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urban growth boundary in red soil hilly areas based on fuzzy theory 被引量:6
1
作者 焦胜 高青 +5 位作者 魏春雨 刘贝 李晓东 曾光明 袁中兴 梁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64-1369,共6页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g at this limitation,a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alysis model was presented based on fuzzy theory and a research on urban growth boundary(UGB) of the Great-Hexi Leading District(GHLD) of Changsha was conducted.With the support of GIS,RS and MATLAB,slope,elevation,vegetation,soil productivity,soil permeability,water body and land use are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soil and terrain in red soil hilly areas.The running result of this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ratios of highly suitable land,suitable land,moderately suitable land and unsuitable land in GHLD are 18.75%,10.31%,64.16%,6.78%,respectively.This result accords with spatial structure worked out by Space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of GHLD,Based on this result,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guide UGB development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uzzy theory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GI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诉讼增长的现代化理论反思与实践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昌明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5,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诉讼增长可分为两个快速增长阶段和一个停滞阶段,且三大诉讼类型的增长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行政诉讼增速最快,而民事诉讼的增量最大。改革开放后,中国诉讼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是经济、社会、法律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尽管社会现代化进程为诉讼增长提供了宏观背景,但中国诉讼增长还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人民调解制度的式微与商事仲裁机制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司法系统的负担;同时,改革开放以来较为频繁变动的法律与司法政策以及较低的诉讼成本,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的诉讼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增长 现代化理论 社会变迁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司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视域下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成长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案例研究
3
作者 黄安胜 薛泽茜 朱春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10,共8页
既有研究对地方自发政策试验走向成功的成长机制缺乏系统解构。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展示了一项中国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成长过程。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本土化案例,运用多源流理论、阶段启发法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多源流”视域下地方自发... 既有研究对地方自发政策试验走向成功的成长机制缺乏系统解构。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展示了一项中国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成长过程。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本土化案例,运用多源流理论、阶段启发法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多源流”视域下地方自发政策试验在何种机制推动下逐步成长为国家政策,重点解析政策试验的自发启动机制、实施机制、发现机制和后期成长机制,比较地方自发政策试验与“自上而下”政策试验的差异。研究表明: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成长过程经历了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的交汇、三源流汇聚开启“政策之窗”、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的耦合等关键过程,政策企业家在地方自发政策试验的启动和实施阶段“精准发力”、发现阶段“慧眼识珠”、成长阶段“以点聚能、以面布势”,推动地方性试验走向全国。因此,一项精心设计和大胆探索的地方自发政策试验,即使在启动阶段未获得中央的支持,即政治源流尚处于孕育阶段,也可能逐步受到中央部委直至中央的认可进而成长为国家政策。本文揭示3条源流在政策创新中的相互耦合作用、动态交汇过程及其中国化特征,弥补关于自发启动机制研究的不足,为剖析中国政策创新的动态演进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为全球政策过程理论提供独特的中国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政策试验 成长机制 政策创新 科技特派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蜂鸣”聚集到价值共创:展览项目成长路径研究
4
