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稻复种区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及经济与品质效应
1
作者 李旭 金江华 +9 位作者 蒋宇丽 张守荣 于大鹏 崔日男 秦凌 成勍松 秦李俊 卿俊翔 旷子扬 邓小华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7,共9页
[目的]探寻烤烟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及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品质和经济效应,为提高上部烟叶高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M_(1))、中(M_(2))、高(M_(3))3个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成熟特征... [目的]探寻烤烟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及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烟叶品质和经济效应,为提高上部烟叶高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M_(1))、中(M_(2))、高(M_(3))3个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成熟特征及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经济和品质效应。[结果](1)鲜烟叶成熟度与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叶面积质量、淀粉呈显著负相关,与外观质量指数、总糖、还原糖、烟碱呈显著正相关,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大于外观质量,对烟叶理化性状影响大于经济性状,主要影响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淀粉3个指标。(2)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叶面由黄绿变全黄、茸毛脱落增加、表面粘手感增强、叶脉由绿变白、成熟斑增多、鲜烟叶SPAD值(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3)上部烟叶中等成熟度采收(M_(2)处理)较M_(1)、M_(3)处理的正组烟叶比例分别提高13.00、3.53个百分点,上等烟率分别提高14.00、7.29个百分点,杂色烟叶比例分别降低9.10、2.41个百分点,微带青烟叶比例分别降低3.91、1.22个百分点。(4)随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烤后烟叶的叶片结构疏松、油分增加、色度增强、叶片变薄、单叶质量下降、糖含量和两糖比及糖碱比升高、淀粉含量下降。(5)上部叶中等成熟度采收(M_(2)处理)的烟叶香气量尚足,清晰度中等,但稍有口腔干燥感,整体表现尚协调;高成熟度(M_(3))采收的上部叶枯焦杂气稍有显露,烟香透发度略有下降;M_(2)处理较M_(1)、M_(3)处理评吸总分分别高1.58%、3.20%。[结论]湖南烟稻复种烟区云烟87的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要求叶面黄绿(变黄程度70%~80%)、主脉全白、支脉部分变白(变白程度2/3)、茸毛部分脱落、有成熟斑(主要在叶尖部分)、SPAD值在13.03~24.71为适宜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上部烟叶 一次性采收成熟度 烟叶品质 经济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稳温降湿烘烤工艺研究
2
作者 江智敏 王卫民 +5 位作者 夏冰 陈柄妍 温永财 李思军 周海宽 邓小华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95-2205,共11页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下的烤房温湿度差异和物质动态变化及品质与经济效应,本研究以湘烟7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计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2个处理,研究其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内温湿度均匀度、烟叶物质动态变...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下的烤房温湿度差异和物质动态变化及品质与经济效应,本研究以湘烟7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计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2个处理,研究其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内温湿度均匀度、烟叶物质动态变化,以及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烘烤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烤房内温度、湿度垂直差异小于水平差异。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相比,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提高烤房的温湿度均匀度,增加烟叶疏松度、色度和油分,增加单叶质量和糖含量,减少烟叶的叶面积质量、淀粉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使正组烟叶比例提高4.14个百分点、杂色烟叶比例降低0.59个百分点、微带青烟叶比例降低3.55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提高4.20个百分点,均价提高3.67%,外观质量总分和评吸总分分别提高4.01%、1.55%,烘烤能耗成本减少11.54%。因此,对稻作烟区上部叶选用稳温降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品质提升,节约成本,提高烘烤经济效应。本研究可为稻作烟区制定控青降杂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温降湿烘烤工艺 上部稻茬烤烟 烤房温湿度变化 烟叶品质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薛云 曲利利 +6 位作者 杨雯静 刘远上 梁佳欣 梁永伟 吴攀 吴彦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品种均为云烟87,采用连续流动仪和GC-MS技术测定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贮存条件下烟叶醇化的质量。