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清花装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玲丽 王学农 +2 位作者 陈发 曹卫彬 刘晓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172,共4页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采用具有自清理功能的采摘台,可一次性完成棉花采摘和清理两项作业。为了降低清花装置的含杂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回归方程,用残差正态概率图法对回归方程进行适合性检验,利用constr求解多变... 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采用具有自清理功能的采摘台,可一次性完成棉花采摘和清理两项作业。为了降低清花装置的含杂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回归方程,用残差正态概率图法对回归方程进行适合性检验,利用constr求解多变量非线性约束最优问题。试验证明,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所得到的清花装置的主要影响因子机器行走速度和尘棒与锯齿滚筒的间距作为参数是可行的,并取得了最优解,即x1=3.8 km/h,x2=25.7 mm,含杂率y=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含杂率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回归方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水热法制备纳米Fe_3O_4最佳工艺参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立勋 雷天民 袁梦雪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12-514,共3页
以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为例,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法获得试验方案的指标值,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和二次规划数学模型,求解这一数学模型.实验证明,此方法工作量较小,优化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成熟,为确定制备纳米材料最佳运行工艺参数提供... 以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为例,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法获得试验方案的指标值,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和二次规划数学模型,求解这一数学模型.实验证明,此方法工作量较小,优化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成熟,为确定制备纳米材料最佳运行工艺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最佳工艺参数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振江 牛晓丽 +2 位作者 陈思 代顺冬 胡田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X期46-51,共6页
为了解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番茄红素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 为了解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番茄红素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的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线性降低趋势,随施氮量与施磷量增加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变化,但不随施钾量而变化。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的交互作用表现为阻碍果实番茄红素的积累。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过高不利于番茄红素含量的增加,合理增施氮、磷肥可有效提高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红素 灌水量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对水肥耦合的响应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振江 牛晓丽 +1 位作者 李瑞 胡田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3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肥因子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水分、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数学模型。随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变化;光合速率随... 研究了不同水肥因子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水分、氮、磷、钾和有机肥用量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数学模型。随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变化;光合速率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与施氮量和施磷量呈负的交互作用,有机肥用量与灌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施氮量与有机肥用量、施钾量与有机肥用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具有正交互作用。灌水和氮、磷、钾、有机肥施用对番茄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合速率 灌水量 氮、磷、钾及有机肥用量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1 位作者 李根泽 何晓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12.70X2+7.00X3-6.26X12-9.81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万~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万~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栽培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芩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梁英 何雯娟 韩鲁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黄芩多糖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伊宁红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吴玉霞 高杰 熊祖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IBA>NAA>6-BA。其中IBA影响极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进一步实验时去掉了IBA,以降低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显著,为正效应。【结论】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1.799 mg/L,6-BA浓度为7.50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平均值可达22.9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柳胺口服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吉丽 李冰 +5 位作者 司鸿飞 郭肖 朱阵 尚晓飞 周绪正 张继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5-2125,共11页
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研究其理化性质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和粒径进行测定... 研究的目的是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研究其理化性质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和粒径进行测定,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建立测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五氯柳胺混悬剂每100mL中含五氯柳胺3.2g,卡波姆974p 0.2g,十二烷基硫酸钠0.3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g,焦亚硫酸钠0.4g。混悬剂沉降体积比为0.999,再分散性良好。五氯柳胺在18~100μg·m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制备的五氯柳胺混悬剂工艺简单,物理性状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好,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柳胺混悬剂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董玲 宁志怨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018-10020,10030,共4页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秋马铃薯 栽培模式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新疆白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林辰壹 熊祖华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6-227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NAA>6-BA>IBA。其中NAA与IBA交互作用影响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最高值预测时去掉了IBA,以降低NAA与IBA交互作用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为正效应。【结论】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2 mg/L,6-BA浓度为7.5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大值为39.2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香菇废菌棒蛋白质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海燕 刘青娥 +1 位作者 钟仙龙 肖建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7-250,253,共5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统计分...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为自变量,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为检测指标,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实验设计,并做统计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浓度0.11mol/L,浸提温度72℃,浸提时间104min,液固比47:1,在此条件下,香菇废菌棒蛋白质提取量理论值为2.38mg/g,验证实测值为2.42mg/g,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0.04mg/g,说明所优化的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废菌棒 蛋白质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元强 李体琛 +2 位作者 蒋益敏 简峰 欧善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校糯96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密度;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钾肥。