定位双模式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王琰 郭飞飞 +3 位作者 梁俊侨 闫刚 张楠 刘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共7页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 针对目前纺织印花重复叠印次数多时,印花装置重复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式2T1R并联定位机器人机构。通过机构完全解耦的特性设计该机构各部分支链的结构,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运动螺旋系以分析机构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方程,用MATLAB求解运动学逆解和正解,对比Adams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结果,验证所建立运动学方程的准确度。利用ANSYS分析机构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该双模式并联定位机构具有两移动一转动(2T1R)的自由度,可以实现预期的双模式定位运动,且受力时变形量较小。2T1R双模式并联定位机器人具有较好的运动学性能,可以实现精准的平面定位功能,完全解耦的结构特点使得机构的定位精度更高。该定位装置在纺织印花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T1r 并联机器人机构 完全解耦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荣松 杨靖 +3 位作者 王红 彭哲 赵一蓓 杨俊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的:探讨Nrf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单细胞测序数据,基于GSVA包计算评价细胞Nrf1表达与凋亡通路的相关性。后续实验将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OGD/R+siR... 目的:探讨Nrf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单细胞测序数据,基于GSVA包计算评价细胞Nrf1表达与凋亡通路的相关性。后续实验将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OGD/R+siRNA-NC组及OGD/R+Nrf1-siR‐NA-2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HE荧光探针检测活氧性(ROS)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Nrf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转位。结果:生信分析结果发现Nrf1主要富集于凋亡通路;与Normal组相比,OGD/R处理使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突触断裂、胞体变小、大量细胞聚集,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Nrf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OGD/R组相比,siRNA-NC组细胞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siRNA-NC组相比,Nrf1-siRNA-2组使PC12细胞和原代神经元突触完全丧失,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Nrf1、Bax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Nrf1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D/r Nrf1 BAX BCL-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1与CSF-1R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丹露 宋海辰 +1 位作者 程永凤 严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37,共7页
目的:探讨CSF-1(集落刺激因子-1)与CSF-1R(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ITP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相... 目的:探讨CSF-1(集落刺激因子-1)与CSF-1R(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ITP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分离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浆中M1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M2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及CSF-1的含量。RT-PCR法检测两组儿童PBMC中M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iNOS),M2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Arg-1)及CSF-1R的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儿童PBMC中CSF-1R蛋白的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判断CSF-1R与血小板计数、TNF-α、IL-6、IL-10、TGF-β、CSF-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儿血浆中IL-10、TGF-β、CSF-1的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下降(P<0.01),TNF-α、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ITP患儿PBMC中M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iNOS)的mRNA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TP患儿PBMC中M2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的mRNA水平相对于对照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rg-1的mRN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儿PBMC中CSF-1R的基因、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CSF-1R在ITP患儿PBMC中的表达与血小板计数、IL-10、CSF-1呈正相关(r=0.822、0.481、0.405)。结论:在ITP患儿血浆中CSF-1含量明显降低,在ITP患儿PBMC中CSF-1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可能参与调控巨噬细胞M1/M2的失衡,可作为ITP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F-1/CSF-1r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巨噬细胞极化 M1/M2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曹国芬 孟改利 +1 位作者 李彦霖 张永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可能机制。方法研究METH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不同浓度METH(2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可能机制。方法研究METH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不同浓度METH(20、100、200μmol/L)干预组(即METH/LPS组)。