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echarts for Distributed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odelling
1
作者 K K Leong K M Yu W B Lee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60-261,共2页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has been accepted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 e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DM. Their research area s in...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has been accepted a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 e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DM. Their research area s include system design, integration of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data distri bution, collaborative and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working environment, secur ity, and web-based integration. However, there are limitations on their rese arches. In particular, they cannot cater for PDM in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e nvironmen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South China, where many Hong Kong (HK) ma nufacturers have moved their production plants to different locations in Pearl R iver Delta for cost reduction. However, they retain their main offices in HK. Development of PDM system is inherently complex. Product related data cover prod uct name, product part number (product identification), drawings, material speci fications, dimension requirement, quality specification, test result, log size, production schedules, product data version and date of release, special tooling (e.g. jig and fixture), mould design, project engineering in charge, cost spread sheets, while process data includes engineering release, engineering change info rm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workflow related to the process information. Accor ding to Cornelissen et al., the contemporary PDM system should contains manageme nt functions in structure, retrieval, release, change, and workflow. In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 formal specification is nece ssary. However, there is no formal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 PDM system. Theref ore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express the various scena rio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users and the PDM system. Statechart is then used to model the operations of PDM system, Fig.1. Statechart model bridges the curr ent gap between requirements, scenarios, and the initi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o f PDM system. After properly analyzing the PDM system, a new distributed PDM (DPDM) system is proposed. Both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and statechart models are constructed f or the new DPDM system, Fig.2. New product data of DPDM and new system function s are then investigated to support product information flow in the new distribut ed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that statecharts allow formal representations to capture the informa tion and control flows of both PDM and DPDM. In particular, statechart offers a dditional expressive power, whe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tate transition diagr am, in terms of hierarchy, concurrency, history, and timing for DPDM behavioral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M Statecharts for Distributed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Mode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product family mining method based on PLM database 被引量:1
2
作者 HU Xiang-yang PENG Wei-ping +3 位作者 LEI Jin DOU Jun-hao ZHONG Yuan-hua JIANG 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13-2523,共11页
Product family(PF)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 platform.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mine PF based on multi-space product data in PLM database. Product structure tree(PST) and bill of material(BOM) are used ... Product family(PF)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 platform.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mine PF based on multi-space product data in PLM database. Product structure tree(PST) and bill of material(BOM) are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A PF can be obtained by mining physics space, logic space and attribute space of product data. In this work, firstly, a PLM database is described, consisting of data organization form, data structure, and data characteristics. Then the PF mining method introduces the sequence alignment techniques used in bio-informatics, which mainly includes data pre-processing, regularization, mining algorithm and cluster analysis.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a case study of high and middle pressure valve, demonstrating a feasible method to obtain PF from PLM data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FAMILY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dataBASE multi-space product data data m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Rural Power Grid Enterprise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tatus Evaluation
3
作者 Gao Xiu-yun Xiang Wen Fang Jun-l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2期87-96,共10页
With the reform of rural network enterprise system,the speed of transfer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power enterprises is accelerated.The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power enterprises is d... With the reform of rural network enterprise system,the speed of transfer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power enterprises is accelerated.The evalu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ral power enterpris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direction of rural power enterprises.At present,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rural network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ower network only relies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evaluation personnel,sets the reference index,and form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artificial scoring.Due to the strong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is weak.Therefore,distributed data mining method in rural power enterprises status evaluation was proposed which had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such as food science,economy or chemical industry.The distributed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and regression analysis.By screening various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determining their relevance,the reference value of evaluation results was improved.Combined with 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SPSS)data analysis software,the operation status of rural network enterprises was evaluated,and the rationality,effectiveness and economy of the evaluation wa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current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alculation examples of actual grid operation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power gri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SPSS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Product Digital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4
作者 ZHAO Xiu-xu, LUO Dan, LI Cun-rong, YANG Ming-zh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9-220,共2页
