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李(Prunus padus Linn.)挥发油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秋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GC—MS联机测定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稠李 (臭李子 )PrunuspadusLinn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分离出了三个组分 ,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 ,占挥发油总含量的 88.4%。
关键词 稠李 挥发油 化学组成分析 天然苯甲醛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成分 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桂樱亚属(李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
2
作者 邓嘉康 刘朝玉 +2 位作者 羊海军 叶强 崔大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共11页
为了探究中国分布的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桂樱亚属〔subgen.Laurocerasus(Tourn.ex Dub.)Rebd.〕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对中国境内桂樱亚属腺叶桂樱组(sect.Phaeostictae)、无腺桂樱组(sect.Laurocerasus)、臀果... 为了探究中国分布的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桂樱亚属〔subgen.Laurocerasus(Tourn.ex Dub.)Rebd.〕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对中国境内桂樱亚属腺叶桂樱组(sect.Phaeostictae)、无腺桂樱组(sect.Laurocerasus)、臀果木组(sect.Mesopygeum)20种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地理分区、垂直分布特征、地区(亚地区)物种组成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桂樱亚属种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桂樱亚属植物的分布区类型有3个分布型和3个分布亚型,其中,中国特有分布型种类最多(13种),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型及其亚型种类次之(5种)。从地理分区看,中国桂樱亚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即北纬30°以南区域;岭南山地地区种类最多(13种),北部湾地区,滇、黔、桂地区,华中地区,滇、缅、泰地区种类较多,分别有12、11、10、10种;特有种主要集中在华南及西南地区。从垂直分布特征看,3组植物适宜分布的海拔范围相似,无腺桂樱组较腺叶桂樱组和臀果木组的海拔范围更大。地区(亚地区)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亚地区间的物种相似性系数较高。中国与周边国家均分布有腺叶桂樱组和无腺桂樱组种类,但无共同的臀果木组种类;共有种占周边国家桂樱亚属种数的比例均高于占中国桂樱亚属种数的比例。推测华南及西南地区是臀果木组植物在东亚及东南亚的起源中心,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该组植物的分化中心;臀果木组植物由中国亚热带地区经中南半岛向西部巽他区、中部华莱士区扩散迁移,最终在东部新几内亚区分化出丰富的物种。综上所述,中国桂樱亚属3组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高度相似,该亚属的分布中心为岭南山地地区至北部湾地区,并向西部、北部和南部扩散,西至西喜马拉雅山区,北至黄淮、江汉平原,南至海南岛等地,特有种集中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 李属 桂樱亚属 分布区类型 地理分区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甜樱桃品种(系)物候期及花器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亚杰 位杰 +5 位作者 谢宏江 崔龙 蒋媛 肖欢 贾存花 姚文英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79-83,89,共6页
以6个甜樱桃品种(系)为试材,观察物候期和花器结构特征,并采用血球计数器法测定花粉量。结果表明:在满足各品种休眠需冷量的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规律为:芽膨大期到始花期8~10 d,始花期到盛花始期1~3 d,盛花始期到盛花末期结束6~9 d,盛... 以6个甜樱桃品种(系)为试材,观察物候期和花器结构特征,并采用血球计数器法测定花粉量。结果表明:在满足各品种休眠需冷量的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规律为:芽膨大期到始花期8~10 d,始花期到盛花始期1~3 d,盛花始期到盛花末期结束6~9 d,盛花末期到末花期2~4 d,物候期会受栽培环境因素影响而上下浮动。‘齐早’‘马什哈德’‘桑提娜’‘波兰8号’‘波兰9号’‘5-S4’这6个甜樱桃品种均为单瓣花,圆形白色花瓣,花瓣5枚、花萼5片、雌蕊1枚、雄蕊26~37枚,花瓣顶端形状微凹,盛开花瓣着生状态分离,花序类型均为伞形花序,花序轴均无,萼片状态均为反折,仅花萼筒形状和萼筒、萼片长度比略有差异;不同品种(系)花序花朵数、单花雄蕊数、花冠直径、花瓣纵横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供试品种花序花朵数均在3~5朵花;本研究将甜樱桃品种的单药花粉量分为6类,生产上配置授粉树时可供参考,‘齐早’‘马什哈德’‘波兰8号’的花粉量类型为极多,‘桑提娜’‘波兰9号’‘5-S4’的花粉量类型为多;‘齐早’‘波兰8号’‘5-S4’这3个品种在该地区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地区温室种植的主推品种。研究为新疆地区设施甜樱桃栽培品种选择与配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物候期 花器特征 花粉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甜樱桃品种果实主要内含物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3
4
作者 蔡宇良 李珊 +2 位作者 陈怡平 赵桂仿 付润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4-310,共7页
以 拉宾斯 、 斯坦勒 等7个生产上主栽的欧洲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采收后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 Vc 、可溶性总糖和总酸等主要内含物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内含物含量与果实发育期、果实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 以 拉宾斯 、 斯坦勒 等7个生产上主栽的欧洲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采收后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 Vc 、可溶性总糖和总酸等主要内含物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各主要内含物含量与果实发育期、果实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樱桃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期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发育期短的早熟品种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显著低于果实发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 P<0.05 ;甜樱桃品质标准在 中上 级以上,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范围在1052.0~1119.3mg·100g-1FW;品质在 中上 标准以上的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范围在9.89~18.01mg·100g-1FW;7个甜樱桃品种之间果实总酸度差异显著 P<0.05 ;甜樱桃果实的糖酸比值与果实发育期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甜樱桃果实的糖酸比值能确切地反映果实风味及品质的优劣,可以作为一项指标,甜樱桃品质在 中上 标准以上的果实糖酸比范围在31.37~40.54;早、中、晚熟品种之间相比较,甜樱桃早熟品种的果实大小显著低于中、晚熟品种 P<0.0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甜樱桃 品种 蛋白质 维生素C 可溶性总糖 总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李属3种果实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荣 辛越 +1 位作者 姚美玲 杨应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共4页
