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抗旱保苗及土壤蓄水保墒效应的层次递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姜春霞 单宇茜 +3 位作者 杜宇昕 杜瑞卿 刘恩科 张冬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184-1189,共6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山西中晚熟玉米种植区的抗旱保苗蓄墒的耕作方式,通过设置耕作时期、耕作方法、深耕(深松)间隔期三因素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对玉米苗期0~30 cm土壤含水量、玉米出苗状况、成熟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的影响,并采用层... 为了筛选出适宜山西中晚熟玉米种植区的抗旱保苗蓄墒的耕作方式,通过设置耕作时期、耕作方法、深耕(深松)间隔期三因素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对玉米苗期0~30 cm土壤含水量、玉米出苗状况、成熟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的影响,并采用层次递进分析法,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的抗旱保苗蓄墒的耕作方式。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0~30 cm土壤含水率、玉米出苗率、成熟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多重比较、层次Q型聚类、综合判别分析法将15种耕作方式分成三大类,分类正确率达100%,筛选出最好的耕作方式是:秋隔年深松+秋旋耕、秋隔年深松+春旋耕,其中,秋隔年深松+秋旋耕、秋隔年深松+春旋耕处理0~3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8%、15.0%,出苗率分别为93.3%、93.0%,成熟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分别为418、415 mm,分别较秋旋耕(秸秆不还田)、春旋耕(秸秆不还田)、连旋带播的平均值提高了1.9、2.1百分点,4.4、4.1百分点,44.3、41.3 mm。综上所述,秋隔年深松+秋旋耕、秋隔年深松+春旋耕增加了0~3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了0~200 cm土壤贮水量,改善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玉米的出苗,可作为该区旱地农业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蓄水保墒效应 层次递进分析 层次q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的淮河中上游农业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东 李成杰 +1 位作者 刘运涛 樊宇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40,共6页
以项城市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Q型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辨别地下水化学变化不同来源,以判断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02个地下水化学组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 以项城市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Q型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辨别地下水化学变化不同来源,以判断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02个地下水化学组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10%。主成分1显示,TDS、总硬度、Clˉ、Cd和Pb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可能受到来自于工业废水的影响;主成分2显示,Fˉ、Iˉ和pH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水-岩作用的影响;主成分3显示,K^+和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Cr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主成分4显示,COD、氨氮和Cu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到生活污水的影响;主成分5显示,NOˉ_3和NOˉ_2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二者与Mn具有负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存在部分还原环境。Q型层次聚类分析将项城市102个地下水水样分为4组:1)受工业废水入渗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TDS、总硬度、NOˉ_3、Clˉ、Pb、Cd、Cd和Ba质量浓度较高,pH值较低,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28.4%;2)受生活污水入渗和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K^+、Cu、P、COD、NH^+_4和NOˉ_2质量浓度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北部和中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17.6%;3)受水-岩相互作用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Iˉ、Fˉ和pH值质量浓度较高,地下水埋深最深,分布较分散,占研究区比例为12.7%;4)混合水,其上述离子质量浓度中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和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41.3%。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有密切关系,且地下水埋深越浅,地下水污染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主成分分析 q型层次聚类分析 地下水水质 控制因素 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