Network economy had change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 nt at all. Open global market offer more choice to customer, and it become changea ble and unpredictable as consumers’ needs become more and more characteristic an ... Network economy had change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 nt at all. Open global market offer more choice to customer, and it become changea ble and unpredictable as consumers’ needs become more and more characteristic an d diversified. Various new technology coming forth and application accelerate th e rapid change of the market.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ere compelled t o change their strategy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market, and time has been put to the all-important place. There is a need driven by the market to set up a ne twork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ode which have rapid market responsivenes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for network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 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need a completely innovation, next generation o f manufacturing system must have the character such as digitization, flexibility , agility, custom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so on. As for an enterprise in au to industry, how to gather together the orders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and rap id produce the product which can meet the customer’s need, it is the key that th e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 succeed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The competitive market requires rapid product development. Close cooperation amo ng the designers will accelerate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by shortening the devel opment cycle,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It has been emphasized in the methodology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But sometimes those partner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world, so there is a need for an importan t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to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and supporting distribut ed designers for rapid produc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Product Digit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PDCDS). The solution of PDCDS can make it more efficient and rel iable to visit teledata as well as we can get it from local database. It will be ease to get the newest design process information aided by PDCDS, and it will h ave higher efficiency by collaborative work. Comparing with other traditional Pr 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software system, PDCDS have some new characters such as group, dynamicness, synchronization or asynchronism working mode, and the hi story recorder is needed, and it also surport Webser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manufacturing digital product developmen t collaborative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及其适配组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健 曹执令 谢诗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3,共11页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典范,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命题。首先,从...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典范,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的研究成为当下亟需探讨的命题。首先,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概念模型;其次,从有效驱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协同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持续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3个维度解析数据要素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机制;再次,以专精特新企业中的翘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解析数据要素、冗余资源和动态能力在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的组态效应,概括出四类能够催生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即“协同-突破型”、“感知-重构型”、“挖潜-牵引型”和“内驱-开拓型”,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结合理论推演和组态分析结果提出实践启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完善提供探索性分析思路,为专精特新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专精特新企业 新质生产力 涌现机制 适配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如何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效应分解视角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丹 李旭浦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要素。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效应分解视角考察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就直接效应而言,数据要素能有效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研究结论稳健;②就间接效应... 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要素。选取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效应分解视角考察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就直接效应而言,数据要素能有效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研究结论稳健;②就间接效应而言,企业新质创新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在数据要素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③就乘数效应而言,在新质创新与劳动力技能结构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数据要素具有放大、叠加与倍增作用;④数据要素赋能效应在竞争激烈、高新技术与非重污染行业明显,且在数字基础设施完备、数据人才高水平集聚与数据开放地区更加有效。研究结论可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新质创新 劳动力技能结构 乘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权力结构和价值不确定性的数据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扈文秀 刘亚洲 苏欣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0-322,共13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产品交易已成为引领产业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但数据产品的价值不确定性和数据产品市场权力结构的差异给数据产品的定价带来了挑战,无法全面释放数据要素的倍乘价值。为完善数据产品定价策略,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产品交易已成为引领产业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但数据产品的价值不确定性和数据产品市场权力结构的差异给数据产品的定价带来了挑战,无法全面释放数据要素的倍乘价值。为完善数据产品定价策略,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基于数据产品转化不确定及感知不确定等价值不确定性的特征,综合考虑数据产品终端用户的需求偏好,构建了不同权力结构下数据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数据供应链企业的最优决策以及数据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发现数据产品的最优定价、需求、质量技术水平和推广努力水平受数据产品终端用户的需求偏好、成本系数和价值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在不同权力结构下存在差异。数据供应链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灵活改变产品议价,并采取降低数据产品价值不确定性的战略安排,促进数据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供应链 数据产品 价值不确定性 定价策略 权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管理与企业协同创新——基于创新资源集聚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孙颖 赵萱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成为驱动企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核心要素。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管理能够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发现,数据...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成为驱动企业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核心要素。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管理能够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发现,数据资产管理可以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具体表现为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升级、缓解融资约束来赋能企业协同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大规模企业和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协同创新的正向影响有助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资产管理赋能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数据价值链、人才链、资金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管理 协同创新 创新资源集聚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管理与企业成长——基于三类创新维度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颖 牛梦娇 梁蕾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
数据资产管理能够有效赋能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遵循“行为—过程—结果”的理论框架,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成长的赋能作用,并考察了三类创新形式所发挥的路径作用。结果发现,第... 数据资产管理能够有效赋能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23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遵循“行为—过程—结果”的理论框架,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成长的赋能作用,并考察了三类创新形式所发挥的路径作用。结果发现,第一,数据资产管理显著促进了企业成长,且该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是数据资产管理赋能企业成长的主要路径;第三,数据资产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样本中赋能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积极开发、积累、利用和管理数据资产;同时要持续推进地区信息化、市场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以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管理 企业成长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双重机器学习下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建链路径。研究发现:①以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为代表的制度松绑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推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经济环境与数字社会环境优化,从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②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松绑带来的驱动效应受到异质性因素干扰,其中在高政府效率、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化水平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嵌入制度变迁视角提供理论解读,为通过制度路径和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松绑 数字治理生态 新质生产力 大数据管理机构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效应测度与实现机制
11
作者 杨万平 黄若滢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 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释放碳减排潜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效果与机制尚待探究。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估算中国30个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验证在提升经济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机制下新质生产力助推碳减排潜力释放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远超中西部地区,碳减排潜力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则持续上升;新质生产力对经济效率低、能源结构高碳地区具有更大的边际减碳效益;新质生产力对碳减排潜力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削弱了其整体减碳效果。研究结论可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作用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碳减排潜力 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低碳化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配置与劳动收入份额
12