作者 刘林艳 徐昊平 李梦吟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76,共19页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展览知识信息的获取、流动与创新等属性,挖掘并激发参展主体创新活力,探索展览项目衍射成长是展览企业更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议题。然而,已有关于展览业成长的...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展览知识信息的获取、流动与创新等属性,挖掘并激发参展主体创新活力,探索展览项目衍射成长是展览企业更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以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议题。然而,已有关于展览业成长的研究忽略了对展览项目成长路径及其衍射机制的深入分析。文章融合“蜂鸣”与价值共创两种视角,对综合同人展·COMICUP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展览价值共创策略迭代与信息知识的“蜂鸣”程度息息相关;2)展览的衍射领域以服务参展主体为核心,是办展核心理念的进一步延伸;3)展览从知识信息集合到创新平台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据此,研究提出的展览项目持续成长过程模型,深化了展览项目的成长战略更新过程与衍射机制研究,对展览企业展览项目开发创新与激发参展主体活力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战略 展览企业 价值共创 “蜂鸣”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职业成长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佳佳 朱素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4-99,共6页
基于扎根理论,以浙江省高职院校36位“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成长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发现工匠志趣的启蒙源于家庭环境与学习经历的陶染,工匠技艺的磨砺源于个体实践与环境氛围的交融,工匠巅峰的传承源于价值认同与教育... 基于扎根理论,以浙江省高职院校36位“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成长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发现工匠志趣的启蒙源于家庭环境与学习经历的陶染,工匠技艺的磨砺源于个体实践与环境氛围的交融,工匠巅峰的传承源于价值认同与教育影响的渗透,并基于此逻辑关系构建“工匠型”教师职业成长机制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构建“工匠型”教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工匠型”教师发展的产教科融合模式,建设“工匠型”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高职院校 “工匠型”教师的职业成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永辉 马廷灿 冉从敬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理解基础研究非均衡发展特征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增长极”理论与基尼系数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以下核心发现:①中国各省份在基础研究发... 理解基础研究非均衡发展特征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增长极”理论与基尼系数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的极核模式及其影响。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了以下核心发现:①中国各省份在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不均衡问题,表现为明显的极核发展模式,且这种模式在不同省份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②省域基础研究的极化模式与其整体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指出不同省份可能适用于不同的极化发展策略,尽管如此,某些典型省份的极核模式与其基础研究发展水平之间仍展现出特定的规律性与特征性。③提出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的极核模式评估方法,可以为国家及省级科技发展规划的优化提供量化的决策支持工具,为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非均衡发展 增长极理论 基尼系数 省域发展模式 极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对大学生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小云 段锦云 张茜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62,共16页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低的群体中较强;(2)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职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高的群体中较强;(3)家庭主观SES影响了个体在做计划时的时间导向。家庭主观SES较低的个体具有较近的时间导向,这强化了SES成长型心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家庭主观SES较高的个体有着相对较远的时间导向,从而促进了SES成长型心智与职业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有望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为个体实现阶层流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内隐理论 成长型心智 学业与职业投入 时间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8-2023年安徽省淮北平原作物生育期内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晨辉 朱永华 +2 位作者 王启猛 吕海深 王怡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84,共8页
为探究不同作物生育期内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使用安徽省淮北平原6个气象站1958-2023年数据,基于标准加权平均降水指数结合游程理论方法识别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内旱涝急转,将整个研究期等分为2个时期,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的时空变化... 为探究不同作物生育期内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使用安徽省淮北平原6个气象站1958-2023年数据,基于标准加权平均降水指数结合游程理论方法识别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内旱涝急转,将整个研究期等分为2个时期,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示:①标准加权平均降水指数结合游程理论方法适用于旱涝急转的识别判断;②冬小麦各生育期旱涝急转频次和受灾风险,整体上高于夏玉米,冬小麦面临旱涝急转威胁高于夏玉米;③时空上,安徽省淮北平原旱涝急转频次、平均强度和受灾风险大部地区呈现上升趋势;④冬小麦播种-出苗、出苗-返青和返青-拔节期旱涝急转风险较高,其中播种-出苗期和返青-拔节期有恶化趋势,夏玉米在拔节-抽雄和灌浆-成熟生育期旱涝急转风险较大,且在拔节-抽雄生育期有上升趋势。将各生育期旱涝急转特征与旱涝急转对农作物影响综合考虑,需要对以下生育期及相应地区进行重点防御:冬小麦播种-出苗、返青-拔节和夏玉米拔节-抽雄时期,冬小麦拔节-抽穗期的蚌埠、蒙城和亳州地区,以及夏玉米灌浆-成熟期的蚌埠地区,这些时期和相应地区将面临较高的旱涝急转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淮北平原 旱涝急转 生育期 夏玉米 冬小麦 游程理论 标准化加权平均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束外延技术可控制备Bi原子团簇的研究
