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汝诗 陈万明 +3 位作者 刘国金 刘承海 戚栋明 翟世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3,共9页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去除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生物炭产品存在的理化参数差异大、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针对性差和生物炭吸附后易产生固废污染等问题,提出建立生物炭产品的制备标准、根据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特点调节官能团和孔道结构、开发可吸附-脱附的复合生物炭材料等策略,以期为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生物质 生物炭 功能改性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吸附-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式等离子体-芬顿协同体系在KN-R废水处理中的性能与机理探究
2
作者 石玮晔 刘思翰 +3 位作者 赵书畅 王帅 王忠宝 霍纯青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8-1490,共13页
随着工业发展,印染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活性艳蓝KN-R作为一种典型的印染废水染料,其降解效率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本研究针对活性艳蓝KN-R印染废水处理问题,设计了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 随着工业发展,印染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活性艳蓝KN-R作为一种典型的印染废水染料,其降解效率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本研究针对活性艳蓝KN-R印染废水处理问题,设计了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实验结果显示,该装置在25 min内可有效去除84.30%的活性艳蓝KN-R。进一步将DBD等离子体与芬顿反应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染料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研究还分析了降解过程中的关键活性物质和降解途径,阐明了DBD等离子体与芬顿反应的协同作用机制,并且此体系在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少,对环境友好,这些发现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芬顿反应 活性艳蓝KN-R 印染废水处理 降解效率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咪唑酯骨架-8的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亮 孔韩韩 +4 位作者 李韦霖 祁小芬 张天芸 王雪梅 李文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为制备印染废水的吸附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材料,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采用水溶剂法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探究ZIF-8材料的结构,测试其对阴离子刚果红染料的吸... 为制备印染废水的吸附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材料,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采用水溶剂法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探究ZIF-8材料的结构,测试其对阴离子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ZIF-8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呈多面体结构;其热裂解温度为25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ZIF-8对刚果红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即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吸附位点等效;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在温度为20℃、pH值为7的条件下,ZIF-8对95 mg/L的刚果红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671.4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 刚果红 阴离子染料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纺织印染废水低碳治理 被引量:7
4
作者 薛罡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纺织印染行业是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业行业之一,同时也是能源密集及碳排放高的行业;废水低碳治理已成为纺织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分析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依据染化料助剂推定的碳排放潜... 纺织印染行业是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业行业之一,同时也是能源密集及碳排放高的行业;废水低碳治理已成为纺织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分析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依据染化料助剂推定的碳排放潜势概念;针对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复杂及水质时变性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碳氮物料平衡的废水处理工艺碳排放精准核算方法。面向废水低碳处理运行需求,总结了纺织印染废水低碳治理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印染废水 处理工艺 温室气体 低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iO_(2)/聚丙烯复合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荣轩 孙辉 于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为制备具有光催化功能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光催化剂,然后采用超声浸渍的方法将N-TiO_(2)均匀负载在PP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得到N-TiO_(2)/PP复合熔喷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 为制备具有光催化功能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光催化剂,然后采用超声浸渍的方法将N-TiO_(2)均匀负载在PP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得到N-TiO_(2)/PP复合熔喷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确定光催化机制。结果表明:N掺杂量为1%的N-TiO_(2)的颗粒大小均匀,粒径约为10 nm,在30 min暗吸附和90 min光照条件下,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效率最佳,达到98%;将该N-TiO_(2)负载在PP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后,可包裹在PP纤维表面,当负载量超过30 mg后出现团聚现象;负载量为30 mg的N-TiO_(2)/PP复合熔喷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优,在30 min暗吸附和90 min光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效率达到98%;在光激发下N-TiO_(2)会产生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二者共同降解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二氧化钛 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 光催化 亚甲基蓝 自由基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纤维素多孔凝胶球的制备及其动态吸附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康 龚文丽 +1 位作者 鲍杰 刘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用于废水处理的多孔凝胶球存在制备工艺繁琐,吸附种类单一,吸附效率低等不足;为提高多孔凝胶球的性能,采用滴入相分离、酯化反应引入羧基及希夫碱反应引入氨基的化学改性方法,制备得到兼具高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和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两... 用于废水处理的多孔凝胶球存在制备工艺繁琐,吸附种类单一,吸附效率低等不足;为提高多孔凝胶球的性能,采用滴入相分离、酯化反应引入羧基及希夫碱反应引入氨基的化学改性方法,制备得到兼具高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和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两性纤维素多孔凝胶球(ACM),并构建动态吸附柱装置以探究不同条件下ACM对染料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填料高度和减慢进液流速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吸附柱的动态吸附效率;0.8 g的ACM可处理7.5 L含染料的废水;对ACM的动态吸附过程进行动态模型拟合,其与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的拟合程度高,表明吸附是均匀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动态吸附过程中存在2个或多个速率控制步骤,内部扩散和外部扩散均不是吸附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基于ACM优异的分级孔结构、丰富的活性位点和低传质阻力等优势,认为ACM展现出良好的动态吸附性能,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两性凝胶球 吸附分离 阴阳离子染料 动态吸附性能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_(2)O_(2)-O_(3)氧化—BAC滤池工艺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玉泉 汪文强 +3 位作者 高鹏贺 刘鼎 丁静 杨宏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1,共8页