作者 陈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 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对于推进工资合理分配、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4—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新质生产力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数据要素配置在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新质生产力在高创新能力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助推数字创新技术发展,全方位挖掘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优化数据要素配置,系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期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有效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配置 劳动收入份额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交易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新质特征、可信制约与信用管理前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为引导和推动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促进数据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在构建新质生产力“新质”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对数据要素的新质特征和市场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制约数据交易和顺利流通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表明可信机... 为引导和推动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促进数据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在构建新质生产力“新质”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对数据要素的新质特征和市场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制约数据交易和顺利流通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表明可信机制是影响数据交易流转的关键环节,对数据交易进行信用管理是未来发展方向。该体系借鉴了其他领域信用监管的成熟经验,旨在通过信用管理制度引导数据交易各方主体行为,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不足和不规范的问题。结果表明,构建数据交易信用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场内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引导更多数据交易通过场内进行,降低场外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增强交易双方信任度,减少欺诈行为,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的可信交易与流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质生产要素 新质生产力 可信交易 信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姚博伦 邓云柯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9,共14页
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是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基于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6年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数据要素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是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基于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6年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数据要素集聚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旧稳健,充分展示了数据要素集聚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对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大数据试验区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要素质量,改善了企业供应链稳定性,并且能够吸引数字化人才形成空间集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据要素集聚能够更好地促进非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较高行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提升大数据试验区政策力度,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政策体系;同时,优化内外部环境配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新质劳动资料 供应链结构 知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据要素产权分置的法律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数据要素产权分置的依据是通过非买断式产权交易提高流通和分配效率。产权分置包含三种法律关系结构,即数据资源提供者对数据资源、数据加工者对数据资源、数据加工者对数据产品,这三种权利均需要被清晰表述。数据资源持有权是指数据资... 数据要素产权分置的依据是通过非买断式产权交易提高流通和分配效率。产权分置包含三种法律关系结构,即数据资源提供者对数据资源、数据加工者对数据资源、数据加工者对数据产品,这三种权利均需要被清晰表述。数据资源持有权是指数据资源提供者对数据资源享有的产权“母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是指数据加工者对数据资源享有的用益“子权”。数字产品经营权有两种可能的权利内涵:一是数据产品的产权“母权”;二是数据资源提供者通过收益型产权分置享有的获取数据产品未来收益的权利。立法者应将数据资源、数据产品的“母权”分别表述为数据资源权、数据产品权,并将收益型产权分置中数据资源提供者的权利表述为数据产品收益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立法 产权 三权分置 数据资源 数据产品 经营权 “数据二十条” “权利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二元互惠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均平 张廷勇 徐中阳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如何更精准地契合新质生产力环境、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把握学科发展机遇,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梳理了新质生产力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关系,接着分别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信息...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如何更精准地契合新质生产力环境、服务国家社会需求、把握学科发展机遇,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首先梳理了新质生产力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关系,接着分别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过程,最后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之间呈现显著的二元互惠关系。新型劳动对象的涌现、新型劳动工具的革新、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新型劳动者的崛起均能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学科建设,而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学科建设同样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技术创新为核心、产业升级为关键、人才培养为重点。参考文献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建设 二元互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模型构建与实现机制
17
作者 姜汇泳 刘桂锋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29,共9页
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以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统一性为基础,分析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模型框架,并重点解析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机制。数据... 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以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统一性为基础,分析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模型框架,并重点解析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机制。数据要素能够与劳动、资本、技术等其他要素融合发挥支撑效应,从八大机制实现数据要素赋能,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模型构建 实现机制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大模型赋能工业新质生产力:逻辑、机制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露源 徐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通过对工业AI大模型企业的调研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AI大模型赋能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场景贯穿工业链主要环节,呈现人机交互、设备智能化、工业数据驱动以及组织结构重构四个特点。AI大模型通过培养劳动主体“新素质”,提... 通过对工业AI大模型企业的调研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AI大模型赋能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场景贯穿工业链主要环节,呈现人机交互、设备智能化、工业数据驱动以及组织结构重构四个特点。AI大模型通过培养劳动主体“新素质”,提升认知决策和人机协作能力;构建劳动资料“新模式”,优化智能设备和生产效率;创造劳动对象“新价值”,实现精准加工和全程质量追溯;激发生产关系“新动能”,促进跨部门协作和商业模式创新。然而,当前AI大模型赋能工业新质生产力面临技能重塑压力和人机冲突、能源短缺和设备集成困难、工业数据处理困境以及利益分配失衡等问题,进而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大模型 工业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孔凡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 基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个县的人力资本水平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但整体效率水平仍维持在较低区间。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发展模式和行政层级的区域间表现出显著异质性。门槛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门槛特征,其中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规模呈现出单一门槛效应,城镇化水平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森林资源管理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来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提升。据此,建议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优化森林资源管理,因地制宜发挥人力资本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技术创新 森林资源管理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治理、数字生态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世龙 涂振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7,共11页
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数据要素从市场无序流动到政府科学治理的转变,完善了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各省(区、市)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视作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的视角考察了政府数据治理对企业... 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数据要素从市场无序流动到政府科学治理的转变,完善了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本文基于2011~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各省(区、市)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视作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的视角考察了政府数据治理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据治理改善了数字生态,进而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政府数据治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数字创新补贴,改善了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并促进企业数字变革和数字创新合作。政府数据治理未能完全破除部门间数据壁垒与区域间数字鸿沟,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呈现显著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当大数据管理机构治理深度与广度提升时,国有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其新质生产力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数据时代政府数据治理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机构职能设置和公平配置数据要素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治理 大数据管理机构 数字生态 数字创新补贴 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数字变革 新质生产力 多时点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