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9个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无性系果实表型多样性及优良无性系筛选 被引量:10
1
作者 任婷婷 张云程 +3 位作者 陈建华 曲凯伦 孙永强 董胜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深入探寻东北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筛选关键综合评价指标,提升育种效率,发掘优良东北杏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方法】采用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69个东北杏无性系的45个果实表型性状(23个质量性状和2... 【目的】深入探寻东北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筛选关键综合评价指标,提升育种效率,发掘优良东北杏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方法】采用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69个东北杏无性系的45个果实表型性状(23个质量性状和22个数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41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大于0.1,数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91)高于质量性状(0.62),数量性状的多样性较质量性状更丰富。聚类分析将69个东北杏无性系分为3类,A类适用于薄壳、出仁率高的品种类群;B类可用于选育高产、大仁型品种,属优良仁用杏品种类群;C类可作为高出核率和出仁率的重要育种材料。果肉薄、果小的无性系出核率更高;核壳薄、单核质量小的无性系出仁率更高;单核质量大的无性系产核量更高。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42%,能够反映22个数量性状的基本信息。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2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果肉厚度、果纵径、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出核率、出仁率、产核量共8个关键评价指标,筛选出10个果实经济性状表现优异的无性系。【结论】东北杏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变异,经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的803、777、783、720、721、725、719、711、731和784号无性系可用于东北杏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杏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通杏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7%。42.2%,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平均单果质量与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a生枝粗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58.65%.第1主成分反映叶片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枝条因子,第3、第4主成分反映的是品质因子。根据聚类分析把219份杏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群:第1类种质群的主要特点是叶片较大:第Ⅱ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性状较好.但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小;第Ⅲ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大:第V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好:第Ⅵ类种质群的特点是叶片较大且1a生枝又粗又长。【结论]普通杏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LDSS法的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郁香荷 刘宁 张玉萍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623,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05份中国李为材料,依据46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在按品种类群和杂交类型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05份中国李为材料,依据46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在按品种类群和杂交类型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和优化后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ILDSS)经2次抽样构建出中国李初级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样本集由97份种质材料组成,占总体样本比例约24%。对核心种质群体的代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核心种质群体能够代表中国李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群体结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和主成分分析(散点分布图)等8项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 初级核心种质 评价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7
4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郁香荷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比较,明确了杏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在按品种类群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经过多次聚类抽样,获得由111份种质材料组成的初级核心样本集,占总体样本比例25%。对该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保留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 初级核心种质 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天然次生灌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与山杏(Prunus sibirica L.)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动态差异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淑勇 周泽福 +1 位作者 张光灿 夏江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9-507,共9页