【结果】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2种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醇化18个月后,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CFS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及总糖含量较醇化3个月时的降幅分别为23.13%~16.79%、18.82%~16.27%及19.14%~13.33%,以机械库贮存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降幅最大。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贵州遵义CFSE1烟叶的烟碱含量分别较醇化3个月时降低4.55%、10.13%、6.58%;还原糖降幅分别为7.37%、4.49%、12.23%;总糖降幅分别为7.25%、9.96%、13.30%。醇化18个月时,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均在适宜范围,贵州遵义烟叶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未在适宜范围内,需延长醇化时间。3个贮存库中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贮存库对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影响显著。【结论】醇化18个月后,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挥发性成分总量均在机械库最高,且福建龙岩CFS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适宜。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成分总量考虑,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宜贮存于机械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烤烟 贮存方式 烟叶醇化 常规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甜醇甜香型与清甜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差异分析
4
作者 蔡联合 苏赞 +2 位作者 梁伟 陈义昌 邹克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31.0%和27.4%,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6.3%和22.0%,C3F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27.0%和20.2%,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6.1%;化学成分协调性上清甜香型烟叶的糖碱比表现较好,清甜香型C3FA和C3F烟叶的糖碱比分别为10.31和8.38,而钾氯比表现欠佳;两种香型烟叶在多酚类物质含量上的差异较大,清甜香型烟叶除莨菪亭外,其余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36.82和24.55 mg·g^(-1),C3F烟叶的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38.94和25.16 mg·g^(-1);两类型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且焦甜醇甜香型烟叶的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清甜香型烟叶,焦甜醇甜香型C3FA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47.2 mg·g^(-1),C3F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64.8 mg·g^(-1)。在感官质量上,两种类型烟叶的香韵特征差异较大,其中清甜香型烟叶的香韵表现更为丰富,主要以干草香和清甜香为主,而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主要以干草香和焦甜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甜醇甜香型 清甜香型 烟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烟田土壤含水量对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俊俊 张福建 +4 位作者 徐经年 任四海 郭飞 汪升友 唐经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5%以及常规对照),研究其对成熟期中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酶活性、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随垄体含水量的增加基本不断增大,各部位烟叶叶绿素b在各处理间无差异;含水量70%±5%条件下中部烟叶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处于较高水平,上部烟叶无明显一致趋势;含水量70%±5%时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得到明显提升,含水量60%±5%为烤后烟叶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最优处理。综合结论得到,烤烟成熟期间60%~7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能使中上部烟叶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中上部叶 垄体含水量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原料质量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宇鑫 何冰 +8 位作者 白峰 葛梦龙 王红霞 和梦颖 李建华 申洪涛 王艳芳 刘领 邱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禹州南部和襄县南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东部,钾含量和氯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西部和中部。(2)化学成分指标在年际间变异均较大的站点为库庄、张庄、范坡;化学成分指标的总变异系数表现为钾氯比>氯>糖碱比>钾>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总氮。(3)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表现较好的站点主要为汾陈、姜庄、张庄、王洛,且襄县收购站点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体优于禹州;感官质量总分与还原糖、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和氯含量是影响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烟区 上六片烟叶 化学成分 变异系数 感官评吸质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潮用水对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光海 贺晓辉 +8 位作者 丁希梅 李薇 夏华昌 李孟霞 姚恒 赵高坤 张体坤 杨万龙 孔光辉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8,共10页
