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浊化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志岭 胡莎莎 +2 位作者 谢静静 贾二涛 张剑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29,I0013-I0021,共14页
目的探索祛浊化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s、DAVID6.7等数据库,筛选出祛浊化瘀方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得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基因数据,筛选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 目的探索祛浊化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TCMSP、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s、DAVID6.7等数据库,筛选出祛浊化瘀方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得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基因数据,筛选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同的差异基因。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组与正常组当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差异相关性。与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综合得到的结果以确定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发现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密切的核心靶点。基于GE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白细胞迁移、趋化,产生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迁移在内的多个生物过程,经由NF-κB路径的TNF-α信号通路等多个炎症信号通路参与痛风性关节炎,与网络药理学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是主要的参与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类型。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祛浊化瘀方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织局部IL-1β、TNF-α、IL-6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结论祛浊化瘀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抑制炎症反应防治痛风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妮 肖蕾 +2 位作者 欧洋 李馨雅 佟惊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 目的 探讨影响痰瘀互结证急性冠脉综合征(Acm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小板功能及活性的相关因素及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开放标签招募2022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痰瘀互结证ACS诊断标准同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化瘀祛痰方治疗4周。检测化瘀祛痰方治疗前后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最大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 ADP)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标记物全血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水平,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其的作用。同时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血小板功能及活性参数与ACS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的相关性。结果 1.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水平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Apoprotein A1,APO-A1)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瘀祛痰方治疗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减低,AA最大聚集率下降,CD62p、PAC-1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P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吸烟史、BMI、血脂水平与AA、ADP最大聚集率、CD62p、PAC1、血小板压积均无明显关系;2型糖尿病病史与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为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均为正相关。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发挥其防治痰瘀互结证ACS的作用。吸烟史、BMI以及血脂水平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均无明显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血小板压积之间存在正相关。高血压病病史与痰瘀互结证ACS患者AA最大聚集率、CD62p之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结证ACS 血小板功能及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裴宇鹏 陈智慧 +6 位作者 孟晓媛 邵妍 董佳梓 张帆 张哲 杨关林 WANG Yan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4,I0016,I0017,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 目的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的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及斑块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自噬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miR-155、LC3、Rheb、GAPDHmRNA的表达;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LC3、Rheb、p70s6k、p-p70s6k、mTOR、p-mTOR及β-a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超微结构自噬小体增多;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LC3-II、miR-155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Rhe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ApoEAS小鼠主动脉LC3-II/LC3-I显著下降(P<0.01),Rheb、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0.01),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明显减小、程度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和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超微结构显示自噬小体减少;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LC3-I、LC3-II、miR-155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或P<0.05),Rheb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低、中、高剂量组LC3-II/LC3-I表达有所上调(P<0.01或P<0.05),Rheb、p-mTOR/mTOR、p-P70S6K/P70S6K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或P<0.05)。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可能通过调节miR-155/Rheb/mTOR途径介导内皮细胞自噬从而达到防治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 AS miR-155/Rheb/mTOR途径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干预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崔运浩 曹慧敏 +7 位作者 孟嘉伟 宋囡 陈丝 王群 裘雪莹 吴瑶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28,259,共6页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干预肝脏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干预肝脏糖酵解途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化瘀祛痰方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时间为4周,造模结束后灌胃给药4周。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10 mL/(kg·d)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II(HK-II)、磷酸果糖激酶(PFKM)及丙酮酸激酶(PKM2)活性;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HK-II、PFKM、PK、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HK-II、PFKM、PKM2、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有下降趋势;HE染色显示大鼠的肝细胞肿胀明显,肝细胞脂肪变性;油红O染色显示胞浆内含有大量脂肪空泡蓄积;肝脏HK-II、PFK、PKM2活性降低;肝脏组织HK-II、PFKM、PKM2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含量有升高趋势。肝脏HK-II、PFKM、PKM2活性升高。肝脏组织HK-II、PFKM、PKM2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肝细胞形态恢复或者部分恢复,胞浆内脂滴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控糖酵解途径,抑制肝脏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细胞脂质沉积,进而防治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糖酵解 肝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主动脉G6PD/NF-κB表达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殷晓梅 吴瑶 +7 位作者 宋囡 翟亚荣 隋国媛 王莹 陈智慧 裴宇鹏 杨关林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99,269,共7页
目的基于G6PD/NF-кB表达,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rosclerotic,AS)小鼠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24只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 目的基于G6PD/NF-кB表达,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rosclerotic,AS)小鼠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24只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选用8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化瘀祛痰方组以及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主动脉IL-6、IL-1β、TNF-α、G6PD、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L-C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主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大量粥样斑块形成,血清中IL-6、IL-1β、TNF-ɑ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内IL-6、IL-1β、TNF-ɑ、G6PD、NF-κB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组及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主动脉斑块较模型组明显减小,血清中IL-6、IL-1β、TNF-ɑ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主动脉内IL-6、IL-1β、TNF-ɑ、G6PD、NF-κB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能够减小主动脉斑块大小,延缓AS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G6PD/NF-κB表达,降低G6PD、NF-κB蛋白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 G6PD/NF-κB表达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