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5年生天然次生灌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及山杏(Prunus sibirica L.)作为研究材料,系统比较了两树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桃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 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5年生天然次生灌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及山杏(Prunus sibirica L.)作为研究材料,系统比较了两树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桃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特征与山桃有所差异,山桃除蒸腾速率(Tr)外其它生理参数呈单峰曲线,山杏的日变化类型均呈双峰曲线。两树种光合速率(Pn)在下午明显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非气孔限制。山桃Pn的日均值((7.64±3.69)μmo.lm-2.s-1)比山杏((5.29±2.97)μmo.lm-2.s-1)高出46%,Tr的日均值((2.21±1.02)mmo.lm-.2s-1)比山杏((1.58±0.57)mmo.lm-.2s-1)高出40%左右,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均值相差不大,分别为(2.89±1.52)μmo.lmmol-1,(2.54±1.37)μmo.lmmol-1。多元回归及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最重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其次是大气CO2浓度;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参数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山桃与山杏表现出具有较高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征,因而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都有较好引种栽培与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山桃 山杏 气体交换 日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杏树(Prunus armeniaca L.)冰核细菌药剂筛选及花期防霜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孟庆瑞 李彦慧 +4 位作者 李帅英 张倩 陈少坤 温林柱 杨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91-4196,共6页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著,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座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座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prunus ARMENIACA L.) 冰核活性细菌 防霜药剂 防霜效果 座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及其近缘种的孢粉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有春 刘威生 +6 位作者 郁香荷 孙猛 刘宁 章秋平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6-532,共7页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观察了李属(Prunus)欧洲李(P.domestica)及其近缘种共13份试材的花粉形态,并采用平均连锁法(average linkage)对花粉的9个数量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观察结果显示,供试欧洲李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观察了李属(Prunus)欧洲李(P.domestica)及其近缘种共13份试材的花粉形态,并采用平均连锁法(average linkage)对花粉的9个数量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观察结果显示,供试欧洲李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中等大小,等极,辐射对称,极面观为近圆形或圆形,赤面观均为椭圆形,表面纹饰由不规则条脊和散落于条脊间的穿孔组成,与其近缘种差异显著。花粉具3-孔沟环状萌发孔(tri-colporate),属N3P4C5类型,仅在耶鲁尓品种观察到个别花粉具4条萌发沟。对孢粉数量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欧洲李花粉形态与其近缘种存在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二组,即多倍体组和二倍体组,经分析认为野生欧洲李与黑刺李亲缘关系近,野生欧洲李可能包含了黑刺李的种质,而栽培欧洲李可能由野生欧洲李演化而来。最后根据花粉形态对李属供试种的演化进行了讨论。孢粉资料结合聚类分析是进行李属种间亲缘关系及演化途径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李与近缘种 孢粉学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包装及钙处理对‘豫甜’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苏金乐 王宁 +3 位作者 李靖 王兰菊 马晓 阿依古力.喀斯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以'豫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室温贮藏及采后钙处理低温贮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加入KMnO4(乙烯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5... 以'豫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室温贮藏及采后钙处理低温贮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加入KMnO4(乙烯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5 0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 6kg·cm-2,Vc含量增加了10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 07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 1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2 8g·kg-1;经ρ为4%的CaCl2溶液处理后,装入加有KMnO4(乙烯吸收剂)的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在0~5℃的低温下贮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1 0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 1kg·cm-2,Vc含量增加了1 3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 17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 25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0 5g·kg-1;综合比较认为采后钙处理再低温贮藏能较好地降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抑制Vc的降解,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营养成分,保持其品质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包装 采后钙处理 豫甜桃 果实品质 贮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Prunus armeniaca)自交不亲和强度及其授粉受精相关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建荣 陈学森 +1 位作者 孔宁 束怀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4,F0004,共6页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种群体为试材,荧光显微镜观察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花粉管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授粉后初期,自交亲和性与自交不亲和性的杏花粉都能正常萌发、生长,但是在花粉管生长延伸到花柱1/2以后,自交亲和性的花粉管能顺利进入子房,而自交不亲和性的花粉管多数顶端膨大呈球形,停止向下生长,只有极个别能正常生长到达子房;杂种后代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RNA酶比活力,与亲本相比无明显的趋中变异表现,而且在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花粉管 RNA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Prunus mume)I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玉英 高志红 +3 位作者 王飞 佟兆国 房伟民 章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7,共5页