为阐明不同水加湿回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工业自来水(RW)和饮用纯净水(PW)对雪茄烟叶回潮后进行发酵,并开展发酵过程中的烟叶理化特性测定、感官质量评价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 为阐明不同水加湿回潮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工业自来水(RW)和饮用纯净水(PW)对雪茄烟叶回潮后进行发酵,并开展发酵过程中的烟叶理化特性测定、感官质量评价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木质素、果胶、总多酚和拉力值均逐渐降低,pH和各项感官指标评分值均呈增加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加湿用水和发酵时间对烟叶理化特性和感官质量存在交互作用,对pH、总糖、还原糖、烟气浓度和香韵种类影响显著。RW和PW处理的各项感官质量指标无显著差异,但PW处理可提高质量特性总评分并减少杂气种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泛菌属Pantoea、曲霉属Aspergillus和桑帕约氏酵母属Sampaiozyma可能是雪茄烟叶发酵的驱动因子,总糖、还原糖和pH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丰度。采用自来水回潮增加了细菌种群复杂度,带入了多种非功能性细菌,降低了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可能与烟叶自带的微生物群形成拮抗或竞争关系。综上,采用纯净水加湿发酵雪茄烟叶更利于维持功能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提升发酵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加湿 发酵 微生物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新品系Y2001烤后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申洪涛 何冰 +8 位作者 吴广海 白峰 葛梦龙 杜荆山 和梦颖 李建华 李雪君 王艳芳 刘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等常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中性香味成分总量最高,与CK相比中性香味成分总量增加58.70%,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采收时间推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总分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适当推迟上部烟叶的采收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均优于常规采收时间。随着上部烟叶采收时间的推迟,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T3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最高。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河南浓香型烟区种植新品系Y2001时,其上部叶采收时间以在常规采收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迟6~9 d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Y2001 上部烟叶 采收成熟度 烤后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晾制过程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
9
作者 张智瀚 尹建勋 +5 位作者 王骏 蒋健 赵亮 徐建 胡安福 蔡铭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2-1985,共14页
为探究晾制过程中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蓝光、绿光、红光、白光和红外光6种光源对晾制楚雪80中部雪茄烟叶过程进行光照处理,并以传统自然光晾制为对照,探究烟叶多酚类香味前体物质、挥发性物... 为探究晾制过程中光质对雪茄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特征,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蓝光、绿光、红光、白光和红外光6种光源对晾制楚雪80中部雪茄烟叶过程进行光照处理,并以传统自然光晾制为对照,探究烟叶多酚类香味前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和感官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绿光照射组的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分别上升54%和615%,红外光组分别上升49%和403%,提示两组均为优势处理组。经不同光质照射后,部分挥发性物质较自然光组发生上调。其中,绿光照射上调的挥发性物质最多且主要为酮类,特征物质为茄酮和香叶基丙酮;红外光使新植二烯等烯烃类物质上调;白光使巨豆三烯酮等酮类物质上调;紫外光使二烯烟碱、麦斯明、新烟草碱和异烟碱等生物碱类物质上调;蓝光使十六烷等烷烃类物质上调。不同光质照射后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主要由二氢猕猴桃内酯、异戊醛等20种标志物引起。由感官分析发现,经绿光照射的雪茄烟叶具有最佳感官品质,其中苯乙醇对感官指标的贡献最高。因此,经各种光质对雪茄烟叶晾制过程进行调控时,绿光可有效提升烟叶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本研究可为国产雪茄烟叶的晾制工艺调控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雪茄烟叶 晾制 挥发性物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素质采集装置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李昌根 吴飞跃 +5 位作者 李静超 王廷贤 何健 林勇 魏硕 杨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6,共12页