研究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3R)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应用D3R拮抗剂NGB2904处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METH/LPS组、NGB2904/LPS组、NGB2904/METH/LP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ERK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METH/LPS处理组RAW264.7细胞活性、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对于LPS刺激组,METH/LPS处理组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METH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在200μmol/L时抑制效应最强;进一步采用D3R拮抗剂干预的结果显示:相对于LPS刺激组,METH/LPS组、NGB2904/LPS组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GB2904/METH/LPS组的IL-6、IL-10水平、ERK1/2磷酸化水平相对于METH/LPS组、NGB2904/LPS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METH可能通过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内ERK1/2磷酸化,降低RAW264.7细胞产生IL-6和IL-10;METH的免疫抑制效应类似于D3R被拮抗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METH) 巨噬细胞 多巴胺D3受体(D3r) ErK1/2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低压缺氧诱导的高原肺水肿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裴彩霞 刘俊伶 +3 位作者 贾楠 何亚聪 王振兴 王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09-3217,共9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低压缺氧诱导的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4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 目的基于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探讨三七皂苷R1对低压缺氧诱导的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4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阴性对照组(NGR1,100 mg·kg^(-1))、模型组(HH)、三七皂苷R1低剂量组(NGR1-low,50 mg·kg^(-1))、三七皂苷R1高剂量组(NGR1-high,100 mg·kg^(-1))及地塞米松组(Dex,4 mg·kg^(-1)),每组7只。给药组用三七皂苷R1或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给药后,使用低压缺氧模拟舱模拟高原环境进行造模。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蛋白浓度;测量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肺病理形态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rf2、HO-1、GPX4、SLC7A11、NO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H组大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肺W/D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壁明显增厚,肺间质水肿,肺泡腔、肺泡间隔及肺间质内可见出血及大量炎性渗出;BALF中TNF-α(P<0.001)、IL-6(P<0.01)和IL-1β(P<0.0001)水平显著升高;肺组织中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P<0.01)、GSH(P<0.01)活性显著降低;肺组织细胞核中Nrf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细胞质中Nrf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HO-1(P<0.01)、GPX4(P<0.01)、SLC7A11(P<0.05)的表达显著降低,NOX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HH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大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显著降低,肺W/D显著降低;肺组织病理明显改善;BALF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中ROS含量显著降低,SOD、GSH活性显著升高;肺组织细胞核中Nrf2的表达显著升高,细胞质中Nrf2的表达显著降低,HO-1、GPX4、SLC7A11的表达显著升高,NOX1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三七皂苷R1能够抑制低压缺氧诱导的铁死亡,减轻肺水肿、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HO-1/GPX4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NrF2 三七皂苷r1 铁死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合成工艺的改进
6
作者 吕红兵 邱滔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8-221,225,共5页
研究了(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工艺。以丁二烯为原料,经过成环、氧化、还原、拆分等反应,设计合成(1S,2S)-2-氟环丙甲酸,通过考察与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制得目标产物(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产物收率达... 研究了(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的合成工艺。以丁二烯为原料,经过成环、氧化、还原、拆分等反应,设计合成(1S,2S)-2-氟环丙甲酸,通过考察与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制得目标产物(1R,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产物收率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r 2S)-2-氟环丙胺对甲苯磺酸盐 丁二烯 环丙烷 氧化还原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势V(r)=B_6■+B_5■+B_4■+B_3■+B_2■+B_1 r schrdinger方程的解析解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国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71-73,共3页
根据波函数的有限性和叠加势函数的渐近性质,通过待定波函数的设定,得到势函数表示为V(r)=B6r6+B5r5+B4r4+B3r3+B2r2+B1r的径向schr dinger方程的精确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
关键词 叠加势V(r)=B6r^6+B5r^5+B4r^4+B3r^3+B2r^2+B1r SCHrOEDINGEr方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Loxp系统的Csf1r-Cre^(ERT2)R26R^(EYFP)报告基因小鼠的构建及效率检测
8
作者 朱向玲 吴旭铭 +5 位作者 王卉卉 周园园 王安琪 张慧茹 刘崇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构建报告基因小鼠,评价Csf1r-Cre^(ERT2)介导增强黄色荧光素蛋白EYFP标记组织CD45^(+)细胞CSF1R的效率。方法Csf1r-Cre^(ERT2)小鼠与R26R^(EYFP)小鼠繁育,他莫昔芬诱导、PCR筛选Csf1r-Cre^(ERT2)R26R^(EYFP)小鼠,流式细胞术和Wester... 目的构建报告基因小鼠,评价Csf1r-Cre^(ERT2)介导增强黄色荧光素蛋白EYFP标记组织CD45^(+)细胞CSF1R的效率。方法Csf1r-Cre^(ERT2)小鼠与R26R^(EYFP)小鼠繁育,他莫昔芬诱导、PCR筛选Csf1r-Cre^(ERT2)R26R^(EYFP)小鼠,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EYFP对不同组织以及不同组织CD45^(+)细胞中CSF1R的标记效率。结果获得Csf1r-Cre^(ERT2)R26R^(EYFP)报告基因小鼠。此外,Csf1r-Cre^(ERT2)小鼠介导EYFP可有效标记小鼠组织CSF1R以及不同部位中CD45^(+)细胞。与R26R^(EYFP)组比较,Csf1r-Cre^(ERT2)小鼠介导EYFP标记效率最高的是脑组织(P<0.001),最低的是胸腺组织(P<0.05),脾脏组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Csf1r-Cre^(ERT2)小鼠与R26R^(EYFP)小鼠是获得Csf1r-Cre^(ERT2)R26R^(EYFP)诱导型条件性荧光小鼠的有效途径。Csf1r-Cre^(ERT2)介导EYFP可对小鼠不同部位CSF1R以及CD45^(+)细胞中CSF1R进行有效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f1r-Cre^(ErT2) r26r^(EYFP) CrE/LOXP系统 CD45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三种有效成分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和Nrf2/HO-1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55
