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Pt/C及Pt合金/C催化剂的衰退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蔡超 陈亚男 +1 位作者 傅凯林 潘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26,共7页
成本和耐久性依然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的两大瓶颈。首先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并给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是不稳定... 成本和耐久性依然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的两大瓶颈。首先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并给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是不稳定的,通常无法用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而Pt合金催化剂因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和相对较好的耐久性,被认为有望解决成本和耐久性这两大难题,因此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如何改善合金催化剂的耐久性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文章最后详细综述了PtxCoy合金催化剂可能的衰退机理,以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t合金催化剂耐久性的Pt单层结构和Pt核壳结构,这对催化剂的合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t/C催化剂 pt合金催化剂 耐久性 pt单层结构 pt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合金催化SO_2电化学氧化反应的研究
2
作者 穆聪 侯明 +2 位作者 杜超 梁栋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9-1201,1236,共4页
SO2电化学氧化反应一般用于工业废气脱硫、硫循环水电解制氢、硫氧化物检测等领域,随着SO2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毒化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SO2电化学氧化的研究。电催化剂是SO2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关键材料之一。以Pt Ru/C、Pt3P... SO2电化学氧化反应一般用于工业废气脱硫、硫循环水电解制氢、硫氧化物检测等领域,随着SO2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毒化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SO2电化学氧化的研究。电催化剂是SO2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关键材料之一。以Pt Ru/C、Pt3Pd/C和Pt/C作催化剂,采用循环伏安测试和极化曲线测试进行SO2电化学氧化研究。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相同时间内Pt Ru/C催化剂表面SO2氧化量最高,Pt3Pd/C最低。极化曲线显示,Pt Ru/C催化剂上SO2电化学氧化的半波电位低于Pt3Pd/C和Pt/C催化剂,且Pt Ru/C催化剂上氧化峰电流最高。三种催化剂对SO2电化学氧化的活性高低为Pt Ru/C>Pt/C>Pt3P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电化学氧化 pt合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合金薄膜的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巧霞 周小金 +1 位作者 李金光 徐群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8-1492,共5页
在1mmol·L-1H2PtCl6+1mmol·L-1RuCl3+0.1mol·L-1H2SO4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法在化学镀金膜的红外窗口Si反射面上制备Pt50Ru50合金电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观察到制备的Pt50Ru50合金电极形貌呈现出100-200nm大小的颗粒... 在1mmol·L-1H2PtCl6+1mmol·L-1RuCl3+0.1mol·L-1H2SO4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法在化学镀金膜的红外窗口Si反射面上制备Pt50Ru50合金电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观察到制备的Pt50Ru50合金电极形貌呈现出100-200nm大小的颗粒.常规电化学分析方法得出该电极具有典型的合金特征,对CO和CH3OH具有很好的催化氧化作用.应用电化学现场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法(ATR-SEIRAS)可以观察到该电极上Pt位和Ru位上CO的振动谱峰,且表现出Pt-Ru二元金属良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pt50Ru50合金 CO CH3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基合金氧还原催化剂设计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欧利辉 陈胜利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t-Co、Pt-Ni、Pt-Cu、Pt-Zn、Pt-Mo和Pt-W等合金可能具有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所预期的大部分催化剂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支持.另外,Pt-Zn和Pt-Mo体系目前报道尚不多,值得进一步细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催化剂设计 pt合金 氧还原反应(O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加热温度对Pt-Ir合金薄膜的成分与沉积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力 胡昌义 +1 位作者 蔡宏中 王云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共4页
以乙酰丙酮铱和乙酰丙酮铂为前驱体,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钼基体上沉积了PtIr薄膜。研究了前驱体加热温度对PtIr薄膜结构、成分和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OCVD的PtIr薄膜为合金膜,Pt-Ir合金薄膜成分、沉积速... 以乙酰丙酮铱和乙酰丙酮铂为前驱体,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钼基体上沉积了PtIr薄膜。研究了前驱体加热温度对PtIr薄膜结构、成分和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OCVD的PtIr薄膜为合金膜,Pt-Ir合金薄膜成分、沉积速率随前躯体加热温度变化而变化,并存在极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pt—Ir合金 成分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合金系的特征原子序列和催化性能
6