对稠李属3种果实浸提得到的花色苷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采用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来评价稠李属3种果实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VC作对照。结果表明:稠李属3种果实的花色苷对... 对稠李属3种果实浸提得到的花色苷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采用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来评价稠李属3种果实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VC作对照。结果表明:稠李属3种果实的花色苷对.OH、ABTS、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抗氧化活性均随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强,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试选范围内清除效果均低于VC对照组。但当稠李及山桃稠李的质量浓度大于0.04 mg/mL时,其还原能力强于VC对照组。3种果实花色苷中,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稠李>山桃稠李>紫叶稠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李 山桃稠李 紫叶稠李 花色苷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方法提取大扁杏仁油脂性质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振宝 刘旷 +2 位作者 易建华 刘梦颖 卢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0,共4页
研究提取方法对大扁杏仁油脂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水酶法、索氏抽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3种方法得到油脂,分析了大扁杏仁油的主要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VE含量,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结果发现:3种提取方... 研究提取方法对大扁杏仁油脂理化性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水酶法、索氏抽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3种方法得到油脂,分析了大扁杏仁油的主要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VE含量,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结果发现:3种提取方法对大扁杏仁油脂的碘值、折光指数等性质影响不大,而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以及色泽、气味、水分、挥发物等理化性质影响较大;3种方法提取的大扁杏仁油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以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4%左右;索氏抽提法油脂中VE含量最高,主要以β-生育酚为主;不同提取方法对大扁杏仁油氧化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其中,Rancimat法测定大扁杏仁油的氧化稳定性(OSI)依次为:索氏抽提法﹥水酶法﹥超临界CO2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仁油 脂肪酸 生育酚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李属三种果实花色苷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辛越 刘荣 +1 位作者 何娇 臧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8-351,355,共5页
目的:比较稠李属三种果实花色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质量浓度为0.05~1.2mg/mL的稠李属三种果实花色苷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h,采用胎盘蓝染色法和MTT法绘制生长曲线以及检测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0.05... 目的:比较稠李属三种果实花色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质量浓度为0.05~1.2mg/mL的稠李属三种果实花色苷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h,采用胎盘蓝染色法和MTT法绘制生长曲线以及检测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0.05mg/mL的紫叶稠李花色苷促进细胞增殖,而山桃稠李、稠李在试选浓度范围内均对HepG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大。在紫叶稠李、山桃稠李、稠李作用HepG2细胞48h时,IC50值依次为1.07、0.82、0.64mg/mL,显示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大小关系为:稠李>山桃稠李>紫叶稠李。结论:稠李属的果实花色苷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稠李 山桃稠李 稠李 花色苷 HEPG2细胞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浆果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荣 冷梅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笃斯越橘、紫叶稠李和山桃稠李三种浆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比较三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三种浆果的烘干粉末分别用蒸馏水和60%(体积分数)乙醇浸提,然后将它们稀释为五个梯度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比色法、邻... 目的:探讨笃斯越橘、紫叶稠李和山桃稠李三种浆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比较三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三种浆果的烘干粉末分别用蒸馏水和60%(体积分数)乙醇浸提,然后将它们稀释为五个梯度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硫代硫酸钠滴定法、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三种浆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这三种浆果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其中笃斯越橘醇提物最强DPPH.清除率为93.50%、紫叶稠李水提物最强.OH清除率为95.45%、紫叶稠李水提物最强O2-.清除率为88.81%、山桃稠李水提物最强H2O2清除率为70.71%,山桃稠李水提物总还原能力最强为1.901。结论:三种浆果提取物对4种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并且同种浆果的不同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 紫叶稠李 山桃稠李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扁杏组培基本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齐高强 赵忠 +1 位作者 张存旭 周锋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适合大扁杏的分化培养;最适外植体为茎尖; 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光照强度2000-3000lx,pH 5.