9
作者 黄小平 邓常清 +3 位作者 邱咏园 王蓓 唐映红 曾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分别与三七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 目的研究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分别与三七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途径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HO-1mRNA表达,脑组织胞核、胞质Nrf2和全细胞HO-1蛋白表达。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降低。黄芪甲苷可降低脑组织MDA、NO含量,人参皂苷Rg1能降低脑组织NO含量。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均能明显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且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的效应大于人参皂苷Rb1单用和三七皂苷R1单用。②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胞核和胞质中Nrf2蛋白含量及核转位率升高,同时HO-1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胞质Nrf2蛋白含量,升高胞核Nrf2含量,使Nrf2核转位率升高,且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的作用强于各有效成分单用。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可使脑组织HO-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脑组织HO-1mRNA和蛋白的增加明显高于各有效成分单用。且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升高胞核Nrf2蛋白、提高Nrf2核转位率的作用强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增加HO-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强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结论黄芪甲苷分别与三七的3种有效成分配伍可增强其抗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途径,促进Nrf2合成和核转位,从而促进下游抗氧化基因HO-1等的表达有关,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的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中药有效成分 配伍 黄芪甲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三七皂苷r1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R1、R2和人参皂苷Rb1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家明 叶祖光 +3 位作者 崔秀明 曾江 赵爱 朱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R2和人参皂苷Rb1的生物活性。方法:观察组分对冠脉结扎导致的大鼠心肌缺血性模型的影响、催眠、镇静作用。结果:3个三七组分的均可减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R1和R2作用明显。可不同程度的减少大鼠心...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R2和人参皂苷Rb1的生物活性。方法:观察组分对冠脉结扎导致的大鼠心肌缺血性模型的影响、催眠、镇静作用。结果:3个三七组分的均可减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R1和R2作用明显。可不同程度的减少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肌梗塞面积,R2作用较明显。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心肌缺血模型的大鼠CK、LDH、MDA含量,但是对于SOD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均无明显的协同作用,对戊巴比妥阈下剂量无明显的催眠作用,对正常动物自主活动没有明显影响。R1和R2能够明显抑制咖啡因导致的自主活动增加。结论:R1和R2对冠脉结扎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三七皂苷r2 人参皂苷rB1 药效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1通过抑制PERK/Nrf2途径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天琪 王晓礽 +3 位作者 徐菲菲 刘蜜 李玉珍 刘秀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形成调节因子1(MR-1)是否通过抑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减轻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方法:在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H/R模型上,采用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心肌细胞...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形成调节因子1(MR-1)是否通过抑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减轻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方法:在原代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H/R模型上,采用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PERK、Nrf2、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研究过表达或敲低对于H/R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ERK/Nrf2途径活化的关系。结果:H/R引起心肌细胞凋亡;过表达MR-1减轻H/R引起的细胞凋亡(P<0.01),下调CHOP表达(P<0.05),引起Bcl-2/Bax值升高(P<0.01),并抑制H/R诱导的PERK磷酸化、Nrf2核转位和ATF4表达(P<0.01)。敲低MR-1加重H/R引起的细胞凋亡(P<0.01)、CHOP表达上调(P<0.05)和Bcl-2/Bax值下降(P<0.01),并加重H/R诱导的PERK磷酸化(P<0.05)、Nrf2核转位和ATF4表达(P<0.01)。结论:MR-1通过抑制PERK/Nrf2途径而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缺氧 复氧 心肌细胞 肌原纤维形成调节因子1 蛋白激酶r样内质激酶 核因子E2 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大脑皮层5-HT_(1A) R-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程 胡婷婷 +4 位作者 黄莺 杨静谟 徐婷娟 徐维平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RP(400、200、1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7种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 目的探讨黄精皂苷(SRP)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RP(400、200、100 mg/kg)组和氟西汀(2 mg/kg)组。