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水中PCBs的分析及其QA/QC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武明 胡勇有 +1 位作者 刘焕彬 许振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报道了一种城市污水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QAQC研究,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液_液萃取,联合运用浓硫酸和硅胶层析柱将PCBs与杂质分离,以毛细管GC_ECD和内标法对PCBs定量。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得出,PCBs的回收率为58%~12... 报道了一种城市污水中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进行了QAQC研究,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液_液萃取,联合运用浓硫酸和硅胶层析柱将PCBs与杂质分离,以毛细管GC_ECD和内标法对PCBs定量。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得出,PCBs的回收率为58%~125%,标准偏差为0.00173~0.0077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8%~12.43%。以实际城市污水作为加标基质,得出加入污水中的19种PCBs的分析方法回收率为57.6%~129.2%,方法的检测限为0.010~0.056μgL,满足了USEPA对PCBs回收率要求。经过3次平行测定,测得实际城市污水中PCBs含有9种PCBs,PCBs总量的平均值为0.023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9.63%,该分析方法所需的仪器简便、容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城市污水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样本生成质量评估方法
2
作者 王金兰 蔡伯根 +1 位作者 申彦春 刘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5,共7页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是提升运维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向。为解决故障建模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故障建模样本生成,从样本比例和样本分布2个维度对生成故障样本进行质量评估。在样...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是提升运维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向。为解决故障建模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评估与保障问题,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故障建模样本生成,从样本比例和样本分布2个维度对生成故障样本进行质量评估。在样本比例维度,设定不同样本调和比生成并构建合成故障样本集开展模型训练,结合模型性能指标评估生成故障样本的质量;在样本分布维度,引入最大均值差异和结构相似性指数2项指标,对待评估生成故障样本与真实故障样本做分布相似度评估。采用CTCS2-2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真实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故障样本生成方法下,所提出方法均能有效量化评估所生成故障样本的特性,设定合适的样本调和比可以缓解故障样本数据不平衡问题,有助于构建列控车载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并有效提升故障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故障样本 故障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样本质量评估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家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室间质控结果分析
3
作者 蔡晴 郭文阳 +3 位作者 薛晓伟 王德田 王先博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923,共6页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本次测评切片,同时玻片滴加EBER原位杂交液态细胞质控品作为测评对照。问卷收集各实验室染色信息及方法。最后收集染色后切片,由协会病理专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价。结果 共有来自7个省/直辖市的38家单位参评,包括32家医院病理科和6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病理实验室。染色方法有:手工染色(21家),仪器进行的自动化染色(17家)。本次室间质评EBER原位杂交染色的总合格率为94.74%(36/38),优良率为26.32%(10/38),其中自动化染色优良率(41.12%,7/17)显著高于手工染色优良率(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28)。液态细胞质控品与组织对照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0.909,r=0.944)。结论 本次室间质评数据证实病理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技术合格,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优良率结果存在差异,推荐自动化染色作为首选染色方法;液态细胞质控品与阳性对照组织在本次质控表现中无差异;个别实验室染色技术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控 原位杂交染色 EBER 组织阳性对照 液态细胞质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珠峰高程测量BDS-3数据质量分析
4
作者 杨强 党亚民 +2 位作者 蒋光伟 马新莹 孙洋洋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首次以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接收机为核心装备,获取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高精度观测数据。为了确保成果的可靠性,利用天宝(Trimble)接收机对国产接收机BDS-3观测结果进行检核。针对珠峰地形环境限...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首次以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接收机为核心装备,获取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高精度观测数据。为了确保成果的可靠性,利用天宝(Trimble)接收机对国产接收机BDS-3观测结果进行检核。针对珠峰地形环境限制导致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网形不佳、峰顶GNSS观测时间短等难题,提出三级控制策略相结合的GNSS观测网数据处理方案,通过构建地区GNSS基准网、局部GNSS控制网和峰顶联测网,在极其有限的珠峰观测时段内最大化地优化提取高质量GNSS观测数据。为了验证BDS-3观测数据的精度,对比全球定位系统(GPS)和BDS-3数据解算结果,并检核GNS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GPAS)/加米特(GAMIT)2种软件的BDS解算结果,结果表明,BDS-3处理结果精度与GPS成果精度相当,高程方向精度均优于2 cm,坐标差异均优于1 cm,验证了本次珠峰测高BDS-3观测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数据处理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控制网 高程测量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300的中小型纸板机QCS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丁智亮 汤伟 +1 位作者 胡连华 王孟效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50,共5页
