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orage Protein Subunit-null-dwarf Mutants in Soybean(Glycine max(L.) Merr.)
1
作者 Luo Ting-ting Song Ying-ji +7 位作者 Pang Ze Liu Han-miao Waqar Ahmed Khuhro Li Ming-xue Qiu Zhen-dong Wei Xiao-shuang Song Bo Liu Shan-s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4期11-22,共12页
Dwarfing is useful to reduce plant height,when breeding high-yielding and non-lodging crops.In this study,a set of natural storage protein subunit-null dwarf mutants of soybean was reported that showed strongly reduce... Dwarfing is useful to reduce plant height,when breeding high-yielding and non-lodging crops.In this study,a set of natural storage protein subunit-null dwarf mutants of soybean was reported that showed strongly reduced plant stature and deficiency in various 7S and 11S subunits,designated as snd1 mutants.Under normal growth conditions,the snd1 mutants showed a severe dwarf phenotype,with plant height of about 25 cm.Compared with wild-type DN47,the mutant snd1 exhibited no obvious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All the snd1 mutants examined had fewer nodes and shorter than normal internodes;the leaves were similar in shape to normal parents,but were dark-green at the mature stage.The flower size was similar to DN47;however,the flowering period was shorter than in the wild-type.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noted for protein content,oil content of the seeds and size of seeds(weight of 100 seeds)among 17 snd1 dwarf lines.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warfism of snd1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The snd1 dwarf mutant had markedly different dynamic levels of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gibberellin(GA),brassinosteroid,indole-3-acetic acid and abscisic acid,at the seedling stage.Exogenous GA3 treatment led to recovery of the plant height phenotype of the snd1 mutant;GA3 at 0.1 mm had the largest effect on enhancing plant height.Using molecular markers,snd1 gene was approximately mapped in an interval of 603 kb between markers Satt166 and Satt561 on chromosome 19.Snd1 mutant provided valuable material for hypoallergenic soybean breeding and the snd1 gene might be a novel gene related to plant height in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Glycine max) storage protein subunit-null dwarf mutant genetic analysis gibberellic acid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法衣原体RNA聚合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2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纯化,质粒载体进行质粒抽提、质粒酶切、胶回收等处理。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进行片段融合构建cRNAP各亚基表达质粒,融合产物转化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验证和测序。构建好的融合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化学感受态细胞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cRNAP各亚基蛋白,研究了衣原体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的直接相互作用是GrgA与cRNAP的α、β′亚基有结合,与β亚基无结合。两者可以作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作用新靶点。结论同源重组法可用于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相应蛋白,并用于研究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各亚基蛋白的结合位点,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法 衣原体 cRNAP 亚基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分析
3
作者 娄利娇 陈佳琴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S和11S球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为17.35%和44.27%,变异系数分别为28.13%和15.14%,11S/7S比值范围为1.47~6.48,平均值为2.74,变异系数为29.48%;7S与11S球蛋白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7S和11S球蛋白与蛋白质、油脂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筛选出了11S/7S比值大于3的材料27份,11S/7S比值大于3且亚基组成完整的材料4份;蛋白亚基组分优异的材料6份,其中α亚基缺失材料3份,α′、α亚基缺失材料1份,α′、α、A_(3)和A_(4)亚基缺失材料1份,A_(3)亚基缺失材料1份,这些优异资源材料可为加工专用或特殊用途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遗传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大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保护性抗原片段的筛选及免疫效果的评估
4
