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计扣除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基于R&D操纵的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贺亚楠 杨紫琼 郝盼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1,共10页
本文从R&D费用操纵的角度,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增加异常性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出向上的R&D操纵。进一步... 本文从R&D费用操纵的角度,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增加异常性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出向上的R&D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当2018年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企业向上进行R&D费用操纵的程度有所增加;区分异常性R&D费用是否大于0的样本后,加计扣除政策的效果较为复杂,对于异常性R&D费用大于0的企业,该政策加剧了其进行向上R&D操纵行为,对于异常性R&D费用小于0的企业,则抑制了其人为减少R&D费用的程度,表现出积极的政策效果;除此之外,相比于高新技术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向上的R&D操纵程度更强。本文的结论可以为政府完善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确保该政策真正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费用加计扣除 r&d操纵 真实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双元创新——谁能突破探索式创新瓶颈 被引量:1
2
作者 扈钰欣 胡秋阳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3,共10页
政府创新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鼓励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提高我国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政策手段。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少有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的探究,更鲜有研究将两种政策纳入同... 政府创新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鼓励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提高我国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政策手段。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少有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的探究,更鲜有研究将两种政策纳入同一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分析。文章利用2008—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由于政策机制设计的差异,政府创新补贴促进了企业的双元创新,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仅促进了企业开发式创新,对探索式创新不存在激励作用,这一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市场竞争水平、管理者短视程度和融资约束为重要的中介渠道,两类政策对中介变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进而造成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政府创新补贴提高了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偏好;多个大股东能够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增强两类政策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补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探索式创新 开发式创新 政策机制设计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吗--基于2018年政策调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源 王阳 +1 位作者 罗浩泉 陈斐然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102,共16页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这些效果存在行业、规模、技术类型、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异质性:在创新投入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大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成熟期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更大;在创新产出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激励效果更大。针对激励效应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文章建议,将2021年政策的扣除比例适用范围扩大到负面清单之外的全部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可继续提高扣除比例,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以促进民营企业释放更大的创新动能;强化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导向性,针对不同类型研发项目费用设置不同扣除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加计扣除比例 政策强度 民营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机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海峰 冯丽红 张梦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8,共8页
减税降费背景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主体不断扩大,扣除比例逐步提升,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以政策落细落实为出发点,梳理我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历程,结合征纳管理实际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和痛... 减税降费背景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主体不断扩大,扣除比例逐步提升,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以政策落细落实为出发点,梳理我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历程,结合征纳管理实际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剖析政策的落实机制,构建企业四轮驱动和政府多职能部门协同助力的政策落实模式,随后捉出企业加强会计核算规范、推动“研财税融合”、政府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力度、建立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等建议,激励企业利用政策红利加大研发投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政策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基础研究落实研发费用税收优惠的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海峰 雷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因为关键技术中的“卡脖子”问题,往往是技术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企业联合基金,借鉴开放式创新模式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外部基础研究资源协助企业攻克技术... 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因为关键技术中的“卡脖子”问题,往往是技术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企业联合基金,借鉴开放式创新模式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外部基础研究资源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但是,企业投入企业联合基金项目的资金并没有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在介绍开放式基础研究模式和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基础研究支持环境、简化加计扣除税收管理、强化政策落实考核机制等对策,以推动落实国家关于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的决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开放式创新 企业联合基金 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生产要素结构:补偿还是挤出?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少华 孙玉栋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5,共9页
为回答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如何引起企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在补偿效应和挤出效应两方面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8年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对前期已享受过50%扣除比例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 为回答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如何引起企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在补偿效应和挤出效应两方面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8年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对前期已享受过50%扣除比例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调整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政策调整对资本要素具有补偿效应,对劳动要素的补偿效应强于挤出效应,短期可以增加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创新环境好的东部地区企业、创新动力大的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政策的影响显著,但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政策调整效果 资本劳动比 补偿效应 挤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9,共18页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政府创新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乔羽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5,共9页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这三条路径来抑制企业金融化。从中介效应的影响程度来看,融资约束缓解的影响最大,企业税负水平降低次之,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的影响最小。从异质性分析的角度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成立时间较长或研发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中比较突出。相关成果丰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金融化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