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赵海娟 刘威生 +3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章秋平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 【目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是资源工作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资源多样性,对于资源收集、管理、发掘、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19份普通杏种质资源的11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普通杏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幅为15.7%。42.2%,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平均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平均单果质量与叶柄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a生枝粗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58.65%.第1主成分反映叶片因子,第2主成分反映枝条因子,第3、第4主成分反映的是品质因子。根据聚类分析把219份杏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群:第1类种质群的主要特点是叶片较大:第Ⅱ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性状较好.但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小;第Ⅲ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大:第V类种质群的特点是果实品质好:第Ⅵ类种质群的特点是叶片较大且1a生枝又粗又长。【结论]普通杏种质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郁香荷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5,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圃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的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47份普通杏为材料,利用40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对核心种质构建的几种聚类取样方案进行比较,明确了杏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方案。在按品种类群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经过多次聚类抽样,获得由111份种质材料组成的初级核心样本集,占总体样本比例25%。对该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保留普通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 初级核心种质 聚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除杏树(Prunus armeniaca L.)冰核细菌药剂筛选及花期防霜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庆瑞 李彦慧 +4 位作者 李帅英 张倩 陈少坤 温林柱 杨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91-4196,共6页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 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著,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座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座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prunus armeniaca L.) 冰核活性细菌 防霜药剂 防霜效果 座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Prunus armeniaca)自交不亲和强度及其授粉受精相关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建荣 陈学森 +1 位作者 孔宁 束怀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0-694,F0004,共6页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 为了解杏自交不亲和性强度与授粉受精相关特性的关系,以自交亲和(Self-compatibility:SC)品种凯特(Prunus armeniaca L.cv.Katy)和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SI)品种新世纪(P.armeniaca L.cv.Xinshiji)及凯特×新世纪杂种群体为试材,荧光显微镜观察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花粉管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授粉后初期,自交亲和性与自交不亲和性的杏花粉都能正常萌发、生长,但是在花粉管生长延伸到花柱1/2以后,自交亲和性的花粉管能顺利进入子房,而自交不亲和性的花粉管多数顶端膨大呈球形,停止向下生长,只有极个别能正常生长到达子房;杂种后代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RNA酶比活力,与亲本相比无明显的趋中变异表现,而且在自交亲和与自交不亲和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花粉管 RNA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对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扩散及存活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知彬 王福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9-845,共7页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 ,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即将种子拴一带有编码的细长金属片 ,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山杏 ( Prunusarmeniaca)种子的扩散距离和存活率。于 1 998年 6月 1 9~ 2 0日 ,7月 3日和 1 0月 2 3日共在 2 4个样点释放 1 4 4 0粒山杏种子。