[目的]设计一种烟叶素质采集装置,为实现烟叶素质特征的快速准确采集提供支持。[方法]设计了主要由箱体、光源、CCD工业相机、标准色卡、质量传感器等组成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烟叶素质识别系统。对该采集装置... [目的]设计一种烟叶素质采集装置,为实现烟叶素质特征的快速准确采集提供支持。[方法]设计了主要由箱体、光源、CCD工业相机、标准色卡、质量传感器等组成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并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搭建了烟叶素质识别系统。对该采集装置光源的照明控制值(illumination control value, ICV)进行优化后,使用该装置采集烟叶图像,提取并分析不同成熟度(欠熟、适熟和过熟)烟叶的颜色特征(RGB和HSV颜色空间各通道值的一阶矩(Me_(R)、Me_(G)、Me_(B)、Me_(H)、Me_(S)、Me_(V))及二阶矩(Va_(R)、Va_(G)、Va_(B)、Va_(H)、Va_(S)、Va_(V))),再分别运用决策树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算法以及BP神经网络建立成熟度识别模型,通过识别单片烟叶及单竿烟叶成熟度,对各算法识别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光源的最佳照明控制值(ICV)为90。在此条件下,单片及单竿烟叶的Va_(R)和Va_(S)及单片烟叶的Me_(R)、Me_(S)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与欠熟烟叶相比,适熟与过熟单片烟叶的Me_(G)、Me_(B)、Me_(V)及单竿烟叶的Me_(R)、Me_(G)、Me_(B)和Me_(V)均显著增大(P<0.05),单片烟叶的Me_(H)、Va_(G)、Va_(B)、Va_(H)和Va_(V)及单竿烟叶的Me_(H)、Me_(S)、Va_(G)、Va_(B)、Va_(H)和Va_(V)均显著减小(P<0.05),其中单片和单竿过熟烟叶的Me_(G)、Me_(B)和Me_(V)分别增大了6.06%,16.30%,6.28%和4.13%,13.34%,4.14%,Me_(H)、Va_(G)、Va_(B)、Va_(H)和Va_(V)分别减少了15.95%,20.16%,33.63%,15.14%,21.18%和16.86%,17.81%,15.11%,7.90%,18.03%。所建立的烟叶成熟度识别模型中,决策树学习算法最优,其对单片烟叶和单竿烟叶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7%和95%。[结论]所设计的烟叶素质采集装置可以精准高效采集烟叶的素质特征,为烟叶素质的在线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成熟度识别 素质特征 图像采集 采集装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代谢组差异分析
11
作者 刘洪剑 周乐群 +5 位作者 李贵忠 彭漫江 王雪锋 张光海 李枝桦 刘涛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5,共10页
为了解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感官品质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以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B1、X1、C1、C2、C3和C4)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借助GC-MS技术分析其代谢组,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KEGG... 为了解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感官品质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以不同等级发酵后云南茄芯烟叶(B1、X1、C1、C2、C3和C4)为研究对象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借助GC-MS技术分析其代谢组,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进行组间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等级烟叶相比,C1烟叶香气量更足,刺激性更小,回味感更足;不同部位茄芯烟叶间显著差异代谢物有123种,不同级别茄芯烟叶间显著差异代谢物有35种,主要为杂环类、醛类、醚类、羧酸、芳香族等化合物,其中,(E)-丁-2-烯腈在C1烟叶参与的4个比较组中为高丰度显著差异代谢物;氰基氨基酸代谢、芳香族化合物降解和丁酸代谢3条代谢途径在C1烟叶参与的比较组中具有显著差异,(E)-丁-2-烯腈可能通过上述3条代谢途径中相关代谢物的累积和作用,使不同等级茄芯烟叶中的代谢物产生差异,进而使感官品质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芯烟叶 不同等级 感官品质 代谢组 (E)-丁-2-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提高上部烟叶品质研究
12
作者 张怡帆 孙帅帅 +5 位作者 陈帅伟 张鹏 高丽伟 胡苏林 张忠锋 杜文杰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本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利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对烟叶内在化学组分进行改良。利用近红外技术对不同产区上部烟叶与中部优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针对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比例不协调的问题,研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蛋... 本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的品质,利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对烟叶内在化学组分进行改良。