9
作者 马玉麟 郭祥 丁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Si(111)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Bi原子团簇.首先,分别在100℃、125℃、150℃、175℃、200℃的生长温度下,制备了大小均一、密度不同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温度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 本研究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Si(111)衬底表面成功制备金属Bi原子团簇.首先,分别在100℃、125℃、150℃、175℃、200℃的生长温度下,制备了大小均一、密度不同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温度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的密度,当温度升高100℃,密度从1.05×10^(11)cm^(-2)降低至2.5×10^(7)cm^(-2),实现对团簇密度4个数量级的可控调节,并且发现Bi原子团簇密度对生长温度的依赖性符合经典成核理论.其次,分别在10 s、15 s、20 s的沉积时长下,制备了密度相同、尺寸各异的Bi原子团簇.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沉积时长来精细控制Bi原子团簇的尺寸:当沉积时长增加10 s,高度和直径分别从8.5 nm和65 nm增大到13.7 nm和100 nm,实现对团簇尺寸在10 nm高度、80 nm直径范围的可控调节,并且发现Bi原子团簇尺寸对沉积时长的依赖性符合晶体生长动力学.与分子束外延制备传统的Ⅲ族(Al,Ga,In)原子团簇做对比,这些结果可以为制备Ⅴ族原子团簇提供实验参考和指导,从而促进纳米级含Bi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Bi原子团簇 生长温度 沉积时长 经典成核理论 晶体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G需求理论的出院早产儿主要照护者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芬芬 喻姣花 廖袁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出院早产儿主要照护者的照护需求,为提供针对性的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ERG需求理论制订访谈提纲,2023年10-11月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从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出院6个月内的25名早产儿主要照护者进行半... 目的深入了解出院早产儿主要照护者的照护需求,为提供针对性的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基于ERG需求理论制订访谈提纲,2023年10-11月以目的抽样法选取从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出院6个月内的25名早产儿主要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出院早产儿主要照护者照护需求归纳为3个主题:生存需求(日常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异常情况识别与处理技能需求、发展性照护需求),相互关系需求(专业团队支持需求、社会团队支持需求和家庭支持需求),成长需求(角色适应需求和角色认可需求)。结论早产儿出院后,其主要照护者照护需求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应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支持以满足照护者照护需求,减轻照护者照护负担和提升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主要照护者 照护需求 ERG需求理论 生存需求 相互关系需求 成长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有穷级亚纯函数分担四个值的唯一性问题
11
作者 翟清菲 李效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6,共12页
1992年,Gundersen提出了下述著名问题:若复平面上两个判别的非常数的亚纯函数f和g IM分担0,1,c,并且CM分担∞,其中c是一个有限复常数且满足c■{0,1},那么f和g是否也CM分担0,1,c?本文在f和g是有穷级非常数的亚纯函数且|c|满足特定条件下... 1992年,Gundersen提出了下述著名问题:若复平面上两个判别的非常数的亚纯函数f和g IM分担0,1,c,并且CM分担∞,其中c是一个有限复常数且满足c■{0,1},那么f和g是否也CM分担0,1,c?本文在f和g是有穷级非常数的亚纯函数且|c|满足特定条件下研究了这一问题,并证明了下述结果:若f和g是两个判别的有穷级非常数的亚纯函数,且f和g IM分担0,1,c,∞,正整数M定义为M=max{|C|:C∈C_(0)},其中C_(0)是f(z)的所有有限的临界值构成的集合,即C_(0)={C∈C:存在z∈C,使得f(z)=C且f′(z)=0},那么当|c|>M时,f和g CM分担0,1,c,∞。作为该结果的推论,在f和g是有穷级非常数的亚纯函数且|c|满足特定条件下,肯定地回答了Gundersen提出的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VANLINNA理论 亚纯函数 增长级 唯一性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耦合
12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姬鸣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之间的关键桥梁,对于实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内在耦合逻辑,两者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顶层政策碎片化、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以及教师胜任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应通过政策层面的纵向引领、资源层面的横向支撑,以及教师队伍的底层强化,全面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力,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内生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资源型城市“降碳—增长”的动态平衡及实现路径:基于系统理论的综述
13
作者 阮芳丽 王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7,23,共8页