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基本培养基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辽西地区3个大扁杏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晶晶 王海英 +1 位作者 崔秀娜 赵富宝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大扁杏品种丰仁、果仁、超仁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对3个大扁杏品种的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大扁杏品种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致呈现"升-降-升-降"... 以大扁杏品种丰仁、果仁、超仁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对3个大扁杏品种的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大扁杏品种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致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呈"S"形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综合指标分析表明,超仁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果仁,这与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3个品种枝条表现出的外部受伤情况相吻合,说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大扁杏抗寒性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抗寒性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扁杏杏仁油的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义霞 周向军 +1 位作者 张继 李敏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86,共2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大扁杏杏仁中油脂进行提取,并将油脂用饱和氢氧化钾-甲醇皂化,再用甲醇-硫酸(体积比为4∶1)甲酯化后,将乙醚萃取液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大扁杏杏仁的出油率为51.2%,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油酸(77.08%),亚油...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大扁杏杏仁中油脂进行提取,并将油脂用饱和氢氧化钾-甲醇皂化,再用甲醇-硫酸(体积比为4∶1)甲酯化后,将乙醚萃取液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大扁杏杏仁的出油率为51.2%,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油酸(77.08%),亚油酸(6.12%),棕榈酸(7.12%),亚麻酸(3.44%),硬脂酸(1.36%)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扁杏 杏仁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花蜜腺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林 赵小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2-796,共5页
为了解杏花蜜腺的超微结构特点,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技术对露冠期杏花蕾的蜜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蜜腺表面特化形成脊状突起,突起之间成为洞状和池状凹陷,蜜腺表面脊状突起图案与细胞壁突起图案一致。(2)蜜腺产蜜细胞的质体分化成有... 为了解杏花蜜腺的超微结构特点,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技术对露冠期杏花蕾的蜜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蜜腺表面特化形成脊状突起,突起之间成为洞状和池状凹陷,蜜腺表面脊状突起图案与细胞壁突起图案一致。(2)蜜腺产蜜细胞的质体分化成有色体,有色体首先积累质体小球,质体小球再转化成结晶体。推测有色体内贮藏物质开始以脂类和类胡萝卜素为主,之后转化为以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为主。(3)蜜腺产蜜细胞线粒体发达、内质网丰富,表明其具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因此,杏花蜜腺主要超微结构特点在于泌蜜细胞含有色体、有色体的质体小球转化成结晶体、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以及表皮细胞表面特化形成脊状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蜜腺 超微结构 有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哈利樱桃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 蔡宇良 +3 位作者 慕小倩 何恒流 冯瑛 宛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马哈利樱桃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马哈利樱桃雌配子体发育早期,在单室子房内可以看到2个倒生胚珠,但在后期其中一个退化,另一个发育为种子;其胚珠具双珠被,为厚珠心。(2)大孢子母细...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马哈利樱桃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马哈利樱桃雌配子体发育早期,在单室子房内可以看到2个倒生胚珠,但在后期其中一个退化,另一个发育为种子;其胚珠具双珠被,为厚珠心。(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为七细胞八核。(3)根据不同时间花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学对比的观察结果,在陕西关中地区,三月下旬是马哈利樱桃雌性生殖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时期,果园在此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利樱桃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条件和栽植密度对大扁杏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姬孝忠 董丽芬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以1~4年生大扁杏品种龙王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栽植密度对大扁杏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和平地两种不同立地条件对其树体的树高、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树体的干高、冠幅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4 m×... 以1~4年生大扁杏品种龙王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栽植密度对大扁杏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地和平地两种不同立地条件对其树体的树高、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树体的干高、冠幅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4 m×5 m、3 m×5 m、2.5 m×5 m、2 m×5 m四种不同的栽植密度对大扁杏幼树的地径、冠幅和单株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树高的影响不大,大扁杏适宜的栽培密度以2.5 m×5 m和3 m×5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密度 大扁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及整地方式对大扁杏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姬孝忠 董丽芬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试验以4年生龙王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形及整地方式对大扁杏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坡向的3个坡位上对大扁杏幼树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3种不同整地方式对大扁杏幼树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以水平梯田整地的方式最为理想。
