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流行病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玉琦 李克 +4 位作者 李桂林 王爱荣 刘朝军 刘庆海 成义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 10 3例抑郁症自杀行为先证者和 10 3例对照的亲属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 4 2 7%的先证者的Ⅰ级亲属有自杀行为 ;Ⅰ级亲属、Ⅱ级亲属发生率依...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在抑郁症自杀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 10 3例抑郁症自杀行为先证者和 10 3例对照的亲属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 4 2 7%的先证者的Ⅰ级亲属有自杀行为 ;Ⅰ级亲属、Ⅱ级亲属发生率依次为 4 5 6 %、1 6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级亲属发生率 0 2 6 4 % (P <0 0 1) ,其OR值及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18 0 7(4 33~ 75 4 0 )、6 16 (1 4 3~ 2 6 6 3) ,且Ⅰ级亲属自杀行为发生率 >Ⅱ级亲属 >Ⅲ级亲属>群体自杀行为发生率。采用Li mantel Gart法得分离比及 95 %可信区间为 0 12 88(0 0 991~ 0 15 85 )。多基因阈值模型估计 ,抑郁症自杀行为先证者Ⅰ、Ⅱ、Ⅲ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 71 5 2± 11 0 2 %、4 1 92± 11 81%、31 0 9±13 2 9% ,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 4 9 38± 3 99%。结论 抑郁症自杀行为具有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遗传因素在决定抑郁症自杀行为的易患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行为 遗传度 先证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遗传流行病学初步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涛峰 张学军 +6 位作者 杨森 黄世兰 骆娣凤 王彦青 肖尚喜 刘兢 赵国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247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用Epiinfo6.0软件及Falconer法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计算。结果247例银屑病患者中,有阳性家族史的63例(25.5...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247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用Epiinfo6.0软件及Falconer法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计算。结果247例银屑病患者中,有阳性家族史的63例(25.51%),其中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4.21%,二组亲属的患病率为0.71%;先证者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782±0.034,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698±0.088;Ⅰ型银屑病患者中,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797±0.036,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752±0.092,Ⅱ型银屑病患者中,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730±0.089,二级亲属的遗传度为0.171±0.380。结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遗传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Crouzon氏综合征家族中21p^+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符生苗 高春生 +3 位作者 程在玉 忻星 吴多才 钟文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对一个同时存在Crouzon氏综合征及21号染色体短臂增大(21p^+)的家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来自母方;后者亦按孟德尔方式遗传.来自父方。二者同时存在于一个家系的某些成员中,可能为巧合。用7.3 kb的rRNA基因探... 对一个同时存在Crouzon氏综合征及21号染色体短臂增大(21p^+)的家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来自母方;后者亦按孟德尔方式遗传.来自父方。二者同时存在于一个家系的某些成员中,可能为巧合。用7.3 kb的rRNA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证实,p^+部分系核仁组织者区(NOR)扩大或核糖体RNA(rRNA)基因的重复.本文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OR的功能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并证实用不同基因或DNA探针及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可检测出许多用细胞遗传学技术不能检测的染色体异常,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UZON 染色体畸变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ayes定理多指标筛查Wilson病家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咸宁 陈秀珍 +4 位作者 吉伟 曹凤根 夏蓓莉 李乃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利用临床诊断Wilson病(WD)的常用生化指标:血浆铜蓝蛋白、血清铜和尿铜,结合酯酶D多态性、WD发病风险与年龄分布的关系,应用微机化的Bayes定理对8个家系的12例先证者同胞进行了三种状态──症状前患者、杂合子... 利用临床诊断Wilson病(WD)的常用生化指标:血浆铜蓝蛋白、血清铜和尿铜,结合酯酶D多态性、WD发病风险与年龄分布的关系,应用微机化的Bayes定理对8个家系的12例先证者同胞进行了三种状态──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的综合判别分析。家系1、家系6和家系8的筛查结果与已经完成的DNA诊断结果相吻合。本研究可用于临床诊断、治疗WD以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铜蓝蛋白 酯酶D Bayes定理 家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1基因突变致腓骨肌萎缩症一家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薇 吕文明 +2 位作者 郑婷 石蓓 张振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分析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1型(X-linked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type 1,CMT1X)一家系的临床表现、电生理与突变基因特点。该家系为两代4人,共有2例CMT1X患者。先证者12岁起病,先证者母亲40岁起病,两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萎缩... 分析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1型(X-linked 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type 1,CMT1X)一家系的临床表现、电生理与突变基因特点。该家系为两代4人,共有2例CMT1X患者。先证者12岁起病,先证者母亲40岁起病,两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萎缩,行走不稳。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四肢多发感觉运动神经损害(轴索损害为主并脱髓鞘);多发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突变基因分析,先证者存在缝隙连接蛋白B1(gap junction protein Bata-1,GJB1)基因c.283 G>T(p.V95L)半合子突变,先证者母亲存在GJB1基因c.283 G>T(p.V95L),杂合突变。CMT1X是第二常见的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类型,由GJB1基因突变引起,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周围神经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基因检测有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1型 腓骨肌萎缩症 缝隙连接蛋白B1 基因突变 先证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king candidate variants of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in sarcomere genes
6
作者 Kai Chen Jiangping Song Man Ra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39-139,共1页
ObjectiveTo seek potential pathogenic variants in sarcomere genes in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Methods and Results We performed targeted sequencing of 14sarcomere genes in 118 ... ObjectiveTo seek potential pathogenic variants in sarcomere genes in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Methods and Results We performed targeted sequencing of 14sarcomere genes in 118 cases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RVC and Sanger sequencing of the specific variants in family members of the prob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SARCOMERE genes family MEMBERS of the proban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伴发神经精神障碍1例并家系分析
7
作者 黄凡凡 余明 +2 位作者 卢文婷 赵晓川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9-443,共5页
报告1例TSC2基因杂合缺失变异致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9岁男性,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以神经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体格检查可见鲨鱼皮样斑等特征... 报告1例TSC2基因杂合缺失变异致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9岁男性,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多,以神经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体格检查可见鲨鱼皮样斑等特征性皮肤损害。先证者的父亲和弟弟主要表现为反复肢体抽搐及皮肤损害。先证者、其父亲及其弟弟全外显子组测序和qPCR验证结果提示在染色体16p13.3区域检出杂合缺失变异,该变异类型既往未见报道。本例考虑结节性硬化症所致精神障碍,给予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通过本例TSC案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本文阐述TSC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识别及诊治要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神经精神障碍 先证者 家族性 临床特点 TSC2 基因 基因突变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遗传特点和表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东伟 林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5-997,共3页
目的:分析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表型特点。方法:通过先证者收集法,收集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详细体格检查确定患者表型。结果:本研究收集到1个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家系2名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 目的:分析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表型特点。方法:通过先证者收集法,收集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详细体格检查确定患者表型。结果:本研究收集到1个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家系2名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无汗、严重的先天缺牙(甚至无牙)、指甲发育不良伴弯曲、皮肤淀粉样变性和乳头发育不良等症状;家系女性成员无上述异常。家系遗传方式排除X连锁隐性遗传。结论:本研究收集的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症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 乳头发育不良 家系调查 先证者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腓骨肌萎缩家族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晋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59-61,共3页
本文报道一个腓骨肌萎缩家族,调查涉及四代,其中有5人患病(4男,1女)根据家谱分析,本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关键词 腓骨肌 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 萎缩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