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分析
1
作者 宫丽丹 马静 +1 位作者 李志强 吴超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 果实性状是澳洲坚果重要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以农业部景洪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中101份澳洲坚果种质为材料,对11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三维主成分分析(PCA-3D)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01份澳洲坚果种质的11个果实性状数据总体成正态分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范围9.76%~76.33%,果颈长、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最大、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果实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1.31%,PCA1主要是壳果纵径、果实横径、壳果横径和果实纵径,PCA2是果颈长、果顶长、果柄长,PCA3是果壳厚度和果皮厚度。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7.0处可将101份澳洲坚果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果皮厚度、果壳厚度均显著低于其他类群,果仁横径、果仁纵径中等,具有较高的果实育种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平朱砂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小婷 刘行发 +4 位作者 蔡长福 廖柏林 张盛钟 张森行 蔡邦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8,共13页
为了研究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利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6份朱砂根种质资源的3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6份朱砂根种质存在丰富的变异,18个质量性状的S... 为了研究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利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6份朱砂根种质资源的3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6份朱砂根种质存在丰富的变异,18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00~1.247,均值为0.734;14个数量性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931~2.071,均值2.007,变异系数8.98%~46.32%,均值23.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和纵径相关性最大,果皮颜色与果枝总轴颜色、果枝分轴颜色、果柄颜色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节间长度与株高、当年生主干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6.34%,主要为植株与果枝长度,果实、叶片等颜色,是朱砂根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筛选获得4个综合得分高的朱砂根优良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可将56份朱砂根种质分为6个类群,不同类群间表型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类型为朱砂根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方豇豆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志午 阎君 +2 位作者 孟恒宇 潘路招 朱为民 《蔬菜》 2025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为了对上海市豇豆种质资源进行进一步精准鉴定,掌握其农艺特性,提高地方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收集的8份上海地方豇豆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豇豆3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份上海地方... 为了对上海市豇豆种质资源进行进一步精准鉴定,掌握其农艺特性,提高地方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收集的8份上海地方豇豆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豇豆3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份上海地方豇豆种质资源的3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4%~94%,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有5份为早熟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初花节位与初荚节位、花序柄长与叶柄色、叶柄长与单株分枝数、叶色与荚面、茎色与嫩荚色、嫩荚质量与成熟荚色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荚型与荚壁纤维、嫩荚厚与初荚节位、花序柄长与荚面为极显著负相关,为利用地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主成分分析表明,特征值大于4时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15%,能够较好地反映31个表型性状;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为12处可将8个豇豆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第2类群(PC737、PC736、PC0932)综合性状较好,主要表现为每花序花朵数一致、单荚粒数多、嫩荚长较长、荚型为软荚、嫩荚色浅绿等,可以为高产和优质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为豇豆优良性状的利用及不同类型的亲本选配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亲本组合选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4
作者 李玥炯 胡尊红 +5 位作者 王沛琦 杨博 杨谨 杨丽蕊 王秋霞 胡学礼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87-92,共6页
本试验以PI 195895、PI 195825等202份红花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株高、第一分枝高度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2份红花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在13... 本试验以PI 195895、PI 195825等202份红花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株高、第一分枝高度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2份红花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在13.08%~63.80%,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812~2.063,供试材料间单株种子产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63.80%,株高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63;7个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较高;主成分分析将7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703%,单株种子产量、第一分枝高度、百粒重是影响红花种质资源表型差异的关键因素;前10名的红花种质综合得分在-1.49~1.75分,包括F139、F157、F144等,其果球直径、单株有效果球数和百粒重均较高;聚类分析将202份红花种质资源分成4类,第Ⅰ类群包含46份红花材料;第Ⅱ类群仅包含1份种质(PI 369853),其单株种子数较多且单株种子产量较高;第Ⅲ类群包含24份红花材料;第Ⅳ类群包含30份红花材料。本研究为红花种质的有效利用以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5