协同推进资源型城市降碳与增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缺乏对其系统性的文献综述,特别是对如何协同推进“降碳—增长”的深入探讨。基于此,文章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资源型城市“降碳—增长”的子系统构成及重要反... 协同推进资源型城市降碳与增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缺乏对其系统性的文献综述,特别是对如何协同推进“降碳—增长”的深入探讨。基于此,文章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资源型城市“降碳—增长”的子系统构成及重要反馈机制,总结归纳资源型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的关键因素,并以降低冲突、优化相互间促进关系为目标,提出了4个方面动态平衡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增长 协同 资源型城市 系统理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发生发展模型的扎根理论研究
14
作者 唐琦 王佳琳 +4 位作者 夏颖 蔚萌 苏思慧 林陶 余诗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的发展路径,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30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并分析资料。结果共形成5个类属和22个下位类属;构建的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发生发展模型包括5个...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的发展路径,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30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并分析资料。结果共形成5个类属和22个下位类属;构建的临床护士共情疲劳发生发展模型包括5个可以相互转化的阶段,分别为共情体验期、共情困扰期、共情疲劳期、共情妥协期和共情升华期。结论护士共情疲劳是一个多阶段、动态变化的过程,各阶段有其特征性心理体验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共情疲劳 职业危害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职业成长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责如何影响金字塔底层包容性增长?——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研究
15
作者 孙志忠 张晓燕 周韬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3,共13页
农产品供应链连接着金字塔底层(BOP)和外部市场,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促进BOP包容性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基于行为交换和结构交换视角解析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责对BOP包容性增长... 农产品供应链连接着金字塔底层(BOP)和外部市场,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促进BOP包容性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基于行为交换和结构交换视角解析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责对BOP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构建“企业履责-交换过程-增长结果”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基于广泛基础的增长阶段,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一般社会责任,以行为交换的方式促进BOP单一外生包容性增长;在益贫式增长阶段,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响应性社会责任,以行为交换/结构交换的方式促进BOP复合外生包容性增长;在内生包容性增长阶段,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以结构交换的方式促进BOP内生包容性增长。将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责与BOP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分析,不仅可以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有效的履责模式和实施路径,还可以从社会交换视角为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BOP包容性增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金字塔底层 农产品供应链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交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载流子理论的电树枝生长动态模型及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东东 刘亚茹 +5 位作者 张翼 叶桐珲 郏永强 刘刚 王秀茹 张文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93-7004,I0032,共13页
为揭示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直流接地电树枝的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首先基于双极性载流子理论建立了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动态生长模型。进而,利用所提模型对不同电压下的电树枝形态进行了仿真模... 为揭示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直流接地电树枝的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估,首先基于双极性载流子理论建立了周期性直流接地电树枝动态生长模型。进而,利用所提模型对不同电压下的电树枝形态进行了仿真模拟,并与实际电树枝生长试验及传统WZ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提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电树枝生长动态模型进一步分析直流接地电树枝的生长特性,并提出一种基于泄漏电流的电树枝生长特性评估方法,即采用泄漏电流变化因子J_(g)对电树枝长度L和分形维数D_(f)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该模型下的电树枝形态与实验图像更为吻合,分形维数与实验结果误差在8%以内,扩展系数的误差在20%范围内;在电树枝生长过程中,泄漏电流密度呈三区段特征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且与电树枝形态的演变密切相关;泄漏电流变化因子与电树枝长度和分形维数显著正相关,通过J_(g)的三次函数及指数函数形式可以分别对电树枝长度和分形维数进行评估预测,可为XLPE电缆绝缘的缺陷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绝缘 电树枝 双极性载流子理论 生长特性 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鸭绿沙塘鳢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17