采用7种不同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皮层区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脑皮层区5-HT1AR、β-arrestin2、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应激刺激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处于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5-HT1AR表达降低,β-arrestin2、akt表达升高(P<0.05),而SRP组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P<0.01)。结论中药SRP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5-HT1AR/β-arrestin2/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黄精皂苷 5-HT1A r β-arrestin2 akt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志芬 孙凤丹 +3 位作者 张金子 李柱虎 崔明花 玄延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检测TGF-β1、TGF-βRⅡ、Smad2/3及CDC2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胃癌、2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肠上皮化生、28例慢性萎... 目的检测TGF-β1、TGF-βRⅡ、Smad2/3及CDC2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胃癌、2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肠上皮化生、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5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TGF-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Smad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CDC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且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TGF-β1与TGF-βRⅡ、Smad2/3和CDC25呈正相关,Smad2/3与CDC25也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的表达是引起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GF-Β1 TGF-βr SMAD2/3 CDC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2R)-2-((R)-3-(苄氧基)吡咯烷基)环己醇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海伟 俞传明 +1 位作者 钟为慧 苏为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611,共6页
报道了一种维纳卡兰关键中间体(1R,2R)-2-((R)-3-(苄氧基)吡咯烷基)环己醇(RRR-2)的合成方法。以(R)-3-羟基吡咯烷(3)为原料,先经氨基选择性保护和脱保护反应,再与环氧环己烷开环反应制得混旋体2,最后经化学拆分制得光学纯的目标产物RRR... 报道了一种维纳卡兰关键中间体(1R,2R)-2-((R)-3-(苄氧基)吡咯烷基)环己醇(RRR-2)的合成方法。以(R)-3-羟基吡咯烷(3)为原料,先经氨基选择性保护和脱保护反应,再与环氧环己烷开环反应制得混旋体2,最后经化学拆分制得光学纯的目标产物RRR-2,总收率达38%(文献收率15%);同时研究了将拆分母液中异构体SSR-2转化为混旋体2的有效方法,即异构体SSR-2与二氯三苯基膦/三乙胺体系(摩尔比=1:2.1:2.5)在回流的乙腈中发生SN2取代反应,然后直接水解可重新制到混旋体2,收率为75%。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质谱和手性液相确证。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良好,操作简便,异构体SSR-2可再生利用,原料成本较低,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维纳卡兰 (1r 2r)-2-((r)-3-(苄氧基)吡咯烷基)环己醇 外消旋化 ATrIAL FIBrILLATION (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2T1R并联机构运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沈惠平 周金波 +1 位作者 尤晶晶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8-409,共12页
求解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且部分运动解耦的并联机构,有利于后续的误差分析、动力学分析、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等。基于方位特征方程(POC)的并联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两种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且部分运动解耦的2T1R并联机构,并对这两种... 求解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且部分运动解耦的并联机构,有利于后续的误差分析、动力学分析、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等。基于方位特征方程(POC)的并联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两种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且部分运动解耦的2T1R并联机构,并对这两种机构进行了方位特征、自由度及耦合度等主要拓扑性能分析;提出基于拓扑特征的运动学建模与求解方法,并据此求解了两种机构的解析式位置正解;基于导出的位置反解,分析了两种机构工作空间、奇异位形、动平台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规律。最后比较了两种机构的运动性能,选择了优选机型。为优选机型的动力学分析与样机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2T1r 解析解 拓扑设计 工作空间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群理论的2R1T并联机构构型综合 被引量:8
16
作者 付铁 韩信 +1 位作者 朱涯涯 丁洪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6-1109,1119,共5页
应用李群理论,对2R1T(两转动—移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分析满足2R1T自由度性质的动平台的李群代数结构,并依据李群代数结构与刚体运动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各支链的李群代数结构和它们的等效运动链,最终综合出4394... 应用李群理论,对2R1T(两转动—移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分析满足2R1T自由度性质的动平台的李群代数结构,并依据李群代数结构与刚体运动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各支链的李群代数结构和它们的等效运动链,最终综合出4394种2R1T并联机构新构型,并绘制了支链机构简图和部分机构简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规范、有效,可作为构型评价及优化的基础,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李群理论 2r1T 型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下调NOX2-NLRP1减轻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茸茸 陆松侠 +3 位作者 孙玲玲 张晗 丁世欣 李维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PC12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随机分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缺氧缺糖6 h,再复氧复糖24 h制作OGD/R模型,各药物组均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采用DCFH-DA法检测细胞ROS生成,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LDH活力与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OX2、p22phox、p47phox、NLRP1、ASC、Caspase-1、PSD95、Tau、p-Tau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人参皂苷Rg1的干预作用。