设计了基于S7-300PLC的适用于中小型板纸机的QCS系统。该QCS系统部分硬件采用进口配置,并与纸机干燥部和湿部子系统互相通讯应用,对定量水分进行测量和补偿,且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思想结合应用于定量水分的控制,结合其较强的鲁棒性和自... 设计了基于S7-300PLC的适用于中小型板纸机的QCS系统。该QCS系统部分硬件采用进口配置,并与纸机干燥部和湿部子系统互相通讯应用,对定量水分进行测量和补偿,且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思想结合应用于定量水分的控制,结合其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功能,有效抑制了定量水分的波动,实现了定量水分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S 定量 水分 S7—300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短期电能质量评估的微网群电能质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师洪涛 锁忠梅 +2 位作者 蒙欣欣 张白 朱嘉豪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5,共12页
针对如何通过微网群电能质量评估与多变流器协同来实现电能质量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提出1种新的基于超短期电能质量评估的微网群电能质量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超短期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实时评估并定位微网群中的电能质量问题。然后,根据定... 针对如何通过微网群电能质量评估与多变流器协同来实现电能质量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提出1种新的基于超短期电能质量评估的微网群电能质量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超短期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实时评估并定位微网群中的电能质量问题。然后,根据定位结果,采用分布式共识算法对多变流器进行协同控制,以实现电能质量任务分配及治理;治理完成后,再进行评估验证,确保治理效果并形成微网群系统级的闭环治理体系。最后,算例表明所提策略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在微网群层面上实现电能质量问题的识别、评估和治理的闭环控制,谐波畸变率有效降低,实现了微网群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估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群 电能质量评估 多变流器 协同控制 闭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进口QCS的改造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汤伟 王孟效 陈玉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33,共7页
针对早期从国外引进的抄纸过程质量控制系统 (QCS)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一进口QCS进行深入研究 ,透析其对纸张定量水分在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详细补偿措施 ,保留原QCS的在线检测装置 (B/M计 ) ,采用以SiemensS7 30 0PLC为核心的检测控制系... 针对早期从国外引进的抄纸过程质量控制系统 (QCS)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一进口QCS进行深入研究 ,透析其对纸张定量水分在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详细补偿措施 ,保留原QCS的在线检测装置 (B/M计 ) ,采用以SiemensS7 30 0PLC为核心的检测控制系统取代其控制柜 ,组成新的QCS ,并用于三层长网纸板机的定量水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纸过程 质量控制系统 定量/水分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自动站QC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妍 孙超 +1 位作者 余予 刘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78-181,共4页
气象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是气象基础业务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对质量控制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研制了全国自动站QC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统一存储结构与标准数据接口,通过"异步"信息交互机制,利用调度配置的方法,将多种... 气象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是气象基础业务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对质量控制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研制了全国自动站QC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统一存储结构与标准数据接口,通过"异步"信息交互机制,利用调度配置的方法,将多种来源的查询与反馈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和综合应用,实现了国省双向反馈流程中质量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并在实时业务、评估业务、质控效果分析等方面对质量信息加以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通过QC信息的有效管理,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反馈率显著增加,并可辅助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自动站 qc信息管理系统 质量控制 查询 反馈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污染物治理研究
9
作者 王小刚 王斌 +3 位作者 衡利苹 刘宇 刘懿颉 余刚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对化学品有高度依赖性,尤其是很多新兴产业广泛使用化学品,由此带来了新污染物问题。这些新污染物来源广泛,环境风险...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对化学品有高度依赖性,尤其是很多新兴产业广泛使用化学品,由此带来了新污染物问题。这些新污染物来源广泛,环境风险隐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系统梳理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污染物的治理现状和面临挑战,提出了新污染物治理的框架,分别从优先事项和支撑保障两方面提出了治理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污染物治理存在多方面挑战,包括高度依赖化学品、新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废弃物处置问题突出、国际贸易壁垒和高风险化学品替代困难等。