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7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32 kbit one-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for microcontroller units 被引量:1
1
作者 JEON Hwang-gon CHOI In-hwa +1 位作者 HA Pan-bong KIM Young-h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75-3483,共9页
A 32 kbit OTP(one-time programmable)memory for MCUs(micro-controller units)used in remote controllers was designed.This OTP memory is used for program and data storage.It is required to apply 5.5V to BL(bit-line)and 1... A 32 kbit OTP(one-time programmable)memory for MCUs(micro-controller units)used in remote controllers was designed.This OTP memory is used for program and data storage.It is required to apply 5.5V to BL(bit-line)and 11V to WL(word-line)for a OTP cell of 0.35μm ETOX(EEPROM tunnel oxide)type by MagnaChip.We use 5V transistors on column data paths to reduce the area of column data paths since they require small areas.In addition,we secure device reliability by using HV(high-voltage)transistors in the WL driver.Furthermore,we change from a static logic to a dynamic logic used for the WL driver in the core circuit.Also,we optimize the WD(write data)switch circuit.Thus,we can implement them with a small-area design.In addition,we implement the address predecoder with a small-area logic circuit.The area of the designed 32 kbit OTP with 5V and HV devices is 674.725μm×258.75μm(=0.1745mm2)and is 56.3% smaller than that using 3.3V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micro controller unit EEPROM tunnel oxide small-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7000的飞控计算机PC/104总线数传链路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晏鹏鹏 张玉民 盛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9,共5页
针对飞控计算机面向多模块、多种类接口资源方向发展引发的原有飞控计算机固有性能不足、可拓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RM+FPGA的软硬件协同工作、以PC/104作为多模块间通信总线的飞控计算机框架。该框架中针对PC/104总线与系统主存... 针对飞控计算机面向多模块、多种类接口资源方向发展引发的原有飞控计算机固有性能不足、可拓展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RM+FPGA的软硬件协同工作、以PC/104作为多模块间通信总线的飞控计算机框架。该框架中针对PC/104总线与系统主存传输的带宽不匹配问题,设计了双通道数据缓冲路径,通过FPGA设计IP实现PC/104总线时序的控制,以DMA的方式实现总线与主存DDR之间的高速数据缓存。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飞控数据链路可实现模块间PC/104总线以40 Mb/s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以及通过总线实现外设到系统主存之间微秒级别延迟的高速数据交换,保证了多模块工作时的数据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控计算机 pc/104总线 ZYNQ-7000 FPGA DMA数传链路 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茹煜 徐国鹏 +4 位作者 范高鸣 李秋洁 易永魁 丁莉 周宏平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4,共14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核桃人工采收方式存在的采收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根据我国核桃种植区域向标准化果园发展的趋势,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以提高核桃振动... 【目的】为解决传统核桃人工采收方式存在的采收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根据我国核桃种植区域向标准化果园发展的趋势,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以提高核桃振动采收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采收难度,提高采收效率。【方法】基于激光雷达采集树干点云,在VisualStudio2017环境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割出最佳点云强度处的树干信息,采用最小二乘圆拟合方法提取树干直径;应用MATLAB软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利用Simulink搭建系统框图找出控制器的最优参数,提高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运用TIAPortal软件设计PLC程序,实现振动臂伸缩功能、夹持功能以及振动功能;使用组态王软件设计人机界面,通过以太网实现PLC与人机界面通讯,实现系统运行后的实时监控;通过仿真和实物试验对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应用MATLAB软件得出控制器的最优参数分别为Kp=7.682、Ki=5.675、Kd=1.675。不同移动距离、树干直径的夹持力和振动频率仿真验证结果显示,在伸缩距离为20~100cm时,误差为0.02%~0.15%;树干直径为15~20cm时,夹持力误差稳定在1.20%~2.72%;振动频率误差为0.67%~3.00%。通过实机采收验证,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控制振动臂进行移动、夹持和振动,采净率均在81%以上,且采收效率达到人工采收的7倍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并设计一款基于PLC的核桃振动采收控制系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振动采收控制系统适用于标准果园内的核桃采收,为核桃振动采收智能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际指导,有效提高了核桃采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振动采收 树干识别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光源光束线站新型真空安全联锁系统设计