作者 彭红建 谢佑卿 +1 位作者 李小波 聂跃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依据特征晶体理论(CC)确定Pt-Ru合金系中的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的电子结构、势能、原子体积、晶格常数和结合能等,研究合金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性能及成分配比;计算Pt-Ru有序合金中Pt和Ru配比分别为3:1、1:1和1:3的合金的势能... 依据特征晶体理论(CC)确定Pt-Ru合金系中的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的电子结构、势能、原子体积、晶格常数和结合能等,研究合金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性能及成分配比;计算Pt-Ru有序合金中Pt和Ru配比分别为3:1、1:1和1:3的合金的势能和晶格常数,并分析组元Pt的组态变化;计算Pt-Ru无序合金的平均性质和组元Pt的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u含量的增加,势能降低,合金稳定性增强,晶格常数随之减小,组元Pt的d空穴增加,提高了催化活性;合金中Pt与Ru的最佳原子个数之比约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u合金 电子结构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硼元素对Pt3Al合金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潘勇 管伟明 +3 位作者 薛屺 郭俊梅 闻明 谭志龙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4-19,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微量B元素对Pt3Al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和力恘性能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四面体间隙位置和八面体间隙位置两种添加方式。计算了它们的晶格参数、弹性常数、弹性模量和电子结构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微量B元素引起Pt3A...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微量B元素对Pt3Al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和力恘性能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四面体间隙位置和八面体间隙位置两种添加方式。计算了它们的晶格参数、弹性常数、弹性模量和电子结构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微量B元素引起Pt3Al合金的晶格膨胀。同时,B在四面体位置比八面体位置要稳定存在。弹性模量的计算表明,B 在四面体位置削弱了Pt3Al合金的抗体积变形能力、抗剪切变形能力和弹性硬度。通过电子结构计算表明,微量B元素在Pt3Al合金中形成了Pt-B键和Al-B键,削弱了Pt-Al金属键的键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3Al合金 弹性模量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去合金化Pt(Pd)-Cu对氧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瑞枝 Peter Strasser Michael Toney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应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备了表面覆盖有Pt(Pd)原子层的Pt(Pd)-Cu合金催化剂.研究该催化剂在0.1mol.L-1HClO4酸性溶液中对氧气电化学还原的催化活性,并采用同步辐射反常X-射线衍射法(Anomalous X-ray Diffraction,AXRD)和表面X-射线散射法(... 应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备了表面覆盖有Pt(Pd)原子层的Pt(Pd)-Cu合金催化剂.研究该催化剂在0.1mol.L-1HClO4酸性溶液中对氧气电化学还原的催化活性,并采用同步辐射反常X-射线衍射法(Anomalous X-ray Diffraction,AXRD)和表面X-射线散射法(Surface X-ray Scattering,SXS)从原子尺度研究了去合金化后催化剂的结构.分析对比纳米颗粒、薄膜和单晶3种不同形式的去合金化Pt-Cu的结构和催化活性以及Pt-Cu和Pd-Cu两种不同合金薄膜的结构和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表面应力是影响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而应力大小则与去合金化后所形成的表面Pt(Pd)层的厚度相关,材料尺寸和组成元素等都影响表面Pt(Pd)层的厚度.提出可利用调控材料表面的应力来设计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电化学还原 电化学去合金 pt(Pd)-Cu合金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合金团簇的结构与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阳 宋风忠 +1 位作者 张岩星 杨宗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5,共3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程序包VASP(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对Pt13,Ni13及Pt-Ni合金二十面体团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研究表明,Pt13和Ni13团簇显现出完美的Ih(正二十面体)对称性,Pt13团簇的磁矩为2.13μB...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程序包VASP(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对Pt13,Ni13及Pt-Ni合金二十面体团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研究表明,Pt13和Ni13团簇显现出完美的Ih(正二十面体)对称性,Pt13团簇的磁矩为2.13μB,Ni13团簇的平均原子磁矩也比其体块的原子磁矩有所增大.对Pt-Ni合金团簇,Pt原子倾向于偏析到团簇表面,团簇的平均最近邻键长随着Ni原子数目的增多而单调减小,总磁矩可通过Ni含量的变化而进行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Ni合金团簇 第一性原理计算 结构 偏析 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g合金纳米线热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冰 王新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0-1054,共5页
基于原子嵌入势(EAM),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临界尺寸下的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多边形结构的熔化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径向尺寸对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的熔点影响较为显著,而长度对其影响较小;引入林德曼因子... 基于原子嵌入势(EAM),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临界尺寸下的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多边形结构的熔化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径向尺寸对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的熔点影响较为显著,而长度对其影响较小;引入林德曼因子得到的熔点和用势能-温度变化曲线找到的熔点基本一致;合金纳米线的染色原子由外向内运动;综合分析发现Pt_(0.95)Ag_(0.05)合金纳米线以先外后内的模式进行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0.95Ag0.05合金纳米线 纳米线结构 熔化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微结构合金Pt/Cu的制备及其对氨硼烷水解释氢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全兴 刘亚伟 +2 位作者 张军 杜西刚 李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4,M0008,共6页
