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ushover分析的群桩基础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叶爱君 鲁传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4,共7页
把桥梁群桩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构件,基于Pushover分析,提出群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建立承台底荷载模型和非线性群桩基础结构模型(弹塑性桩身模型、非线性边界条件),并提出衡量群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双指标(位移延性系数和抗力增大系数)... 把桥梁群桩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构件,基于Pushover分析,提出群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建立承台底荷载模型和非线性群桩基础结构模型(弹塑性桩身模型、非线性边界条件),并提出衡量群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双指标(位移延性系数和抗力增大系数)。根据这一方法,选取一个实际的桥梁群桩基础作为背景建立群桩基础的非线性结构模型以及一系列的荷载工况,计算各种荷载水平对应的群桩基础推倒曲线,并采用本文建议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抗力增大系数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承台底的轴力和弯矩水平虽然对群桩基础的屈服状态和极限状态对应的水平力和位移有显著影响,但对整体抗震性能指标影响很小;在各种荷载水平下,群桩基础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抗力增大系数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抗震性能 pushover分析 荷载模型 位移延性系数 抗力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shover方法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桂峰 李晓芬 张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70,共9页
以郑州市上街区某小学综合办公楼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计算了解了该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研究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 以郑州市上街区某小学综合办公楼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该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计算了解了该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研究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小震不坏"和"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从推覆过程中观测到的梁柱塑性铰发展情况来看,结构破坏基本上呈"梁铰机制",满足规范关于"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说明结构原设计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从分析得到的结构各层层间位移角以及各层梁柱塑性铰发展情况来看,结构第3层与4层交接处抗侧刚度突变,属于结构中相对薄弱部位,在构造上应予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抗震性能评估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林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1-16,共6页
运用SAP2000Pushover对框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框架混凝土结构在多遇、罕遇条件下底部总剪力-顶点位移曲线、抗震性能点及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的分布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性能评价,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找出了结构在... 运用SAP2000Pushover对框架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框架混凝土结构在多遇、罕遇条件下底部总剪力-顶点位移曲线、抗震性能点及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的分布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性能评价,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找出了结构在罕遇条件下结构的薄弱环节,且使结构满足"强柱弱梁"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 层间位移角 塑性铰 抗震性能 推覆分析 SAP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的抗震评估
4
作者 杨益波 黄杰 《山西建筑》 2009年第8期93-94,共2页
指出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对已有和新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常用的方法,对Pushover分析方法的分析目的,目标位移以及横向荷载的确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进一步推广该分析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pushover 地震 性能评估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hover在现役建筑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志勇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2期26-27,共2页
分析了我国现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的现状,提出了对现役建筑进行抗震评估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Pushover方法在现役建筑进行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现役建筑 pushover方法 抗震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墩柱不同侧向分布模式下Pushover分析
6
作者 杨江国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7期96-99,共4页
非线性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现采用多种不同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对依托工程进行Pushover分析与研究,进而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对于Pushover分析结果影响... 非线性Pushover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现采用多种不同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对依托工程进行Pushover分析与研究,进而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对于Pushover分析结果影响较大,对桥梁结构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时,应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 pushover分析 纤维单元 侧向力分布模式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弹塑性设计方法(pushover)的原理和改进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力 李红玲 《山西建筑》 2003年第17期8-9,共2页
阐述了以ATC 40为主的推覆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提出了利用地震非弹性反应谱曲线和能力谱曲线来求解目标位移的方法 ,从而避免了在迭代求解目标位移时不收敛的问题。
关键词 能力谱法 目标位移 水平荷载模式 抗震 非弹性反应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恺泽 刘伯权 +1 位作者 鄢红良 梁兴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在高层建筑静力弹塑性分析中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基础上,采用能力谱法替代原有的动力时程分析,在现行规范加速度反应谱基础上计算结构各振型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各性能水平的位移反应,然后将其转化为相应... 为在高层建筑静力弹塑性分析中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基础上,采用能力谱法替代原有的动力时程分析,在现行规范加速度反应谱基础上计算结构各振型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各性能水平的位移反应,然后将其转化为相应多自由度(MDOF)结构的位移反应,并通过振型组合方法(SRSS)求得结构的总位移反应,用其与剪力墙的目标位移进行比较,判断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性能目标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合理地反映了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评估方法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 能力谱法 位移反应谱 性能目标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郑睿 于虹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展开了抗震性能研究,提出一种高适应性的Pushover分析方法.在传统Pushover方法基础上,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和结构刚度蜕变的影响,通过补充设计提升抗震性能分析的适应性.为了有效应对地震中的不确定性,配置了3种载荷... 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展开了抗震性能研究,提出一种高适应性的Pushover分析方法.在传统Pushover方法基础上,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和结构刚度蜕变的影响,通过补充设计提升抗震性能分析的适应性.为了有效应对地震中的不确定性,配置了3种载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倒三角载荷、抛物线载荷及分层分布载荷下,可以从位移、角位移方面给出稳定的抗震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位移分析 角位移分析 pushover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加层在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宝金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0-394,共5页
文章以某幢办公楼轻钢加层改造项目为例,研究轻钢加层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SAP2000建立了结构加层前、后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明显增大,... 文章以某幢办公楼轻钢加层改造项目为例,研究轻钢加层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SAP2000建立了结构加层前、后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明显增大,扭转效应变强,部分参数超过规范限值,通过优化支撑布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使得结构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文中结果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加层 层间位移 pushover分析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砌体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探讨 被引量:48
11