作者 余帅 冯光燕 +4 位作者 苏晓丽 许肖恒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5,共16页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20%(开花期)~26.15%(单株干草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9094(单株干草产量)~2.0851(株幅),广义遗传力介于47.25%(单株鲜草产量)~83.72%(茎粗),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14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表现优)、第Ⅱ类(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和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差)均属中晚花类群,第Ⅳ类为晚花、高分蘖类群,第Ⅴ类属早花、低分蘖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5个表型性状可概括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642%,株幅、叶宽、生育期、茎粗、分蘖数、单株草产量是影响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评价Z值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材料共20份,排名前5位为第Ⅰ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材料,末尾4位为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材料,15个性状中有14个与Z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独立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花黑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广义遗传力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查干湖流域潜水水化学演化规律及氮磷浓度变化特征
6
作者 苏小四 吴成熔 +4 位作者 王永琦 宋雅智 李宁飞 杨敬爽 马锋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7,共15页
深入了解区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入湖地下水中的氮磷来源和成因,对于解析通过地下水排泄入湖的氮磷贡献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地区查干湖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与湖水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为... 深入了解区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入湖地下水中的氮磷来源和成因,对于解析通过地下水排泄入湖的氮磷贡献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地区查干湖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与湖水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潜水典型水流路径,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图解法、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主成分分析和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探究了区域潜水水化学空间演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影响因素,讨论了研究区潜水中氮磷组分主要来源和浓度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查干湖流域潜水主要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潜水典型径流路径上溶解性总固体(TDS)和主要离子浓度升高,Cl^(-)/Na^(+)质量浓度比值变大,水化学演化主要受控于蒸发浓缩作用、农业活动、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研究区北部大安灌区正将盐碱地改造成水田,施加大量肥料,潜水氮磷组分浓度升高,高值区范围扩大,中西部盐碱地和旱地开发成水田后,潜水环境偏还原,NH_(4)^(+)质量浓度升高;旱地和盐碱地改造为水田后,潜水NO_(3)^(-)、NH_(4)^(+)和PO_(4)^(3-)质量浓度明显增高。基于APCS-MLR模型定量解析结果显示,农业活动对NH_(4)^(+)、PO_(4)^(3-)和NO_(3)^(-)的贡献率分别高达87%、55%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潜水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主成分分析 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实生油茶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7
作者 陈泰臻 陈珏琦 +3 位作者 陆玲 兰寒俏 范弋豪 凌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6-874,共9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叶片和树型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对其中3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中...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叶片和树型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对其中3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中,变异系数范围为8.81%~56.85%,其中单位面积花量(NFPUA)显示出最大的变异性(56.85%),果形指数(FSI)则表现出最小的变异性(8.81%)。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13~4.61,表明果实和叶片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2)通过聚类分析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分为5类:第Ⅰ类果色最深,果实形状较圆,树体较高大;第Ⅱ类果实较扁圆,单果重量偏重,树冠幅较窄;第Ⅲ类果实形状较长,单果重最大,树木较小但密集度高;第Ⅳ类果实多为较圆形,单果重较轻,叶片面积较大;第Ⅴ类果实形状较长,果皮较厚,树冠较开阔。(3)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2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174%,包括果实横径、单果重、鲜籽重等性状。综合各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表现优异的实生油茶个体以供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海南省的油茶资源表现出丰富的表型性状多样性,为油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化学品质风格特点的种植气候成因
8
作者 孙秀芬 黄中艳 +2 位作者 解明恩 谢新乔 代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1382,共12页
