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文美 房昱同 +2 位作者 刘雨欣 郭萍萍 冯晓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40-2851,共12页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基于自由能理论引入材料钉扎系数,得到应力依赖的不可逆磁滞分量Mirr和λirr,建立考虑磁滞行为的磁致伸缩材料逆效应本构模型;其次基于磁路等效理论引入偏置磁场与磁阻的非线性相关项,将模型拓展为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能量平均磁滞模型;最后基于实验数据,采用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步长因子的改进布谷鸟灰狼算法提取模型参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磁致伸缩材料在恒定以及非恒定偏置磁场条件下的磁通密度-应力响应和应变-应力响应,为磁致伸缩逆效应在力磁传感与能量收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效应 偏置磁场 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磁路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扩散模型研究综述
2
作者 王泽龙 吴宇航 +1 位作者 李健 杨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10,共20页
扩散模型是一种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相比生成对抗网络、变分自编码网络、流模型等传统网络,具有训练稳健、生成保真性与多样性高、数学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在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多模态学习等领域应用广泛。扩散模型能够充分学习... 扩散模型是一种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相比生成对抗网络、变分自编码网络、流模型等传统网络,具有训练稳健、生成保真性与多样性高、数学可解释性强等特点,在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多模态学习等领域应用广泛。扩散模型能够充分学习挖掘训练图像的深度生成先验,为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提供了一类全新解决范式。为了系统性梳理扩散模型发展现状,特别是其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最新进展,对面向图像处理逆问题的扩散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扩散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扩散模型解决图像处理逆问题的主要技术路线,以及在该方向的具体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问题 深度生成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一类对称正定矩阵绝对值方程的无逆动力学模型
3
作者 马昌凤 曾姣艳 华瑜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4,共9页
建立了求解一类对称正定矩阵绝对值方程的无逆动力学模型。同时,证明了此动力学模型的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无逆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且与已有的五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比较。从计算时间和误差进行分析,说明了所提... 建立了求解一类对称正定矩阵绝对值方程的无逆动力学模型。同时,证明了此动力学模型的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无逆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且与已有的五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比较。从计算时间和误差进行分析,说明了所提出的无逆动力学模型是有竞争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值方程 动力学模型 收敛性分析 数值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南逆冲褶皱带霍−玛−吐逆冲岩席发育力学机制与模拟实验
4
作者 杨庚 陈竹新 +1 位作者 鲁雪松 张欲清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3,共16页
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厘定是认识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基础与难点。文章以准南冲断带为研究实例,结合力学模型与物理模拟对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探讨。依据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证实霍-玛-吐背斜核部和南翼发育有逆冲断... 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厘定是认识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基础与难点。文章以准南冲断带为研究实例,结合力学模型与物理模拟对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探讨。依据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证实霍-玛-吐背斜核部和南翼发育有逆冲断层,断层向南延伸到第一排背斜之下,并形成广泛分布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席体内部基本上无构造变形。霍-玛-吐构造带的钻井资料显示准南逆冲带前缘逆冲断层及滑脱断层均发育在流体压力系数较高的异常超压层中,说明该逆冲岩席属于强干变形席体、弱滑脱断层组合。根据玛纳斯构造带的钻井实测地层压力计算出逆冲断层的上下盘压力系数明显不同,且逆冲断层上盘的流体压力系数在逆冲断层处急剧降低,说明上盘逆冲岩席底部为弱滑脱层,有效分隔了上、下盘流体压力系统。文章依据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标定获得的霍-玛-吐逆冲岩席变形几何学特征,建立了后缘挤压下逆冲席体变形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计算出逆冲席体后缘水平挤压应力与垂直方向的重力比值与逆冲席体几何参数及断层摩擦系数和断坡角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给出了无流体超压的逆冲席体和含有流体超压滑脱层逆冲席体的数学关系式。为了验证力学模型可靠性,对准南逆冲带中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证实该类型的刚性逆冲席体变形规律前缘逆冲断层发育样式符合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认识,也佐证了简化的力学模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逆冲席体底部大位移是多地段同时发生的小范围位移累积而成大位移,为认识造山带内推覆体或造山带前缘逆冲席体大规模远距离推覆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冲褶皱带 霍-玛-吐冲岩席 构造超压 力学模型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稳态逆模型的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平滑切换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洁 刘桂英 +1 位作者 粟时平 蔡明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4,共8页
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柔性多状态开关正常运行的关键。柔性多状态开关(FMS)多工作模式的硬切换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产生剧烈波动,而采用平滑切换是实现母线电压稳定的最有效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稳态逆模型平滑切换的原理,然后,针对其不... 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是柔性多状态开关正常运行的关键。柔性多状态开关(FMS)多工作模式的硬切换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产生剧烈波动,而采用平滑切换是实现母线电压稳定的最有效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稳态逆模型平滑切换的原理,然后,针对其不足,深入研究了径相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稳态逆模型平滑切换技术,给出了运用RBFNN改进稳态逆模型平滑切换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显示,通过RBFNN控制修正PI输出来补偿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将修正后的PI输出与稳态逆模型输出叠加生成内环参考值,有效平缓切换瞬间母线电压的振荡,能够实现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小、响应速度快、动态特性佳、适应工况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状态开关 平滑切换 稳态模型 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低压穿越的逆变型电源的故障计算模型