利用近红外技术对不同产区上部烟叶与中部优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针对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比例不协调的问题,研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漆酶和果胶酶等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烟叶较中部优质烟叶在常规化学成分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烟碱含量较高。不同的生物酶组分对烟叶品质改良效果不同,其中以淀粉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烟叶品质提升效果较为显著。进一步通过对有提质效果的生物酶组分进行组合配比,组合后的CP-4复合生物酶配方(淀粉酶、蛋白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烟叶中淀粉、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烟碱含量,降解率分别为9.55%、29.64%、8.50%和7.74%,并能够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在烟叶中的占比,提高率分别为18.59%、15.29%和5.28%。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酶可以有效提高上部烟叶内在化学组分间的协调性,达到改良烟叶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酶催化 烟叶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复种区烤烟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的品质效应
13
作者 张俊锋 于大鹏 +7 位作者 郭伟 金江华 李旭 邹凯 侯志强 张玉民 朱林 邓小华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明确烟稻复种区烤烟品种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对鲜烟叶的SPAD值、淀粉含量、烤后烟叶青杂比例、上等烟率和均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 为明确烟稻复种区烤烟品种K326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设计M1(习惯采收)、M2(延迟7 d采收)、M3(延迟14 d采收)3个处理,对鲜烟叶的SPAD值、淀粉含量、烤后烟叶青杂比例、上等烟率和均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的SPAD值下降,淀粉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烤后微带青烟叶比例下降,正组烟叶比例提高,上等烟率和均价都得到提高;烟叶质量下降,烟碱含量增加。M2处理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17.04%、6.70%,评吸质量分别高1.63%、6.84%。综合考虑烤后烟叶品质,湖南邵阳烟区K326品种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成熟度以M2为宜,即主脉全白、支脉变白1/3、烟叶黄中带绿、叶尖及中部变黄、绒毛部分脱落、有少量成熟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烟叶 采收 成熟度 品质 K3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4片烟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黄富嵩 陈斌 +6 位作者 卢彬荣 黄文林 曾文龙 吴树松 梁茂盛 张宝蓉 王逸枫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及工业可用性,以福建长汀主栽的云烟87的上部4片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设置一次性成熟采收(T1)、带茎砍烤(T2)、分片采收(T3)3个处理,并对各处理样品的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经济性... 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及工业可用性,以福建长汀主栽的云烟87的上部4片叶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设置一次性成熟采收(T1)、带茎砍烤(T2)、分片采收(T3)3个处理,并对各处理样品的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在物理特性方面,T1单叶重最高,T2单叶重显著低于T1和T3。在外观质量方面,T1总分最高,T3最低。在化学成分上,T1糖含量高、烟碱含量低、糖碱比高,协调性最佳;T2糖含量最低、烟碱含量最高、糖碱比最低。在经济性状上,T1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以及产值均优于T2和T3,且T1与T2的产值、产量差异最大。在感官质量上,T1总分最高,T3最低。综合各项测评结果,上部4片一次性成熟采收(T1)的烟叶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因此,在烤房容量充足时,建议推广上部4片一次性成熟采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烟87 上部4片烟叶 采收方式 烟叶产量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肥用量对雪茄烟叶产量、品质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孙敬国 常怡飞 +7 位作者 郑小妹 乔保明 樊友伦 田辉文 陈涛 柴利广 翟霖顿 孙学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为确定雪茄烟适宜的硫肥用量,以茄芯品种楚雪14(CX-14)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硫肥用量(0、60、120和180 kg/hm^(2))对雪茄烟生长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硫肥相比,硫肥施用可提高生育期雪茄烟... 