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IPv6 and NGN to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of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连尉平 刘举 +3 位作者 侯燕燕 刘小雨 邹锐 杨大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8-662,673,共5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缩写为NGN)是以高性能、可扩展、可运营、可管理、更安全的下一代电信网络为基础,实现高质量流媒体应用、无线和移动应用、多样化终端设备、按需的传输质量控制和更高安全保障的新型网络,IPv6...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缩写为NGN)是以高性能、可扩展、可运营、可管理、更安全的下一代电信网络为基础,实现高质量流媒体应用、无线和移动应用、多样化终端设备、按需的传输质量控制和更高安全保障的新型网络,IPv6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IPv6网是下一代IP网,不等同于下一代网络,IPv6网只有在满足下一代网络的必要特征后才可成为下一代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下一代网络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法律实践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晁洪太 张干 +7 位作者 魏玮 宋金龙 权腾龙 张冬静 宋昊冉 刘福顺 贾震 张慧峰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7-867,共11页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属于地震灾害预防非工程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目标。中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在应对地震灾害实践中,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逐步走向有法可依新阶段。经过...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属于地震灾害预防非工程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目标。中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在应对地震灾害实践中,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逐步走向有法可依新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普法力度,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总结中国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法律实践进展,包括立法现状、普法成效,并对未来如何实现防震减灾知识普及赋能增效进行了展望,提出坚持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即坚持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坚持以多元科普产品和科普活动为立足点,坚持以多方式科普平台为载体,坚持以科普创新人才为支撑,坚持以各类硬件资源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知识普及 法律实践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宝音图 王鹏翔 +1 位作者 徐茂臣 川濑博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2,共11页
为深入了解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在防震减灾中的有效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铁路地震预警系统、陆域和海域地震预警系统以及长周期地震预警系统;其次,阐述了预警发布标准、发布方式和发布后的避险措施,总结了... 为深入了解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在防震减灾中的有效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铁路地震预警系统、陆域和海域地震预警系统以及长周期地震预警系统;其次,阐述了预警发布标准、发布方式和发布后的避险措施,总结了地震预警的特点、局限性和注意事项,讨论了我国在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的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有利于了解该系统的运行机制、应用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地震预警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日本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系统 长周期地震动 预警发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晓清 崔鹏 +2 位作者 游勇 杨宗佶 孔应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4,共6页
4.20芦山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滚石、落石、堰塞湖和泥石流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阻塞救援道路,延缓了救援进度。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活... 4.20芦山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滚石、落石、堰塞湖和泥石流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阻塞救援道路,延缓了救援进度。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丰富物源,将促进泥石流活跃,在后期暴雨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提出了地震区山地灾害应急减灾对策,包括应急排查、监测预警、临时安置场所危险性评估、省道210线应急防护;并提出了地震区恢复重建中的减灾对策,包括提高山区城镇的防护能力,加强村寨聚落防灾能力,加强山地灾害监测预警,道路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以及加强对流域漂木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类型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0
5
作者 薄景山 李平 +3 位作者 孙有为 蔡晓光 焦淙湃 张莹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震灾害 抗震防灾规划 防震减灾规划 韧性城市 发展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甸5.9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锡财 崔建文 +3 位作者 施伟华 非明伦 王勇 吕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80,共7页
介绍了施甸5.9 级地震房匡震害,分析了各类房屋在不同烈度区的综合震害指数,对典型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计算并与实际震害作了对比,分析了震害原因,总结了这次地震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 施甸5.9级地震 震害分析 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聂拉木县“4·25”尼泊尔地震次生山地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桂胜 陈宁生 +1 位作者 苏鹏程 王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6,共7页
"4·25"尼泊尔地震诱发西藏聂拉木县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中尼公路(G318线)的安全运营及沿线主要城镇居民点聂拉木镇、樟木镇(口岸... "4·25"尼泊尔地震诱发西藏聂拉木县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灾害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等。这些次生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对中尼公路(G318线)的安全运营及沿线主要城镇居民点聂拉木镇、樟木镇(口岸)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将促进泥石流活跃,在后期暴雨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得出:(1)聂拉木"4·25"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点计221处,分布于聂拉木县5个乡镇,其中有滑坡10处、崩塌159处、泥石流沟26条、不稳定斜坡26处。(2)聂拉木(边检站以下)—樟木—友谊桥—带以滑坡、崩塌灾害为主;聂拉木(边检站以上)—亚来乡—达弟以崩塌、泥石流为主、滑坡为次;希夏邦马峰东侧以冰川泥石流为主。最后,结合区域的地形、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提出了地震区恢复重建中的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聂拉木县 次生山地灾害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 ebG IS的防震减灾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勇 钟珞 +1 位作者 潘媛媛 曹皓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开发基于新技术的防震减灾系统以更好地开展大中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地震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详细介绍了所开发的基于W ebG I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以A rcIM S为开发平台,建造了基于GM ... 开发基于新技术的防震减灾系统以更好地开展大中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地震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详细介绍了所开发的基于W ebG I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以A rcIM S为开发平台,建造了基于GM L(G eography M arkup L anguage)的3层B/S结构(客户端、服务器层、数据库层)的防震减灾W ebG IS体系;采用GM L描述空间数据,构建基于GM L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实现异构数据间的互访;引入A gen t技术,构造出基于多A gen t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一系列的A gen t来代替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功能单元,并以“黑板”为中介,协同A gen t间的工作,以合作求解复杂问题,实现智能化的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防震减灾 GML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链概率分析及断链减灾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世舟 张令心 +1 位作者 赵振东 钟江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9-483,共5页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城市及石化系统因破坏性地震作用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研究。基于灾害链理论分析地震灾害链的成灾机理,建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地震灾害链物理模型,通过对灾害要素间内在联系初步构建定量分析的概率评估模型;经算...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城市及石化系统因破坏性地震作用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研究。基于灾害链理论分析地震灾害链的成灾机理,建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地震灾害链物理模型,通过对灾害要素间内在联系初步构建定量分析的概率评估模型;经算例分析评估给出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找出地震灾害链中各灾害要素间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断链措施建议;最后,给出基于地震灾害链原理的断链减灾方法的一般步骤。