作者 段友健 骆小年 +2 位作者 韩牧轩 李文康 林少卿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89,共6页
为了稳健地描述和推断鱼类的生长特点,有效降低模型的选择误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用地笼(网目1.5 cm)和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鸭绿沙塘鳢204尾,利用耳石鉴定年龄,研究了其生长特... 为了稳健地描述和推断鱼类的生长特点,有效降低模型的选择误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用地笼(网目1.5 cm)和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鸭绿沙塘鳢204尾,利用耳石鉴定年龄,研究了其生长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鸭绿沙塘鳢年龄结构简单,仅由3个龄组构成,其中,雌性有2个龄组组成,雄性包含所有3个龄组;通过生长方程构建,估算的渐进式方程、直线方程和乘幂函数3种备选生长模型的赤池信息权重系数分别为0.019、0.086和0.895;由于Power生长模型所对应的权重系数远高于其他两个备选模型的估算值,不需要计算平均生长模型,Power生长模型为描述鸭绿沙塘鳢生长特性的最优模型,生长方程为L_(t)=69.7+1.439 t^(3.688)。试验结果可为鸭绿沙塘鳢种群动态研究和渔业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建议降低捕捞强度,并开展鸭绿沙塘鳢等土著鱼类的资源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信息理论方法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废水螯合沉淀提钴过程的数值模拟
18
作者 吕超 杨涛 +1 位作者 殷进轩 黄宇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含金属离子的废水是钴回收的重要二次来源。由于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低,钴回收面临着高效和选择性分离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螯合沉淀—浮选法解决了低离子浓度废水中钴的分离问题,但并未对其反应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 含金属离子的废水是钴回收的重要二次来源。由于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低,钴回收面临着高效和选择性分离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螯合沉淀—浮选法解决了低离子浓度废水中钴的分离问题,但并未对其反应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离子螯合沉淀过程的微观机制,即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分析组分的传质过程和沉淀形成过程的转化规律,研究螯合反应与沉淀参数(形态变化、沉淀速率、沉淀半径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反应物在液滴中的体积分数为5%时,在300 K下反应30 s,沉淀的最大体积分数约为0.00315%;在300 K的反应温度下,当反应物的体积分数为10%并持续30 s时,沉淀物的最大体积分数约为0.00388%。研究结果验证了提高反应物浓度和降低反应温度对金属离子螯合反应的影响,为含钴沉淀颗粒的浮选分离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回收 数值模拟 成核生长理论 螯合沉淀 沉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机制与路径
19
作者 龙宝新 崔宇玮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84,共8页
对接国家需求极、面向人才增长极、助力科技创造极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遵循的必然价值逻辑。在“点—轴系统”理论视野下,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运行机制是:以“点、轴、聚集区”为线索,精准定位“学科极—人才极—师资极”三个... 对接国家需求极、面向人才增长极、助力科技创造极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遵循的必然价值逻辑。在“点—轴系统”理论视野下,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运行机制是:以“点、轴、聚集区”为线索,精准定位“学科极—人才极—师资极”三个关键极点,全面连接“政策源—物质源—人力源”轴线,高效黏合“创新能—科技能—人才能”能量,实现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极点、轴线、聚集区等链环上的螺旋提质升级。在新时代,加快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须提质存量以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创造增量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耦合变量以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点—轴系统”理论 增长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张鹏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F0003,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阐释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逻辑起点基础上,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体育特色村庄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与实施路径。首先,基于体育特色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与外生动力脱嵌的客观情境,构建了包含内生动力(体育资源内生、体育价值认同和村庄体育主体动员)和外生动力(政府扶持和资本下乡)的内外联动的分析框架;其次,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青山头村为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行动逻辑;最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化内生-促进外生-注重内外联动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挖掘村庄体育资源、强化主体价值认同、动员村庄体育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打造村庄内外联动治理共同体、促进城乡内外融合协同式发展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理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体育特色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