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莉 黄亮 +2 位作者 段红娟 张力 张海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2-1669,共8页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GBNPS)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硼氢化钾(KBH 4)水解制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该催化剂,并研究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GBNPS)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硼氢化钾(KBH 4)水解制氢.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该催化剂,并研究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对其催化KBH 4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负载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3.2~3.9 nm,其中石墨烯负载Pt 20 Co 80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最高,35℃时制氢活性可达35973 mol H 2·h^-1·mol^-1 Pt,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催化KBH 4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负载 pt/co双金属纳米颗粒 KBH 4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玻碳电极上的自组装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志辉 田密 +1 位作者 焦庆影 夏定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HAuCl4和H2PtCl4的混合溶液,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UV-Vis、TEM、ED、XRD、XPS等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纳米颗粒为Au-Pt合金.在玻碳电极上通过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进行了Au-Pt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组装,得到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并通过SEM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6nm.用循环伏安法对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u-Pt/半胱氨酸/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Au-pt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娇珍 杨平 +2 位作者 华南平 胡成松 杜玉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840,共3页
Poly(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UV-vis spectra,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ray di... Poly(N-vinyl-2-pyrrolidone)-protected Pt/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reducing the mixture of HAuCl4 an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UV-vis spectra,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reveal that the prepare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re of allo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U 双金属纳米粒子 制备 表征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14
4
作者 孔德成 古亚军 +4 位作者 向胜 王鹏 成君 张海军 张少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7-2382,共6页
采用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的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PVP用量、还原剂用量和浓度、双金属比例对该双金属纳米... 采用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的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PVP用量、还原剂用量和浓度、双金属比例对该双金属纳米溶胶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双金属纳米溶胶的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的催化活性比Pt及Ni单金属纳米溶胶的高,当Pt/Ni摩尔比为1∶4时,纳米溶胶的催化活性最高,其活性值为16640 mol H2·mol-1Pt·h-1.所制备的Pt/Ni双金属纳米溶胶催化剂具有很好的耐久性,5次催化实验后该催化剂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该双金属纳米溶胶催化NaBH4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4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Ni双金属 纳米溶胶 硼氢化钠 制氢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三价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蓝月存 罗汉金 王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研究了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电极测定痕量砷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法对颗粒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三价砷,探讨了富集电位和方波伏安参数如频率、增幅、波幅... 研究了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电极测定痕量砷的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分辨透射电镜及循环伏安法对颗粒的结构和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三价砷,探讨了富集电位和方波伏安参数如频率、增幅、波幅以及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呈壳-核结构;砷在0.30 V出现灵敏的阳极溶出伏安峰,峰电流与砷质量浓度在0.5~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g/L;所制备的修饰电极重现性好,可用于三价砷的重复测定。共存离子Cu(Ⅱ)会影响三价砷的测定,而Pb(Ⅱ)、Cd(Ⅱ)、Zn(Ⅱ)等离子的存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 玻碳电极 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基海藻酸钠与层状双金属纳米颗粒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及其缓释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若林 李嘉诚 +5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黄俊浩 刘艳凤 程春风 林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6,112,共6页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 为了提高海藻酸钠(SA)对疏水性农药的负载量和释药缓释作用,将其与月桂醇通过偶联酯化反应进行疏水改性,对改性后的海藻酸钠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分析,结果证明月桂醇侧链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骨架上。