作者 庞碧寒 姚文敬 +4 位作者 王怡涤 关丽君 薛云 张俊峰 赵战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这8个片段,采用His6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各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各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效果后,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各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分别获得了34 ku、62 ku、67 ku、70 ku、64 ku、102 ku、36 ku、60 ku的重组蛋白,其中rPMT-N2a、rPMT-N2b、rPMT-C5和rPMT-C7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另外4个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在上述各位置处分别出现较单一的目的条带,且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8.44%~35.7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个重组蛋白均可与猪源T+Pm TPM-6株的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其中rPMT-N1、rPMT-N2a、rPMT-N2b、rPMT-C5的反应原性较强。基于此,采用ISA201佐剂制备这4种重组蛋白的亚单位疫苗,间隔20 d对小鼠经皮下注射免疫(50μg/只)两次,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数,评估该疫苗对小鼠的安全性。首免后35 d(二免后14 d)对各组小鼠分别以10 LD_(100)和30 LD_(100)的天然粗提PMT(cPMT)对小鼠攻毒,评估4种亚单位疫苗(rPMT-N1、rPMT-N2a、rPMT-N2b及rPMT-C5)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力。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 rPMT-N2a组小鼠的死亡率为2/24,rPMT-N2b组小鼠的死亡率为6/24,其余各组小鼠均无异常。ELISA结果显示,二免后各疫苗组小鼠的几何平均抗体效价分别升至1:1552、1:18820、1:1351和1:6208,表明各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反应。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在两种剂量的cPMT攻毒后均出现相应症状并均在24h内全部死亡,部分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亡,但发病及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以10LD_(100)的cPMT攻毒后,上述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100%、37.5%和100%;以30 LD_(100)的cPMT攻毒后,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85.7%、0和75%。本研究表明,rPMT-N2a、rPMT-C5具有作为T+Pm亚单位疫苗优势保护性抗原的潜力,该结果为后期T+Pm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oxA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 重组蛋白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亚单位疫苗制备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乐 于航 +1 位作者 刘磊 肖定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6,共7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故而开始探究新型亚单位疫苗来预防BVD。亚单位疫苗能够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并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目前尚未有BVD的商品化亚单位疫苗。论文对BVDV结构和分型、国内外流行情况、BVD亚单位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制新型疫苗预防BV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亚单位疫苗 蛋白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A过表达通过激活NF-κBp65/ARPC4信号轴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6
作者 岳雅清 牟召霞 +1 位作者 王希波 刘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7-843,共7页
目的探索敲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ARPC4)对Aurora-A过表达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Aurora-A表达调控ARPC4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H-NC、pCDH-Aurora-A、pCDH-Aurora-A+shRNA-ARPC4、pCDH-A... 目的探索敲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ARPC4)对Aurora-A过表达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Aurora-A表达调控ARPC4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H-NC、pCDH-Aurora-A、pCDH-Aurora-A+shRNA-ARPC4、pCDH-Aurora-A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并在第4组细胞中加入NF-κBp65抑制剂,RT-PCR检测转染效率。根据Aurora-A、ARPC4的表达情况及NF-κBp65通路的抑制状态将其分为4组:Vector组、Aurora-A过表达质粒组、Aurora-A过表达+ARPC4敲降组、Aurora-A过表达+NF-κBp65抑制剂组。EDU免疫荧光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结晶紫染色检测Hela细胞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基质胶检测Hela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上皮间充质化(EMT)情况、NF-κBp65及ARPC4的表达。结果Aurora-A敲低的细胞中ARPC4表达下降,Aurora-A过表达的细胞中ARPC4表达上升(P<0.05)。过表达Aurora-A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而敲低ARPC4拮抗其作用(P<0.05)。Aurora-A过表达组NF-κBp65磷酸化水平增加,ARPC4表达水平增加(P<0.05)。Aurora-A可直接与NF-κBp65相互作用。与Aurora-A过表达组相比,Aurora-A过表达+NF-κBp65抑制剂组ARPC4表达下降(P<0.05)。结论Aurora-A通过激活NF-κBp65信号通路上调ARPC4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AURORA-A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 增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斑丹毒丝菌nfliC-SpaA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7
作者 雷妍丽 严晨光 +6 位作者 金云云 关洋 王孟月 王彦伟 黄玉欣 逄文强 田克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红斑丹毒丝菌血清型较多,目前商品化疫苗主要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血清型为1型和2型,尚无商品化亚单位疫苗。该研究旨在研究一种具有广谱免疫效果的重组蛋白。从临床分离株SerF5中获得的spaA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和截短后在spaA N端融合鼠... 红斑丹毒丝菌血清型较多,目前商品化疫苗主要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血清型为1型和2型,尚无商品化亚单位疫苗。该研究旨在研究一种具有广谱免疫效果的重组蛋白。从临床分离株SerF5中获得的spaA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和截短后在spaA N端融合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鞭毛蛋白(nfliC),构建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重组表达质粒,通过诱导nfliC-SpaA重组蛋白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别在小鼠和仔猪上进行免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获得的nfliC-SpaA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在小鼠和仔猪体内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且对1型和2型红斑丹毒丝菌菌株混合攻毒的小鼠和仔猪均可提供完全保护。说明获得的nfliC-SpaA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猪丹毒亚单位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 重组蛋白 免疫保护 佐剂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2Aa亚基在美洲大蠊断肢再生中的功能
