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溅射沉积法制备Pt-TiO2/Ti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艳丽 刘惠玲 +3 位作者 田玫 杨丽娟 崔瑞海 姜兆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412-2414,共3页
为了提高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拟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用催化剂为基体,用离子溅射法将贵金属Pt沉积到TiO2用催化剂,利用SEM、EDS、XRD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形貌、元素组成、晶型等进行表征,以腐殖酸作为目标... 为了提高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拟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用催化剂为基体,用离子溅射法将贵金属Pt沉积到TiO2用催化剂,利用SEM、EDS、XRD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形貌、元素组成、晶型等进行表征,以腐殖酸作为目标物质,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溅射法制备的Pt-TiO2用催化剂膜表面的Pt微粒呈现均匀单分散状态,与膜的附着力强,物相组成以锐钛矿TiO2为主,含少量金红石TiO2,光催化活性优于TiO2/Ti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io2/ti催化剂 离子溅射法 催化降解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Pt-TiO_2复合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长鹏 杨辉 +1 位作者 邢巍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67-1370,共4页
报道了通过化学还原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t-Ti O2 /C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中的 Ti和 Pt的原子比为 1 /2时 ,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在 5 0 0℃下热处理后 ,催化... 报道了通过化学还原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t-Ti O2 /C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中的 Ti和 Pt的原子比为 1 /2时 ,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在 5 0 0℃下热处理后 ,催化剂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这种催化剂有望能在 DMFC中获得实际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pt-tio2复合催化剂 氧化 催化性能 甲醇 二氧化钛 燃料电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iO_2/C催化剂在高温PEMFC中的耐久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欣 刘刚 +1 位作者 陈剑 张华民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125,共3页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掺杂磷酸的聚苯并咪唑(PBI)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用的Pt-TiO2/C催化剂。通过对比加速老化实验(AAT)前后电池的输出性能和催化剂形貌,研究了Pt-TiO2/C与Pt/C催化剂在PEMFC中的耐久性。当电流密度为1000 mA/...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掺杂磷酸的聚苯并咪唑(PBI)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用的Pt-TiO2/C催化剂。通过对比加速老化实验(AAT)前后电池的输出性能和催化剂形貌,研究了Pt-TiO2/C与Pt/C催化剂在PEMFC中的耐久性。当电流密度为1000 mA/cm2时,AAT导致用Pt-TiO2/C催化剂的单体电池的输出电压降低48 mV,低于用Pt/C催化剂的85 mV。AAT导致Pt/C催化剂的平均粒径由4.8 nm增大到16.9 nm;而Pt-TiO2/C催化剂仅由6.0 nm增大到9.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pt-tio2/C催化剂 PT/C催化剂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Pt-TiO_2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忠华 杨辉 +2 位作者 唐亚文 陆天虹 邢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0-121,共2页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燃料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DMFC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常用的Pt阳极催化剂易被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所毒化.因此,一些研究者研究了能抗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毒化的Pt二元合金或Pt和过渡金属氧...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燃料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DMFC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常用的Pt阳极催化剂易被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所毒化.因此,一些研究者研究了能抗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毒化的Pt二元合金或Pt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如Pt-Ru[1]、Pt-Sn[2]、Pt-WOx[3]等.考虑到TiO2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Hamnett研究组[4]和我们研究组[5]发现Pt-TiO2/Ti复合电极对甲醇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抗中毒的能力.本文报道了制备能在DMFC中实际使用的碳载Pt-TiO2催化剂(Pt-TiO2/C)的方法和比较了Pt-TiO2/C和Pt/C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用固相法制备含Pt 20%的Pt/C催化剂[6],将制得的Pt/C催化剂和Ti(OBu)4按摩尔比1∶1的比例悬浮在乙醇中,超声波震荡并加水,使Ti(OBu)4完全水解成TiO2,并均匀沉积到Pt/C催化剂上,洗涤,真空干燥,500℃热处理得Pt-TiO2/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pt-tio2阳极催化剂 甲醇 催化活性 稳定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催化氧化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u-Mn/TiO_2和Cu-Mn/γ-Al_2O_3甲醛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研制及活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玮 黄丽丽 +2 位作者 翟友存 宁晓宇 邹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2,172,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γ-Al2O3、Cu-Mn/Ti O2新型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速下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以及50h下催化剂的稳定性,并与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γ-Al2O3、Ti O2与Cu-Mn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Mn/γ-Al2O3、Cu-Mn/Ti O2新型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速下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以及50h下催化剂的稳定性,并与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γ-Al2O3、Ti O2与Cu-Mn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对甲醛的催化活性,且Cu-Mn/γ-Al2O3在150℃可以实现甲醛的完全去除,比Cu-Mn/Ti O2和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分别低80℃和140℃。