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如何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晗 张应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四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升其数字素养,改善其健康福利不平等问题;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选择村镇医疗机构及专科医院、位于东部及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电子商务对其健康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电子商务进村政策 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素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不平等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方卉 张宇昊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9,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不平等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消费结构升级不平等,并且这种缓解效应以收入不平等和流动性约束为中介,受到家庭受...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不平等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消费结构升级不平等,并且这种缓解效应以收入不平等和流动性约束为中介,受到家庭受教育程度和市场化水平的调节。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均能缓解消费结构升级不平等,其中覆盖广度产生的影响最大;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家庭的作用程度要高于东中部地区、城镇地区以及中高收入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消费结构升级不平等 流动性约束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特点、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大食物观视角下的分析
3
作者 张淑静 燕子笑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9,共12页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一定程度上符合大食物观背景下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问题对于支撑中国大食物观和促进中欧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快且有巨大发展潜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非粮食物进口,... 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结构一定程度上符合大食物观背景下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问题对于支撑中国大食物观和促进中欧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欧盟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快且有巨大发展潜力,其中绝大部分是非粮食物进口,粮食进口占比很小。中国关税与非关税政策、粮食安全政策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远大于对非农产品进口的限制,不断升级的食物消费结构对肉奶酒等高品质欧盟特色食物进口的需求拉动作用很大。中国需要在严格控制口粮进口的前提下酌情增加饲料粮进口,继续增加高品质非粮食物进口,提高农产品进口管控灵活度,建立健全以国内高质量循环为主、国际循环为辅的食物安全综合保障体系,鼓励并支持食品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贸易 农产品进口 大食物观 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时间与收入双重视角
4
作者 汪兴东 肖丹 +1 位作者 刘庚 张广来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7-317,共11页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扩大农村内需,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在构建理论经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扩大农村内需,提升农村消费品质。在构建理论经济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挤出”农业生产时间后,会通过时间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条路径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且时间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中部与西部地区更为明显,且在教育水平与健康水平更高的农户群体中影响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应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挤出农业生产时间配置到闲暇与非农就业,以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农村消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 消费结构升级 时间配置 非农收入 闲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宏观调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理 张人中 马威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9,共15页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本研究构建异质性的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宏观政策组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福利分析测算不同力度的政策组合... 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本研究构建异质性的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宏观政策组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福利分析测算不同力度的政策组合的实施效果.研究显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促进高端消费品的生产,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物质基础,推动高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升级;对高收入家庭的适当征税和向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机制,可以约束高收入家庭的过度高消费和促进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升级,减少政府支出和降低调控成本;福利分析可以测算宏观政策组合的最优度.建议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税收转移支付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精准调控和推动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 结构性货币政策 税收与转移支付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驱动城乡家庭消费升级:数字鸿沟的“隐忧”与“破局”
6
作者 杨嵩 苏银凤 于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1,共13页
数字鸿沟是发展不均衡的一种表现,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间五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数字鸿沟的影... 数字鸿沟是发展不均衡的一种表现,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间五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能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扩大消费内需,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且数字金融使用多样化程度越深,家庭消费水平越高;2)数字金融可提供多元消费方式和需求,改变居民消费观念与习惯,提高享乐型消费与生存型消费占比,进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3)从家庭消费视角,数字金融有助于弥合代际数字鸿沟和东西区域层面数字鸿沟,但会产生城乡差异,加剧城乡数字鸿沟,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城乡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消费 数字鸿沟 消费结构升级 弥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杨宗之 伍婵提 彭世广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7-152,共6页
文章从数字化消费政策视角出发,利用2009—2023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验证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可促进经... 文章从数字化消费政策视角出发,利用2009—2023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验证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这一结论已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不但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可通过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提高创业活跃度来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据此,应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数字消费行动,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费政策 数字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收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洁红 梁玉虎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5,共13页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 转移性收入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是否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正平 赵魏兰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7,共11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数字金融通过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数字金融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金融对南方县、非贫困县、传统信贷投入高的县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时代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县域 产业结构升级 引导资金流向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牛方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4-1354,共11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互联网普及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检验互联网使用是否会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影响,是否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发现:①互联网使用人数、使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频率以及居...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互联网普及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检验互联网使用是否会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影响,是否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发现:①互联网使用人数、使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频率以及居民家庭总消费在时序上均显著增长;东部地区享受型消费占比最高,中部地区发展型消费占比最高,东北地区生存型消费占比最高;互联网使用人数和家庭总消费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出空间扩张和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②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家庭总消费的同时,也推动家庭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于不同区域、城乡家庭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西部、东北地区家庭消费升级中有更突出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消费升级 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赋能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内在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学斌 李玉姣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数字金融新业态是赋能京津冀地区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 数字金融新业态是赋能京津冀地区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基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上,数字金融会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和提升企业创业活力来加快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调节效应上,投资环境在数字金融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信息化水平表现为制约效应;京津冀地区数字金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数字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升级 企业创业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是否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正平 董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中国数字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在消费端的碳减排效果有待科学评估。