将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纳米颗粒进行复配,其Zeta电位分别为+44.9 m V和-33.2 m V,同时其粒径分别增大到93.3 nm和659.8 nm。结果表明带负电的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吸附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颗粒表面可以阻碍颗粒间的相互聚集,在分散体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能。高速剪切下制备稳定Pickering乳液,对疏水性农药氯氟氰菊酯进行了释药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海藻酸钠与LDH颗粒制备Pickering乳液对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改性海藻酸钠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 Pickering乳液 缓释载药 氯氟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杂化膜漆酶传感电极的邻苯二酚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娄童芳 屈建莹 +2 位作者 邢欢欢 杜学萍 董莹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 利用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和壳聚糖/二氧化硅(CS—SiO2)溶胶-凝胶复合材料固定漆酶(Lac),制得漆酶生物电极(Pt-Au-CS—SiO2-Lac/GC).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研究了邻苯二酚(cc)在该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Au—CS—SiO2-Lac/GC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催化在8×10-7~1×10-4mol·L。浓度范围,其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7.9×10-8mol·L-1,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 pt/Au双金属纳米粒子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万国 苏丽 +3 位作者 周振宁 张海军 鲁礼林 张少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了PVP及还原剂(Na BH4)的用量、金属盐浓度、金属比例等对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制氢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Co双金...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化学共还原法制备了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了PVP及还原剂(Na BH4)的用量、金属盐浓度、金属比例等对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制氢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5-2.8 nm之间.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BNPs)的催化活性远高于Pd与Co单金属纳米颗粒的活性;当Pd/Co的理论原子比为1/9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15570 mol·mol-1·h-1(文中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均为每摩尔Pd的活性).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结果表明,Pd原子与Co原子之间发生电荷转移,使得Pd原子带负电而Co原子带正电,荷电的Pd和Co原子进而成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所制备的Pd/Co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催化耐久性,即使重复使用5次后,该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使用后的纳米颗粒催化剂也没有出现团聚现象.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Na BH4水解反应的活化能约为54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o 双金属纳米颗粒 NABH4 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的脱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超 王向宇 +1 位作者 常影 刘惠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538,共4页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中Fe主要以α-Fe0形式存在.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的直径约为30~50nm,比表面积约51m2/g.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是还原铁粉和纳米铁粉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的7.9倍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 还原脱氯 一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绮 赵万国 +4 位作者 周兴赟 苏丽 张海军 鲁礼林 张少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64-2169,共6页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对所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对其催化NaBH4制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2 nm左右,Pt/Ni... 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对所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对其催化NaBH4制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2 nm左右,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催化活性高于Pt,Ni或Fe单金属纳米颗粒和Pt/Ni,Pt/Fe或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其中Pt10Ni78.75Fe11.25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最高,30℃时,其催化活性可达63.920×103molH2/(molPt·h).Pt/Ni/Fe三金属纳米溶胶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稳定性,10次重复催化实验后,该催化剂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该三金属纳米溶胶催化NaBH4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2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Ni/Fe三金属纳米颗粒 NaBH4水解制氢 催化活性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比例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天昊 梁福鑫 杨振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21-1926,共6页