3种催化剂的甲醛去除率随气速的增加而下降,且变化大小顺序为Cu-Mn/Ti O2>Cu-Mn/γ-Al2O3>Cu-Mn复合氧化物。50h后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去除率仍为100%,Cu-Mn/Ti O2去除率在94%以上。采用XRD、BET和SEM-ED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Cu-Mn/Ti O2、Cu-Mn/γ-Al2O3和Cu-Mn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氧化 Cu-Mn复合氧化物 Cu-Mn/γ-Al2O3 Cu-Mn/ti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xTi_xAl_(1-2x)O_2的制备及其在三效催化剂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喻瑶 龚茂初 +3 位作者 郭家秀 林涛 袁书华 陈耀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r0.5Ti0.5Al0.5O2 catalyst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imulated g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TA samples exhibit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larger pore volume and proper surface acidic amount and acidity in comparison with ZT. The results of the catalytic test indicate that Pt/ZT and Pt/ZTA catalysts exhibit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wer light-off temperatures of hydrocarbon,carbon mon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especially better conversion for nitrogen oxides (NOx). The addition of Al2O3 into ZT enhanced the anti-aging property of Pt/ ZTA catalysts due to the excellent textural,structural,surface acid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TPD Zr0.25ti0.25Al0.5O2氧化物 PT 三效催化剂(TW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OMe)_4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钟顺和 孔令丽 +1 位作者 黎汉生 肖秀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458,共5页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Ti2 (OMe) 4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用IR、TPD和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及CO2 和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吸附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双核桥联配合物Ti2 (OMe) 4以Ti—O—Si键锚定...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Ti2 (OMe) 4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用IR、TPD和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及CO2 和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吸附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双核桥联配合物Ti2 (OMe) 4以Ti—O—Si键锚定在SiO2 表面上 ;CO2 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和甲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 ,其中甲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DMC的关键物种 ;CH3OH在催化剂上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 15 0℃以下 ,CO2 和CH3OH在Ti2 (OMe) 4 SiO2 催化剂表面上高选择地生成碳酸二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OMe)4/SiO2 催化剂 制备 合成 反应性能 二氧化碳 甲醇 碳酸二甲酯 SiO2载体 负载型双核钛桥联配合物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O_3·TiO_2/Ti催化剂对水中腐殖酸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姜艳丽 姜兆华 刘惠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4-958,共5页
TiO2光电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反应被认为是表面反应,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是其降解的先决条件,因此系统研究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行为,可以为进一步的光电催化降解提供实验依据。现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基体钛表面原位合成B2O3·TiO2/T... TiO2光电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反应被认为是表面反应,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是其降解的先决条件,因此系统研究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行为,可以为进一步的光电催化降解提供实验依据。现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基体钛表面原位合成B2O3·TiO2/Ti催化剂为吸附剂,系统地研究了腐殖酸在膜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温度、溶液pH值、腐殖酸初始浓度、外加偏压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腐殖酸在膜催化剂上吸附,吸附量随初始浓度、外加偏压的增加而增大,B2O3·TiO2/Ti催化剂吸附腐殖酸的等温线数据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等温方程 吸附反应动力学 B2O3·tiO2F/ti催化剂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源对TiO_2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武爱莲 郭婷 孙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91-294,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 Ti O2 /Ti薄膜半导体光电极 ,并测试了该电极在 2 5 4 nm和365 nm两种光源照射下苯酚的转化过程。实验表明 :2 5 4 nm波长光源下苯酚的降解以均相光氧化反应为主 ;365 nm波长的光照下 ,以多相光催化反应为主 ,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 Ti O2 /Ti薄膜半导体光电极 ,并测试了该电极在 2 5 4 nm和365 nm两种光源照射下苯酚的转化过程。实验表明 :2 5 4 nm波长光源下苯酚的降解以均相光氧化反应为主 ;365 nm波长的光照下 ,以多相光催化反应为主 ,电极上加偏压能明显提高反应速率。