几乎所有释放的种子在 1 0 d内被鼠类取走。夏天释放的种子比秋天释放的种子消失的速度快。大多数种子的扩散距离在 2 0 m以内 ,小于鼠类的活动距离。鼠类吃掉种子的速度很快 ,但当种子变得稀少时 ,种子存活率有所提高。山杏种子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鼠类 种子命运 森林更新 种子存活 协同进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李(Prunus padus Linn.)挥发油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秋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GC—MS联机测定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稠李 (臭李子 )PrunuspadusLinn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分离出了三个组分 ,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 ,占挥发油总含量的 88.4%。
关键词 稠李 挥发油 化学组成分析 天然苯甲醛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成分 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对新源野杏树体结构及枝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7
作者 凌孝波 郭传超 +5 位作者 吴明江 郑凤 王新宇 杨洋 王瑾 刘立强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1,共9页
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吐尔根乡杏花沟不同海拔的新疆野杏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100~1700 m范围内保持沿海拔升高的连续性设置共12个样地,以每3个样地分布为梯度,分4级海拔研究了新疆野杏树体结构、当年生枝及叶功能性状与海拔... 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吐尔根乡杏花沟不同海拔的新疆野杏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海拔1100~1700 m范围内保持沿海拔升高的连续性设置共12个样地,以每3个样地分布为梯度,分4级海拔研究了新疆野杏树体结构、当年生枝及叶功能性状与海拔变化的关系,探索其对海拔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200~1350 m海拔分布的新疆野杏种群密度、胸径和冠幅最大,1100~1200 m海拔树体最高,各海拔的野杏林种群密度与冠幅呈极显著正相关,海拔对种群密度与胸径的直接作用分别是最大与最小;随着海拔升高,野杏叶面积、叶长、叶宽、比叶面积逐渐减小,叶厚逐渐增大,1350~1550 m海拔的叶鲜质量与干质量最大,1200~1350 m海拔叶绿素值最大,海拔梯度与叶长、叶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厚呈极显著正相关,海拔对叶干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不同海拔的叶功能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变异;1100~1200 m海拔野杏当年生枝条最长,1200~1350 m海拔枝条粗度和叶片数量最大,海拔升高与枝条长度、叶片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海拔对枝条长度的直接作用最大,枝条变异程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新疆野杏自然种群的树体结构,枝叶功能性状与海拔变化显著相关,群体生长功能性状变化指示了其对海拔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海拔 树体结构 枝叶 功能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和乙烯吸收剂对小白杏风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代仁昶 支益 +5 位作者 申迪 潘艳芳 李国镇 胡敏 宋方圆 夏伊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131,共10页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乙烯吸收剂(Ethylene Absorbents,EA)处理对小白杏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白杏为试材,无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1-MCP、EA和1-MCP+EA处理对小白杏冷藏(0℃±0.5℃、相对湿...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乙烯吸收剂(Ethylene Absorbents,EA)处理对小白杏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白杏为试材,无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1-MCP、EA和1-MCP+EA处理对小白杏冷藏(0℃±0.5℃、相对湿度80%~90%)期间果实的气味、滋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色泽、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质量损失率、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相比1-MCP和EA单独处理,1-MCP+EA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的积累和转化,同时抑制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和质量损失率的上升,在冷藏21~35d时显著延缓气味和滋味的劣变。结论1-MCP+EA处理在小白杏采后保鲜上效果突出,有效维持了果实风味和品质,在水果保鲜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1-甲基环丙烯 乙烯吸收剂 风味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恐龙蛋’果实不同成熟度的判定方法分析
9
作者 王如月 罗莎莎 +3 位作者 甄紫怡 徐业勇 虎海防 王俊武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8-1420,共13页