8
作者 刘嘉玮 李琳 +2 位作者 吴镓琳 张雪 张小帅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蛋白磷酸酶2A支架亚基a(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 a,PP2Aa)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断肢再生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PP2A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 本研究旨在阐明蛋白磷酸酶2A支架亚基a(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 a,PP2Aa)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断肢再生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PP2A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了PP2Aa在美洲大蠊断肢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断肢后3~120 h内PP2Aa表达量上调,断肢240 h后PP2Aa表达量下降,暗示PP2Aa参与了美洲大蠊断肢再生过程中的基芽形成和形态建成。通过注射PP2Aa dsRNA以干扰其表达,发现抑制PP2Aa表达严重抑制了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表明PP2Aa在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EdU和DAPI染色技术证实干扰PP2Aa后,细胞增殖过程受到抑制,并且断肢处没有明显的再生腿出现,说明PP2Aa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来促进断肢再生的进程。PP2A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且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高等哺乳动物有限的再生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2Aa 美洲大蠊 断肢再生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钙结合蛋白β与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婷 郑丽娜 +1 位作者 张叶 王黎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94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抑郁组102例(0~13分)及抑郁...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94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非抑郁组102例(0~13分)及抑郁组92例(≥14分)。运动障碍采用Hoehn-Yahr(H-Y)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进行评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100β及α-syn水平与患者抑郁及运动障碍的关系。结果抑郁组体质量指数低于非抑郁组,H-Y分级、UPDRS-Ⅲ评分、S100β、α-syn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Y分级、UPDRS-Ⅲ评分、S100β、α-syn为PD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D患者S100β水平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98,P=0.005;r=0.637,P=0.011);α-syn水平与H-Y分级、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21;r=0.611,P=0.035)。ROC曲线显示,S100β、α-syn诊断PD患者抑郁的截断值分别为486.65μg/L、3894.27 n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95%CI:0.812~0.923)、0.761(95%CI:0.714~0.828),S100β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α-syn(P<0.05)。结论PD患者血清S100β、α-syn水平与其抑郁发生及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100钙结合蛋白β亚基 Α突触核蛋白 抑郁 运动障碍 LOGISTIC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美国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及品质性状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冉 刘旭东 +5 位作者 汪晓璐 房春豪 刘爱峰 李豪圣 樊庆琦 刘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了挖掘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引自美国的442份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病性、蛋白含量以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分析。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153份材料抗白粉病,27份抗条锈病,6份兼抗两种病害。蛋白质含量达... 为了挖掘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引自美国的442份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病性、蛋白含量以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分析。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153份材料抗白粉病,27份抗条锈病,6份兼抗两种病害。蛋白质含量达到GB/T 17892-1999《优质小麦强筋小麦》一等(粗蛋白质含量≥15.0%)的样品有143份。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检测发现,供试材料共含18种HMW-GS亚基和100种不同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9,5+10出现次数最多,优质亚基1、2*、7^(oe)、17+18、5+10的材料分别占总材料数的25.6%、5.2%、27.8%、7.7%和25.6%,含7^(oe),5+10亚基的有36份,含2*,5+10亚基的有1份,含2*,7^(oe)亚基的有7份。综合抗病性及品质分析结果显示,PI 17738等11份材料至少抗1种病害,且蛋白含量≥15.0%,湿面筋含量≥35.0%,同时含有稀有优质亚基。以上11份材料可作为我国优质、抗病小麦培育亲本,为我国小麦抗病和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优异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条锈病 蛋白质含量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豆系列品种贮藏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11
作者 陈佳琴 娄利娇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1,118,共8页