为深入认识烤烟烟叶化学品质与种植气候的内在关系,基于10个县(区)田间试验和气候资料,采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云南烤烟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及化学品质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烟区大田生长期(4—8月)有6种烤烟... 为深入认识烤烟烟叶化学品质与种植气候的内在关系,基于10个县(区)田间试验和气候资料,采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云南烤烟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及化学品质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烟区大田生长期(4—8月)有6种烤烟气候类型,但大多数类型表现为:大田生长期平均气温(T)显著偏低(最热月<22.5℃),旺长成熟期(6—8月)平均相对湿度(RH)较高(>78%)、降水量(R)较大(>5.5 mm·d^(-1))、日照时数(S)偏小(<5.0 h·d^(-1)),而移栽伸根期(4月中旬—5月中旬)T>19.5℃、R<1.8 mm·d^(-1)、RH<66%、S>7.0 h·d^(-1)。烤烟大田生长期(尤其成熟期)相对湿度较高、降水量较大,有利于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大田生长期(尤其旺长成熟期)平均温度较低,有利于烟叶烟碱含量的提高。旺长成熟期温和湿润寡照的气候条件是云南烟叶上述3项化学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云南低纬度高原大部地区烤烟大田生长季前期(4—5月)相对干燥晴暖、中后期(6—8月)温和湿润寡照的气候特征,显著影响云南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钾和石油醚提取物)的积累及其品质风格特点的形成。分析成果可应用于开发特色烟叶,改善烟叶化学品质的评估和预测,为烟草业合理调配不同产地原料烟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种植气候 烤烟化学品质 系统聚类 主成分分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洪成 赵建荣 +5 位作者 程春园 郑婉婉 耿三省 陈斌 杜和山 张晓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1,共9页
以273份辣椒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73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7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99%~107.16%,供试材料间单果质量差异最大... 以273份辣椒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73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7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99%~107.16%,供试材料间单果质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7.16%,单株果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97;13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较高;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是辣椒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将13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9.91%,分别反映了果实横径、果顶形状、胎座大小、青熟果颜色。通过综合得分获得10份优良辣椒种质,排名前三的辣椒种质为来自云南的薄皮椒T302、T281、T301,其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横径均较高。聚类分析将273份辣椒种质分为4个组群,有效区分了不同的辣椒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份木薯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渝岚 李艳英 +5 位作者 周佳 劳承英 周灵芝 韦本辉 李素平 申章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21,共10页
以木薯种质资源为对象,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数据呈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范围为7.2%~46.9%,其中淀粉产量的变异系数达46.9%,薯干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之间存在一定... 以木薯种质资源为对象,对其8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数据呈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范围为7.2%~46.9%,其中淀粉产量的变异系数达46.9%,薯干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其中单株鲜薯质量与茎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发现2年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92.55%、93.67%。第一主成分是单株鲜薯质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薯干产量,第二主成分是淀粉含量和薯干率。通过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6.0处,可将各年份的资源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单株鲜薯质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薯干产量)表现优异,可优先作为高产优质木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泽培 孙健 +10 位作者 张小雨 赵大伟 陈基权 杨泽茂 谢冬微 唐蜻 许英 邓灿辉 程超华 粟建光 戴志刚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75,共10页
为更好地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66~1.79之间,10个数... 为更好地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66~1.79之间,1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46%~43.5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最小的是蒴果宽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秋葵产量与第一分枝节位、主茎节数,单株果数、果实棱数存在高度相关性;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产量与花蕾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数量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2.049%,这4个主成分反映了201份黄秋葵材料的主要遗传信息。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个类群:类群Ⅰ黄酮含量高但产量最低;类群Ⅱ、类群Ⅲ产量高,花蕾和嫩果黄酮含量低,其中类群Ⅱ植株高大且分枝多,类群Ⅲ则反之;类群Ⅳ的果实大且重,但单株果数少,产量较低。可根据不同目的及需求,选择不同类群的材料作为黄秋葵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种质资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籽粒的油脂组成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艺龄 师立松 +5 位作者 刘方 颜硕 张孟茜 牛宁 赵璇 李占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对大豆种质资源的油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综合品质表现优异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以173份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结合气相色谱法对大豆的脂肪酸及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73份... 为对大豆种质资源的油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综合品质表现优异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以173份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结合气相色谱法对大豆的脂肪酸及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73份大豆种质进行划分,并建立大豆油脂品质综合评价的模型。结果表明:参试大豆种质的品质性状间差异较大;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豆饱和脂肪酸即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与亚麻酸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油酸、亚油酸相关性最大,其中与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2个主成分,建立了大豆油脂品质综合评价的模型,并评价出最优的大豆品种依次为多马卡-托里萨、中兴1号、冀豆3号、高丰1号和商豆1201。最后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173份大豆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Ⅲ类群表现较突出,具体表现为棕榈酸含量最高,油酸含量最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最高,同时油脂品质的综合表现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获得优良油脂品质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脂肪酸 粗脂肪 油脂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美丽 郑荣 +1 位作者 许辉欣 王兴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9-25,34,共8页
