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叠前深度偏移在四川盆地薄层成像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威 胡自多 +3 位作者 王小卫 杨哲 张永峰 韩令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7-111,11,共6页
四川盆地表层结构复杂,目的层埋藏深(大于7000m),深层反射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地震信号能量弱、频率低、子波畸变严重,进而导致深层成像分辨率低,薄层识别困难。为了减小地层吸收对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影响,采用GeoEast软件系统开展了... 四川盆地表层结构复杂,目的层埋藏深(大于7000m),深层反射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地震信号能量弱、频率低、子波畸变严重,进而导致深层成像分辨率低,薄层识别困难。为了减小地层吸收对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影响,采用GeoEast软件系统开展了Q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应用研究。Q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通过引入复速度和复旅行时,严格按照波场传播路径对地层吸收造成的振幅衰减和频散效应进行振幅补偿与相位校正,以有效提高深层成像的保真度和分辨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Q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能显著改善偏移结果的振幅关系、拓宽有效频带、提高偏移成像的分辨率,使深层薄层容易识别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q值模型 吸收补偿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云区全波形反演约束Q场建模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薛志刚 轩义华 +3 位作者 刘铮 但志伟 史文英 秦宏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3-623,共11页
复杂的浅层气云使地下波场严重扭曲,地震剖面呈现模糊带,影响工区的构造认识和储层描述.品质因子Q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衰减属性,Q深度偏移是考虑了地层吸收衰减的偏移成像技术,是提高气云区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当浅层气云和深层底辟... 复杂的浅层气云使地下波场严重扭曲,地震剖面呈现模糊带,影响工区的构造认识和储层描述.品质因子Q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衰减属性,Q深度偏移是考虑了地层吸收衰减的偏移成像技术,是提高气云区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当浅层气云和深层底辟构造复杂发育时,常规Q场建模的精度往往不能满足Q偏移精细建模的需求.为解决以上难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波形反演(full wave inversion,FWI)约束Q场建模技术思路:基于常规网格层析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利用FWI技术精细刻画速度异常进而约束Q模型的建立.这一“常规层析FWI Q反演”迭代的技术思路在白云凹陷Q深度偏移成像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气云模糊区的成像质量,而且避免了油气勘探认识的多解性,证明了FWI约束Q场建模和Q深度偏移技术方法对改善复杂气云发育区的成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q深度偏移 气云区 底辟模糊带 白云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海陆过渡带Q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见伟 叶月明 +1 位作者 钟世超 常少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5-1399,I0006,共6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海陆过渡带的地下构造复杂,由于地表及地下黏弹介质吸收,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严重,造成地震信号强度和频带宽度的损失,为了提高成像精度,需要补偿地震波能量在地层中的衰减。反Q滤波和时频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震波的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海陆过渡带的地下构造复杂,由于地表及地下黏弹介质吸收,导致地震波能量衰减严重,造成地震信号强度和频带宽度的损失,为了提高成像精度,需要补偿地震波能量在地层中的衰减。反Q滤波和时频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地震波的传播路径,然而实际地震波的能量衰减是与传播路径密切相关的。为此,采用基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的地震成像方法,在偏移过程中考虑了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地震波能量衰减,从能量归位和衰减补偿两方面提高偏移成像质量。应用Q叠前深度偏移,利用Q层析方法获得了Q模型,基于Q模型进行Kirchohoff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有效补偿了振幅、校正了相位畸变,提高了深部数据的信噪比、保真度及构造解释精度,为叠前反演、岩性识别和流体检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带 能量衰减 q层析 q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高密度三维地震处理技术与效果
4
作者 马运利 蒋红志 +1 位作者 杜春江 陈振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3-124,共2页
长期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何文渊等,2011)。近年来,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逐步开展准高密度、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黄土塬区地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一方面,地表覆盖巨厚黄土层,压实... 长期以来,地震勘探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何文渊等,2011)。近年来,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逐步开展准高密度、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黄土塬区地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一方面,地表覆盖巨厚黄土层,压实作用较弱,结构松散,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吸收衰减作用和能量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初至拾取 约束层析反演 分步多域噪音压制 一致性处理 q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地震勘探技术在深层碳酸盐岩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华会 苏勤 +3 位作者 张光荣 曾鸣 刘桓 孟会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28,7,共9页