在三电极体系中 ,用频响分析系统测试了光电极的交流阻抗图谱 ( EIS) ,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ti薄膜半导体光电极 苯酚 多相光催化反应 交流阻抗图谱 光电机 催化剂 光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参数对Mn-Ce-W/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献忠 吴彦霞 +4 位作者 梁海龙 赵春林 陈鑫 黄瀚涛 唐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34-2138,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Ce-W/TiO_2催化剂,研究分析了一步浸渍和分步浸顺序、W含量、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W有助于稳定TiO_2晶体结构,提高TiO_2的相变温度,从而抑制TiO_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Ce-W/TiO_2催化剂,研究分析了一步浸渍和分步浸顺序、W含量、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W有助于稳定TiO_2晶体结构,提高TiO_2的相变温度,从而抑制TiO_2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浸渍顺序应先钨后Mn、Ce,W的添加量为5%,在450℃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Mn-Ce-W/ti O2催化剂 制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对TiO_2负载Cu基催化剂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鹏 牛珠珠 +4 位作者 班丽君 郝全爱 张鸿喜 李海涛 赵永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以TiO_2及N掺杂的TiO_2为载体、CuCl_2·2H_2O为铜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u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的CuO/TiO_2及CuO/N-TiO_2催化剂。结合N_2物理吸附、XRD、XPS、H_2-TPR、CO-IR等表征,研究了N掺杂对TiO_2负载Cu... 以TiO_2及N掺杂的TiO_2为载体、CuCl_2·2H_2O为铜源、NaOH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u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的CuO/TiO_2及CuO/N-TiO_2催化剂。结合N_2物理吸附、XRD、XPS、H_2-TPR、CO-IR等表征,研究了N掺杂对TiO_2负载CuO催化剂结构及甲醛乙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掺杂的TiO_2呈现出较多的Ti ^(3+)物种及氧空位,增加了CuO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CuO物种的分散。在炔化反应过程中,CuO原位转变为高分散的Cu^+活性中心,催化剂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与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乙炔化 CuO/N-tiO2催化剂 Cu^+活性中心 ti3+物种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CuO/Ti0.5Zr0.5O2催化剂上TPD-MS研究
12
作者 蒋晓原 贾彦荣 +1 位作者 丁光辉 郑小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18-1320,共3页
以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CuO/Ti0.5Zr0.5O2催化剂,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活性,并运用NO-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Ti0.5Zr0.5O2催化剂对NO+CO的催化... 以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CuO/Ti0.5Zr0.5O2催化剂,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NO+CO的反应活性,并运用NO-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O/Ti0.5Zr0.5O2催化剂对NO+CO的催化还原活性除高度分散的Cu物种外,孤立的CuO和晶相CuO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ZrTiO4新物相的出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NO-TPD结果显示高温吸附中心可能是Cu2+位,低温吸附中心可能是Cu0吸附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5Zr0.5O2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ZrtiO4物相 NO催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添加对CuO/TiO_(2)催化剂NH_(3)-SCO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陈浩辉 王亚洲 +4 位作者 余杰 邱磊 尹一萌 王驰中 常化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23-5230,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MO_(x)/TiO_(2)(M=W,Zr,La)催化剂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氧化(NH_(3)-SCO),同时探究了SO_(2)中毒对NH_(3)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添加使Cu/TiO_(2)催化剂NH_(3)转化率降低,但显著提高N_(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MO_(x)/TiO_(2)(M=W,Zr,La)催化剂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氧化(NH_(3)-SCO),同时探究了SO_(2)中毒对NH_(3)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添加使Cu/TiO_(2)催化剂NH_(3)转化率降低,但显著提高N_(2)选择性.其中,W03具有最好的促进效果,在300℃下催化剂N_(2)选择性提高了36%.通过H_(2)-TPR和NH_(3)-TPD表征发现,WO_(3)的添加增加了Cu/TiO_(2)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的数量,促进NH_(3)的吸附,但降低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抑制NH_(3)氧化为NOx.经SO_(2)中毒处理后,CuO-MO_(x)/TiO_(2)催化剂N_(2)选择性进一步提高,表征结果表明,酸性位点的增加和氧化氧化还原性的降低是提高催化剂N_(2)选择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催化剂 NH_(3)选择性催化氧化 金属氧化物添加 SO_(2)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l_2O_3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振冲 吴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In/Al_2O_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NO选择性。以过渡金属Ti对载体进行改性,得到的In-Ti/Al_2O_3双金属组分催化剂具有高活性,...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In/Al_2O_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活性和NO选择性。以过渡金属Ti对载体进行改性,得到的In-Ti/Al_2O_3双金属组分催化剂具有高活性,这是由于表面存在无定型In氧化物且催化剂比表面积较高,同时TiO_2的加入减弱了In与Al_2O_3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无定型InTiO_2晶体,使In的还原温度移向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2O3催化剂 浸渍法 共沉淀法 ti改性 选择性还原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对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的毒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力 王虎 +4 位作者 纵宇浩 常峥峰 刘洋 李金珂 韩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16,共5页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含量的Cr_(2)O_(3)负载在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上,并通过XRD、NH_(3)-TPD、H_(2)-TPR、XPS、N_(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脱硝性能检测。结果...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含量的Cr_(2)O_(3)负载在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上,并通过XRD、NH_(3)-TPD、H_(2)-TPR、XPS、N_(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脱硝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工业V-Mo/Ti脱硝催化剂上负载Cr_(2)O_(3),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影响较小;V-Mo-Cr/Ti催化剂与V-Mo/Ti催化剂相比具备更多的表面酸量。但由于受Cr_(2)O_(3)的影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较低,化学吸附氧含量较少。与V-Mo/Ti催化剂相比,V-Mo-Cr/Ti催化剂在250-430℃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较低,N_(2)O生成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V-Mo/ti Cr_(2)O_(3) 脱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r_3Ti_2O_7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方舒玫 欧延 +1 位作者 林敬东 廖代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1-604,共4页
