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bstituted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D_(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A QSAR approach
1
作者 Mukesh C.Sharm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738-3744,共7页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of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and dienone hybrid derivatives using ... A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antimalari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of triazole-linked chalcone and dienone hybrid derivative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coupled with stepwise forward–backward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 QSA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available IC50 D10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data based on theoretical molecular descriptors. The QSAR model developed gave good predic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 of 0.8994, significant cross valid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q2) of 0.7689, r2 for external test set)(2predr of 0.8256,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of predicted data set)(2sepred,r of 0.3276. The model shows that antimalarial activit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donor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The study implicates that chalcone and dienone rings should have strong donor and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as they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chalcon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is satisfactory, and it can be used for designing similar group of antimalarial compounds.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this analysis along with other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will be helpful in designing of the new potent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clinical u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CHALCONE ANTIMALARIAL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epwise forward–backward partial least squa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3D-QSAR模型构建及分子设计
2
作者 陈艳 冯惠 +1 位作者 冯长君 堵锡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建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2)_(CV)为0.569,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7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对pIC_(50)的贡献分别为58.8%和41.2%,表明影响该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空间位阻和电荷分布。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设计了5个具有较高pIC_(50)的新化合物,有待通过后续医学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 抗乳腺癌活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3
作者 沈燕 潘亮 +3 位作者 刘燕 李雪梅 秦菊梅 赵学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80,共9页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肿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具有抑制ATX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CoMFA和CoMSIA模型对40个ATX抑制剂构建3D-QSAR模型,阐明了抑制剂结构...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在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肿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具有抑制ATX活性的吲哚类化合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CoMFA和CoMSIA模型对40个ATX抑制剂构建3D-QSAR模型,阐明了抑制剂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Surflex-Dock进行分子对接,研究该类化合物与ATX蛋白的结合模式。CoMFA模型(q^(2)=0.668,r^(2)=0.992)和CoMSIA模型(q^(2)=0.727,r^(2)=0.988)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机制可解释能力,分子对接表明上述化合物与ATX均能很好地结合,Ser306、Glu232和His121是影响上述化合物与ATX结合的主要氨基酸残基。本研究为进一步设计合成ATX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对开发高效ATX抑制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分泌运动因子 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AR技术对高关注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毒理风险预测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艳 陈会明 +8 位作者 于文莲 周新 宋乃宁 王立峰 孙鑫 李晞 张静 李蕾 王琤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22,共6页
将国外先进的QSAR技术应用于高关注化学物质(SVHC)的生态环境毒理风险预测中,以促进QSAR技术在生态环境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采用国外先进的经科学验证的ECOSAR预测模型,对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于2008年10月28日正式公布的15种SVH... 将国外先进的QSAR技术应用于高关注化学物质(SVHC)的生态环境毒理风险预测中,以促进QSAR技术在生态环境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采用国外先进的经科学验证的ECOSAR预测模型,对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于2008年10月28日正式公布的15种SVHC的生态环境毒理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对于蒽,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9种化学物质,ECOSAR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危害性分级标准预测结果显示,这9种化学物质为极高风险化学物质,这与ECHA将它们列为SVHC的结论一致.对于另外6种化学物质(二水合重铬酸钠、三乙基砷酸酯、二氯化钴、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和砷酸氢铅),ECOSAR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不高.对于15种SVHC和ECOSAR的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60%.ECOSAR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与试验结果接近的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毒理风险评价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试验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化学品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ar 生态环境毒理 化学品 高关注化学物质(SV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AR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介绍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 (QSAR)的基本原理后 ,重点评述了 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 (Hansch法 )、Free- Wilson法、分子轨道法 (MO)、距离比较法 (DISCO)、比较分子力场... 