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大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教学模式研究——基于Python课堂教学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勇斌 王晨 +1 位作者 付秀丽 齐元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14-118,共5页
K.I.S.S教学模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某高校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Python课堂为研究环境,通过使用“K.I.S.S模型反馈量表”和“大学生Python学习元认知能力调查量表”,调查了新的Python课堂教学模式... K.I.S.S教学模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北京某高校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Python课堂为研究环境,通过使用“K.I.S.S模型反馈量表”和“大学生Python学习元认知能力调查量表”,调查了新的Python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新的Python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Python课堂教学中,实验组采用K.I.S.S教学模型来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对问卷数据进行SPSS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引入K.I.S.S模型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Python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水平 K.I.S.S模型 python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课堂教学形态变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金明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30,共3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新形态应运而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优势,创设立体交互式、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丰富的跨区域教学交流活动,使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质,从根本上促进了教育的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新形态应运而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优势,创设立体交互式、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丰富的跨区域教学交流活动,使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质,从根本上促进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下课堂教学场景、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情感的新形态,以及课堂教学形态变革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形态变革的优化策略,即助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建立本土化的数字教育系统、构建数字化网络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课堂教学 课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君 郑笑薇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09,158,共5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GenAI)掀起全球智能革命浪潮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技术介入的深度震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显示,78%的成员国已将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欧美国家依托认知科学与AI交...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GenAI)掀起全球智能革命浪潮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技术介入的深度震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显示,78%的成员国已将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欧美国家依托认知科学与AI交叉研究,推动GenAI从工具层面向教学逻辑的渗透;2025年3月28日,教育部召开了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为主题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提出要“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①当GenAI真正走进教育实践、走进课堂教学,将会浮现哪些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思考与应对?这是GenAI在教育教学应用层面将面临的新挑战与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AI 课堂教学 教育变革 教育实践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再深化:方向与行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凡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前不久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上,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主题,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教师展开深入研讨并形成系列共识。一是坚守教育本...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前不久在四川省德阳市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上,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主题,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教师展开深入研讨并形成系列共识。一是坚守教育本质,以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发挥引领课堂教与学变革;二是开展深入研究,探索素养导向的教与学变革有效路径;三是以教育家精神赋能,引领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级提质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家精神 教学领导力 数智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解析
6
作者 侯怀银 梁烨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1-6,共6页
“课堂教学”一词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课堂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班级为组织形式,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师生互动共同体通过对话协商与实践探究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生成的动态实践活动,是... “课堂教学”一词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课堂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班级为组织形式,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师生互动共同体通过对话协商与实践探究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生成的动态实践活动,是融合认知实践与社会交往的系统性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课堂教学对象的交互性、课堂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课堂教学实施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感性。课堂教学与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微课教学、云课堂教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内涵 课堂教学外延 课堂教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政策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内在逻辑、关键机制与实施路径
7
作者 杨现民 李王伟 +1 位作者 李新 姚凤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是教育生态重塑与系统革新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从多重政策视角探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是深化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重要路径。新近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双减”政策以及教育数字化... 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是教育生态重塑与系统革新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从多重政策视角探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是深化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重要路径。新近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方案、“双减”政策以及教育数字化战略构成的“三元政策”的叠加效应成为驱动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三元政策的驱动影响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理念、技术、方法与目标指向,构成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逻辑。认识与把握这种逻辑,需要设计并构建数据赋能的教学运行机制、育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开放包容的教学创新机制等三项关键机制,从而保障课堂教学转型的顺利推进。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关键机制,则需要从实施路径入手,系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变革。具体而言,各地可从构建政策协同发力运行闭环、推进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打造课堂教学转型典范样态、建立智能化质量评估体系、创设区校联动数字教研新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政策 课堂教学转型 内在逻辑 关键机制 实施路径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其破解
