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Ni_3和Ce_2Ni_7型贮氢合金电极容量衰减的交流阻抗谱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罗永春 蔡秀娟 +2 位作者 阎汝煦 王大辉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7,共5页
测试不同循环状态下PuNi3和Ce2Ni7型贮氢合金电极在放电深度为50%条件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路图.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PuNi3型合金和Ce2Ni7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和接触阻抗(R2,R3)均随循环次数... 测试不同循环状态下PuNi3和Ce2Ni7型贮氢合金电极在放电深度为50%条件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路图.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PuNi3型合金和Ce2Ni7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和接触阻抗(R2,R3)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PuNi3型合金电极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较Ce2Ni7型合金电极先达到最小值.在后期循环过程中,PuNi3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及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R2,R3)均明显大于Ce2Ni7型合金电极,这说明PuNi3型合金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腐蚀与粉化均比Ce2Ni7型合金电极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i3型和ce2ni7型贮氢合金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xYxMgNi14(x=0~2)贮氢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永春 陈江平 +3 位作者 张法亮 阎汝煦 康龙 陈剑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4,共5页
系统研究了La3-xYxMgNi14(x=0,1.0,1.5,2.0)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均由Gd2Co7和Ce2Ni7型结构相组成.随Y含量值x的增加,Gd2Co7型相的丰度增加,Ce2Ni7型相的丰度减少.合金各相的晶胞参数(a,c)和晶胞体积(V)均随... 系统研究了La3-xYxMgNi14(x=0,1.0,1.5,2.0)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构分析表明,合金均由Gd2Co7和Ce2Ni7型结构相组成.随Y含量值x的增加,Gd2Co7型相的丰度增加,Ce2Ni7型相的丰度减少.合金各相的晶胞参数(a,c)和晶胞体积(V)均随x的增加而线性减小.电化学研究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减小,活化性能显著降低.合金随x的增加,HRD值减小与合金电极电催化活性及氢在合金相中的扩散速率的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g-ni合金 ce2ni7结构 RIETVELD方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1.5Mg0.5Ni7-xCox(x=0~1.8)贮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法亮 罗永春 +2 位作者 孙凯 康龙 陈剑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La1.5Mg0.5Ni7-xCox(x=0~1.8)贮氢合金电极由高频感应熔炼加热处理制备得到。合金结构分析表明,合金主相为Ce2Ni7型结构,Mg原子分布在Ce2Ni7型单胞结构的Laves相单元中,而Co原子则分布在CaCu。单元中。随着合金中Co含量的增多... La1.5Mg0.5Ni7-xCox(x=0~1.8)贮氢合金电极由高频感应熔炼加热处理制备得到。合金结构分析表明,合金主相为Ce2Ni7型结构,Mg原子分布在Ce2Ni7型单胞结构的Laves相单元中,而Co原子则分布在CaCu。单元中。随着合金中Co含量的增多,点阵参数和单胞体积呈增大趋势,氢化物变的更加稳定。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在298K条件下介于1.01×10^3~1.01×10^4Pa之间,吸放氢滞后效应较小。舍金电极的电化学分析表明合金具有390mAh/g以上的放电容量和良好的活化特性,Co元素不利于合金电极循环稳定性的改善,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是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La1.5Mg0.5Ni7.0合金电极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e2ni7结构 电化学性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Co-P对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影响
4
作者 许剑轶 王宇冰 +2 位作者 李霞 王青春 张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1-1984,共4页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在A2B7型La1.5Mg0.5Ni6.5Co0.5贮氢合金表面化学沉积Ni-Co-P,研究了沉积前后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相比,沉积处理后合金电极活化次数、高倍率放电性能、交换电流密度和极限电流密度率均得到明显的提...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在A2B7型La1.5Mg0.5Ni6.5Co0.5贮氢合金表面化学沉积Ni-Co-P,研究了沉积前后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相比,沉积处理后合金电极活化次数、高倍率放电性能、交换电流密度和极限电流密度率均得到明显的提高,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金电极循环寿命也在一定程度均好于未包覆的。表明化学沉积Ni-Co-P能有效地提高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7合金 化学沉积ni—Co—P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