作者 苏启旺 许浒 +2 位作者 吴昊 张扬 刘国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水准的评价指标易于被工程师所接受。首先讨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的取值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砌体结构墙体及模型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水准的评价指标易于被工程师所接受。首先讨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的取值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砌体结构墙体及模型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砌体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建议取值,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层间位移角 性能目标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66
12
作者 汪梦甫 周锡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9,共6页
以反应谱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循环侧推的多振型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到结构等效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及滞回特性,发展了较简单且较为精确的计算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顶层位移反应的方法。探讨了... 以反应谱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循环侧推的多振型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到结构等效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及滞回特性,发展了较简单且较为精确的计算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顶层位移反应的方法。探讨了应用静力、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算例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侧推 修正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顶点位移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磊 李建中 范立础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7-164,共8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位移需求估计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被引量:25
14
作者 叶献国 周锡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文章对现有的几种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近似方法,其中包括推覆分析、能力谱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能力谱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一典型结构的分析实例,初步证明了文章建议的方法... 文章对现有的几种评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近似方法,其中包括推覆分析、能力谱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能力谱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通过一典型结构的分析实例,初步证明了文章建议的方法简便有效,在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中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分析 能力谱方法 结构抗震性能 近似评估 建筑结构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结构推覆分析目标位移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毅彬 杜培龙 郭子雄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目标位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考虑高振型影响的结构推覆分析目标位移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其他常用推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结构推覆分析,并与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目标位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考虑高振型影响的结构推覆分析目标位移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其他常用推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结构推覆分析,并与地震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结构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目标位移 高振型 推覆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评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倩 刘文锋 +1 位作者 王树臣 刘晓天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9-14,20,共7页
对结构进行多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揭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反应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优化的抗震性能设计和更加有针对性的加固改进方案.以多层和高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 对结构进行多级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揭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反应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优化的抗震性能设计和更加有针对性的加固改进方案.以多层和高层RC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遇、基本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Pushover分析与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一致,基于抗震性能评估的工作量和精度需求的考量,推荐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评估 pushover分析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RC框架结构 多级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的静力弹塑性抗震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国华 何若全 高晓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5年第4期41-45,共5页
对基于功能的抗震分析方法(push-over)的原理及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push-over分析中常用的水平荷载分布模式和目标位移确定方法,通过计算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基于功能抗震设计 静力弹塑性分析 push—over分析方法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横系梁钢管混凝土双柱墩抗震性能分析
18
作者 何超 李洋 《现代交通技术》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与滞回分析,探索柔性横系梁对钢管混凝土双柱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建立单柱墩、柔性横系梁双柱墩和刚性横系梁双柱墩模型,并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研究横系梁刚度的变化对墩顶位移能力、位移...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与滞回分析,探索柔性横系梁对钢管混凝土双柱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建立单柱墩、柔性横系梁双柱墩和刚性横系梁双柱墩模型,并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研究横系梁刚度的变化对墩顶位移能力、位移延性系数及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横系梁刚度增大,墩顶的位移延性能力减小,位移延性系数增大,桥墩水平承载能力提高,同时滞回耗能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分析 滞回性能 横系梁 抗震性能 位移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理论的震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19
作者 周小龙 卢海林 +1 位作者 叶彦 汤正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9,共7页
为了准确评估地震受损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模态弹塑性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动力特性的增量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IDPA)。该方法结合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对传统Pushover分析方法中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顶点目标... 为了准确评估地震受损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模态弹塑性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动力特性的增量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IDPA)。该方法结合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对传统Pushover分析方法中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顶点目标位移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高阶振型影响,改进了传统方法中侧向力的加载模式;确定了建立地震受损构件抗震性能分析模型的方法,给出了IDPA方法针对地震受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实施步骤。将改进方法应用于某10层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中,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和IDPA方法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IDPA方法能够有效模拟损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反应,也能体现损伤结构再次遭遇地震作用时的非线性行为,特别是对于高阶振型影响明显的结构,IDPA方法能够获得较理想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损结构 抗震性能 评估方法 目标位移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线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友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了有效的提高火电厂主厂房的抗震能力,增加安全性,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建立相应的线弹性结构模型,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考察这种结构形式的地震响应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线性结构层间位移角分布曲线的形状大致是... 为了有效的提高火电厂主厂房的抗震能力,增加安全性,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建立相应的线弹性结构模型,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考察这种结构形式的地震响应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线性结构层间位移角分布曲线的形状大致是相同的,且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从体系层面上考察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是否合理,以及有无可优化的可能,同时为主厂房的大震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厂房 层间位移角 线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