4
作者 刘群 陈留国 +3 位作者 李芳 贾文红 汪啸 贺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1-435,共5页
光束线站真空安全联锁是保障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的运行安全与线站关键设备安全的重要系统。文章阐述了合肥光源新建成的金华光束线站真空安全联锁系统的最新设计方法。基于新型的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光束线站真空安全联锁是保障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的运行安全与线站关键设备安全的重要系统。文章阐述了合肥光源新建成的金华光束线站真空安全联锁系统的最新设计方法。基于新型的高性能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开放的软件平台EPICS 7(Experimental Physics an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同时采用虚拟化技术,开发了全新的光束线站真空安全联锁系统。在系统远控的OPI界面开发上,采用Python脚本一键自动生成,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此次设计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系统的性能以及用户人机交互的体验都得以提升。这些设计方法为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的光束线站控制提供了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线站 真空保护 安全联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操作员接口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力学形变的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实现策略
5
作者 王奇 潘宇宁 +1 位作者 郑峻峰 王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1-2428,共8页
针对相控阵天线在受载变形下的实时波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等效的天线波束控制策略,其具有等效不同电控函数的能力,且适合于硬件编程实现。通过计算资源分配及并行化编程,形成了该策略的控制器,其对于不同形变具有适配性。... 针对相控阵天线在受载变形下的实时波束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等效的天线波束控制策略,其具有等效不同电控函数的能力,且适合于硬件编程实现。通过计算资源分配及并行化编程,形成了该策略的控制器,其对于不同形变具有适配性。相关研究对于实验室内天线阵面受载变形的波束控制有效性测评具有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波束控制 可编程逻辑器件 神经网络 力学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业软件高效编译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洋 李从飞 +4 位作者 韩兵 朱明 李袁微 邓华 桑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4-543,共10页
针对工业场景下端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集群进行复杂程序多编译任务时面临的高延迟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集群的工业软件端边协同高效编译方法。在支持端边协同的工业环境下建模,通过智能化方法解析... 针对工业场景下端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集群进行复杂程序多编译任务时面临的高延迟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集群的工业软件端边协同高效编译方法。在支持端边协同的工业环境下建模,通过智能化方法解析编译任务的相关计算属性,构建一个多编译任务的博弈模型并设计了算法进行求解。为了提高系统的编译准时率,以优先级排序的方式决定每个编译任务获取计算资源的顺序,保证在降低整体编译时间的同时优化准时率,降低编译延迟,维持工业设备的服务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利用了边缘服务器提供的计算能力,避免了编译任务大量超时,其性能在端边协同的场景下得到了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IEC61131-3标准 边缘计算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S7和Simulink的过程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23
7
作者 雷振伍 吴秀冰 +1 位作者 孙德辉 李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为了解决过程控制实验DCS硬件成本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S7和Simulink的虚拟实验平台开发方案。该方案利用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搭建实际工业对象模型,在PCS7中组态过程控制算法,通过OPC通信进行实时仿真。以双容... 为了解决过程控制实验DCS硬件成本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CS7和Simulink的虚拟实验平台开发方案。该方案利用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搭建实际工业对象模型,在PCS7中组态过程控制算法,通过OPC通信进行实时仿真。以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为例,介绍了整个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减少了硬件成本,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pcS7 SIMULINK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PC的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交互控制的实现 被引量:9
8
作者 田茂胜 唐小琦 +1 位作者 孟国军 叶伯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87-3090,共4页
为了满足多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多机交互控制的需求,以嵌入式工业PC为硬件平台,RT-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了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内外部信号的交互,通过执行PLC... 为了满足多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多机交互控制的需求,以嵌入式工业PC为硬件平台,RT-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了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内外部信号的交互,通过执行PLC程序中定义的不同的M指令来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交互控制功能。