通过铜(Cu)还原铂(Pt)伽伐尼置换的液相化学反应途径,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中空结构的Pt/Cu微纳米合金粒子,借助于氨硼烷的水解释氢反应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系列双金属合金Pt/Cu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45 nm,... 通过铜(Cu)还原铂(Pt)伽伐尼置换的液相化学反应途径,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中空结构的Pt/Cu微纳米合金粒子,借助于氨硼烷的水解释氢反应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系列双金属合金Pt/Cu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45 nm,呈中空微结构,分散性良好,且其赋存状态为独立的单金属Cu和Pt,未形成化合物或新物相。在室温下,Pt/Cu双金属纳米粒子对氨硼烷水解的催化活性均高于Cu粒子,Pt/Cu-0.75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Pt粒子,催化转化频率为67.22 min-1,表观活化能为35.7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u中空合金 液相制备 催化活性 氨硼烷 水解释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Pt-3Rh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宗伦 刘伟廷 孙建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6,共5页
用特种粉末冶金法制备Pt-Rh-Zr三元合金粉末,并对制备的Pt-Rh-Zr三元合金粉末进行烧结-内氧化处理,再通过压制和热锻工艺制成弥散强化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ZrO2颗粒明显阻碍晶粒长大,纳米级ZrO2颗粒高度弥散分布于合... 用特种粉末冶金法制备Pt-Rh-Zr三元合金粉末,并对制备的Pt-Rh-Zr三元合金粉末进行烧结-内氧化处理,再通过压制和热锻工艺制成弥散强化材料。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ZrO2颗粒明显阻碍晶粒长大,纳米级ZrO2颗粒高度弥散分布于合金基体中,从拉伸断口形貌中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ZrO2颗粒分布于韧窝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弥散强化 pt—Rh—Zr合金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u簇合金表面上H_2O与CO吸附的DFT理论研究
13
作者 王晨 吕永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5,共4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研究了H_2O、CO在清洁及Cu置换后的Pt(111)簇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吸附物种的吸附能变化与Cu的位置有关。与Cu在其他位置的簇表面上的吸附相比,在Cu置换最外层中心位置的...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研究了H_2O、CO在清洁及Cu置换后的Pt(111)簇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吸附物种的吸附能变化与Cu的位置有关。与Cu在其他位置的簇表面上的吸附相比,在Cu置换最外层中心位置的Pt(111)簇表面的吸附最稳定;在Cu置换次外层中心位置的Pt(111)簇(该簇具有最好的稳定性)上的吸附最不稳定。CO的吸附研究表明,最稳定吸附位是hcp位,与在纯Pt簇上的吸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簇模型 吸附 pt/Cu合金
全文增补中
Fe/Pt磁性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治军 于振涛 +1 位作者 李争显 胡涛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Fe/Pt合金薄膜是重要的磁性材料。介绍了Fe/Pt合金的晶体结构以及磁控溅射法、真空电弧离子法、机械冷变形法和化学合成法4种主要制备Fe/Pt合金薄膜的方法,并对影响Fe/Pt合金薄膜磁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评述,包括改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和... Fe/Pt合金薄膜是重要的磁性材料。介绍了Fe/Pt合金的晶体结构以及磁控溅射法、真空电弧离子法、机械冷变形法和化学合成法4种主要制备Fe/Pt合金薄膜的方法,并对影响Fe/Pt合金薄膜磁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评述,包括改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和添加掺杂元素。最后指出,Fe/Pt纳米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因而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t合金 磁性薄膜 制备方法 热处理工艺 掺杂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法制备铂及铂合金催化剂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索春光 刘晓为 +4 位作者 张宇峰 唐鼎 陆学斌 夏洪洋 曹姗姗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2-37,共6页
采用混合水溶液浸渍,硼氢化钠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电催化剂,包括碳载铂、碳载铂基合金电催化剂。XRD、SEM、EDX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度达纳米级,且分散性好、原子摩尔配比合理。将Pt/C、Pt合金/C分别作为电池的阴... 采用混合水溶液浸渍,硼氢化钠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电催化剂,包括碳载铂、碳载铂基合金电催化剂。XRD、SEM、EDX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度达纳米级,且分散性好、原子摩尔配比合理。将Pt/C、Pt合金/C分别作为电池的阴极和阳极电催化剂,通过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筛选出最佳的催化剂组成。在室温下,甲醇浓度为2mol/L时,阴极采用30wt%Pt的Pt/C,阳极采用n(Pt)∶n(Ru)∶n(Ir)∶n(Mo)=2∶1∶2∶3的PtRuIrMo/C电催化剂,其电池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pt催化剂 pt合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型铂基高温合金 被引量:6
16