为确定雪茄烟适宜的硫肥用量,以茄芯品种楚雪14(CX-14)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硫肥用量(0、60、120和180 kg/hm^(2))对雪茄烟生长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硫肥相比,硫肥施用可提高生育期雪茄烟株高、最大叶宽、叶长、有效叶片数和SPAD值,提高产量和上等烟率从而提高产值,其中120 kg/hm^(2)硫处理产量和产值最高,60 kg/hm^(2)硫处理上等烟率最高;硫肥施用有提高雪茄烟叶总糖、还原糖、还原糖占比和粗蛋白含量的趋势,进而有助于烟叶内在品质的提高;与不施硫相比,60 kg/hm^(2)处理通过增加烟叶燃烧过程中的活化能,降低烟叶燃烧起始温度,减少灰分,其最大热流率温度和总热释放量分别增加10.9%和6.3%,燃烧过程中的频率因子减少43.7%,从而提升了烟叶的燃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雪茄烟叶适宜的硫肥用量为60 kg/hm^(2),过量的硫肥施用(120和180 kg/hm^(2))虽然能增加雪茄烟叶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烟叶燃烧性能的提升。因此,在雪茄烟种植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减少硫酸钾的施用,而改用碳酸钾等钾肥替代,以减少硫肥用量过大对烟叶燃烧性能以及土壤酸化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肥 烤烟栽培 雪茄 烟叶品质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方式对烟田小气候及雪茄烟生长、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华军 李龙科 +5 位作者 耿召良 蔡斌 陈国瑀 贺远 郭栋 颜统晶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5-1565,共11页
为探明不同遮阴方式对雪茄烟田小气候及烟株生长、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遮阴(对照,Z1)、半遮阴(Z2)、全遮阴(Z3)3个处理,测定雪茄烟田小气候、烟叶产量及理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Z2、Z3处理不同高度平均光照强度... 为探明不同遮阴方式对雪茄烟田小气候及烟株生长、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不遮阴(对照,Z1)、半遮阴(Z2)、全遮阴(Z3)3个处理,测定雪茄烟田小气候、烟叶产量及理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Z2、Z3处理不同高度平均光照强度分别较Z1显著下降34.65%、37.32%,白昼各时段光照强度、100 cm高度风速均较Z1显著下降,且Z3处理空气、土壤降温增湿效果明显。Z2、Z3处理雪茄烟株高、最大叶长及烟叶钾、氯含量显著高于Z1处理,叶片平均厚度、叶片氮含量及烟叶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则显著低于Z1处理。Z2、Z3处理烟叶含梗率高于Z1处理,烟叶厚度分别较Z1处理显著下降13.79%、18.04%,Z3处理单叶重较Z1处理显著降低14.32%。Z3处理全株干重、烟叶产量显著低于Z1处理,但其茄衣产量与产出率均高于Z1、Z2处理,分别较Z1处理显著提高74.99%、100.70%。相关分析表明,雪茄烟田小气候指标与烟叶产质量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综上,全遮阴方式能更好调节烟田温湿度和风速条件,提高茄衣产量及茄衣产出率。本研究结果为雪茄茄衣烟叶遮阴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方式 烟田小气候 茄衣烟叶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史久长 黄杏 +9 位作者 张力 王卫民 龚治翔 席奇亮 刘朝营 于冰洁 贾玮 许嘉阳 许自成 李秋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明确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新云烟草种植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移栽后不揭膜(T1)、移栽后35 d揭膜(T2)、移栽后40 d揭膜(T3)和移栽后45 d揭膜(T... 为明确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及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新云烟草种植基地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移栽后不揭膜(T1)、移栽后35 d揭膜(T2)、移栽后40 d揭膜(T3)和移栽后45 d揭膜(T4),研究揭膜时间对上部烟叶的农艺性状、株型参数、根系形态指标以及烤后烟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揭膜,上部烟叶各农艺性状指标均较为良好,在显著提高株高和茎围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叶面积;可促进圆筒株型的形成;烟株根系发达,根鲜质量、根长、一级侧根数以及根干质量都达到最佳;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单叶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含梗率较低,厚度及拉力最佳;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在感观质量上余味纯净,透发性较好。综上所述,在移栽后40 d揭膜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地膜覆盖 揭膜时间 上部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茬作物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燕 李宇强 +4 位作者 丁海 王胜利 杨环宇 洪杰 刘新民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7,共9页
为明确不同前茬作物对植烟土壤与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冬闲为对照,研究了萝卜、玉米、苦荞、小麦、大麦、绿肥、青稞7种前茬作物对土壤养分及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冬闲处... 