8
作者 张铭凯 周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共7页
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样态,重塑学生学习体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仍存在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滞缓、学生思维活性陷入僵化、可视化智能评价有形无实和技术... 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样态,重塑学生学习体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仍存在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滞缓、学生思维活性陷入僵化、可视化智能评价有形无实和技术理性僭越课堂展开等现实困境。研究认为,破解现实困境进而助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四维进路”在于: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夯实转型胜任力,以师生智慧凝聚促进数字成果共享,以多元智能评价导引教学评一体化和以伦理教育自觉维护数字课堂良序。由此,切实推进数字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和谐互动,为核心素养培育探寻新动能,实现数字化赋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质量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对课堂教学的僭越之殇与破解之道
9
作者 郭超华 臧莹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共8页
教育数字化为课堂教学提供转型机遇的同时,存在着极易被忽视的风险。过度的教学数字化赋能、固化的数字化结合方式、教育数字化之于课堂教学的“智能接替”等均反映出教育数字化对课堂教学的僭越,继而导致教师被教育数字化取代、学生被... 教育数字化为课堂教学提供转型机遇的同时,存在着极易被忽视的风险。过度的教学数字化赋能、固化的数字化结合方式、教育数字化之于课堂教学的“智能接替”等均反映出教育数字化对课堂教学的僭越,继而导致教师被教育数字化取代、学生被教育数字化异化、师生交往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等风险的产生。为防止教育数字化对课堂教学的僭越,教育者应明晰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质,回归课堂教学“育人”本质;拓展数字化应用范式,促进人数协同下的融合共生;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深化学生“数字胜任力”的培育;坚守课堂教学伦理底线,正确运用数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课堂教学 教学伦理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申数智时代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10
作者 李森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共1页
数智技术的时代变革引发课堂教学的深度转型,但与此同时,技术中心主义带来的技术过度使用也会遮蔽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导致数智时代的课堂教学出现泯灭主体地位、忽视责任意识、割裂情感交往、淡化生命价值等现实隐忧。人文性即以人为目... 数智技术的时代变革引发课堂教学的深度转型,但与此同时,技术中心主义带来的技术过度使用也会遮蔽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导致数智时代的课堂教学出现泯灭主体地位、忽视责任意识、割裂情感交往、淡化生命价值等现实隐忧。人文性即以人为目标和宗旨,其本质是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人文性 数智时代 技术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路径--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与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探索》
11
作者 黄小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201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来,全国各高校建立...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201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来,全国各高校建立起英美文学课程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基本体系,相关专著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当下研究要么从英美课程教学实践出发谈课程改革,要么从教育理论出发谈课程改革,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仍有待突破。在英美文学课程研究亟待契合理论以指导与支撑的背景下,毕晓直老师的新著《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与英美文学教育的研究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23年版)基于英美文学教学原理,系统探讨了英美文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理论架构及其实践路径,引发了广泛学术关注。具体而言,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 课程改革 英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Action2模型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刘超 邵知宇 董翠香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135,共9页
依托先进的MMAction2模型,首次将其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设计一套涵盖多元智能算法分析和可视化反馈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从数据采集到行为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研究表明,该系统由4个核心模块组成:感知层(负责数据采集与输入)... 依托先进的MMAction2模型,首次将其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设计一套涵盖多元智能算法分析和可视化反馈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从数据采集到行为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研究表明,该系统由4个核心模块组成:感知层(负责数据采集与输入)、平台层(进行数据处理与存储)、模型层(完成行为识别与分析)以及应用层(提供数据可视化与结果反馈)。这些模块高效协同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行为评价体系。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在篮球课堂教学中达到92%的行为识别准确率,分析结果与人工标注一致性高达95%,可显著提升教学评价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 人工智能 评价系统 神经网络 MMAction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融合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基于TOE理论框架
13
作者 李雯雯 冯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02-112,共11页
数智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机遇与挑战,也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方略。职业院校作为教育、产业、科技的集中交汇点,是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力军、产业提质增效的策源地... 数智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机遇与挑战,也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方略。职业院校作为教育、产业、科技的集中交汇点,是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力军、产业提质增效的策源地。面对数字技术和智能应用的发展,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进程中呈现出的数字技术嵌入下主体知行不一、数智应用普及下虚实角色错位、数字场域建构下生态治理失衡等现实问题,是制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基于TOE理论分析框架,从技术渗透、组织重塑、环境协同三个维度破解数智融合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困境,提出技术渗透下课堂教学主体的递归性形塑、组织重塑下课堂教学空间的拓扑性贯通、环境协同下课堂教学场域的融合性转型等解决路径。未来,职业教育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认知图式,协同教学场域的主体间性,从着眼技术转向统整全局的融合生态,逐步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效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融合 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的本质及建构策略
14