以甘肃省36份南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运用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南瓜的3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南瓜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以甘肃省36份南瓜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运用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南瓜的3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南瓜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591~1.960;15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41~2.021,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5.6%~57.7%,40%的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选取特征值大于1.00的5个主成分进行评价,累计贡献率达78.644%;36份种质的综合得分在0.56~3.39,综合得分排前3位的种质资源为N01、N10、N14;36份南瓜种质资源分可为5个类群,各类群间表型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多样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产区评价
14
作者 陈圣天 袁雅琪 +8 位作者 晏巢 郭红艳 曹林青 葛晓宁 王金凤 王佳 何铁定 黎芳 邹佳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9-1521,共13页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调查并收集江西省中部地区吉安、抚州、新余三地市的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探究野生油茶丰富遗传多样性是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基...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调查并收集江西省中部地区吉安、抚州、新余三地市的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探究野生油茶丰富遗传多样性是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基于江西省中部地区丰富油茶资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个不同产区的野生油茶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筛选,探讨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主要分布于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海拔600 m低山丘陵地带,但大多因缺乏人工管护以致产量低下。不同产区各性状变异程度显著不同,抚州地区叶片遗传性丰富,以FZ-2表现最为突出;新余地区果实性状变异系数较高;JA-6在果实大小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产区,JA-2果实形状方面遗传物质丰富。叶片各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叶长、叶面积与果实大小性状呈弱正相关,与干籽出仁率呈显著负相关性;果皮厚度、单果种子数与干籽出仁率呈负相关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646%,主成分1代表果实大小因子,主成分2代表种子充实程度,主成分3则表征叶片性状;聚类分析将15个产区划分为3大类群,其中JA-6、JA-7、FZ-4综合表现较好,FZ-5、JA-5种子饱满,XY-1出仁率高。【结论】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为选育高产优良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物质基础,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研究产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油茶 种质资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柴宣盆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迎辉 马苗苗 +2 位作者 刘月东 闫佰忠 陈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0-3019,共10页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TH、pH、TDS、SO_(4)^(2-)、Cl^(-)、Al^(3+)、NO^(-)_(3)、F^(-)、Cr^(6+)等水质因子,通过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岩石风化端元图对张家口柴宣盆地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是Ca^(2+)和HCO^(-)_(3)为主的弱碱性淡水,微硬水、硬水和极硬水分别占39.51%、34.57%和25.93%;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HCO_(3)-Na、SO_(4)·Cl-Na型转变为HCO_(3)-Ca·Mg、HCO_(3)-Na、SO_(4)·Cl-Ca·Mg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硅酸盐、碳酸盐的风化溶解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整体满足III类标准,但部分地区水质较差;沿着地下水流向,水质逐渐变差,主要受原生地质环境和工业、农业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柴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杨 白苇 +3 位作者 张宝英 杨素梅 曲志华 李峰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为了全方位了解食葵种质资源的背景和遗传多样性,以收集到的95份食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5份食葵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 为了全方位了解食葵种质资源的背景和遗传多样性,以收集到的95份食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5份食葵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56~2.06,其中百粒质量多样性指数最高,生育期多样性指数最低;变异系数为5.2%~34.3%,其中,单盘粒质量变异系数最高,生育期变异系数最低。相关性分析发现,有42对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1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单盘粒质量>株高>盘径>茎粗>百粒质量>叶片数>生育期>粒长>粒宽。通径分析发现,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单盘粒质量>粒宽>株高>生育期>盘径>茎粗>叶片数>粒长>百粒质量。