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居民社区首诊知晓情况及相关原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平 黄爱萍 +1 位作者 马迎民 岳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12-1816,共5页
背景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 背景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社区首诊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诊疗中基层首诊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禾 杨兴怡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共4页
以基层首诊为研究主体,结合我国目前基层首诊的初步试点现状与效果,剖析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在基层首诊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基层首诊的就医格局而提供理论意义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基层首诊 分级诊疗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生对中国分级诊疗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林 邓轶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40,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现行的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以基层医生作为研究社区首诊式分级诊疗体系的突破口,先从理论上厘清决策者政策偏好,再通过基层医生的技术和道德水平这两个特征对其诊疗行为的影响来评估不同条件下的社会福利,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本文基于中国现行的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以基层医生作为研究社区首诊式分级诊疗体系的突破口,先从理论上厘清决策者政策偏好,再通过基层医生的技术和道德水平这两个特征对其诊疗行为的影响来评估不同条件下的社会福利,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现行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提高医疗效率方面效果不显著的真正原因,并对其未来如何根据政策偏好及医疗供方特点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给出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一刀切的严格分级诊疗模式不一定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应综合考虑政策偏好和基层医生特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2)政策偏向于节约成本时,严格分级诊疗更优,政策偏向于患者健康时,非严格分级诊疗更好;(3)选取分级诊疗模式时,应该将医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政策偏好 基层(全科)医生 (非)严格分级诊疗体系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患者政策认知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汪曾子 刘娅莉 +3 位作者 蒋祎 戴骄阳 朱佳妮 蒲川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7,31,共5页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探索政策认知对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机构特征,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各级医疗机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进行结果...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探索政策认知对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机构特征,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各级医疗机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进行结果分析。结果:82.1%的患者愿意基层首诊,患者越赞成分级诊疗,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越满足,对基层首诊制度、家庭医生制度越了解,基层首诊意愿越高。结论:患者政策认知是影响基层首诊意愿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患者政策认知水平,促进基层首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首诊 政策认知 计划行为理论 分级诊疗 家庭签约服务 医保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烨 钱东福 +2 位作者 曹江翎 赵盼盼 王媚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6-1111,共6页
背景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 背景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有42.5%(738/1 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 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分级医疗 基层首诊 转诊和会诊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海峰 应晓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2-430,共9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程度并剖析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落实的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海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40家基层医疗机构46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分析、多组独立...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程度并剖析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落实的合理化建议。方法:在海安市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40家基层医疗机构46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分析、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对比和因素分析。结果:29.49%、54.49%及16.02%的基层医务人员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及不太了解分级诊疗;46.79%、47.44%及5.77%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持非常认可、比较认可、不太认可态度;年龄、科室、在编情况、参加分级诊疗制度培训情况,机构是否有明确转诊指南是影响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所在地区、科室、职称、参加分级诊疗制度培训情况、对工作量的影响、提供的医疗服务满足需求的程度、转诊渠道通畅程度是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认知程度总体较高,需要明确转诊指南并辅以针对性宣传培训以提高了解程度,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对分级诊疗在农村的落实与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应重视较高职称医务人员,平衡工作量与薪酬待遇,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畅通转诊渠道以提升认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制度 基层医务人员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信任模式和水平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世超 童西洋 +3 位作者 张安琪 吴骐均 张奕 王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调查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模式和水平,探索其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方便抽样,选择山东省青岛市、东营市、枣庄市12区县的38家基层医疗机构,问卷调查当日前去就医的患者和附近居民,共调查676人。结果:64... 目的:调查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模式和水平,探索其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方便抽样,选择山东省青岛市、东营市、枣庄市12区县的38家基层医疗机构,问卷调查当日前去就医的患者和附近居民,共调查676人。结果:64.4%的患者总体上信任基层医疗机构,人际信任(80.3%)高于体系信任(48.6%)。有明确基层首诊意愿的患者比例为60.4%,年轻、高学历人群的基层首诊意愿相对较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体系信任和人际信任可通过总体信任的中介作用影响基层首诊意愿,体系信任的回归系数比人际信任更大。结论: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际信任高于体系信任,但影响其总体信任和基层首诊意愿的首要因素是体系信任。当前亟需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从而增强患者的体系信任,并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的改革契机巩固和突显基层人际信任的比较优势,从而促进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信任水平 人际信任 体系信任 基层首诊意愿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核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虹 张云霞 韩颖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64,68,共5页
目的:通过核算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分析该省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情况,为完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方法,分析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的年龄分布、疾病分布、功能分布、筹... 目的:通过核算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分析该省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情况,为完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方法,分析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的年龄分布、疾病分布、功能分布、筹资方案情况。结果: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不足,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治疗费用占比较高,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消耗的治疗费用最多,筹资方案中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最少。建议:完善县域医共体政策,提升基层就诊率;完善医防融合体系,提高基层慢性病管理能力;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水平,降低家庭个人卫生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