作者 宁远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弥散强化Pt合金的成功开发与应用是20世纪铂合金材料发展最重要的成就。评述了以碳化物和氧化物弥散强化Pt和Pt合金的发展和制备技术、弥散强化Pt合金的结构特征以及弥散强化Pt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性能,讨论了弥散强化Pt合金的强化机制。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弥散强化pt合金 结构 性能 制备技术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铂合金阳极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唐楠楠 张姝 李强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商业化潜力巨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技术。阳极催化材料则是影响DFAFC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述了DFAFC常用的合金阳极催化材料的改性特点和作用机制,重点对Pt合金催化材料和催...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商业化潜力巨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技术。阳极催化材料则是影响DFAFC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述了DFAFC常用的合金阳极催化材料的改性特点和作用机制,重点对Pt合金催化材料和催化材料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DFAFC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pt合金阳极催化材料 材料改性 材料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铂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亚苹 李艳辉 张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2,共7页
纳米多孔金属由纳米尺度的孔隙和金属韧带组成,具有三维双连通的网络状结构,兼具纳米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双重特性,在催化、传感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脱合金化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成本相对较低,是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常... 纳米多孔金属由纳米尺度的孔隙和金属韧带组成,具有三维双连通的网络状结构,兼具纳米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双重特性,在催化、传感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脱合金化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成本相对较低,是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常用方法。目前,利用脱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多孔Pt合金因其对甲醇氧化和氧还原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而备受关注,有望在燃料电池等相关领域实现应用。近年,研究学者不断丰富纳米多孔Pt合金的合金体系,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和脱合金化工艺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发展出多种形态的纳米多孔Pt合金,系统调查了前驱体的结构和成分、脱合金工艺参数对纳米多孔Pt合金的组织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纳米多孔形成和优异性能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利用脱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多孔Pt合金具有多种形态,如低维的纳米颗粒、纳米花、纳米线和薄膜以及三维的纳米多孔带材等。低维的纳米多孔Pt合金因其更大的比表面积和纳米尺寸效应而具有更为突出的催化活性,而三维的纳米多孔带材具有均匀的纳米多孔结构,且克服了低维合金易团聚的问题。通过调整前驱体合金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改变脱合金化工艺参数,以及对纳米多孔合金进行退火处理等手段实现了对纳米多孔Pt合金的结构和形貌的有效控制。纳米多孔Pt合金对甲醇氧化和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商用负载型Pt/C具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磁性纳米多孔Pt合金可将催化和磁分离相结合,易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此外,磁性纳米多孔Pt合金在过滤和药物输送等方面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从脱合金工艺及其机制、制备与结构调控,以及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简述了近年脱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多孔Pt合金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金属 纳米多孔pt合金 合金化法 催化性能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条件下Pt-M(Ni,Fe,Mo)/C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世斌 刘勇 +3 位作者 孙彦平 张忠林 郝晓刚 李一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0-943,共4页
采用溶胶法制备了碳载Pt-M(M为Ni,Fe,Mo)电催化剂,并用TEM和XRD技术表征活性物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Pt基合金微粒在碳黑表面分布均匀,粒径约为2~4nm.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催化剂在不同碱性条件下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杂元素催化剂... 采用溶胶法制备了碳载Pt-M(M为Ni,Fe,Mo)电催化剂,并用TEM和XRD技术表征活性物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Pt基合金微粒在碳黑表面分布均匀,粒径约为2~4nm.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催化剂在不同碱性条件下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杂元素催化剂的活性大小顺序为Pt75Ni25/C>Pt75Fe25/C>Pt50Mo50/C,掺杂Ni可明显地促进纳米Pt的催化活性,Pt75Ni25/C在1.0mol/LNaOH+1.0mol/LCH3OH溶液中的峰电流密度可以达到726.9mA/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介质 pt合金电催化剂 甲醇 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t修饰的AlGaN/GaN HEMT器件氢传感特性研究
20
作者 杨勇强 张贺秋 +6 位作者 薛东阳 梁红伟 夏晓川 徐瑞良 梁永凤 韩永坤 陈帅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1-536,共6页
制备了Pd/Pt修饰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对器件的氢传感特性测试表明,Pd/Pt合金修饰的器件的氢响应和响应(恢复)速率要优于Pd和Pt单独修饰的器件,Pd和Pt质量比为2 mg∶1 mg的氢传感器具有最佳的氢传感性能.对吸附平... 制备了Pd/Pt修饰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对器件的氢传感特性测试表明,Pd/Pt合金修饰的器件的氢响应和响应(恢复)速率要优于Pd和Pt单独修饰的器件,Pd和Pt质量比为2 mg∶1 mg的氢传感器具有最佳的氢传感性能.对吸附平衡的稳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室温下氢体积分数为0.1%,氢气通入流速为200 mL/min时,Pd/Pt(2 mg∶1 mg)样品的电流变化为0.249 mA,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1 s和42 s.此外,测试温度增加到55℃也进一步提高了器件对氢气的响应和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Pd/pt合金 氢传感器 氢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