定量地评价...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对南校糯96产量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南校糯96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密度;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钾肥。定量地评价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种因子与南校糯96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微肥组合方案。从高产角度考虑,南校糯96最优组合为每667 m2种植3 500~3 750株,施N 9.2~1.5 kg、P2O52.7~3.6 kg、K2O 6.75~7.42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肥料 产量 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毅 陈思 +3 位作者 柴瑞育 金菊良 胡田田 邱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1,104,共9页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根据番茄第一穗果的发育情况,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五个生育阶段,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建立产量与土壤...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根据番茄第一穗果的发育情况,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五个生育阶段,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建立产量与土壤含水率间回归模型,对各单一因素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并基于Jensen和Blank模型,分析产量对各阶段耗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其它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为中间水平时,番茄产量随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始花结果期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不随苗期而变化。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和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与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促进番茄产量的提高。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依次为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始花结果期、快速膨大期、苗期,相应的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为0.1658、0.1275、0.0941、0.0448、-0.1813。当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50%∽60%、90%∽100%、90%∽100%、90%∽100%、90%∽100%时,番茄可达最高单株产量1 406.04 g。综合分析表明,保证果实生长初期、品质形成期和快速膨大期灌水,减少苗期灌水,适当控制始花结果期灌水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产量 亏水阶段 土壤含水率 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Jensen、Bla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线辣椒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甜 范兴科 +2 位作者 吴普特 郝芝建 段东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线辣椒开花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及灌水上限,并进行了大田经济收入仿真预测。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对线辣椒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和交互效应,土壤水分下限主效应为灌水上限主效应的2.76倍;线辣椒灌水上限与土壤水分下限效应函数为一报酬递减函数,根据这个效应函数,理论上线辣椒获得最大产量的适宜灌水上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3.4%,土壤水分下限为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4%,预测大田条件下产量5585.85 kg/hm2,收入9821.85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 线辣椒 开花期 灌水上限指标 土壤水分下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继凤 王悦 +1 位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没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没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明显缩短,与其他参试因子无显著相关;四因子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密度、播种期、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特早熟春大豆适合高密度、高肥水平下栽培;中等土壤肥力下单产30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32个,其主要决策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播种期3月25日至4月18.日,种植密度57.3—61.2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232.5-395.55kg/hm^2,苗后期追施尿素138-209.8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因子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特早熟春大豆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文婷 张敏 +3 位作者 李春晖 朱赛赛 邵婷婷 刘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_2-0.142 947x_1~2-0.136 832x_2~2,根据模型得出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在黄瓜受到冷害时的临界值及温度、时间对冷害的影响。最终通过验证实验确定黄瓜受到冷害时电解质外渗率的临界值为1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指标 电导法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处理减轻采后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艾文婷 姜雪 +5 位作者 张敏 邵婷婷 刘威 赵昱瑄 郝爽 厉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71-177,共7页
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5℃,最佳热激时间24min。黄瓜果... 为探索热水热激处理减轻黄瓜冷害的最佳处理条件,采用“申青”黄瓜作为试验试材,以电解质外渗率作为冷害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热水热激处理温度37.5℃,最佳热激时间24min。黄瓜果实经热激处理后,在温度4℃、湿度85%冷库中贮藏5d的电解质外渗率实测值为25.13%,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21%,较未处理黄瓜果实提高了34.07%,说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试验优化了热水处理黄瓜果实低温贮藏冷害参数,建立的模型稳定可行,为黄瓜果实抗冷性的提高和冷敏型果蔬冷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果实 热水处理 电解质外渗率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弘弛 刘瑞 +3 位作者 焦乐乐 周凤 李慧 杨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浸提时间为0.5 h,超声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20 min。验证试验证明,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15.86%,与试验预估值15.97%基本吻合。因此,此工艺可稳定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红茶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因子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斌 陈晓婷 +3 位作者 孔祥海 丁力 邱丰艳 张清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0-43,共4页
通过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获得高茶多酚得率的速溶红茶制作最佳提取条件:茶叶颗粒为1 mm、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温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300 W、浸提时间为40 min,速溶红茶的茶多酚得率为34.52%。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因子... 通过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获得高茶多酚得率的速溶红茶制作最佳提取条件:茶叶颗粒为1 mm、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温度为60℃、超声波功率为300 W、浸提时间为40 min,速溶红茶的茶多酚得率为34.52%。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因子对速溶茶茶多酚得率的贡献值表现为超声波功率>茶粉细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供应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代顺冬 牛晓丽 +1 位作者 胡田田 周振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共4页
本试验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 本试验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随灌水量、施磷量和随施钾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但不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而变化。施磷量和施钾量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灌水量和施氮量。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和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间的负交互作用对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糖 灌水量 钾肥用量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