新污染物治理的优先事项包括,加强调查监测、推进风险评估、突破替代技术瓶颈和深化末端治理水平等;同时还应在加强科技创新攻关、制定标准规范等制度文件、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部署支撑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新质生产力 全生命周期管控 绿色替代技术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网络的分类器输出重复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勇涛 孙奥 +1 位作者 李昂 朱琳琳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在工业表面质检场景中,深度分类神经网络常用于对产品图像进行分类,实现对产品的合格判别或品质分级,搭载深度分类神经网络的表面质检设备需进行量具的检验重复性与再现性(AR&R)评估。但产品载具受装配公差以及设备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业表面质检场景中,深度分类神经网络常用于对产品图像进行分类,实现对产品的合格判别或品质分级,搭载深度分类神经网络的表面质检设备需进行量具的检验重复性与再现性(AR&R)评估。但产品载具受装配公差以及设备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拍摄的产品图像会出现位置、角度、亮度、模糊度的相关扰动。针对扰动图像,分类神经网络将无法输出一致的分类结果和分类概率,使得表面质检设备无法通过AR&R评估,将此问题总结为网络输出重复性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分类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孪生主网络使用原始样本进行监督学习训练,学习输出正确的分类类别,孪生次网络通过指数平滑拷贝主网络权重,输出与原始样本对应的扰动样本的特征嵌入,用于对主网络进行对比学习训练,使主网络对原始样本与扰动样本的输入均输出一致的分类概率,在推理过程中仅保留主网络用于产品缺陷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和分类概率方差分别为99.3462%和0.001016,可有效缓解使用深度分类神经网络对工业产品图像分类的输出重复性问题,在显著降低分类概率方差的同时分类准确率也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孪生网络 工业质检 重复性 检验重复性与再现性评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法的印刷品质量控制研究
11
作者 孙艳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92,共4页
为了提高印刷品质量,提出将QC法应用于印刷流程的新思路。研究表明,印刷流程中引入QC法不仅可行,而且能直观、准确、及时地发现印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使印刷品质量得到控制和提高。
关键词 qc 印刷品 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物资质量预测方法
12
作者 戴建卓 陈昱彤 +1 位作者 张思聪 陶加贵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 在电力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种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方法对于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无法做到智能化、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一种电力设备质量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基于VMD-EWT-LSTM的电力设备质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变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序列分成若干简单子序列,同时利用经验小波分解算法分解残差序列,对于得到的子序列,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对各种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汇总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相较于其他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RMSE达到0.174,MAE达到0.143,MAPE达到13.360,对于电力设备质量风险防控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推进数字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风险防控 质量评估指标 变模态分解 经验小波分解 序列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红平 蔡晓明 +1 位作者 吴正浩 袁海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现阶段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高,饮茶安全有保障。茶叶饮用安全得益于茶叶科技创新日益发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清洁化茶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安全精准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创新,将茶叶质量安全从末端监管调整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 现阶段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高,饮茶安全有保障。茶叶饮用安全得益于茶叶科技创新日益发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清洁化茶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安全精准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创新,将茶叶质量安全从末端监管调整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为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性诱剂化学生态防控技术、杀虫灯与诱虫色板物理诱杀技术、茶尺蠖与茶毛虫病毒生物防治技术、以草抑草绿色除草技术等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提升了茶叶农药残留控制水平;清洁化能源加热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材加热方式,显著降低了茶叶加工中环境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质谱创新技术将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提升到高通量精准检测与非靶向筛查水平,速测创新技术前移了茶叶农药残留的监测环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 茶园绿色防控 茶叶清洁化生产 高通量精准检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teria and Technique of QC Quantitative Estimations for Seismic Field Data Records
14
作者 I. V. Tishchenko A. I. Tishchenko A. A. Zhukov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68-171,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欣雨 吴洋 +3 位作者 张红梅 尹立雪 彭博 谢盛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2022年间收集的180985张超声心动图图像建立实验数据集,训练了超声心动图标准切面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所建立的两个任务模型,包括7类切面(...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2022年间收集的180985张超声心动图图像建立实验数据集,训练了超声心动图标准切面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所建立的两个任务模型,包括7类切面(6类标准切面和其他切面)的智能识别和6类标准切面的质量评分。将模型在测试集上的预测结果与超声医师标注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个模型的准确性、可行性以及运行的时效性。结果标准切面识别模型的总体分类准确率为98.90%,精确度为98.17%,召回率为98.18%,F1值为98.17%,分类结果接近专家识别水平;6种标准切面质量评分模型的平均PLCC为0.933,平均SROCC为0.929,平均RMSE为7.95,平均MAE为4.83,预测结果与专家评分一致性强。在3090 GPU上部署后,单帧推理时间小于20毫秒,满足实时需求。结论超声心动图标准切面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促进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控制管理朝实时、客观、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深度学习 质量控制 切面识别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多参数不确定性下室内环境的节能控制
