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假粘液瘤影像诊断价值(附25例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海涛 胡智军 董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影像表现及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腹膜假性粘液瘤有以下影像表现:①腹腔弥漫积液(25/25),肝、脾边缘病灶CT值明显高于腹盆腔病灶;②肝、脾边缘"...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影像表现及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腹膜假性粘液瘤有以下影像表现:①腹腔弥漫积液(25/25),肝、脾边缘病灶CT值明显高于腹盆腔病灶;②肝、脾边缘"扇贝样"压迹(25/25);③腹、盆腔散在点状、不规则索条状钙化灶(18/25);④可肝(2/25)、脾(10/25)转移,脾脏转移多见;⑤腹膜后不受累及(25/25);⑥磁共振T2WI显示病灶内有多发不规则分隔(2/2)。结论:PMP的影像学检查应以CT检查为首选,结合MR表现,应能大部分准确术前诊断,对累及范围也能准确评估,在PMP患者的复发和病情评估中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粘液瘤 腹膜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腹膜假黏液瘤7例诊治分析
2
作者 叶璐 吴良芝 +2 位作者 张艺 冯亦军 马奔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7例腹膜假黏液瘤患者.通过对该7例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PMP病例... 目的:探讨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7例腹膜假黏液瘤患者.通过对该7例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PMP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随访和预后。结果:7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均为腹胀、腹痛,术前超声检查、CT、MRI提示盆腔包块和不均质腹水.肿瘤标记物有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膜假黏液瘤,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术后随访率100%。结论:女性PMP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盆腔肿物,从而误诊和延误治疗.通过术前腹部B超、CT、MRI、肿瘤标记物检查结合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及时与正确处置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腹膜 假黏液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黏液瘤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曼 田蒙 吕秀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5例)和济宁市中区妇幼保健院(2例)住院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7例腹膜假黏液瘤病例。结果 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3例复发,其中2例...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5例)和济宁市中区妇幼保健院(2例)住院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7例腹膜假黏液瘤病例。结果 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3例复发,其中2例行多次手术治疗。术后6例辅以术后化疗,1例未行特殊治疗。随访:术后随访率为100%,1例1年内死亡,最长存活者已达8年。结论腹膜假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腹腔穿刺抽出胶样液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性,B超、CT和CEA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多数患者术中探查可见腹腔内广泛病变,往往需要采取多次减瘤术。手术治疗并辅以化疗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诊断 手术治疗 腹腔灌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性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缪锦超 刘赞伟 +1 位作者 张庆元 吴晖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诉进行性腹胀,腹部CT示腹腔内大量低密度液体,腹部脏器受压体积变小,边缘... 目的总结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诉进行性腹胀,腹部CT示腹腔内大量低密度液体,腹部脏器受压体积变小,边缘模糊。患者行剖腹探查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随访15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临床少见,以大量黏液性腹水为特点,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反复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超声检查与CT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齐雪梅 刘翠红 梁长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37-1641,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超声声像图和CT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50例LAMN的临床资料、超声声像图及CT图像,观察并记录病变的特征,如位置、形状、分隔、内部回声/密度(胶冻状、洋葱皮样、强回声/钙化)、腹膜假黏液瘤(PMP... 目的 探讨分析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超声声像图和CT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50例LAMN的临床资料、超声声像图及CT图像,观察并记录病变的特征,如位置、形状、分隔、内部回声/密度(胶冻状、洋葱皮样、强回声/钙化)、腹膜假黏液瘤(PMP)、腹腔积液等,根据有无PMP分为单纯LAMN组和LAMN合并PMP组,比较超声和CT对LAMN的诊断准确率,再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单纯LAMN组和LAMN合并PMP组比较,肿瘤位置、形状、分隔、腹腔积液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部:超声检查(胶冻状、洋葱皮样、强回声)、CT检查(壁强化、钙化)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LAMN的准确率为36.0%,CT诊断准确率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者联合应用准确率为62.5%,与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N的超声声像图和CT图像有一定的特点,掌握其声像图和CT影像学特征,充分利用超声声像图的优势,必要时结合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黏液性肿瘤CT误诊为卵巢源性占位病例分析
6
作者 魏逸 翟建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误诊为卵巢源性占位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CT误诊为卵巢源性占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误诊率为31.7%,10... 目的:分析误诊为卵巢源性占位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并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1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CT误诊为卵巢源性占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误诊率为31.7%,10例误诊为卵巢源性肿瘤,3例误诊为卵巢源性囊肿;3例妇科体检发现,1例因绝经后阴道流血,9例因腹胀、腹痛、自觉腹部包块就诊。CT示4例阑尾管状增粗、7例右下腹/盆腔类圆形或茄子状囊性灶,2例右下腹分叶状囊实性病灶;13例均见腹盆腔液性密度影,其中2例见网膜饼状增厚,1例肝脾周围扇贝样压迹。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10例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3例为阑尾黏液性腺癌。结论:影像科医生应加深对阑尾黏液性肿瘤影像表现、临床及生物学性质的认识,仔细寻找阑尾病变,必要时采用多平面重建、超声肠镜等手段辅助诊断,以降低术前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黏液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误诊 卵巢源性占位 腹膜假黏液性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