【目的】分析判定杏李‘恐龙蛋’不同成熟度分级方法和标准,为杏李成熟度的评价提供度量的依据。【方法】在2022~2023年从果实转色期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21个采样时期测定果实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平均单果重等指标,对不同成熟度品质指... 【目的】分析判定杏李‘恐龙蛋’不同成熟度分级方法和标准,为杏李成熟度的评价提供度量的依据。【方法】在2022~2023年从果实转色期至果实完全成熟连续21个采样时期测定果实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平均单果重等指标,对不同成熟度品质指标和色度指标进行量化。【结果】单果重、去皮硬度、带皮硬度、固酸比、果皮黄蓝值b*、果皮色泽比a*/b*、果肉亮度值L*和果肉红绿值a*为对‘恐龙蛋’成熟度影响较大的指标,根据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可分为5个成熟度,分别为六成熟、七成熟、八成熟、九成熟和十成熟。二者累计贡献率达96.30%,判别正确率达95.20%。【结论】‘恐龙蛋’不同成熟度判定方法和标准,若想准确、科学地对果实不同成熟度进行区分,首先参照果实外观颜色‘比色卡’和果实盛花期后天数区分不同采收成熟度,其次可通过测定果实色度指标和品质指标并参考量化范围,进一步判定果实成熟度。在进行成熟度区分时,若果实外观和各指标因外界和内部因素有2~3项达不到下表成熟度分级要求,参照剩余指标也可判定杂交杏李果实采收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恐龙蛋’ 果实颜色 成熟度 聚类 主成分 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联合低频极化静电场对小白杏采后冷藏软化的影响
10
作者 支益 代仁昶 +5 位作者 于嘉恺 申迪 庞玲玲 潘艳芳 夏伊宁 宋方圆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63-2471,共9页
为解决小白杏冷藏期间软化的问题,本研究以小白杏为对象,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低频极化静电场(LFPEF)以及1-MCP+LFPEF处理对小白杏贮藏期(温度:0℃±0.5℃,湿度:85%~90%)质构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硬度、失重率、细胞膜透性、细... 为解决小白杏冷藏期间软化的问题,本研究以小白杏为对象,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低频极化静电场(LFPEF)以及1-MCP+LFPEF处理对小白杏贮藏期(温度:0℃±0.5℃,湿度:85%~90%)质构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硬度、失重率、细胞膜透性、细胞壁多糖含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等。结果表明,1-MCP和LFPEF处理对小白杏软化均有抑制效果,但1-MCP+LFPEF可更有效抑制果实硬度、螯合可溶性果胶、碳酸钠可溶性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失重率、细胞膜透性、水溶性果胶、木质素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透射电镜结果显示,1-MCP+LFPEF处理对维持小白杏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有良好效果。综上,1-MCP+LFPEF处理通过降低小白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延缓果胶溶解以及纤维素分解,较好地保持果实超微组织结构并延缓软化,从而有效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本研究结果为采后小白杏冷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1-甲基环丙烯 低频极化静电场 软化 细胞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山地森林土壤水肥调控技术分析
11
作者 王冰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辽西地区广泛分布的油松和山杏,着重研究新型肥料在辽西半干旱条件下对苗木成活率以及林地水分和肥力的影响。科学量化评价其实用性,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条件的水肥耦合技术,进而为维护提高辽西地区土壤质量状况提供...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辽西地区广泛分布的油松和山杏,着重研究新型肥料在辽西半干旱条件下对苗木成活率以及林地水分和肥力的影响。科学量化评价其实用性,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条件的水肥耦合技术,进而为维护提高辽西地区土壤质量状况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山杏 水肥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对红梅杏园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永忠 许浩 +3 位作者 韩新生 安钰 董立国 万海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6期29-35,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材料覆盖对红梅杏园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的特征,设置覆盖锯末、麦草、白膜和黑膜四个覆盖处理,以常规栽培为对照,探析红梅杏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日变化、空气温度日变化、太阳辐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形式... 为了探明不同材料覆盖对红梅杏园土壤温度时空变化的特征,设置覆盖锯末、麦草、白膜和黑膜四个覆盖处理,以常规栽培为对照,探析红梅杏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日变化、空气温度日变化、太阳辐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形式变化,都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大,随太阳高度角减小而减小,只是到达高峰时间不同,到达高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太阳辐射、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土壤不同深度土层温度曲线变化规律相同,也呈单峰型变化,但变化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延后;覆盖地膜对提升土壤温度作用明显,提升效果达到13%~74%,尤其是覆盖白膜,各层土壤温度较对照高5.4~13.5℃。覆盖麦草和锯末土壤平均温度较对照低0.2~12℃,土壤温度达到一日内最低温时,浅层土壤温度较对照高0.3~3.1℃。说明覆盖地膜有利于土壤热量的积累,高温时覆盖锯末和麦草能缓冲地温剧烈变化,低温时能起到保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梅杏 覆盖材料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及代谢物的影响
13
