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社会进步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范式 被引量:9
1
作者 葛忠明 付鹏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7,共14页
中央与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成立,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里程碑。同时,对大量“非专业”社会工作内容重要性的强调也带来了新的专业反思,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亟待厘清。将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作为... 中央与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成立,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里程碑。同时,对大量“非专业”社会工作内容重要性的强调也带来了新的专业反思,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亟待厘清。将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还不够充分,社会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根本属性。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应当从保障弱势群体福利福祉扩展为社会整体进步;确立社会工作为党领导下的第三部门发展定位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去社会化、准行政化和准市场化问题;重拾社会范式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进步取向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部的工作范围不能等价于自身应然的服务领域,应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与社会发展需要,在党建工作、“两企三新”、人民意见征集和基层治理与基层政权建设等领域寻求实践模式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部 专业属性 社会进步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林 周丰勤 +1 位作者 王伟仙 陈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护理硕士核心能力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24...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护理硕士核心能力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护士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246名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评分为(93.58±14.77)分,职业生命质量与核心能力、专业自我概念、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医院工作年限、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能力是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6.8%。结论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给予多方位支持,促进其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其职业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 职业生命质量 专业自我概念 核心能力 领悟社会支持 工作主动性 职业自豪感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专业主义: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界定及其逻辑 被引量:74
3
作者 雷杰 黄婉怡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1-241,共3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体系及其背后的判定逻辑。本研究运用"模糊德尔菲法"的设计,让广东省高校教育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参考英格兰、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专业能力,选择其中他们认为对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 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体系及其背后的判定逻辑。本研究运用"模糊德尔菲法"的设计,让广东省高校教育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参考英格兰、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专业能力,选择其中他们认为对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重要的指标。结果显示,共有价值伦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等3个层面,合计24项能力指标被纳入本地的能力体系。经过分析这些专家判定逻辑,本研究还发现该能力体系存在"实用专业主义"的倾向,包括"犬儒思想""去政治化"和"技术化"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能力 家庭综合服务 模糊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作模式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德华 李建刚 +4 位作者 许树长 黄红 刘薇群 董政军 程卢山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模式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表现的差异。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产科"一贯制"工作模式和传统工作模式为基础,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对护士和医生两个群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工作模式对医务人员... 目的探讨不同工作模式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表现的差异。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产科"一贯制"工作模式和传统工作模式为基础,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对护士和医生两个群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工作模式对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变化和员工满意度有显著影响。(2)护士和医生员工满意度的原因各不相同:护士偏重工作本身方面,包括工作条件改善、工作内容多样和工作自主性增强;医生偏重自身发展方面,包括医院政策、晋升机会和绩效分配的合理性。(3)工作模式对医务人员工作敬业度和工作倦怠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工作敬业度中个别条目影响显著,并且护士和医生各不相同。结论社会各界应重视医改中工作模式变化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产科 “一贯制” 医师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治理情境下的中国社会服务困境 基于Z市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黄晓星 熊慧玲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59,共27页
社会工作近十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本文将重点关注于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过程及其导致的社会服务困境。通过对治理情境的拓展分析,引入过渡治理情境概念,分析我国社会服务供给。在此情境下,本文以Z市家庭综合服务中... 社会工作近十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本文将重点关注于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过程及其导致的社会服务困境。通过对治理情境的拓展分析,引入过渡治理情境概念,分析我国社会服务供给。在此情境下,本文以Z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围绕自由裁量权这一概念讨论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策略及其所导致的服务困境。在过渡治理情境中,消极的自由裁量权与社会工作的半专业化发展结合在一起,社会服务组织选择了"活动化"和"指标化"的服务供给,令社会服务处于创新和碎片化之间,而导致社会服务陷入困境。社会服务困境根源的解决在于建立合作的治理情境、强化本土化社工专业力量以及充分发挥第三方的社会服务供给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组织 过渡治理情境 半专业化 消极自由裁量权 社会服务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专业性”与核心职业能力——对“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思考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4,共12页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社会工作者需要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社会工作者需要哪些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如"相对看待知识与能力""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互动""辩证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社会环境框架下理解案例工作"的反思视角。由此"反思性专业性"成为构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反思能力"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扩展理论视角、提高实践质量、促进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专业性与服务质量 反思性专业性 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领办服务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性选择 被引量:37
7