本文采用贵金属诱导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i端尺寸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该反应以十八胺为还原剂,硝酸镍和氯金酸为反应物,反应中Au3+首先被还原成Au0,随着温度上升,Ni2+从Au0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Ni0,十八胺持续提供电子,得到了雪人状的... 本文采用贵金属诱导还原法制备了一种Ni端尺寸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该反应以十八胺为还原剂,硝酸镍和氯金酸为反应物,反应中Au3+首先被还原成Au0,随着温度上升,Ni2+从Au0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Ni0,十八胺持续提供电子,得到了雪人状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采用I2/KI水溶液和0.5%(质量分数)盐酸分别对Au端和Ni端进行择性蚀刻,通过调节蚀刻时间,连续调控两端尺寸,可以达到完全刻蚀,最终制备了一种两端尺寸比例连续可调的Au-Ni双金属纳米颗粒.蚀刻后得到的新鲜表面为进一步功能复合提供了反应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纳米颗粒 反应时间 选择性刻蚀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
12
作者 刘峥怡 杜静静 +5 位作者 饶燕 张晶 赵蔚雯 汪启伟 顾学芳 田澍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以银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利用Ag和HAu Cl4之间的置换反应,结合柠檬酸钠同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对颗粒形貌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分析,初步研究了此类金/银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并对影响反应的... 以银纳米颗粒为牺牲模板,利用Ag和HAu Cl4之间的置换反应,结合柠檬酸钠同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中空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对颗粒形貌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的分析,初步研究了此类金/银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LSPR的精密调控。该类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可用作为SERS基底,苯硫酚在其表面增强因子可达107,并具有良好的信号重现性。该基底用于atto610标记的生物素与亲和素的SERS检测,检测限可达80 p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双金属纳米颗粒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苯硫酚 atto610标记生物素 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远洋 贾会敏 何伟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其对4-硝基苯酚(4-NP)还原的催化性能和光热效应。结果表明,制备时不同的AuCl^4-/Cu^2+摩尔比(rAu)可以调控AuCu双金属... 采用水热法制备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其对4-硝基苯酚(4-NP)还原的催化性能和光热效应。结果表明,制备时不同的AuCl^4-/Cu^2+摩尔比(rAu)可以调控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组分和形貌,XRD和吸收光谱特征随rAu的增加表现出更明显的金的特征,rAu>0.5时得到的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核-壳结构的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对4-NP还原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受光热效应影响,532 nm激光照射能够加强催化活性;在激光辐射作用下,不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相似的光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 水热法 核-壳结构 催化活性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枝状双金属Ag-Cu颗粒的制备与电活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易清风 李磊 +1 位作者 宋李红 牛凤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0-1604,共5页
利用恒电位电解技术,直接从无支持电解质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在钛片表面上沉积具有松树枝状结构的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SEM图像表明,树枝长度随铜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双金属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树叶顶端,形... 利用恒电位电解技术,直接从无支持电解质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在钛片表面上沉积具有松树枝状结构的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SEM图像表明,树枝长度随铜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双金属纳米颗粒直接沉积于树叶顶端,形成花蕊芯状结构。松树枝状结构的形成是Ag+和Cu2+的扩散过程与电迁移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了肼在这种双金属Ag-Cu纳米颗粒上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肼在这种以钛为基体的树枝状双金属Ag79Cu21,Ag71Cu29和Ag54Cu46纳米电极表面上的吸附为多层吸附,由此建立超低浓度肼的电化学检测法,在1mol·L-1NaOH溶液中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941、0.0369和0.264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枝状纳米颗粒 双金属Ag-Cu 肼检测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颗粒/碳纳米管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催化检测
15
作者 刘英菊 袁锐昌 +2 位作者 费世东 胡巧怡 李凌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以电化学沉积法将Pt纳米颗粒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上,并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对Pt/CNTs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图表明Pt/CNTs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电催化效果比石墨、Pt/石墨要好.同时,计时电流曲线表明Pt/CNT... 以电化学沉积法将Pt纳米颗粒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上,并用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对Pt/CNTs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图表明Pt/CNTs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电催化效果比石墨、Pt/石墨要好.同时,计时电流曲线表明Pt/CNTs电极对L-半胱氨酸在0.5~100.0μmol·L^-1范围内有线性响应,其检测限为0.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颗粒 纳米 半胱氨酸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催化剂中纳米Pt颗粒团聚效应的小角X射线散射