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中国数字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其在消费端的碳减排效果有待科学评估。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且主要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降低了家庭消费碳排放。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处于失业状态家庭、高消费家庭中以及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数字金融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效果更加显著。针对数字金融三个维度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较于数字化程度,数字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方面的表现才是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关键。因此,应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并积极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效地降低家庭消费碳排放,进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消费 消费碳排放 消费结构升级 减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ES模型和CD效用函数的“纵横双向”消费结构变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敬 王兴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探究消费升级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CFPS 2010—2020年数据,结合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CD效用函数和门槛回归等方法构建了“纵横双向”识别模型,并实证考察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结构状况。研究发现,2010—2020年我... 探究消费升级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CFPS 2010—2020年数据,结合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CD效用函数和门槛回归等方法构建了“纵横双向”识别模型,并实证考察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结构状况。研究发现,2010—2020年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横向上呈升级趋势,但仍以生存型消费支出为主;细分“三型八类”消费,发现生存型与发展型的消费占比上升,享受型消费存在较大的消费偏好,表现出消费分层特征,且家庭消费结构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家庭年度总支出的三条约束线分别为60100元、122800元及122900元。纵向上发现预算约束线在不断后移,表明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文章运用多门槛回归方法结合ELES模型构建了消费结构的综合识别模型,以此作为判断消费结构升级与否的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ELES模型 消费结构 效用函数 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居民消费升级--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健 周博文 臧旭恒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110,共20页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作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能否带动消费升级值得关注。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作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能否带动消费升级值得关注。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即数字经济有助于带动居民消费的“扩容”与“提质”;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收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等机制影响消费升级,且以收入水平作为门槛,数字经济对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呈现“U”型;第三,相比一、二、三线城市,数字经济对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尤其是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抑制消费不平等,有助于促进消费的均衡发展。本文的研究为依托数字经济扩大内需提供了城市层面的依据,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孟维福 韩克勇 陈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创新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是自主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创新显著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是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调节效应分析显示,数字化水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和高创新水平地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大。因此,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多措并举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打造良好的数字环境,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群消费升级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守德 吴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以城市群为视角,利用2011~2019年19个城市群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以城市群为视角,利用2011~2019年19个城市群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梳理了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3者间的关系。运用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实证分析城市群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将产业结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群数字经济在直接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城市群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还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引导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融合发展,加强“新基建”投入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来自低碳省区试点政策的证据检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1 位作者 刘家民 张金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低碳省区试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效果表现出以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为序的区域异质性,但广东和海南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享受型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正向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省区试点 消费结构升级 政策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驱动与市场力量协同赋能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路径——基于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树旺 吴祯 路嘉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0-442,515,共14页
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不仅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更是建设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石。基于2015—2022年中国地级市详尽的面板数据精心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旨在精准量化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 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不仅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更是建设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石。基于2015—2022年中国地级市详尽的面板数据精心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旨在精准量化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并深入剖析市场力量与产业政策间协同并进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显著加速了试点区域内体育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力量与政策导向形成的合力对于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异质性角度出发剖析还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中,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于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为这些城市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遇。总体而言,通过大量的数据梳理和模型建构揭示了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在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机制、路径,同时揭示政策实施在要素市场发育、高端数字经济的驱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于理解政策效应推动下的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所助益,也期望此研究范式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体育产业结构升级 体育产业 市场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司增绰 曹露玉 张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共14页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11—2018年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检验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助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作...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11—2018年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检验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助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作用主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途径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还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消费水平及传统金融等因素,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了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但未对西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呈现非线性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传统金融和科技研发水平越过门限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会逐步增强;教育水平越过两个门限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会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 消费水平 传统金融 教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收入结构与消费升级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剑 古再丽努尔·麦海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升级是提振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度分析了数字金融、收入结构与消费升级之间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探究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等外部环境在间接传导渠道中的影响。研究发现...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升级是提振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度分析了数字金融、收入结构与消费升级之间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探究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等外部环境在间接传导渠道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消费升级;数字金融推动收入结构优化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传导渠道,而这一间接路径受到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助推数字金融改善收入结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优化居民收入结构,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收入结构 消费升级 对外开放 市场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