作者 史柏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30-35,59,共7页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两类社会组织,高校教师在其中扮演联结者的角色。由于中外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着发展路径和发展次序上的巨大差异,所以两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无法完全建立,...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两类社会组织,高校教师在其中扮演联结者的角色。由于中外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着发展路径和发展次序上的巨大差异,所以两类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无法完全建立,高校专业教师除了教学研究之外,还承担着提供专业示范和推动制度建设的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领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理性选择。影响此种选择的因素包括:中央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涵义的再认识与再定位;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的提出;社会民间组织发展与改革大潮的推动;突破专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内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工作专业化 理性选择 社会服务机构 专业教育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服务与社区精神康复的转向——以日本“浦和贝塞尔之家”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文章基于对替代服务概念的理解,通过考察日本在开展精神康复中运用替代服务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替代服务的作用及对专业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替代服务与专业服务之间的关系既不完全等同于以往传统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又不完全体... 文章基于对替代服务概念的理解,通过考察日本在开展精神康复中运用替代服务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替代服务的作用及对专业服务所产生的影响。替代服务与专业服务之间的关系既不完全等同于以往传统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专业关系,又不完全体现为去专业化的朋辈支持,而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独特关系。在这一独特关系中,精神障碍者自助开展的替代服务对社区精神康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与专业服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互相协作的关系,从而提升了精神障碍者的主体性与生活质量。正是在改善当事者主体性的意义上,文章认为建设精神卫生公共性需要发展替代服务,进而在本土社区精神康复之中,展望开展替代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服务 专业服务 社区精神康复 社会工作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工职业化模式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为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一直在稳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以授权为特征的职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行业自律与管理,注册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在职业化的过程... 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一直在稳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以授权为特征的职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行业自律与管理,注册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上海社会工作在性质定位、需求定位、非政府参与和制度框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向新世纪,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需要全面拓展,走近百姓,广泛参与,规范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社会工作 以职业化 政府购买 社工服务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雪莹 许翠萍 +2 位作者 褚梁梁 刘凯 葛洪霞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情况,为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相关情况调查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551名... 目的了解山东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工作项目情况,为实现护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无陪护模式病房临床护理人员能级对应相关情况调查表,对山东省6所三级医院无陪护模式病房551名护理人员承担部分工作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能级护理人员承担各护理工作项目有所侧重(均P<0.01),但均承担所有工作项目;基础护理、执行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护理工作,分别占23.81%、22.00%;临床教学及科研所占的比重最少,分别占8.17%、2.51%;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工作的主力是大专学历、初级职称及工龄不足3年的护士。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及利用低效率并存,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并根据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能力的护士,从而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无陪护模式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 工作项目 学历 职称 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58-64,共7页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支撑。基于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师资队伍的发展状况、内在特征和发展态势的剖析,从师资队伍数量、师资队伍结构、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双高”院校和其他院校进行对比,分析师资...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支撑。基于对浙江省高职院校“十三五”期间师资队伍的发展状况、内在特征和发展态势的剖析,从师资队伍数量、师资队伍结构、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双高”院校和其他院校进行对比,分析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从总体来看,“双高”院校的师资队伍在数量、结构、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其他院校相比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站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思考“十四五”期间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需要从扩容到提质,拓宽师资引进渠道;从新手到专家,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创新到发展,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师资队伍 高质量发展 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建构:一个制度嵌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盈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3,共10页
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也是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其在自下而上的发展中经历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过程,模糊的专业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需求,回应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本身的专业界别与专业权威。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 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也是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其在自下而上的发展中经历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过程,模糊的专业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需求,回应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本身的专业界别与专业权威。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在国家安排和政策制度的催生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对G市近十年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文本的分析,以各项政策制度及蕴含其中的专业规制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情境下嵌入于宏观国家制度环境与属地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模糊发包的国家治理、内卷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与不明晰的专业制度的互动中形塑了一种工具性的专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嵌入 专业规制 社会工作 专业建构 社区治理体系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