采用电化学原位合成法制备H_(2)O_(2)(E-H_(2)O_(2))并耦合O_(3)形成了E-H_(2)O_(2)-O_(3)高级氧化技术,并以该技术为核心,采用E-H_(2)O_(2)-O_(3)氧化—BAC(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在中试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E-H_(2)O_... 采用电化学原位合成法制备H_(2)O_(2)(E-H_(2)O_(2))并耦合O_(3)形成了E-H_(2)O_(2)-O_(3)高级氧化技术,并以该技术为核心,采用E-H_(2)O_(2)-O_(3)氧化—BAC(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在中试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E-H_(2)O_(2)-O_(3)氧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O_(3)通入量120 g/h、H_(2)O_(2)浓度0.63 mmol/L、HRT 2.0 h。中试装置在该条件下连续运行31 d(BAC接触时间40 min),COD、UV_(254)、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6.4%,89.5%,89.3%,运行成本约为3.35元/t(以废水计)。当进水COD小于90 mg/L时,出水COD低于40 mg/L,达到地表水Ⅴ类排放标准。经E-H_(2)O_(2)-O_(3)氧化—BAC滤池工艺处理后,氧化出水和BAC出水的总荧光强度较进水分别下降了92.0%和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过氧化氢 臭氧 深度处理 印染废水 电化学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膨胀复合水解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俊跃 蒋国平 +4 位作者 陈理洁 许丽丽 徐国华 徐灏龙 张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阐述了间歇膨胀复合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和设计运行参数,并以印染废水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水解停留时间HRT为12 h的条件下,接触氧化15 h,水解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反应器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0~1300 mg/L、色度为10... 阐述了间歇膨胀复合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和设计运行参数,并以印染废水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考察了水解停留时间HRT为12 h的条件下,接触氧化15 h,水解反应器与接触氧化反应器COD及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0~1300 mg/L、色度为100~300倍的条件下,生化出水COD、色度分别为150~160 mg/L、50~80倍,出水完全满足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间接排放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处理 间歇膨胀复合水解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
9
作者 张鹏翔 陈旭斌 谭建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14,共6页
浙江某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模30000 m^(3)/d,针对园区废水特点,采用主体工艺为“调节池+冷却系统+反应初沉池+厌氧水解池+A/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高效,当进... 浙江某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模30000 m^(3)/d,针对园区废水特点,采用主体工艺为“调节池+冷却系统+反应初沉池+厌氧水解池+A/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高效,当进水平均COD、BOD5、总锑分别为1370、360、1.17 mg/L时,处理后出水平均COD、BOD5、总锑分别降至88、7.4、0.049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96%,出水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间接排放要求。工程采用了混凝药剂强化的初沉工艺,实现了有效的废水碳捕集,间接对外输出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其主要处理单元采用集约化组合及深池型设计,节省占地,可为占地受限型废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集聚提升园区 印染废水 集中处理 总锑 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印染工业企业排水现状及处理工艺建议
10
作者 闫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29,共7页
以江浙典型城市苏州市的13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行业的排水状况进行分析,整体评估苏州印染工业企业污水的排放现状,发现苏州印染工业废水中B/C约为0.3,废水中的总氮、总磷含量较低,同时含有苯胺、锑等生物活性抑制物质,这些废水... 以江浙典型城市苏州市的13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行业的排水状况进行分析,整体评估苏州印染工业企业污水的排放现状,发现苏州印染工业废水中B/C约为0.3,废水中的总氮、总磷含量较低,同时含有苯胺、锑等生物活性抑制物质,这些废水排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其水质特征不利于生物处理过程。此外,针对该地区的印染废水水质特征,提出以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为基础的“物化十厌氧十好氧”的处理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江浙地区印染废水高效安全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水体 印染废水 水质特征 处理工艺 微纳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定化酒糟多孔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和降解
11
作者 闫宇豪 李成涛 +2 位作者 马潇涛 卫春会 汪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0-2309,共10页
为提高废弃酒糟资源化利用附加值,实现对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高效吸附降解,采用Massibacillus菌株和酒糟多孔炭材料(DGPC)制备了微生物固定化酒糟多孔炭材料(M-DGPC)。利用FTIR、SEM和EDS对M-DGPC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 为提高废弃酒糟资源化利用附加值,实现对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高效吸附降解,采用Massibacillus菌株和酒糟多孔炭材料(DGPC)制备了微生物固定化酒糟多孔炭材料(M-DGPC)。利用FTIR、SEM和EDS对M-DGPC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pH和盐度对M-DGPC吸附MB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在短期实验和长期循环利用中M-DGPC对MB的吸附和降解的性能。结果表明,在pH=6和盐度为1%的环境下,M-DGPC对水中MB的48h去除率分别达到97.0%和98.6%;M-DGPC在6次循环利用后对MB的去除率约为99%,经过8次循环利用后,对MB的去除率约为93%,且MB降解率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 多孔炭材料 吸附和降解 染料废水 废弃物资源化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4
12