在浇铸机器人交互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开放性好,实时性强,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开放式控制系统 嵌入式pc 交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赵春红 秦现生 唐虹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传统的计算机数控(CNC)系统大多采取封闭式设计,产品的彼此不兼容使得数控系统难以进行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扩展。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CNC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对基于PC的... 传统的计算机数控(CNC)系统大多采取封闭式设计,产品的彼此不兼容使得数控系统难以进行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扩展。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CNC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对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进行了概述。探讨了以PC机和运动控制卡为基础构建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的方法,并讨论了基于W indows 2000的数控系统软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数控系统 pc 运动控制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6.0的PC机和S7-200 PLC间的数据通讯 被引量:3
10
作者 池艾文 张继红 +1 位作者 司玲玲 宋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41-444,共4页
以SIEMENS公司S7 200PLC为例,用VB实现S7 200PLC在自由口通讯方式下与上位机的通讯。讨论了通讯系统的构成、通讯方式的设置,给出了软件程序和实验结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3.3kV八组合磁力控制站测控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该通讯程序... 以SIEMENS公司S7 200PLC为例,用VB实现S7 200PLC在自由口通讯方式下与上位机的通讯。讨论了通讯系统的构成、通讯方式的设置,给出了软件程序和实验结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3.3kV八组合磁力控制站测控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该通讯程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自由口通讯 MSCOMM控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PC机的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占坤 赵德安 +1 位作者 姬伟 张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144,共3页
针对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本设计中硬件平台采用KP-6420i型工控机和RS-232转RS-422转换器的控制结构构成,这样的硬件系统具有模块化,成本低,易实现的特点。视觉系统采用VFW图像采集系统,它可以直接访问视频缓冲区,不需要生成中间文件... 针对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本设计中硬件平台采用KP-6420i型工控机和RS-232转RS-422转换器的控制结构构成,这样的硬件系统具有模块化,成本低,易实现的特点。视觉系统采用VFW图像采集系统,它可以直接访问视频缓冲区,不需要生成中间文件,实时性高,可以满足果树采摘机器人对图像实时处理的速度要求。软件基于VisualC++6.0开发环境,通过串行通信实现对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控制系统 工业pc 串行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PC机与多台PLC的通信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敏 李凤婷 吴为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4,107,共3页
介绍在VB6.0环境下实现PC机与PLC的自由口通信,根据PC机与PLC通信的基本特点以及自由口通信的特点,研究实验中PC机与多台PLC的通信流程以及通信方式。将VB和Windows下的API函数相结合编程得到不同通信方式下PC机与多台PLC之间的通信时... 介绍在VB6.0环境下实现PC机与PLC的自由口通信,根据PC机与PLC通信的基本特点以及自由口通信的特点,研究实验中PC机与多台PLC的通信流程以及通信方式。将VB和Windows下的API函数相结合编程得到不同通信方式下PC机与多台PLC之间的通信时间。比较了不同通信方式在通信时间和结构上的优缺点,给出了不同通信场合下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6.0环境 可编程控制器 自由口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104总线的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进 胡昌华 +1 位作者 何华锋 周志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针对导弹捷联惯性测量组合的输出特点,基于嵌入式PC/104总线和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C54芯片,设计了一个惯性测量组合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设计了数据采集的接口电路,实现了对捷... 针对导弹捷联惯性测量组合的输出特点,基于嵌入式PC/104总线和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C54芯片,设计了一个惯性测量组合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设计了数据采集的接口电路,实现了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输出数据的动态、实时采集。实验证明,该采集系统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测量组合 数据采集 pc/104总线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电源PC总线控制板卡的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亚伟 牛强军 +1 位作者 赵文俊 许启富 《电光与控制》 2003年第2期62-64,共3页
根据低压程控电源程控接口的特点 ,阐述了程控电源 PC总线控制板卡的设计原理。
关键词 低压程控电源 程控接口 设计 控制板卡 pc总线 自动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与PLC实时通信的Visual C++6.0实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东晓 李晓明 +2 位作者 李留振 何洋 段俊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2,147,共3页
主要介绍一种用VisualC ++6.0实现PC与OmronC2 0 0HPLC之间通信的方法。