16
作者 赵建豪 宋华 +1 位作者 南新元 蔡鑫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608,共12页
为解决当前室内环境受多种时变参数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且现有控制设备无法根据室内环境对工作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采用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中融入优先经验重放(prioritized... 为解决当前室内环境受多种时变参数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且现有控制设备无法根据室内环境对工作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采用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中融入优先经验重放(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PER)的方法,合理优化控制设备功率,对室内空气质量(indoor air quality,IAQ)和热舒适度进行控制。结果表明:DDPG-PER算法能够在冬夏两季不同室外空气质量条件下,结合多时变参数,将室内环境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与定风量控制系统相比,能源成本降低了13.30%,用户全年可节约2000元左右电费。研究结果对中国“碳中和”策略和绿色低碳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优先经验重放 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治理前后小清河上游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青 唐厚全 +4 位作者 张水燕 田勇 郑琳琳 薛飞 刘建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后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治理前,治理后的硅藻门和绿藻门相对丰度分别上升了51.6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蓝藻门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小环藻(Cyclotella spp.)取代微囊藻(Microcysitis spp.)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落类型由蓝藻型演替为硅藻型。相似性分析结果和相似度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群落特征发生显著改变。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显示,治理后的S2与S3采样点群落特征表现出差异,S4与S1采样点群落特征相似。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治理后,TP、DO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减弱,TN、NH_(3)-N、pH是目前影响群落特征的主要指标,主城区氮磷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范围由S2、S3、S4采样点缩小到S2采样点。治理前后的小清河上游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治理后的小清河上游水质处于α-中污染状态,较治理前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演替 污染治理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臭气浓度采样考核系统软件初探
18
作者 张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3,共8页
臭气浓度是表征恶臭污染程度的感官性指标,臭气浓度监测是当前国内外通用的主流监测方法。监测采样人员考核培训是保证臭气浓度监测质量的重要基础。目前臭气浓度现场采样考核主要以操作演示、现场提问的方式为主,存在专家考核手势不一... 臭气浓度是表征恶臭污染程度的感官性指标,臭气浓度监测是当前国内外通用的主流监测方法。监测采样人员考核培训是保证臭气浓度监测质量的重要基础。目前臭气浓度现场采样考核主要以操作演示、现场提问的方式为主,存在专家考核手势不一、考核内容覆盖面较窄、考核效率较低、无法开展大规模集中考核等问题。为进一步实现臭气浓度监测采样人员考核的规范化、系统化,引入虚拟现实技术(VR),开发了浸入式臭气浓度采样考核系统软件,通过模拟考核测试和软件效果评估,证明VR在臭气浓度采样考核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质量控制 臭气浓度 考核 手势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定量分析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172
19
作者 林峥 麦碧娴 +3 位作者 张干 盛国英 闵育顺 傅家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以美国EPA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析方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采用回收率指示物控制回收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环芳烃的指示物回收率为50.67—97.33%,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58.67—96.33%,方法检测... 以美国EPA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析方法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采用回收率指示物控制回收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多环芳烃的指示物回收率为50.67—97.33%,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58.67—96.33%,方法检测限为3.30—9.26μg·kg^(-1);有机氯农药的指示物回收率为97.15 —99.39%,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60.9-1O2.1%,方法检测限为0.11—0.35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多环芳烃 有机氯农药 质量控制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光 刘廷良 +1 位作者 刘京 孙宗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章阐述了水质自动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站点选择、采配水单元设计、仪器选型及日常监测等,并根据实际经验,对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检查和审核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质 自动监测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