16
作者 夏庆中 樊志剑 +1 位作者 陈波 胡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5-918,共4页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对乙二醇合成法、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的Pt/C催化剂粉体内纳米Pt颗粒的团聚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方法制备的Pt颗粒及其团聚体的特征尺寸、体积分布、表面积变化、团聚程度等信息,并利用透射电...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对乙二醇合成法、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的Pt/C催化剂粉体内纳米Pt颗粒的团聚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方法制备的Pt颗粒及其团聚体的特征尺寸、体积分布、表面积变化、团聚程度等信息,并利用透射电镜(TEM)对3种样品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制备的催化剂中,Pt颗粒较好地分散于C载体上,且Pt颗粒具有尺度小、分布范围窄、总表面积大和团聚体较少等特征;常规浸渍和乙二醇还原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中Pt颗粒大小分布相似,但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总表面积和团聚体尺度更大,数量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pt/C催化剂 纳米颗粒 团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度Au/Pt负载对玫瑰花状NiO纳米颗粒气敏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春林 张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7-560,共4页
氧化镍(NiO)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因表面氧过剩而电离产生空穴,导致整体呈现p型半导体的特征,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的禁带宽度为3.6~4.2 eV,具有良好的气敏和热敏特性,属于表面控制电阻型气敏材料[1].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 NIO Au/pt 纳米尺度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纳米颗粒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功能化碳纳米管上的自发沉积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颖 匡尹杰 +2 位作者 张小华 刘博 陈金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9-995,共7页
利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非共价修饰的碳纳米管(CNTs)与PtCl62-之间的自发氧化还原作用,制备了Pt纳米颗粒(PtNPs)/CNTs-PDDA复合催化剂.PDDA在该催化剂中具有三种作用:(1)作为金属前驱体PtCl62-还原为PtNPs的还原剂;(2)作为原... 利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非共价修饰的碳纳米管(CNTs)与PtCl62-之间的自发氧化还原作用,制备了Pt纳米颗粒(PtNPs)/CNTs-PDDA复合催化剂.PDDA在该催化剂中具有三种作用:(1)作为金属前驱体PtCl62-还原为PtNPs的还原剂;(2)作为原位产生的PtNPs的稳定剂;(3)在CNTs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CNTs在甲醇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腐蚀.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对CNTs-PDDA进行了表征,表明PDDA通过π-π作用已成功覆盖在CNTs表面,并且修饰过程没有导致CNTs结构的破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tNPs/CNTs-PDDA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NPs均匀地分散在CNTs上,平均粒径约2nm,且粒径分布范围窄.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进一步考察了PtNPs/CNTs-PDDA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的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原始CNTs负载的PtNPs催化剂相比,PtNPs/CNTs-PDDA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电催化质量比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颗粒 甲醇 电催化氧化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合成Pt纳米颗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青 孙爽 潘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2-26,共5页
纳米材料是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合成纳米颗粒的方法也很多。电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速度快、方法简便和产物纯度高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学方法。主要综述了恒电压沉积、恒电流沉积、脉冲电沉积、循环伏安电沉积、喷射电... 纳米材料是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合成纳米颗粒的方法也很多。电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速度快、方法简便和产物纯度高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学方法。主要综述了恒电压沉积、恒电流沉积、脉冲电沉积、循环伏安电沉积、喷射电沉积等电化学沉积法合成Pt纳米颗粒的技术及这些方法在合成过程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pt纳米颗粒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等离子法制备Pt纳米颗粒负载TiO_2增强甲醇电催化性能
20
作者 张剑波 袁乐凡 +1 位作者 杨晖 胡秀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溶液中等离子法快速制备Pt纳米颗粒,选用TiO_2(P25)提升Pt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性能,并以石墨烯纳米片(GNs)为载体材料,通过简单的超声混合制备Pt/GNs/TiO_2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 通过溶液中等离子法快速制备Pt纳米颗粒,选用TiO_2(P25)提升Pt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性能,并以石墨烯纳米片(GNs)为载体材料,通过简单的超声混合制备Pt/GNs/TiO_2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样品的组成、形貌、表面电子特性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了在GNs表面分布均匀、结晶性良好并且直径为2~5 nm的Pt纳米颗粒,同时TiO_2也成功分散在GNs表面。加入TiO_2极大地提高了Pt纳米颗粒对甲醇的电催化活性,Pt/GNs/TiO_2的电流密度约为2 480 m A/mg,是未加入TiO_2的Pt/GNs(747 m A/mg)的3.3倍,同时其循环性能和抗中毒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中等离子法 pt纳米颗粒 TIO2纳米颗粒 甲醇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