关键词 上位机 PLC VISUALC++6.0 串口通信 MSCOMM控件 pc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PC 平台的计算机数控(CNC)系统开发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佩青 廖文和 +1 位作者 周来水 周儒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利用微机平台开发CNC系统是当前CNC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的现状和在PC平台基础上开发CNC系统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论述了基于PC平台的超人CNC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阐明了前后... 利用微机平台开发CNC系统是当前CNC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的现状和在PC平台基础上开发CNC系统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论述了基于PC平台的超人CNC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阐明了前后台、多任务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介绍了系统所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双CPU计算机控制,CPU间采用双端口RAM、并口中断、计数等方式进行协调通讯是系统控制的关键。该系统软、硬件已调试成功,已投入使用,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切削 计算机辅助制造 pc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PC二维数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游达章 肖哲 李秋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以PC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设计了一种驱动X-Y两轴电机联动的开环控制系统。上位机PC实现插补运算,指令发送等功能,采用VC编程。下位机完成电机驱动和信息反馈任务,采用AT89S52单片机+ZD-6560-V4电机驱动模块方式驱动两个两相57步进... 以PC为上位机,单片机为下位机,设计了一种驱动X-Y两轴电机联动的开环控制系统。上位机PC实现插补运算,指令发送等功能,采用VC编程。下位机完成电机驱动和信息反馈任务,采用AT89S52单片机+ZD-6560-V4电机驱动模块方式驱动两个两相57步进电机,从而带动X-Y十字工作台完成二维运动。上下位机通过串口进行数据通讯,为了保证数据通讯的正确性,采用了握手协议和检验机制。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修复性强,为我国大量老旧传统机床的升级和小型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 单片机 控制系统 二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技术在PLC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亚军 曾洋 俞武嘉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468-471,共4页
为解决所设计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与PLC之间的通信问题,分析研究了OPC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机制,将OPC技术应用到仿真实验软件与PLC的通信交互中。设计了一种通用型OPC数据采集发送客户端,该客户端可连接通... 为解决所设计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与PLC之间的通信问题,分析研究了OPC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机制,将OPC技术应用到仿真实验软件与PLC的通信交互中。设计了一种通用型OPC数据采集发送客户端,该客户端可连接通信现代工业控制上常用的多种类型的PLC,采用实时反馈的数据传送模式。最后以西门子PC Access服务器和S7-200 PLC为平台,使用仿真软件中虚拟电梯实验对OPC客户端进行了测试,运行效果显示OPC技术很好地实现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实验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及工业以太网的iFIX与PLC的通信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陶峥 陈曾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64-2066,2070,共4页
结合组态软件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C)之间的通信实例,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iFIX与PLC的通信原理及实现过程,以及相关技术的概念及特点。OPC全称是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OLE) for Process Control,该系统以KEPSe-rverEx作为OP... 结合组态软件与可编程逻辑器件(PLC)之间的通信实例,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iFIX与PLC的通信原理及实现过程,以及相关技术的概念及特点。OPC全称是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OLE) for Process Control,该系统以KEPSe-rverEx作为OPC服务器,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iFIX软件(OPC客户端)之间建立通信。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及系统的扩展性。实际运行表明,基于工业以太网及OPC技术的iFIX与PLC之间通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 IFIX软件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工业以太网 通信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PC和PLC通讯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强 许开君 李炳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在工业过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上、下位机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层次之间的通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为某厂大型机床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顺控部分研制工作的基础上,从硬、软件及通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由工业P... 在工业过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上、下位机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层次之间的通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为某厂大型机床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顺控部分研制工作的基础上,从硬、软件及通讯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由工业PC作为上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的通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机 通信 中断 程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