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架置入时期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QTc离散度和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雪 郑晓 杨枫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444-449,共6页
目的探讨1期支架置入和延期支架置入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QTc离散度、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期组和延期组,各40... 目的探讨1期支架置入和延期支架置入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QTc离散度、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期组和延期组,各40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期组术中采用1期支架置入,延期组术中采用延期支架置入。统计两组支架置入后2 h ST段回落指数、QTc离散度(QTcd)、校正QT间期(QTc)、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心肌灌注、血栓积分、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微小RNA-302b(miR-302b)、B型钠尿肽(BNP)、PCI情况,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QTcd(40.33±3.39)ms、QTc(42.30±5.51)ms低于1期组(55.15±4.06)ms、(58.82±5.17)ms,差值(27.68±5.15)、(28.03±4.89)高于1期组(11.84±4.48)、(12.63±3.95)(P<0.05),支架置入后2 h ST段回落指数高于1期组(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冠状动脉血流情况优于1期组(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血栓积分(2.41±0.16)分低于1期组(2.58±0.23)分,心肌灌注积分(2.65±0.11)分高于1期组(2.50±0.12)分,差值(0.81±0.04)分、(1.63±0.15)分大于1期组(0.58±0.05)分、(1.47±0.10)分(P<0.05);支架置入后2 h两组miR-302b、BNP水平低于支架置入前(P<0.05),支架置入后2 h延期组PLT(125.56±15.51)×10^(9)/L、D-D(0.40±0.08)mg/L水平低于1期组(182.33±17.65)×10^(9)/L、D-D(0.52±0.10)mg/L(P<0.05);延期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17.50%低于1期组(40.00%,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均无脱落病例。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期支架置入有助于降低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QTcd,改善心肌灌注,抑制血栓形成,减少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栓负荷 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延期支架置入 1期支架置入 qtc离散度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c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承军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5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qtc离散度 胺碘酮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高血压病QTc离散度增加因素的探讨
3
作者 宁险峰 黄琳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7期799-800,共2页
高血压是心原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而这又常源于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晚近的研究表明,体表心电图(ECGs)QTc离散度(QTcd)的增加对急性心梗后室速、室颤的发生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有报道高血压病患者QTcd增加,但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尚不... 高血压是心原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而这又常源于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晚近的研究表明,体表心电图(ECGs)QTc离散度(QTcd)的增加对急性心梗后室速、室颤的发生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有报道高血压病患者QTcd增加,但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尚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均符合1978年WHO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男48例,女12例,年龄45~76岁(56±12岁);其中Ⅰ期26例,Ⅱ期34例;伴左室肥厚者32例。所有患者均未行治疗,除外电解质紊乱、房颤、束支阻滞、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患者,均无服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qtc离散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对急性心肌梗塞QTc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庆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0期50-,共1页
目的探讨溶栓对急性心肌梗塞(AMI)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其中28例溶栓成功。分别测量溶栓成功组和失败组溶栓前后的QTcd。结果溶栓成功组溶栓后QTcd较溶栓前显著缩短[(89.9±23.2)msvs(60.5&... 目的探讨溶栓对急性心肌梗塞(AMI)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其中28例溶栓成功。分别测量溶栓成功组和失败组溶栓前后的QTcd。结果溶栓成功组溶栓后QTcd较溶栓前显著缩短[(89.9±23.2)msvs(60.5±13.6)ms,P<0.05]。溶栓失败组QTcd保持较高水平[(85.6±28.2)msvs(98.6±20.1)ms]。结论溶栓治疗成功可使AMI后的QTcd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塞 qtc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c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5
作者 程久佩 邵名亮 方存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2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QTc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2例成功进行单支或多支PCI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QTc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QTcd分别为(61.15±6.84)ms和(40.5... 目的:研究QTc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2例成功进行单支或多支PCI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QTc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QTcd分别为(61.15±6.84)ms和(40.57±6.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QTcd为(61.26±6.77)ms和(60.92±6.93)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PCI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QTcd,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介入治疗 qtc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离散度变化分析
6
作者 杨荣欣 刘瑞娟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5,共1页
目的从QTc离散度来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益处。方法3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结果30例中,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组溶栓后2、6、24h及1、4周QTc离散度明显下降(P<0001)... 目的从QTc离散度来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益处。方法3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结果30例中,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组溶栓后2、6、24h及1、4周QTc离散度明显下降(P<0001),无效组QTc离散度改变不明显,直到4周方有差异(P<0001),但其下降幅度与有效组相比仍存有差异(P<005)。结论有效溶栓QTc离散度下降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 qtc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I室性心律失常Lown's分级与QTc、JTc离散度的关系
7
作者 戚平平 赵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 qtc离散度 JTc离散 室性心律失常 Lown's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c间期离散度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8
作者 张建英 李凤菊 张宇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QTc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测量计算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QTcd,并分为糖尿病1组(未合并冠心病)44例,糖尿病2组(合并冠心病)42例,并测量4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QTcd及40例对照组的QTcd,进行...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QTc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测量计算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QTcd,并分为糖尿病1组(未合并冠心病)44例,糖尿病2组(合并冠心病)42例,并测量4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QTcd及40例对照组的QTcd,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糖尿病1组的QTc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糖尿病2组的QTcd较糖尿病1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1组及冠心病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虽然糖尿病1组的QTcd较冠心病组略小,但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2组与冠心病组比较,QTcd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QTcd对预测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qtc间期离散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试验诱导心肌缺血与Q-T离散度及Q-T_c离散度变化
9
作者 晋从海 章鸿 +1 位作者 牛求鼎 谢莲珍 《安徽医学》 2000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QT离散 qtc离散度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10
作者 牛红梅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6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对照分析10例口服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心电图以及同期未行依那普利治疗的10例患者的心电图对比QTcd分析...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对照分析10例口服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心电图以及同期未行依那普利治疗的10例患者的心电图对比QTcd分析。结果:依那普利治疗组QTcd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QT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改善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肌重塑,降低心律失常的危险度,减慢患者心力衰竭的进程,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qtc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