在介绍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 (QSAR)的基本原理后 ,重点评述了 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 (Hansch法 )、Free- Wilson法、分子轨道法 (MO)、距离比较法 (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Co MFA)、分子模拟法 (MS)、分子对接法 (MD)、人工神经网络法 (ANN)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丽敏 袁星 丁蕴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建立了QSAR方程: -lgEC50=6.158-0.279pKa,对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发光菌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颜冬云 蒋新 +2 位作者 余贵芬 卞永荣 邓建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7,共4页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半抑制浓度(IC5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参数间的自相关分析建立有机磷农药对AChE抑制作用的QSAR模型.模型分析表...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半抑制浓度(IC5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参数间的自相关分析建立有机磷农药对AChE抑制作用的QSAR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主要受特定方向上的原子极化率及原子的电拓扑状态的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可解释高达78%的数据变异和显著的预测能力(q2=0.653),表明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可借助结构活性关系模型进行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半抑制浓度(IC50)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毅 蒋军成 +2 位作者 潘勇 曹洪印 王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分子的大小及其空间效应等。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49和0.211,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羧酸及其衍生物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KNN-SVR组合预测在含氟化合物QSAR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谭显胜 袁哲明 +2 位作者 周铁军 王春娟 熊洁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深入认识含氟农药生物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想的QSAR模型,从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等7个分子结构描述符出发,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MSE最小原则,经自动寻找最优核函数和非线性筛选描述符,构建了多个K-最近邻(KNN)预测子模型... 为深入认识含氟农药生物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理想的QSAR模型,从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等7个分子结构描述符出发,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MSE最小原则,经自动寻找最优核函数和非线性筛选描述符,构建了多个K-最近邻(KNN)预测子模型.再经非线性筛选获得保留子模型,以保留子模型实施组合预测(Multi-KNN-SVR).33种含氟化合物对5种不同病害生物活性的留一法组合预测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筛选描述符和KNN子模型能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基于多个KNN子模型的非线性组合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Multi-KNN-SVR组合预测在QSAR以及其它相关预测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化合物 支持向量回归 定量构效关系 K-最近邻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AR结合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取代氯苯酚生物毒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方竹 邓健 +2 位作者 彭国文 周亮 许金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8-890,共3页
Based on molecular topological chemical theory,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valence connection bonding atom i,we introduced structure information index mE(m=0,1).Combing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p... Based on molecular topological chemical theory,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valence connection bonding atom i,we introduced structure information index mE(m=0,1).Combing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parameter of chlorophenols,the new method with ANN analysis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biology-toxicity parameters of chlorophenols.The prediction result was more satisfied than other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取代氯苯酚 生物毒性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仝建波 王平 +2 位作者 李云飞 刘淑玲 孟元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42个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留一...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42个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847、0.931.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表面积的精确和经验计算及其在QSAR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大仁 黄庆国 +1 位作者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4-238,共5页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 本文列出了精确计算分子表面积的公式,在分子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可用此式得到准确的分子表面积.用该法对20种氯代酚进行了计算,所得分子表面积能很好地预言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用分子表面积(或取代基数)加上OH基的表面积,能很好预言其对发光菌的毒性.此外.还提出了计算分子表面积的经验方法——碎片加和法,此法应用于某些取代芳烃化合物.也得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表面积 氯代酚 氯代芳烃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QSAR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仝建波 刘淑玲 +3 位作者 刘玉婷 李仲谨 韩玉英 王先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2个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结构参数化表征,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cum)和模型...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2个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结构参数化表征,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cum)和模型的标准偏差(SD)分别为R2cum=0.914、Q2cum=0.812、SD=0.236(MLR);R2cum=0.836、Q2cum=0.719、SD=0.314(PLS),结果均优于文献值(R2cum=0.667,Q2cum=0.581,SD=0.420)。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3D-HoVAIF能够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吡咯衍生物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M3算法对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QSPR和QSAR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景文 王帅杰 +3 位作者 全燮 陈硕 薛大明 赵雅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应用量子化学 PM3算法计算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 ,进行了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和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有机锡化合物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 Kow)随着其平均分子极化率 (α)、分子总的芯排斥能 ( CCR)、... 