作者 樊国全 唐章虎 +7 位作者 闫立玉 金杰 王亚铜 王绍鹏 孙召展 苏比努尔·艾则孜 章世奎 周伟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6-314,共9页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和代谢物的影响,对轮台白杏不同采收期(S1~S6)果实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采收期果实中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和代谢物的影响,对轮台白杏不同采收期(S1~S6)果实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采收期果实中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色泽指数、pH值不断上升,而果实硬度、可滴定总酸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S3时达到最大值。在6个不同采收期果实中鉴定出867种代谢物,包括黄酮类、脂质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类类、生物碱类、萜类、鞣质类、其他类(包含糖类、醇类及维生素)、酚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甾体等12大类,其中黄酮类物质数量最多,为191种,占总代谢物的22%。通过对差异较大代谢物进行分析,糖类物质、有机酸、黄酮类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造成不同采收期轮台白杏果实口感、风味差异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S3和S4时期为轮台白杏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采收期 果实品质 广泛靶向代谢组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水分处理对杏李‘风味皇后’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莎莎 王如月 +5 位作者 甄紫怡 吴嘉龙 虎海防 徐业勇 巴合提牙尔·克热木 孙雅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目的】降低新疆杂交杏李的裂果率,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为完善新疆杂交杏李的科学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采前3个灌水时间(采前24 d、采前17 d、采前10 d)和2个灌水量(每小区80、120 m^(3))及对照处理,分析采前水分处... 【目的】降低新疆杂交杏李的裂果率,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为完善新疆杂交杏李的科学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采前3个灌水时间(采前24 d、采前17 d、采前10 d)和2个灌水量(每小区80、120 m^(3))及对照处理,分析采前水分处理对果实裂果率及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杂交杏李‘风味皇后’适宜的灌水时间及灌水量。【结果】裂果率与果实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4、0.489;与细胞壁含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9;与果皮钙含量和果肉钙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0.607。缺钙和细胞壁含量低容易引起裂果。果皮钙含量与裂果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土壤含水量与裂果率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第1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钙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2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维生素C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3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为游离脯氨酸含量、纤维素含量、钙含量。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1.917%。【结论】采前24 d灌水80 m^(3)处理下果实品质最优,综合得分为2.01分,裂果率最低(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杏李 采前水分处理 裂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桂樱亚属(李属)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
15
作者 邓嘉康 刘朝玉 +2 位作者 羊海军 叶强 崔大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共11页
为了探究中国分布的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桂樱亚属〔subgen.Laurocerasus(Tourn.ex Dub.)Rebd.〕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对中国境内桂樱亚属腺叶桂樱组(sect.Phaeostictae)、无腺桂樱组(sect.Laurocerasus)、臀果... 为了探究中国分布的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桂樱亚属〔subgen.Laurocerasus(Tourn.ex Dub.)Rebd.〕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与分布特征,对中国境内桂樱亚属腺叶桂樱组(sect.Phaeostictae)、无腺桂樱组(sect.Laurocerasus)、臀果木组(sect.Mesopygeum)20种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地理分区、垂直分布特征、地区(亚地区)物种组成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桂樱亚属种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桂樱亚属植物的分布区类型有3个分布型和3个分布亚型,其中,中国特有分布型种类最多(13种),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型及其亚型种类次之(5种)。从地理分区看,中国桂樱亚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即北纬30°以南区域;岭南山地地区种类最多(13种),北部湾地区,滇、黔、桂地区,华中地区,滇、缅、泰地区种类较多,分别有12、11、10、10种;特有种主要集中在华南及西南地区。从垂直分布特征看,3组植物适宜分布的海拔范围相似,无腺桂樱组较腺叶桂樱组和臀果木组的海拔范围更大。地区(亚地区)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亚地区间的物种相似性系数较高。中国与周边国家均分布有腺叶桂樱组和无腺桂樱组种类,但无共同的臀果木组种类;共有种占周边国家桂樱亚属种数的比例均高于占中国桂樱亚属种数的比例。推测华南及西南地区是臀果木组植物在东亚及东南亚的起源中心,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该组植物的分化中心;臀果木组植物由中国亚热带地区经中南半岛向西部巽他区、中部华莱士区扩散迁移,最终在东部新几内亚区分化出丰富的物种。综上所述,中国桂樱亚属3组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高度相似,该亚属的分布中心为岭南山地地区至北部湾地区,并向西部、北部和南部扩散,西至西喜马拉雅山区,北至黄淮、江汉平原,南至海南岛等地,特有种集中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 李属 桂樱亚属 分布区类型 地理分区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枝红’ב凯特’F1代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分析