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要因子,即株型因子、物候因子和产量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1.08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5处,可将这95份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中的种质资源植株高大,籽粒饱满,产量高;第Ⅱ类群中的种质资源粒宽较宽,百粒质量较高;第Ⅲ类群中的种质资源株高较低,盘径较小,籽粒细长;第Ⅳ类群中的种质资源百粒质量较高,茎秆较细;第Ⅴ类群中的种质资源植株矮小,生育期短,百粒质量和产量较低。综合比较分析得出,第Ⅰ类群中的种质资源综合表现最佳,综合利用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葵 种质资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俊莹 杨光 +4 位作者 陶猛 李桂伟 张鹍 赵文博 张静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为了筛选玉米优良品种,促进玉米产业发展,选取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的26份玉米品种资源,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6份玉米种质资源的株高、穗长、穗粗、穗位高、雄穗长、穗行数、抽雄天数、主茎叶片数、千粒重等... 为了筛选玉米优良品种,促进玉米产业发展,选取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的26份玉米品种资源,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6份玉米种质资源的株高、穗长、穗粗、穗位高、雄穗长、穗行数、抽雄天数、主茎叶片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6个玉米品种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穗位高变异系数高达24.00%,抽雄天数变异系数低至6.60%。9个性状之间,株高和穗位高、穗粗和穗行数、穗粗和千粒重、穗位高和抽雄天数、穗位高和主茎叶片数、抽雄天数和主茎叶片数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其他性状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为9时,26个玉米品种资源可以分为六大类,HLJZM009573、HLJZM009589、HLJZM009666三个品种得分排在前3名,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黄爱萍 陈秀萍 +6 位作者 胡文舜 姜帆 郑姗 章希娟 魏秀清 邓朝军 郑少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8-945,共8页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130份龙眼果实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数量性状中,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5%,其次为果穗质量、果皮质量、单果质量、果皮厚度、果肉厚度等,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4%。25个描述性...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130份龙眼果实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数量性状中,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5%,其次为果穗质量、果皮质量、单果质量、果皮厚度、果肉厚度等,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4%。25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达3.6个,果皮颜色、果肉质地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均为6个。总体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1.997,龙眼主产区福建(1.989)、广东(1.638)、四川(1.55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泰国(1.274)、广西(1.248)、贵州(1.229)则次之。对130份龙眼种质果实性状进一步聚类分析为5个类群,各类群特征表现各异,变化丰富。主成分分析第一、二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28.15%,更为直观地展现了种质的亲缘关系,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感官和营养品质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85
19
作者 潘学军 张文娥 +2 位作者 李琴琴 王建明 张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198,共4页
为从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获得核桃的品质信息,按照GB/T 20398—2006和GB/T5009—2003中的方法测定核桃资源的外观品质和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及N、P、K、S、Ca、Mg、Fe、Mn、Zn、Cu、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核桃品质进行分析。... 为从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获得核桃的品质信息,按照GB/T 20398—2006和GB/T5009—2003中的方法测定核桃资源的外观品质和种仁中蛋白质、脂肪及N、P、K、S、Ca、Mg、Fe、Mn、Zn、Cu、Se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核桃品质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一个5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的80.83%;第1、2主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46.21%,对应的指标为出仁率、壳厚、单果质量、横径、矿质元素Ca、Cu,显示出对核桃品质评价非常质量要;聚类分析将13个核桃样品分成3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核桃样品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膳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珍稀荒漠植物梭梭在半干旱沙地引种适应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德英 丁国栋 +3 位作者 赵媛媛 高广磊 于明含 李蒙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81,共8页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聚类分析法,分析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划分梭梭的适宜引种区,为梭梭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气压、风和水分是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可代表92.16%的原...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聚类分析法,分析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划分梭梭的适宜引种区,为梭梭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气压、风和水分是影响梭梭引种的主要气候因子,可代表92.1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2)最适于梭梭引种的气候因子范围为海拔265.00~1 349.30 m、经度106°42'~120°54'E、纬度37°37'~44°34'N、年均降水量142.50~341.92 mm、极端最低气温-11.57^-9.25℃、极端最高气温28.26~29.39℃、平均气压86.585~98.335 k Pa、平均地面温度8.67~11.83℃、平均风速1.58~2.50 m/s、平均气温7.06~9.16℃、平均水汽压668~771 Pa、平均相对湿度47.58%~54.33%、日照时数2 226.58~2 491.58 h、年均蒸发量1 509.50~1 650.50 mm;3)宁夏陶乐、盐池,陕西榆林、靖边、神木以及内蒙古扎鲁特与新疆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条件较为相似,梭梭引种适宜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气候因子 引种 模糊相似优先比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