作者 刘亚敏 夏施思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以互动者达成研究共同体角色共识为前提,其本质上是以教学符号交互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的机制,是促进互动者双向发展的创造性对话。构成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的关键性要素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巨大的互动仪式... 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以互动者达成研究共同体角色共识为前提,其本质上是以教学符号交互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的机制,是促进互动者双向发展的创造性对话。构成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的关键性要素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巨大的互动仪式链,互动仪式的完成是有效教学互动的基础和关键。促进研究生教学互动可通过“情境定义”创设互动环境,凭借“元过程启发”奠定互动基础,依托“解释性讨论”遴选互动内容,并为激活对话搭建“脚手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堂教学互动 情境定义 元过程启发 解释性讨论 创造性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医学》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及实践
15
作者 李学钊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在《中兽医学》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与授课知识点相契合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并进行教学实践。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挖掘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与授课知识点契合度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望... 在《中兽医学》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与授课知识点相契合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并进行教学实践。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挖掘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与授课知识点契合度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望进一步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学 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 育人元素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挑战与突破路向——基于TOE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磊 李恬 刘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 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TOE理论视角,对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在技术层面,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构筑底层架构;在组织层面,全要素协同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创新驱动体育课堂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层面,教育空间的多维构建保障体育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然而,当前转型过程中仍存现实挑战:数字化教学设施“量质不足”,“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匮乏;教学主体内生能力偏弱,组织协同联动机制缺乏;政策理念偏差,数字化路径不清晰。据此提出突破路向:推动数字化教学场景增量提质,拓宽“数字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提升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内生能力,构建共享共建的组织间全要素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数字化转型 TOE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化风险及其应对
17
作者 李荣华 田友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6,共6页
教学技术化以器物、工艺以及智能等三维形态寓存于教学场景中,已构成一种影响教学进程的基本事实。其在推动着教学发展的同时,也程度不一地触发着包括僭越、戒断、疏离以及趋同等在内多重形态的风险情境,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教学技术化以器物、工艺以及智能等三维形态寓存于教学场景中,已构成一种影响教学进程的基本事实。其在推动着教学发展的同时,也程度不一地触发着包括僭越、戒断、疏离以及趋同等在内多重形态的风险情境,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为应对教学技术化风险,需进一步承认教学技术价值的二重性,嵌入教学技术运作的规约性,增强教学技术活动的适应性,以及焕发教师技术操控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技术化 课堂教学技术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童玉 林丽娟 +2 位作者 翟雯容 朱树玲 张雪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探讨5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的107名护生为试验组,另外2个班的83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5E-对分课堂教... 目的:探讨5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21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的107名护生为试验组,另外2个班的83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5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元认知能力及满意度教学。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83.65±4.30)分]高于对照组[(82.05±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维度得分[(40.16±2.79)分、(42.40±2.54)分、(43.07±3.03)分、(43.07±3.03)分、(40.79±3.18)分、(41.51±3.32)分、(42.66±3.27)分]均高于对照组[(38.90±4.24)分、(41.31±4.36)分、(42.10±3.47)分、(40.35±4.85)分、(39.70±4.35)分、(40.33±3.94)分、(41.51±3.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和元认知评价维度得分及总分[(26.37±3.44)分、(23.45±1.93)分、(23.42±2.48)分、(20.15±2.43)分、(93.39±7.89)分]均高于对照组[(25.28±3.37)分、(21.90±2.25)分、(22.39±2.44)分、(18.86±2.10)分、(87.64±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度评价量表教学设计满意度、学习能力满意度和教学评价满意度维度得分及总分[(4.74±0.37)分、(4.74±0.41)分、(4.76±0.40)分、(4.75±0.34)分]均高于对照组[(4.33±0.47)分、(4.33±0.47)分、(4.51±0.46)分、(4.42±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E-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 护生 基础护理学 护理实训 5E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昱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1-55,共5页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可以促进课堂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与精准管理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公平与终身学习的进程。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课堂教学设计数据驱动的精准性不足、...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可以促进课堂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与精准管理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公平与终身学习的进程。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课堂教学设计数据驱动的精准性不足、课堂教学实施中智能技术整合不足、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挑战,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是基于学情数据精准设计课堂教学、融合智能技术创新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 学情数据 智能技术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层级与进阶路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宇 汤筱玙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106,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课堂教学,既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系统阐释了不同赋能形态的内涵特征与内在关联,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层级框架并提供了典型示例。该框架包括四个逐级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课堂教学,既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文章系统阐释了不同赋能形态的内涵特征与内在关联,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层级框架并提供了典型示例。该框架包括四个逐级递进、相互关联的层级:“劳动替代与任务辅助”作为基础形态,聚焦基础性教学任务的工具赋能;“能力增强与边界拓展”作为初级形态,致力于提升教学效能与拓展教学边界,提供多样化服务赋能;“人机协同与创新激活”作为中级形态,强调人机深度协作与教学创新能力的激发,实现具有协同意识的智能主体赋能;“认知融通与思维塑造”作为高级形态,着眼于教学智慧的深度融合与高阶思维的培养,实现多元智能体共生的融合赋能。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形态演进所呈现的层次性与纵深性特征,文章进一步提出实现层级进阶的系统化路径,包括政策指引与制度保障、素养提升与观念完善、价值重塑与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 教学智能体 教育大模型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