结果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能明显抑制ROS生成和细胞凋亡,并能明显减少细胞上清中LDH释放与IL-1β含量;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明显下调细胞中NOX2、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Tempol、Apocynin和Rg1(5、10μmol·L^(-1))组可使NLRP1、Caspase-1、ASC、IL-1β、p-Tau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并使PSD9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Rg1可通过抑制NOX2-NLRP1通路以减轻PC12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OGD/r模型 PC12细胞 NADPH氧化酶2 NLrP1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R)-人参皂苷Rg_3的制备及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活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迎 陈妍心 +4 位作者 吴谦 黎鹏 李绪文 时晓磊 金永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19-2424,共6页
采用醋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使西洋参叶中的二醇组人参皂苷在提取过程中发生降解,从而直接获得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并对其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活性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浓度为50%(体积分数),提取温度... 采用醋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使西洋参叶中的二醇组人参皂苷在提取过程中发生降解,从而直接获得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并对其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活性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浓度为50%(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 h时,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的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2. 30%和14. 80%.将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处理后的朗格汉斯状树突细胞(LDCs)分别作用于小鼠抗原诱导的Th1/Th2免疫失衡模型,发现细胞上层清液中IL-4的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对小鼠Th1/Th2免疫失衡具有调节作用.本文不仅建立了一种制备20(S)-人参皂苷Rg_3和20(R)-人参皂苷Rg_3的新方法,也为人参皂苷Rg_3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提取 20(S/r)-人参皂苷rg3 Th1/Th2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评价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光 吴堃 +4 位作者 李宜航 吕亚娜 孙慧峰 李学兰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建立规范标准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用三七皂苷R_1进行评价。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接种到E-Plate板中,设3个复孔,分别测定生长曲线、不同缺氧时间、不同复氧时间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下细胞指数... 目的基于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建立规范标准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用三七皂苷R_1进行评价。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接种到E-Plate板中,设3个复孔,分别测定生长曲线、不同缺氧时间、不同复氧时间及三七皂苷R_1的干预下细胞指数值,以细胞指数值反映H9c2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本研究发现,缺氧前更换无血清、无糖DMEM培养基,缺氧4 h,复氧16 h,细胞存活率为(48.82±5.32)%,与MTT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三七皂苷R_1能够保护缺氧/复氧处理H9c2心肌细胞损伤,不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实时阻抗细胞分析技术能够建立标准规范的缺氧/复氧模型方法,对发现新药物靶点及作用机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CA H9C2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指数值 缺氧时间 三七皂苷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通过下调AT_1R和ERK1/2的磷酸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金龙 龚晶婧 +3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卢卓强 晋学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10)感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 h);采用CCK-8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ACE2、AT1R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目的蛋白GFP表达量明显增加,慢病毒ACE2的表达量成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且在96 h时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升高,(1.22±0.06 vs 0.53±0.03和0.53±0.09,P<0.05,n=4);AngⅡ(10-7 mol·L-1)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ACE2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0.53±0.10 vs 0.68±0.03,P<0.05,n=5);AngⅡ(10-7mol·L-1)作用平滑肌细胞12 h后AT1R明显上调,同时ACE2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AT1R的上调(0.34±0.01 vs 0.73±0.07,P<0.05,n=4);ACE2能够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0.43±0.06 vs 0.71±0.08,P<0.05,n=4)。结论 ACE2可以通过下调AT1R和/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而抑制平滑肌增殖,提示ACE2的过表达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慢病毒 基因转染 血管紧张素Ⅱ AT1r 细胞外基质激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