16
作者 刘家成 徐铭 +1 位作者 韩杨 刘威生 《北方果树》 2024年第1期7-10,20,共5页
以230株‘串枝红’ב凯特’杂交F1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16个果实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趋中变异,遗传传递力为109.02%;果实发育期呈趋中遗传趋势,变异系数5.81%,遗传传递力102.36%;果肉硬度呈偏低的... 以230株‘串枝红’ב凯特’杂交F1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16个果实经济性状开展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趋中变异,遗传传递力为109.02%;果实发育期呈趋中遗传趋势,变异系数5.81%,遗传传递力102.36%;果肉硬度呈偏低的遗传趋势,变异系数19.21%,遗传传递力为77.01%;F1代群体株系果形以卵圆形为主,更容易遗传母本果形;果顶形状表现为父本遗传优势;F1代群体所有株系果皮底色均为绿黄色,呈偏父遗传趋势;果肉颜色呈偏淡的遗传趋势,且父本的果肉颜色更容易遗传给子代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杏 杂交后代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 李维一 +4 位作者 李春阳 吴磊 赵洪涛 赵宇 王艳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13-15,18,共4页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生长调节剂比对照抗寒效果显著提高,6-BA对提高山杏叶片抗寒能力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喷施浓度以100 mg/L为佳,9月上旬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吐尔根农场沟不同地形对新疆野杏分布特征的影响
18
作者 谭志祺 陈晨 +1 位作者 石仁娜·加汗 刘蕊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51-156,162,共7页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场沟流域上游海拔1 000~1 900 m的山地坡面,分布面积2.57 km^(2),覆盖率为2.58%;新疆野杏垂直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分布面积、覆盖率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出现最大值;新疆野杏分布面积西风迎风阳坡大于背风阴坡、15°~35°坡大于其他更缓和更陡坡,覆盖率西风迎风阴坡高于背风阳坡、陡坡高于缓坡;随海拔升高,同一海拔内不同坡向、坡度上新疆野杏覆盖率的差异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海拔1 300 m附近各坡向、各坡度间新疆野杏分布差异最小,相对最适宜其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地形因子 遥感 DEM 伊犁吐尔根农场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大扁杏嫁接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白光远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大扁杏产业是辽西地区的主要经济林产业之一,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推动辽西地区大扁杏产业的发展,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大扁杏嫁接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其科学育苗及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大扁杏 嫁接育苗 砧木苗培育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甜樱桃品种(系)物候期及花器特征研究
20
作者 张亚杰 位杰 +5 位作者 谢宏江 崔龙 蒋媛 肖欢 贾存花 姚文英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79-83,89,共6页
以6个甜樱桃品种(系)为试材,观察物候期和花器结构特征,并采用血球计数器法测定花粉量。结果表明:在满足各品种休眠需冷量的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规律为:芽膨大期到始花期8~10 d,始花期到盛花始期1~3 d,盛花始期到盛花末期结束6~9 d,盛... 以6个甜樱桃品种(系)为试材,观察物候期和花器结构特征,并采用血球计数器法测定花粉量。结果表明:在满足各品种休眠需冷量的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规律为:芽膨大期到始花期8~10 d,始花期到盛花始期1~3 d,盛花始期到盛花末期结束6~9 d,盛花末期到末花期2~4 d,物候期会受栽培环境因素影响而上下浮动。‘齐早’‘马什哈德’‘桑提娜’‘波兰8号’‘波兰9号’‘5-S4’这6个甜樱桃品种均为单瓣花,圆形白色花瓣,花瓣5枚、花萼5片、雌蕊1枚、雄蕊26~37枚,花瓣顶端形状微凹,盛开花瓣着生状态分离,花序类型均为伞形花序,花序轴均无,萼片状态均为反折,仅花萼筒形状和萼筒、萼片长度比略有差异;不同品种(系)花序花朵数、单花雄蕊数、花冠直径、花瓣纵横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供试品种花序花朵数均在3~5朵花;本研究将甜樱桃品种的单药花粉量分为6类,生产上配置授粉树时可供参考,‘齐早’‘马什哈德’‘波兰8号’的花粉量类型为极多,‘桑提娜’‘波兰9号’‘5-S4’的花粉量类型为多;‘齐早’‘波兰8号’‘5-S4’这3个品种在该地区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地区温室种植的主推品种。研究为新疆地区设施甜樱桃栽培品种选择与配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物候期 花器特征 花粉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