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碳酸盐岩埋藏深、信号弱、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必须对其开展高保真、高分辨率成像处理以满足勘探需求。在宽频地震资料采集基础上,通过使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特色技术,包括Q吸收补偿、Q层析建模、Q叠前深度偏移... 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碳酸盐岩埋藏深、信号弱、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必须对其开展高保真、高分辨率成像处理以满足勘探需求。在宽频地震资料采集基础上,通过使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特色技术,包括Q吸收补偿、Q层析建模、Q叠前深度偏移和低频补偿等技术,有效改善了深层碳酸盐岩薄储层成像效果。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证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拓展了地震信号的有效频带宽度,提高了深层碳酸盐岩的成像效果和分辨率,具体表现在台缘带成像更清楚,地层接触关系和断层刻画更加清晰;利于开展精细层位解释和储层预测,降低地震资料解释和反演多解性。该技术在其他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地区和非常规油气薄储层“双高”(高保真度、高分辨率)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地震勘探 碳酸盐岩 q吸收补偿 q叠前深度偏移 低频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保真宽频宽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处理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包燚 陈志德 +3 位作者 王成 张芝铭 丁吉丰 王洋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20,共15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勘探已见良好前景,实验室测量结果表明古龙页岩具有极强的各向异性和吸收衰减效应,强各向异性会造成速度分析失准,强吸收衰减会造成地震频率降低和波形相位畸变,二者综合影响会降低地震成像结果的保真度和可靠性。为...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勘探已见良好前景,实验室测量结果表明古龙页岩具有极强的各向异性和吸收衰减效应,强各向异性会造成速度分析失准,强吸收衰减会造成地震频率降低和波形相位畸变,二者综合影响会降低地震成像结果的保真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地震处理成果保真度和对井符合程度,消除各向异性和吸收衰减对处理成果的影响,消除断层附近因同相轴成像上翘带来的构造误差,提供保真处理成果和高品质CRP道集。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和波动方程正演指导下的各向同性速度分析方法,得到平滑准确的初始速度场;应用黏滞声学介质稳相Q偏移展宽频带提高分辨率并更新速度,采用OVT域数据规则化和OVT偏移得到宽方位处理成果用于裂缝预测;结合实验室测量结果和井信息建立场,完成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利用基于Hessian矩阵真振幅恢复技术为叠前反演提供高品质保真CRP道集。研究成果可为地质和工程甜点预测提供高品质的地震处理成果和CRP道集,后验井钻探成果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提高古龙页岩油地震预测符合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页岩油 稳相q偏移 各向异性 PSDM(叠前深度偏移) 真振幅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区地震数据高分辨率处理关键方法及其在尼日尔Agedem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勤 曾华会 +2 位作者 徐兴荣 王德英 孟会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8,共11页
针对表层沙丘对地震反射波的高频能量吸收衰减严重会导致沙漠区地震资料存在分辨率低、能量弱、频带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微测井约束的近地表叠前Q补偿、叠前深度Q偏移及基于井约束的压缩感知叠后拓频等3种方法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针对表层沙丘对地震反射波的高频能量吸收衰减严重会导致沙漠区地震资料存在分辨率低、能量弱、频带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微测井约束的近地表叠前Q补偿、叠前深度Q偏移及基于井约束的压缩感知叠后拓频等3种方法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在尼日尔Agedem地区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①经微测井约束的Q补偿法处理后,尼日尔Agedem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均更高,同相轴更光滑连续,有效信息能量增强,细小结构刻画得更为清晰;频带宽度从35 Hz拓宽至约70 Hz,主频从30 Hz提升至约45 Hz。②Q叠前深度偏移消除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非弹性因素和地层吸收所引起的衰减与频散,保证了成像精度。③基于井约束的压缩感知叠后拓频方法处理后的结果较无井约束拓频处理与井合成记录更为匹配,具有更好的保真性,进一步提升了弱信号能量,恢复了严重吸收衰减效应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尼日尔Agedem地区20~40 ms层位位置更准确,在无井约束处理后180 ms处出现的层位假象问题得到解决。④该联合方法在尼日尔Agedem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处理后的地震资料断层结构清晰、断面波干脆、小断层错段明显容易识别;结合测井数据对DB1井进行井-震标定后,全井段相关系数大于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q补偿 叠前深度q偏移 压缩感知叠后拓频 吸收衰减 高分辨率 地震波 尼日尔Agedem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系统在四川盆地JY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浩天 冉崎 +3 位作者 陈康 张光荣 张福宏 何青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15,共10页
四川盆地JY地区火山岩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储层内部结构复杂、火山机构特征多样、岩性与岩相变化快等,在剖面上无法精细刻画火山岩体和火山机构。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实际数据建立火山岩模型,利用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逆时偏... 四川盆地JY地区火山岩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储层内部结构复杂、火山机构特征多样、岩性与岩相变化快等,在剖面上无法精细刻画火山岩体和火山机构。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实际数据建立火山岩模型,利用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逆时偏移成像分析了火山岩地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屏蔽效应,找到火山岩地区地震资料成像关键点,再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搭建相应的宽频保真处理流程,重点采用低频保护去噪技术、低频补偿技术以及多信息约束深度域Q偏移技术,在提高有效信号低频端能量与信噪比的同时,将地震资料向高频端拓展。研究结果表明:①火山岩发育对地震波传播具有较强的屏蔽效应,低频信号对其穿透能力更强,对边界成像更有利,高频信号对火山岩内幕成像更有利;②通过保低频处理可以提高有效信号在低频端的能量与信噪比,改善成像效果;③Q偏移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火山岩内幕以及火山通道的解释提供证据。与以前处理的地震资料相比,新处理的地震剖面火山岩包络面更清楚,内幕反射细节更丰富,顶、底反射界面更容易识别,为火山岩的精细刻画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逆时偏移 二次信噪分析 低频补偿 深度域q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