基于梅Ty1-copia类逆转座子的长末端重复序列信息设计IRAP引物,通过五因素四水平L16(45)的完全随机正交试验、不同浓度PAGE胶等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梅IRAP标记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体系总体积25μL,其中基因组DNA 30 ng、25 mmol·L-... 基于梅Ty1-copia类逆转座子的长末端重复序列信息设计IRAP引物,通过五因素四水平L16(45)的完全随机正交试验、不同浓度PAGE胶等的研究,建立了适合梅IRAP标记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体系总体积25μL,其中基因组DNA 30 ng、25 mmol·L-1 MgCl2 2.0μL、2.5 mmol·L-1 dNTPs 2.5μL、10×PCR Buffer 2.5μL、Taq DNA聚合酶1.0 U、10μmol·L-1 LTR引物1.0μL,加ddH2O至25μL为最优IRAP的PCR反应体系,以及6.0%和8.0%浓度的非变性PAGE胶均适于IRAP多态性检测。这为进一步利用IRAP分子标记研究梅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P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茎段与叶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崇琪 陈学森 +4 位作者 吴传金 张红 崔孝平 石俊 郭梁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F0004,共6页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蔗糖浓度等多种因素对茎段腋芽萌发与生长、增殖以及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其叶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IAA0.4mg/L+6-BA0.8mg/L...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蔗糖浓度等多种因素对茎段腋芽萌发与生长、增殖以及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其叶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IAA0.4mg/L+6-BA0.8mg/L较适合于樱桃李茎段腋芽的萌发与生长培养;2)正交试验筛选出不定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MS+IAA0.5mg/L+6-BA1.0mg/L+蔗糖30g/L;3)ZT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效果好于6-BA,ZT1.5mg/L+IBA0.05mg/L为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暗培养为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必要条件,在最适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上,暗培养14d的不定芽再生效果最好;5)樱桃李不定梢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茎段腋芽 叶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雌雄配子体发育规律及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珂 王力荣 +2 位作者 李靖 朱更瑞 方伟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6-810,共5页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 为了了解甘肃桃的早花性与其花芽分化的关系及早花性的遗传能力,以甘肃桃1号(甘肃桃)(Prunus kan-suensis)、96-7(普通桃)(P.persica)、甘肃桃1号×96-7的杂种一代群体(20株)为试材,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叶、花、果形态特征观察发现,甘肃桃1号×96-7杂种群体的表现性状趋向甘肃桃1号。2)甘肃桃1号在落叶前形成雄配子体,具有花粉的早熟性。3)杂种群体花芽分化始期及花芽分化特性也趋向于母本甘肃桃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桃 雌雄配子体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 atropurea)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晓立 王中华 +4 位作者 李彦慧 陈东亮 冯晨静 孟庆瑞 杨建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研究紫叶李的抗NaCl特性,以盆栽4年生紫叶李为试材,设置土壤的NaCl含量为CK(0.042%),0.1%,0.2%,0.3%,0.4%,研究NaCl胁迫对紫叶李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增高,细胞膜... 为研究紫叶李的抗NaCl特性,以盆栽4年生紫叶李为试材,设置土壤的NaCl含量为CK(0.042%),0.1%,0.2%,0.3%,0.4%,研究NaCl胁迫对紫叶李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增高,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加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紫叶李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结合各项生理指标和盐害表现可以得出,紫叶李抗NaCl胁迫的阈值为0.3%土壤含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李 NACL胁迫 膜透性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对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扩散及存活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47
14
作者 张知彬 王福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9-845,共7页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和存活率。于 1 998年 6月 1 9~ 2 0日 ,7月 3日和 1 0月 2 3日共在 2 4个样点释放 1 4 4 0粒山杏种子。几乎所有释放的种子在 1 0 d内被鼠类取走。夏天释放的种子比秋天释放的种子消失的速度快。大多数种子的扩散距离在 2 0 m以内 ,小于鼠类的活动距离。鼠类吃掉种子的速度很快 ,但当种子变得稀少时 ,种子存活率有所提高。山杏种子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鼠类 种子命运 森林更新 种子存活 协同进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I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厚宇 李顺雨 +3 位作者 吴敏芳 乔光 吴亚维 宋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5,40,共6页