为明确不同前茬作物对植烟土壤与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冬闲为对照,研究了萝卜、玉米、苦荞、小麦、大麦、绿肥、青稞7种前茬作物对土壤养分及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冬闲处理相比较,绿肥与青稞前作处理的植烟土壤p H分别提高0.02和0.16个单位,萝卜和玉米前作处理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分别提高26.63%和32.06%,大麦与青稞前作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6.64%和4.44%,前作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2)不同前作处理的烤烟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玉米前作显著增加烤烟有效叶片数,萝卜、玉米、苦荞前作显著提高了烤烟株高,绿肥前作提高中上等烟与上等烟比例,小麦、大麦和青稞前作提高烤烟产值,分别增加了17.03%、14.11%和3.99%;(3)不同前作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绿肥前作处理显著提高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1.77%和12.27%;小麦和大麦前作显著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增加幅度为30.43%~53.91%;萝卜和青稞前作处理显著提高中部烟叶和下部烟叶糖含量,增加幅度37.55%~67.66%;玉米、大麦、小麦、青稞前作处理显著提高中部烟叶钾含量,幅度达到5.80%~28.40%;同时萝卜、青稞前作有利于提高烟叶清甜香韵,增加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烟叶刺激性和杂气。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前作后植烟土壤养分特性与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推荐烤烟适宜的前茬作物主要为青稞,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烤烟产量和产值,增加烟叶糖含量和钾含量,改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茬作物 烤烟 土壤养分 烟叶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工艺对马龙区‘云烟301’烟叶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周超 雷继才 +6 位作者 王文超 谭明华 盛小贺 贺丹锋 熊雁 孟锋 代斌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为探索云南中烟核心基地单元烤烟品种‘云烟301’优质烟叶质量的形成。试验设置3个不同的烘烤工艺处理,以叶绿素相对值、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为评价标准,对烟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烘烤的温、湿度升高... 为探索云南中烟核心基地单元烤烟品种‘云烟301’优质烟叶质量的形成。试验设置3个不同的烘烤工艺处理,以叶绿素相对值、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为评价标准,对烟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烘烤的温、湿度升高,叶片变黄时间减少,叶绿素降解速率呈慢快慢的趋势;下部叶以T-2、中部叶以T-3、上部叶以T-2和T-3的外观质量表现稍好于其他处理;下、中部叶以T-2,上部叶以T-3的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分别比最低产量高7.16%、6.22%、14.69%,产值分别高13.23%、9.41%、22.05%;下、中部叶的化学成分均以T-2、上部叶以T-3的化学成分较优,协调性更好;感官质量的总分,下、中部叶以T-2、上部叶以T-3最高,此时感官质量更好。结论:下、中部叶以T-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36.0℃,湿球温度35.0℃,定色期后期干球温度45.0℃,湿球温度37.0℃);上部叶以T-3(变黄后期干球温度37.0℃,湿球温度36.0℃,定色期后期干球温度46.0℃,湿球温度37.0℃)的条件下烘烤,烟叶的主要质量性状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工艺 ‘云烟301’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变黄失水规律及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李冠辉 韦斌 +10 位作者 方正华 陈丽萍 郑华 高正锋 武圣江 赵宇航 焦剑 张学昆 许本波 袁修堂 韦克苏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目的】探明上部烟叶一次性带茎砍烤对其理化及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试材,测定一次性带茎砍烤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的含水率、色素含量、理化品质、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分析不同... 【目的】探明上部烟叶一次性带茎砍烤对其理化及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试材,测定一次性带茎砍烤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的含水率、色素含量、理化品质、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分析不同采烤方式对不同叶位上部烟叶变黄失水规律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相较于一次性采烤,一次性带茎砍烤可延缓上部烟叶水分散失,促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解;烟叶在叶长和叶宽上均小于一次性采烤,且单叶重和叶面密度均显著低于一次性采烤(P<0.05);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与均价均高于一次性采烤;一次性带茎砍烤上三叶和下三叶烤后淀粉含量分别较一次性采烤显著减少2.45百分点和2.61百分点,总氮含量分别显著减少0.19百分点和0.16百分点,总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82百分点和2.36百分点,还原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3百分点和2.51百分点,糖碱比和钾氯比显著高于一次性采烤(P<0.05)。一次性带茎砍烤上部烟叶在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和刺激性等方面均优于一次性采烤。【结论】上部烟叶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促进烟叶变黄失水协调,促进色素、淀粉等大分子分解,提高两糖含量。在实际生产中,从感官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选择一次性带茎砍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一次性带茎砍烤 一次性采烤 变黄失水 品质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