为明确黔豆系列大豆品种(品系)中大豆球蛋白组分及其各亚基组分含量,以促进营养或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41份大豆品种(品系)的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进... 为明确黔豆系列大豆品种(品系)中大豆球蛋白组分及其各亚基组分含量,以促进营养或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41份大豆品种(品系)的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大豆蛋白及其亚基组分相对百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41份供试品种(品系)的7S、11S球蛋白平均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6.93%、54.92%,变幅分别为15.58%~43.89%、37.10%~66.48%,变异系数分别为29.36%、13.57%;11S/7S值为0.85~4.05,平均值为2.28,变异系数为38.71%;7S蛋白的变异系数高于11S蛋白,7S蛋白β亚基的变异系数最大,11S蛋白B亚基的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11S/7S值高于3的品种11份,其中高于4的品种2份;7S与11S球蛋白组分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系统聚类将41份供试品种(品系)聚类为三类,第Ⅰ类群11S蛋白含量和11S/7S平均值最高,第Ⅱ类群A 4、A 1A 2亚基平均含量最高,第Ⅲ类群7S蛋白和A 3亚基的平均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家系TRAPPC2基因缺失突变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12
作者 刘宇 王环环 +1 位作者 肖冰 唐利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类型。方法·提取一个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Clearseq遗传性疾病试剂盒靶向捕获先证者基因组样本中... 目的·研究一个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类型。方法·提取一个SEDT家系6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Clearseq遗传性疾病试剂盒靶向捕获先证者基因组样本中与罕见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致病区域,并进行高通量测序,过滤去除高频突变。采用外显子组隐马尔科夫模型(exome hidden Markov model,XHMM)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并进一步对6名家系成员基因缺失片段的拷贝数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X染色体存在2.5 kb缺失(chrX:13732385~13734927),该区域覆盖转运蛋白复合体亚单位2(transport protein particle complex subunit 2,TRAPPC2)基因的第4~6个外显子。定量PCR结果证实先证者及其表哥均存在该缺失,先证者母亲为杂合缺失,先证者父亲、姐姐和表型正常的舅舅拷贝数均正常。结论·TRAPPC2基因第4~6个外显子片段的缺失为SEDT的致病性突变;同时高通量测序分析中运用XHMM算法可检测到致病基因多个外显子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高通量测序 转运蛋白复合体亚单位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花生蛋白组分与亚基的高通量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颢凡 刘红芝 +3 位作者 郭芹 顾丰颖 张雨 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82-1987,共6页
花生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资源,花生蛋白组分与亚基含量显著影响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花生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其中花生球蛋白包含4个亚基(40.5、37.5、35.5和23.5 kDa),伴花生球蛋白Ⅰ包含3个亚基... 花生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资源,花生蛋白组分与亚基含量显著影响其功能特性,决定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花生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其中花生球蛋白包含4个亚基(40.5、37.5、35.5和23.5 kDa),伴花生球蛋白Ⅰ包含3个亚基(15.5、17和18 kDa),伴花生球蛋白Ⅱ只含有1个61 kDa亚基。为了实现花生蛋白主要组分及亚基的快速无损、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以全国145份优质花生样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便携式近红外花生品质速测仪,在900~1700 nm波长范围内对不同花生样品进行光谱采集,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花生蛋白组分与亚基含量,花生球蛋白的亚基含量在44.3%~67.3%之间;伴花生球蛋白亚基含量在35.2%~55.7%之间;61 kDa亚基含量在13.5%~25.3%之间;40.5 kDa亚基含量在6.8%~16.0%之间;37.5 kDa亚基含量在6.9%~17.4%之间;35.5 kDa亚基含量在5.7%~19.2%之间;23.5 kDa亚基含量在18.7%~27.4%之间;18 kDa亚基含量在5.9%~11.7%之间;17 kDa亚基含量在6.9%~13.6%之间;15.5 kDa亚基含量在4.5%~11.9%之间,分别对比归一化(Normalize)、一阶导数(FD)和二阶导数处理(SD)、基线校准(Baseline)、去趋势(Detrend)、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数据元素解析处理(Deresolve)这7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R),优化了2个蛋白组分和2个亚基(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37.5和23.5 kDa)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构建了6个亚基(61、40.5、35.5、18、17和15.5 kDa)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实现了对上述10个指标的同步检测。结果表明,确定最优预处理方式后建立的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_(cal))为0.90~0.96,校正均方根误差(SEC)为0.25%~1.27%;预测集相关系数(R_(cp))为0.76~0.96,预测均方根误差(SEP)为0.50%~1.81%,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花生品种蛋白组分与亚基含量的快速检测,为花生蛋白品质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花生 蛋白组分 亚基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ABPB1-AS1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菲菲 唐浩 +1 位作者 孙慧 孙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β亚基1的反义RNA(antisense RNA of GA binding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βsubunit 1,GABPB1-AS1)靶向微小RNA-497-5p/热休克蛋白8(microRNA-497-5p/heat sho... 目的:探究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β亚基1的反义RNA(antisense RNA of GA binding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βsubunit 1,GABPB1-AS1)靶向微小RNA-497-5p/热休克蛋白8(microRNA-497-5p/heat shock protein 8,miR-497-5p/HSPA8)轴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HL-60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i-NC组、si-GABPB1-AS1组、si-GABPB1-AS1+NC inhibitor组、si-GABPB1-AS1+miR-497-5p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LncRNA GABPB1-AS1、miR-497-5p和HSPA8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ABPB1-AS1、miR-497-5p和HSPA8的靶向关系;MTT检测细胞活力;E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HSPA8、肿瘤转移相关蛋白2(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s,MTA2)、酵母Atg6同系物(homolog of yeast Atg6,Beclin-1)和Caspase-3蛋白水平;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验证LncRNA GABPB1-AS1对AM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人骨髓单核细胞相比,不同AML细胞系THP-1、NB4、U-937、HL-60中LncRNA GABPB1-AS1高表达[(1.29±0.10)、(1.58±0.12)、(2.02±0.17)、(3.17±0.24)vs.