基于中国樱桃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反转录酶(R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并根据扩增谱带的数量、多态性和可重复性等指标筛选IRAP-PCR引物;采用5因素4水平L 16(45)的完全随机正交试验,对影响PCR体系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中国樱桃IRAP分子... 基于中国樱桃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反转录酶(R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并根据扩增谱带的数量、多态性和可重复性等指标筛选IRAP-PCR引物;采用5因素4水平L 16(45)的完全随机正交试验,对影响PCR体系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中国樱桃I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结果表明,筛选出9条引物,可以扩增222个清晰位点,位点的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0.09%。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含2.0 mmol·L^-1 MgCl 2、1.0 U Taq酶、0.2 mmol·L^-1引物、20 ng模板DNA、0.3 mmol·L^-1 dNTP,采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IRAP 技术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李(Prunus padus Linn.)挥发油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秋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GC—MS联机测定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稠李 (臭李子 )PrunuspadusLinn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分离出了三个组分 ,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 ,占挥发油总含量的 88.4%。
关键词 稠李 挥发油 化学组成分析 天然苯甲醛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成分 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桃(Prunus persica f. atropurpurea)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瞳 姚苗笛 于晓南 《河北林果研究》 2009年第1期77-80,共4页
紫叶桃是重要的园林彩叶树种,叶色美丽,观赏期长,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以紫叶桃的叶片和嫩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建立紫叶桃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时,MS+2 mg/L BA+1 mg/L 2,4-D对... 紫叶桃是重要的园林彩叶树种,叶色美丽,观赏期长,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价值。以紫叶桃的叶片和嫩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建立紫叶桃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时,MS+2 mg/L BA+1 mg/L 2,4-D对叶片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率达80%;MS+1 mg/L BA+1 mg/L 2,4-D对茎段诱导效果最佳,其诱导率达100%。在MS+1 mg/L BA+1 mg/L 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能直接分化出不定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桃 叶片 茎段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抑制剂对肥城桃(Prunus persica)多酚氧化酶抑制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炘 周宏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本文用丙酮和硫酸铵沉淀的方法将肥城桃 (Feichengpeach)多酚氧化酶部分纯化 ,纯化倍数为 5 1 1倍。研究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硫脲对该酶活性的抑制类型。
关键词 肥城桃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抑制剂 硫脲 纯化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研究 方法 丙酮
全文增补中
离体条件下桃(Prunuspersica)脱病毒技术的改进
19
作者 魏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为提高离体条件下挑脱病毒的效果,本研究比较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微型嫁接两种脱病毒技术。采用倒“T”型和“孔穴”嫁接法,将“红港”嫁接在“CT2692”上,其成活率分别为18.2%和49.5%。试验还表明,“红港”的茎... 为提高离体条件下挑脱病毒的效果,本研究比较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微型嫁接两种脱病毒技术。采用倒“T”型和“孔穴”嫁接法,将“红港”嫁接在“CT2692”上,其成活率分别为18.2%和49.5%。试验还表明,“红港”的茎尖分生组织的分化率取决于分生组织块的大小。供试3个桃品种“红港”、“Mayorest”和“Suncrest”的茎尖分生组织在本试验所筛选出的改进培养基上的分化率最高,该培养基含Anderson矿质成份(1978),Spata维生素(1969)。激素配比为0.2mg/1BA,0.01mg/1IBA和0.1mg/1GA。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嫁接 无病毒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李属樱亚属Prunus L. subgenus Cerasus (Mill.) A. Gray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保欢 黄文鑫 +2 位作者 石文婷 羊海军 崔大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李属Prunus L.樱亚属subgenus Cerasus(Mill.)A.Gray植物目前在亚属下的分类及种的处理上存在争议。本文对41种樱亚属植物的30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亚属的分类及种的处理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6.76处,41个种被划分为11... 李属Prunus L.樱亚属subgenus Cerasus(Mill.)A.Gray植物目前在亚属下的分类及种的处理上存在争议。本文对41种樱亚属植物的30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对亚属的分类及种的处理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6.76处,41个种被划分为11个类群,其中6个类群只含有1个种,5个类群包含2个及以上种。华中樱桃Prunus conradinae Koehne、光叶樱桃Prunus glabra(Pamp.)Koehne、蒙自樱桃Prunus henryi(C.K.Schneid.)Koehne、西南樱桃Prunus duclouxii Koehne、云南樱桃Prunus yunnanensis Franch.、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和细花樱桃Prunus pusilliflora Cardot 7个分类存在较大争议的种聚为1支,表明它们之间关系相近,将它们放在一个组或系较为合适。微毛樱桃Prunus clarofolia C.K.Schneid.、多毛樱桃Prunus polytricha Koehne和康定樱桃Prunus tatsienensis Batalin在聚类中非常接近。康定樱桃区别于其他2种的性状是其苞片边缘的腺体是盘状的,但在原始文献和模式标本中并没有此特征,而多毛樱桃的毛被和其他2种是连续的,建议将3者进行合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属 樱属 樱亚属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