作者 黄川 刘元元 +1 位作者 罗宇 娄霄鹏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印染工业废水组分复杂 ,常含有多种染料 ,色度深 ,毒性强 ,难降解 ,pH值波动大 ,而且浓度高 ,水量大。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发展现状 ,详细介绍了物理法 ,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法 ,列出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 印染工业废水组分复杂 ,常含有多种染料 ,色度深 ,毒性强 ,难降解 ,pH值波动大 ,而且浓度高 ,水量大。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发展现状 ,详细介绍了物理法 ,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法 ,列出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 ,并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特征 处理方法 印染工业 废水处理 物理法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万征 李忠芳 +3 位作者 王艳 谢越 邹海明 马万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54-2155,2159,共3页
阐述了目前印染废水治理研究中的各种吸附法、混凝法和生物法的应用现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处理技术 吸附法 混凝法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61
14
作者 陈红 李响 +3 位作者 薛罡 高品 刘振鸿 刘亚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9,共4页
当前是纺织工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治理技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分析印染废水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主要现实问题;针对利润率偏低的典型印染行业特征,提出未来印染废水治理的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 纺织工业 印染废水 处理和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95
15
作者 沈东升 冯孝善 +1 位作者 沈益民 汪雪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28,共3页
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分别评述了我国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VA印染废水的电凝聚与生物处理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金兰 王志盈 +4 位作者 彭党聪 杨永哲 谢韬 王蜀一 李永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8-221,共4页
以含PVA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用管式电凝聚器对其先进行预处理,再经生物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管式电凝聚器在pH=5,I=0.748A/dm2,t=5min的操作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大约为50%左右,电解后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电解出水进... 以含PVA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用管式电凝聚器对其先进行预处理,再经生物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管式电凝聚器在pH=5,I=0.748A/dm2,t=5min的操作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大约为50%左右,电解后出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电解出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运行稳定,效率大大提高,最终出水COD达到100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印染废水 管式电凝聚器 生物处理 电解 COD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24
17
作者 余燚 郑平 +2 位作者 金仁村 唐崇俭 汪彩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24-1727,共4页
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印染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评述了我国印染废水水质和水量的现状,分析了印染废水处理中常规生物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好氧处理技术)的发展,并阐述了印染废水处理中两种... 随着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印染废水的水质和水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评述了我国印染废水水质和水量的现状,分析了印染废水处理中常规生物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和厌氧-好氧处理技术)的发展,并阐述了印染废水处理中两种新型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强化技术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生物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排放标准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陆继来 任洪强 +4 位作者 夏明芳 邹敏 姜伟立 张利民 王惠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1,共5页
随着我国的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印染废水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作者以新颁布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印染废水处理要求为基准,综述了印染废水提标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膜技术... 随着我国的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印染废水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作者以新颁布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印染废水处理要求为基准,综述了印染废水提标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膜技术是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污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培睿 张东辉 +3 位作者 李宗伟 李宗义 秦广雍 霍裕平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79,185,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菌株,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14株,其中FJ-7、FJ-15絮凝活性较高。将两株絮凝剂产生菌分别纯培养及以体积比1∶1比例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优于各菌株的纯培养发酵液。利用此...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菌株,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14株,其中FJ-7、FJ-15絮凝活性较高。将两株絮凝剂产生菌分别纯培养及以体积比1∶1比例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优于各菌株的纯培养发酵液。利用此混合发酵液对靛蓝印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生物絮凝剂和助凝剂CaC l2的用量、废水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混合菌发酵液和助凝剂CaC l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4%、废水pH=8.0的最适脱色条件下,混合发酵液对靛蓝废水的脱色率可达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筛选 混合培养 靛蓝印染废水 脱色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赵洪 宋晓莉 +1 位作者 刘锦平 张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9,共4页
依据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及应用的小试试验基础上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设计了处理量为1 t/d的中试装置,在该装置上,以难降解偶氮染料4BS为污染物配制的废水进行模拟试验。考察了初始pH、初始浓度、光照强度、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降解效... 依据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及应用的小试试验基础上确定的工艺路线和条件,设计了处理量为1 t/d的中试装置,在该装置上,以难降解偶氮染料4BS为污染物配制的废水进行模拟试验。考察了初始pH、初始浓度、光照强度、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将染料褪色、降解,色度去除率达到95%以上,CODCr去除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反应器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