应用量子化学 PM3算法计算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 ,进行了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和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有机锡化合物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 Kow)随着其平均分子极化率 (α)、分子总的芯排斥能 ( CCR)、相对分子质量 ( Mr)和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 ( Ehomo)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分子电子能 ( EE)和分子总能量 ( TE)的增大而减小 .这些有机锡化合物对大型蚤 ( Daphnia magna)和两种绿藻 ( Scenedesmusobliqunus和 Platymonassp.)的毒性随着 CCR、Mr、α、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 ( Elumo)和 Ehomo的增大而增大 ,随 EE和 TE的增大而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PM3算法 QSPR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杀菌剂的QSAR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祖光 陈可先 +2 位作者 谢海英 曹慧 沈德隆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应用Cerius2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Var.Jarvis-Patrick聚类方法对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杂环化合物进行分类,再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和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分别进行了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 应用Cerius2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和Var.Jarvis-Patrick聚类方法对新型含噻唑和三唑环的亚胺类杂环化合物进行分类,再用遗传函数算法(GFA)和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分别进行了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CV-r2均大于0.910,表明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可靠性。计算研究表明: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各种原子类型A logP描述符)、空间结构状态(Jurs参数和Shadow参数)和电拓扑状态指数(S_aaCH)是影响活性的主要二维因素。三维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的静电作用强弱对活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药物分子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系列亚胺类化合物,并用所建最优二维/三维QSAR模型进行活性预测与相互验证,筛选出活性可能较高的6个化合物。该研究可为高效亚胺类杀菌剂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类杀菌剂 遗传函数算法 分子力场分析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连接指数研究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绿藻的毒性及QSAR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爱茜 魏东斌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本文测定了一批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运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了化合物结构与其毒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用逐一抽取法检验比较了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绿藻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 定量结构活性 qsar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的QSAR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仝建波 周鹏 +4 位作者 张生万 梁桂兆 田菲菲 李美萍 李声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25,共5页
采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表征34个1-[(2-羟乙氧)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结构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 采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表征34个1-[(2-羟乙氧)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结构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2m)、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Qcu2m)和模型的标准偏差(SD)分别为Rcu2m=0.928、Qcu2m=0.883与SD=0.43,均优于Hancsh报道的值(Rcu2m=0.911、Qcu2m=0.863与SD=0.45).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能较好表征该类分子结构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1-[(2-羟乙氧基)甲基]-6-(苯巯基)胸腺嘧啶 定量构效关系 抗艾滋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及QSAR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爱茜 陈日清 +1 位作者 魏东斌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根据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rpricornutum)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运用量于化学参数分析了16种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相关方程,并经逐一抽取... 根据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rpricornutum)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运用量于化学参数分析了16种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相关方程,并经逐一抽取法检验证明该方程的稳定性很好.结果表明,分子总能量TE是决定该组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毒性的关键参数;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月牙藻 氯代芳香肽 化合物 毒性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描述子SVG及其在肽序列QSAR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仝建波 刘淑玲 +2 位作者 刘玉婷 马养民 童晓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5-659,共5页
从天然氨基酸74个Geometrical指数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一种新三维氨基酸描述子——SVG(principalcomponent scores vector of geometrical descriptor),应用该描述子通过偏最小二乘对58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48个苦味活性二肽建立定... 从天然氨基酸74个Geometrical指数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一种新三维氨基酸描述子——SVG(principalcomponent scores vector of geometrical descriptor),应用该描述子通过偏最小二乘对58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48个苦味活性二肽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建模复相关系数R2cum与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Qc2um分别为0.823,0.770;0.844,0.704。进一步采用外部样本对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所得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2xt)分别为0.755和0.703。研究结果表明,SVG描述子操作简便、结构表达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SVG描述子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