采用聚合合成法(PCM)合成出层状钙钛矿结构的Sr_3Ti_2O_7,进而负载Cu离子,制成Cu/Sr_3Ti_2O_7催化剂.以超纯水和甲醇牺牲剂体系的光催化分解反应为探针,通过检测氢气生成速率评价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借助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 采用聚合合成法(PCM)合成出层状钙钛矿结构的Sr_3Ti_2O_7,进而负载Cu离子,制成Cu/Sr_3Ti_2O_7催化剂.以超纯水和甲醇牺牲剂体系的光催化分解反应为探针,通过检测氢气生成速率评价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借助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在催化剂中以多价态存在,Cu+和吸附氧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转移.Cu/Sr_3Ti_2O_7催化剂较之纯Sr_3Ti_2O_7催化剂活性大大提高,Cu最佳负载量为1.5%(w).产氢速率可稳定在550-600μmol·h^(-1).还原过的Cu/Sr_3Ti_2O_7催化剂产氢速率最高可达1140.8μmol·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分解水 氢气 催化剂 Sr3ti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用作Pt三效催化剂载体的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喻瑶 林涛 +3 位作者 张丽娟 郭家秀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5)Ti_(0.5)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C_3H_8、CO、NO的催化性能,并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为载体的Pt/La-Al_2O_3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沉淀时的pH=11、温度为25℃、焙烧温度为550℃时,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比表面积为195m^2·g^(-1)、孔容为0.28mL·g^(-1))、较强的表面酸性和较宽的酸度分布;用该样品制备的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作载体的Pt/La-Al_2O_3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HC和CO催化性能和优异的NO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0.5ti0.5O2复合氧化物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Ti光电催化体系中羟自由基的测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姜艳丽 刘惠玲 +1 位作者 姜兆华 崔瑞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4,170,共4页
为探索TiO2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OH的产生规律并加速该技术的实用化,根据光激发TiO2体系的特点,借助阴离子交换膜,建立了采用邻二氮菲-Fe(Ⅱ)分光光度法测定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羟自由基累积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体系pH值,外加偏压等对产... 为探索TiO2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OH的产生规律并加速该技术的实用化,根据光激发TiO2体系的特点,借助阴离子交换膜,建立了采用邻二氮菲-Fe(Ⅱ)分光光度法测定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羟自由基累积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体系pH值,外加偏压等对产生羟自由基累积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外加偏压对TiO2/Ti光电催化体系中.OH的生成率具有重要影响,当溶液的初始pH值在TiO2等电点(pH为6.3)附近,外加偏压为0.6 V时,光激发TiO2所产生.OH的累积浓度达到最大;光激发后体系的pH值朝着靠近等电点的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ti催化剂 光电催化 邻二氮菲-Fe(Ⅱ) 羟自由基 阴离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TiO_2/Ti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井立强 孙晓君 +3 位作者 蔡伟民 孙德智 王志平 李晓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0-825,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纳米粒子TiO2/Ti膜.TG-DTA、XRD、TEM和SEM的测试表明:纳米粒子经历了无定型向锐钛矿和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两个过程,而焙烧温度为600℃时,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商品P-25型TiO2粒子相类...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纳米粒子TiO2/Ti膜.TG-DTA、XRD、TEM和SEM的测试表明:纳米粒子经历了无定型向锐钛矿和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两个过程,而焙烧温度为600℃时,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商品P-25型TiO2粒子相类似的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考虑TiO2粒子性质及与基体Ti片的结合能力,焙烧温度对基体Ti片的影响和纳米粒子TiO2/Ti膜表面形貌等因素,确定600℃是制备纳米粒子TiO2/Ti膜光催化剂的最合适的焙烧温度.另外,以光催化降解苯酚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纳米粒子TiO2/Ti膜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地探讨了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600℃焙烧的TiO2纳米粒子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光催化降解反应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tiO2/ti 制备 催化活性 溶胶-凝胶法 催化降解 苯酚 二氧化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TiO_2催化湿式氧化废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习成成 桑培伦 +2 位作者 姜玲 陈晓谋 庞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9,共6页
该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从中筛选出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催化活性最好、且稳定性较好的Ru/TiO_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初始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树脂... 该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从中筛选出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催化活性最好、且稳定性较好的Ru/TiO_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初始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树脂形态、搅拌强度等因素均对树脂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及初始反应压力是催化湿式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废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Ru/ti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