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Ⅳ)、Pu(Ⅴ)在不同质地砂土中的分配
1
作者 于静 司高华 +1 位作者 黄云贵 刘东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Pu(Ⅲ)、Pu(Ⅳ)、Pu(Ⅴ)和Pu(Ⅵ)在自然水的pH和Eh(氧化还原电势)值范围内能够共存。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Pu(Ⅴ)的PuO2(H2O)+n和Pu(Ⅳ)的Pu(OH)4形式存在。采用静态法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 Pu(Ⅲ)、Pu(Ⅳ)、Pu(Ⅴ)和Pu(Ⅵ)在自然水的pH和Eh(氧化还原电势)值范围内能够共存。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Pu(Ⅴ)的PuO2(H2O)+n和Pu(Ⅳ)的Pu(OH)4形式存在。采用静态法测定了Pu(Ⅳ)和Pu(Ⅴ)在砂土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Pu(Ⅳ)和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范围分别为5.5×103-4×104mL/g和3.2×103-1.1×104mL/g。表明在砂土介质中Pu(Ⅳ)的分配系数(Kd)大于Pu(Ⅴ)的,并且分配系数随砂土介质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及介质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Ⅳ) pu() 砂土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在高盐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吸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静 司高华 +3 位作者 马应明 刘东旭 金玉仁 贾海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2-945,共4页
通过EQ3/6程序对Pu在几种高盐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进行模拟,发现Pu主要以Pu(Ⅳ)、Pu(Ⅴ)的形式存在.通过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Kd,比较了Pu(Ⅳ)、Pu(Ⅴ)在砂土介质中不同的吸附行为,并对高盐地下水中Pu吸附... 通过EQ3/6程序对Pu在几种高盐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进行模拟,发现Pu主要以Pu(Ⅳ)、Pu(Ⅴ)的形式存在.通过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Kd,比较了Pu(Ⅳ)、Pu(Ⅴ)在砂土介质中不同的吸附行为,并对高盐地下水中Pu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Pu在高盐地下水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及地质介质矿物组成是影响Pu在高盐地下水中吸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Ⅳ) pu() 高盐地下水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中锝对镎走向的影响
3
作者 周贤明 叶国安 +3 位作者 张虎 罗方祥 刘协春 李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在HNO3-U(Ⅳ)-N2H4-Tc(Ⅶ)-Np(Ⅴ)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为Np(Ⅳ)。对比研究表明,Tc是该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的主要原因。该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是U(Ⅳ)将Tc(Ⅶ)还原为Tc(Ⅳ),进而Tc(Ⅳ)将Np(Ⅴ)还原为Np(Ⅳ)。本文通过串级和台架实验研... 在HNO3-U(Ⅳ)-N2H4-Tc(Ⅶ)-Np(Ⅴ)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为Np(Ⅳ)。对比研究表明,Tc是该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的主要原因。该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是U(Ⅳ)将Tc(Ⅶ)还原为Tc(Ⅳ),进而Tc(Ⅳ)将Np(Ⅴ)还原为Np(Ⅳ)。本文通过串级和台架实验研究了该体系中锝对镎走向的影响。结果表明,Np(Ⅴ)的还原速度随HNO3浓度、初始Tc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模拟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的条件下,试管串级和微型混合澄清槽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1AP料液中Tc(Ⅶ)的浓度、升高反应温度,Np进入1BU中的百分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钚分离工艺 镎走向 Tc(Ⅳ) Np() 镎过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