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外R&D主体结构的特点及缺陷
1
作者 熊小奇 邵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5,127,共6页
当前我国海外R&D(研究与开发)活动存在"主体性"缺位,大企业跨国R&D活动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之间存在体制性阻隔,海外R&D微观主体的低层次性及其在国际R&D联盟中被"边缘化"。我国海外R&D主体结... 当前我国海外R&D(研究与开发)活动存在"主体性"缺位,大企业跨国R&D活动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之间存在体制性阻隔,海外R&D微观主体的低层次性及其在国际R&D联盟中被"边缘化"。我国海外R&D主体结构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海外R&D投入效益及对外投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应加强我国海外R&D主体结构的转型升级,构建大企业与中小科技型企业海外R&D互动机制,大力培育"小巨人"跨国公司并使其逐步成为我国海外R&D的微观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主体 体制性阻隔 虚拟化模式 本土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外R&D主体的创新培育
2
作者 熊小奇 邵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当前,中国海外R&D活动存在"主体性"缺位、大企业跨国R&D活动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之间存在体制性阻隔、海外R&D微观主体的低层次性及其在国际R&D联盟中被"边缘化"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制约海外R&... 当前,中国海外R&D活动存在"主体性"缺位、大企业跨国R&D活动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之间存在体制性阻隔、海外R&D微观主体的低层次性及其在国际R&D联盟中被"边缘化"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制约海外R&D投入效益及对外投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应加强中国海外R&D主体结构的转型升级,构建大企业与中小科技型企业海外R&D互动机制,大力培育"小巨人"跨国公司,并使其逐步成为中国海外R&D的微观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主体 体制性阻隔 虚拟化模式 本土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