研究成果为震前的次生灾害预防、震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新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链 概率分析 断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勤 高亦飞 +2 位作者 高娜 郭建素 王宝坤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城镇社区是构成城镇的基本单元,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依托,也是城镇防灾减灾的基本单元。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是地震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社区地震应急能力、建设地震安全社... 城镇社区是构成城镇的基本单元,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依托,也是城镇防灾减灾的基本单元。城镇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是地震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社区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社区地震应急能力、建设地震安全社区和促进城镇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社区 防震减灾 应急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苏春生 苏幼坡 +1 位作者 初建宇 刘瑞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唐山大地震、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和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中,城市园林开阔空间发挥了重要的抗震减灾作用。防火树林带是隔离园林内的避难场所与外部火灾的障壁,对提高避难场所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是提高城市园... 在唐山大地震、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和我国台湾省集集地震中,城市园林开阔空间发挥了重要的抗震减灾作用。防火树林带是隔离园林内的避难场所与外部火灾的障壁,对提高避难场所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是提高城市园林抗震减灾功能的重大举措。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持续时间长,从地震灾害发生一直延续到恢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减灾 城市园林 城市防灾 防火 火灾 重大 公园 大地震 避难场所 集集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伟国 张中秀 孔令令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5,共6页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监测和剔旧更新,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系统与分区域供气,开展受损管网故障排查与恢复供气,建立地震实时监测和震害快速分析系统,制定能反映震后真实情景模式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城市燃气管网震害风险评价和模拟仿真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燃气供应 震害 减灾对策 抗震 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本玉 叶燎原 苏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防震减灾 规划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被引量:41
14
作者 宋俊高 朱元清 +2 位作者 火恩杰 严大华 杨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432,共9页
为了适应上海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超大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 ,建立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 .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应用于“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宝山试点区 )”,介绍了此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结构... 为了适应上海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超大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 ,建立城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 .本文将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应用于“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 (宝山试点区 )”,介绍了此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此系统由 7个功能模块组成 ,即地震地质基本信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管理、帮助和退出等 .其核心部分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子系统和地震应急决策信息子系统 .本文还介绍了彩红外航片遥感技术在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震害快速评估 地震应急决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及其分类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保华 谢礼立 袁一凡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48-52,共5页
通过国内外震害实例,介绍了地震情况下生命线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论述了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将其相互作用的类型综合划分为6类,同时也建议了相应的地震对策.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生命线系统 防震减灾 地震 震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可控地震废墟设计(I)——结构地震破坏模式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晶波 杨建国 +3 位作者 杜义欣 张慧英 杨军 那向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命伤亡。专业化的震后紧急搜索救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防震减灾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地震灾害实例,并借鉴地震灾害评估方...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命伤亡。专业化的震后紧急搜索救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防震减灾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地震灾害实例,并借鉴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和建筑物抗震设计,对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建筑物震害的特征按照结构类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对这些地震中常见震害的了解和认识,为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规划设计和相应搜索救援训练科目的设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减灾 结构类型 地震废墟 破坏形态 救援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方法及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燕 薄涛 刘晓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3,共8页
防震减灾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抗御地震灾害的重要指标,提升防震减灾能力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评价某区域的防震减灾能力需要科学地设定若干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是评价的依据,而且对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讨... 防震减灾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抗御地震灾害的重要指标,提升防震减灾能力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评价某区域的防震减灾能力需要科学地设定若干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是评价的依据,而且对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讨论了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及其评价的有关问题;然后针对大震巨灾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防震减灾能力评价的基本评价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和基本的评价模型;最后以汶川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及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根龙 张军慧 梁永朵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本文在对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地震工作三大体系的要求和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的设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系统工程可以涵盖地震工... 本文在对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地震工作三大体系的要求和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的设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系统工程可以涵盖地震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系统化、法制化及高科技等特点,对我国实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系统工程 减轻地震灾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对策创新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袁丽 曾雪蓉 +2 位作者 褚鑫杰 李强 龚凯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防灾减灾宣传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科普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依据收集的数...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防灾减灾宣传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科普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问卷调查,依据收集的数据材料,分析和研究了防灾减灾四种科普宣传形式的现状,找出目前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势条件下改进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对策,为我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科普宣传 宣传形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震防御能力评价和防御水准问题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尹之潜 杨淑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下列两个问题:(1)城市防御地震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考虑了经济投入和人身安全,确定新建建筑设防水准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城市 防震 减灾 防御水准 防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