(1.02±0.07)]、miR-497-5p低表达[(0.94±0.07)、(0.75±0.03)、(0.57±0.03)、(0.25±0.01)vs.(1.05±0.09)]。由于HL-60细胞中LncRNA GABPB1-AS1表达最高,故选择该细胞系进行功能验证实验。敲低LncRNA GABPB1-AS1能降低HL-60细胞活力、Edu阳性率、细胞侵袭数、迁移数、HSPA8 mRNA及HSPA8、PCNA和MTA2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率、miR-497-5p及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P<0.05)。miR-497-5p与LncRNA GABPB1-AS1、HSPA8之间分别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497-5p表达能逆转LncRNA GABPB1-AS1敲低对HL-6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抑制LncRNA GABPB1-AS1表达可抑制移植瘤生长。结论:LncRNA GABPB1-AS1敲低对AML细胞进展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miR-497-5p表达,下调HSPA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GABPB1-AS1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不同截短体的免疫原性研究
15
作者 付琦媛 乔天一 +6 位作者 郑宾宾 金宇航 季裕婷 杨雨杰 马增军 芮萍 宋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仔猪肠道疾病。本研究利用HEK-293F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PEDV S基因不同截短蛋白(S、S1和CTD蛋白),免疫4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0 d、14 d和28 d采集小...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仔猪肠道疾病。本研究利用HEK-293F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PEDV S基因不同截短蛋白(S、S1和CTD蛋白),免疫4周龄的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0 d、14 d和28 d采集小鼠血清。通过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证实3种蛋白均能使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效果;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亚型比例以及小鼠细胞IFN-γ、IL-4因子检测来评估PEDV亚单位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其中以PEDV S蛋白免疫原性最好。本研究为PED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蛋白 真核表达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蛋白亚基及11S/7S随种子发育的变化规律
16
作者 闫晓娟 谷勇哲 +4 位作者 胡国龙 张素青 李欣 邳植 张福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为促进大豆蛋白品质改良,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4份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蛋白亚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蛋白含量高的品种中吉601(44.82%)在S4时期β亚基积累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含量低的品种;不同... 为促进大豆蛋白品质改良,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4份不同大豆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蛋白亚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蛋白含量高的品种中吉601(44.82%)在S4时期β亚基积累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含量低的品种;不同大豆品种的11S组分的亚基在各个时期的积累明显不同,11S/7S比值低的两个品种中吉601(1.059)和吉林小粒豆(1.022),其11S组分中的Basic亚基在S3-S9时期的含量低于其他亚基的含量,而11S/7S比值高的两个品种黑河23(1.324)和绥农28(1.401),其11S组分中的Basic亚基和Acidic亚基在S3-S9时期含量高于其他亚基的含量,推测不同品种的11S/7S比值高低与Basic亚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 11S/7S 蛋白亚基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pp1r17对小鼠饮酒相关行为及AKT/GSK-3β/CREB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影响
17
作者 杨转芳 胡佳佳 +4 位作者 孙喜喆 程燕 袁娟娟 张宇 殷丽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5-1992,共8页
目的:观察下调蛋白磷酸酶1调节因子亚基17(Ppp1r17)对小鼠饮酒相关行为的作用,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 目的:观察下调蛋白磷酸酶1调节因子亚基17(Ppp1r17)对小鼠饮酒相关行为的作用,并分析其对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通路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control组;shPpp1r17①组;shPpp1r17②组和shPpp1r17③组。给予AAV-shPpp1r173周后检测其在海马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取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shPpp1r17组(n=10)。注射AAV-shPpp1r173周后进行旷场实验、条件性位置偏好实验和翻正反射实验,并检测AAV-shPpp1r17定位及蛋白表达情况。取2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4组(n=5):shNC+Water组、shNC+EtOH组、shPpp1r17+Water组和shPpp1r17+EtOH组,其中EtOH组小鼠稳定自主饮用9%酒精30 d。Western blot检测Ppp1r17、p-AKT、AKT、p-GSK-3β、GSK-3β、p-CREB和CRE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下调序列shPpp1r17①为最佳Ppp1r17下调序列。(2)行为学结果显示,shPpp1r17组小鼠以增强运动能力和减少焦虑样情绪为特征,Ppp1r17下调可以增加饮酒CPP分数,并降低小鼠对酒精的敏感性。(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hPpp1r17可以在海马脑区特异性表达。(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慢性酒精暴露后,Ppp1r17蛋白表达、p-AKT/AKT、p-GSK-3β/GSK-3β和p-CREB/CREB的比值均显著增加。而在海马敲减Ppp1r17后,Ppp1r1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并且增强AKT/GSK-3β/CREB通路的活性。结论:Ppp1r17下调后可以增强酒精对小鼠的奖赏效应、增强小鼠的运动能力并降低小鼠对酒精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GSK-3β/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蛋白磷酸酶1调节因子亚基17 海马 AKT/GSK-3β/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αs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调控颅骨发育的研究