关键词 整地方式 生长发育 大扁杏 幼树 地形 发育影响 水平梯田 龙王帽 坡位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子新品种‘鸡蛋李’的选育及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海静 赵海山 +1 位作者 卞灵娣 王占和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668-671,共4页
详细介绍了李新品种‘鸡蛋李’的选育过程、果实经济性状、品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鸡蛋李’开花期晚,成熟期中晚,果实卵圆形,紫红色,色泽艳丽;果实个大,平均单果质量66.85 g,核小、肉厚,可食率高达97%;酸甜可口、细腻多汁,... 详细介绍了李新品种‘鸡蛋李’的选育过程、果实经济性状、品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鸡蛋李’开花期晚,成熟期中晚,果实卵圆形,紫红色,色泽艳丽;果实个大,平均单果质量66.85 g,核小、肉厚,可食率高达97%;酸甜可口、细腻多汁,品质极上;自花不结实,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病虫害轻,综合优良性状稳定,适宜在晋中、晋南、晋东南及类似气候区发展,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鸡蛋李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叶腺毛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5-358,共4页
植物腺毛通常分化出柄部和头部,为了解杏叶腺毛柄部和头部的结构与功能,对杏叶腺毛做半薄和超薄切片,用光学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杏叶腺毛柄部和头部都是多细胞结构,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柄部与头部有三方面显著区别:(1)柄部质... 植物腺毛通常分化出柄部和头部,为了解杏叶腺毛柄部和头部的结构与功能,对杏叶腺毛做半薄和超薄切片,用光学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杏叶腺毛柄部和头部都是多细胞结构,在超微结构水平上柄部与头部有三方面显著区别:(1)柄部质体分化成具发达类囊体和基粒的叶绿体,积累淀粉,而头部质体不分化,为原质体,含大量管状内膜结构,不积累淀粉或其他贮藏物质;(2)柄部液泡少而体积大,液泡内没有可见物质积累,相反,头部液泡多而体积小,液泡内积累电子染色深的酚类物质;(3)与柄部相比,头部具更多内质网。显然,杏叶腺毛柄部和头部有不同的超微结构和生化功能,包括柄部进行光合作用,头部负责酚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叶腺毛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李、斑叶稠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淑玲 谢华 陆莹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临时标准地法,对20块标准地的40株平均木和优势木进行了树干解析,采用IBMPC系列程序集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以分析稠李、斑叶稠李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稠李、斑叶稠李都属早期速生树种,稠李高生长在12年时已达高峰... 采用临时标准地法,对20块标准地的40株平均木和优势木进行了树干解析,采用IBMPC系列程序集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以分析稠李、斑叶稠李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稠李、斑叶稠李都属早期速生树种,稠李高生长在12年时已达高峰,胸径生长在32年时已趋最高,材积生长在40年左右时达到最佳。斑叶稠李高生长在18年达到高峰,胸径生长在32年趋于最高,材积生长在45年左右达到最佳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李 斑叶稠李 高生长 径生长 材积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组分对稠李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雪莲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以新鲜稠李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钙等组分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都有所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蔗糖、硼... 以新鲜稠李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钙等组分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都有所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蔗糖、硼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0.015%、0.015%最为适宜,此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李 花粉萌发 培养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颉刚刚 欧阳丽婷 +2 位作者 谢军 刘贝贝 耿文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8,共7页
以新疆塔城、伽师、伊犁和轮台的21株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inn.)单株[‘塔城槟子’(‘Tacheng Binzi’)5株,‘伽师酸梅’(‘Jiashi Suanmei’)、‘吾尔江’(‘Wuerjiang’)、‘艾努拉’(‘Ainula’)、‘阿鲁恰’(‘Aluqia’)和‘... 以新疆塔城、伽师、伊犁和轮台的21株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inn.)单株[‘塔城槟子’(‘Tacheng Binzi’)5株,‘伽师酸梅’(‘Jiashi Suanmei’)、‘吾尔江’(‘Wuerjiang’)、‘艾努拉’(‘Ainula’)、‘阿鲁恰’(‘Aluqia’)和‘克孜吾尔江’(‘Keziwuerjiang’)各1株,均为国内栽培型;‘塔城酸梅’(‘Tacheng Suanmei’)2株,分别为国内栽培型和疑似国内野生型;欧洲李5株,均为国内野生型;‘法兰西’(‘French’)、‘斯坦勒’(‘Stanley’)、‘女神’(‘Goddess’)和‘理查德’(‘Richard’)各1株,均为国外引进型]为实验材料,对其叶片13个表型性状(包括5个定性指标和8个定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欧洲李单株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5%~48.5%,其中,单叶干质量、叶形、叶缘和单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5%、39.4%、39.2%和37.4%,明显高于其余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5.311%;其中,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叶基和叶尖、叶厚和叶柄长、叶色和叶缘的载荷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0处,供试21株单株被分成3组,其中,5株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1株国内栽培型(‘阿鲁恰’)及4株国外引进型聚为一组,其余10株国内栽培型及1株疑似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并且,国内野生型与国内栽培型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的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叶形及叶缘是欧洲李多样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并且,影响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有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因子、叶基-叶尖因子、叶厚-叶柄长因子和叶色-叶缘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李 叶片表型性状 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