18
作者 左祎怡 何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7-59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extra-large stimulatory G protein alpha subunit, XLαs)在小鼠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XLαs第一外显子敲除的小鼠模型,运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技术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extra-large stimulatory G protein alpha subunit, XLαs)在小鼠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XLαs第一外显子敲除的小鼠模型,运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技术分析颅骨表型变化。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原代颅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诱导成骨分化,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RNA测序技术对基因表达及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XLαs敲除小鼠颅缝宽度增加(P<0.05),颅骨未矿化区域明显增多(P<0.001),且成骨分化能力受抑制(P<0.01)。RNA测序进一步揭示XLαs缺失影响了线粒体功能。结论:本研究证实了XLαs在调节颅骨发育和成骨分化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来发挥其调控效应。这一发现为针对GNAS突变导致的颅骨发育异常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刺激性G蛋白α亚单位 颅骨发育 矿化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重组表面蛋白rSeseC-02147免疫效力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永进 冯佩然 +6 位作者 杨亚林 郭政 李亚娟 李舜 孙芹芹 黄云飞 付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3-1853,共11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重组表面蛋白rSeseC-02147,并系统评价其抵御SEZ感染的免疫效力,为SEZ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候选抗原。【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SeseC-0214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重组表面蛋白rSeseC-02147,并系统评价其抵御SEZ感染的免疫效力,为SEZ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候选抗原。【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SeseC-02147,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纯化回收重组蛋白rSeseC-02147并免疫BALB/c小鼠,以SEZ灭活疫苗为阳性对照、PBS为阴性对照,二免后第14 d于小鼠颌下静脉采集血清,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重组蛋白rSeseC-02147反应原性及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抗体亚型属性;并通过小鼠免疫保护试验、腹腔灌洗液细菌载量测定及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系统评估重组蛋白rSeseC-02147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SeseC-02147经IPTG诱导能成功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其纯化后的浓度为2.86 mg/mL。重组蛋白rSeseC-02147能与免疫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阴性对照组小鼠血清未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特异性;以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免疫小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效价远高于SEZ灭活疫苗,且IgG1亚型极显著高于IgG2a亚型(P<0.01,下同)。重组蛋白rSeseC-02147可为小鼠提供抵御SEZ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攻毒后14 d内的存活率60%;此外,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免疫小鼠后的腹腔灌洗液细菌载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小鼠,且肺脏、肾脏和脾脏等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较轻。【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获得的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反应原性,通过抑制SEZ增殖及减轻SEZ对机体脏器的损伤而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可见,重组蛋白rSeseC-02147具有开发成SEZ亚单位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 表面蛋白 SeseC-02147基因 免疫效力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20
作者 王波波 弓梦 +2 位作者 温晶 ALUS Xiaoli 李优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建立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和结果在Trappc11基因外显子3~5的两侧分别引入loxP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F0代C57BL/6J小鼠;将通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C57BL/6J小鼠与C57BL/6... 目的建立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和结果在Trappc11基因外显子3~5的两侧分别引入loxP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F0代C57BL/6J小鼠;将通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C57BL/6J小鼠与C57BL/6J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获得F1代Trappc11flox/+小鼠;再将Trappc11flox/+小鼠与UBC-CreERT2小鼠交配,经过2代繁殖,最终获得Trappc11诱导型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结论通过CRISPR/Cas9和Cre-loxP技术成功建立了Trappc11诱导型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揭示Trappc11在多器官系统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亚基11 基因敲除小鼠 CRISPR/Cas9系统 Cre-loxP系统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