6
作者 汤先航 莫仕勋 +2 位作者 刘斌 刘庆浩 莫钰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6-187,共12页
新能源具有分布特性,使得新型电力系统易发生近电源故障,导致三相不对称,对逆变型电源的影响难以忽略。逆变型电源的传统正序模型只能对称地输出无功补偿,无法正确地计算新型电力系统的近电源不对称故障。基于此,首先指出现有低压穿越... 新能源具有分布特性,使得新型电力系统易发生近电源故障,导致三相不对称,对逆变型电源的影响难以忽略。逆变型电源的传统正序模型只能对称地输出无功补偿,无法正确地计算新型电力系统的近电源不对称故障。基于此,首先指出现有低压穿越规范在三相不对称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采用相电压指标设计了一套不对称低压穿越规范。然后,建立了逆变型电源的通用故障计算模型,并分别分析了其接入大电流和小电流接地系统时的等效方法,通过对单电源系统的仿真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分量故障计算方法,推导了各故障类型和逆变型电源模型的代入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型电源 不对称低压穿越 故障计算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相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isach逆模型的迟滞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宗晓萍 张娜 王培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9-202,共4页
针对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严重影响了精确定位或跟踪系统的精度,提出了基于Preisach逆模型的前馈补偿滑模自适应控制。为了避免逆模型的精度受原迟滞模型精度的影响,采用逆模型前馈补偿方法。逆模型前馈补偿不依赖于原模型的精度,同时可... 针对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严重影响了精确定位或跟踪系统的精度,提出了基于Preisach逆模型的前馈补偿滑模自适应控制。为了避免逆模型的精度受原迟滞模型精度的影响,采用逆模型前馈补偿方法。逆模型前馈补偿不依赖于原模型的精度,同时可获得补偿电压,从而减弱迟滞特性;应用了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减小跟踪误差,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保证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最后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很好地跟踪期望输出,减小跟踪误差,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esach逆模型 自适应 滑模控制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频率比采样方法的洪水易发性评价
8
作者 孙加慧 刘庚元 赵薛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1,108,共7页
为提高洪水易发性建模精度,针对非洪水点样本选择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空间依赖性的非洪水点采样方法(逆频率比采样法)。以伊河流域为例,首先将逆频率比采样法与两种传统采样方法(随机采样法和分层采样法)进行比较;然后将其分别应用于随机... 为提高洪水易发性建模精度,针对非洪水点样本选择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空间依赖性的非洪水点采样方法(逆频率比采样法)。以伊河流域为例,首先将逆频率比采样法与两种传统采样方法(随机采样法和分层采样法)进行比较;然后将其分别应用于随机森林(RF)和多层感知机(MLP)两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洪水易发性建模。结果表明:1)与随机采样和分层采样相比,基于逆频率比采样法生成的非洪水点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显著差异,与高程呈现反向梯度关系;2)基于逆频率比采样法的机器学习模型精度皆高于分层采样与随机采样。对于RF模型而言,基于逆频率比采样、分层采样和随机采样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7、0.94和0.90;而对于MLP模型,其值分别为0.90、0.87和0.86。提出的非洪水点采样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基于机器学习洪水易发性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易发性 机器学习模型 采样方法 频率比 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纵向研究
9
作者 顾清昕 陈玲玲 +4 位作者 陈美倩 周倩如 李婷 崔金鑫 张立秀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量表、中文版家庭抗逆力量表进行3次追踪调查,每次间隔6个月,通过平行发展模式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斜率(S=0.401,P=0.021)]和家庭抗逆力(S=1.457,P=0.007)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照顾者赋能的初始水平能正向预测家庭抗逆力的初始水平(β=0.492,P<0.001)和发展速度(β=0.719,P<0.001),3次调查中上一时间点的照顾者赋能均能正向预测下一时间点的家庭抗逆力(β=0.496,P<0.001;β=0.230,P<0.001)。结论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和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照顾者赋能是家庭抗逆力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建议医护人员通过多元途径促进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提升其家庭抗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症 痴呆 失智症 照顾者 赋能 家庭抗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器件C-V迟滞特性补偿技术研究
10
作者 刘国福 柳革命 +2 位作者 李岩 邹兰平 尹高锋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6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陶瓷器件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以圆形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互相关测量电路实现PZT的C-V特性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建立了PZT的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并基于该类模型对PZT... 提出了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压电陶瓷器件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以圆形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互相关测量电路实现PZT的C-V特性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建立了PZT的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并基于该类模型对PZT的C-V迟滞特性的补偿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的非线性拟合补偿方法相比,基于Preisach模型和逆Preisach模型的补偿技术能对压电器件的C-V迟滞特性进行较高精度补偿。该技术基于模型算法实现,无需改动现有系统结构,为压电器件的C-V迟滞补偿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在使用压电器件实现压控电容、压电驱动、非接触式直流电压测量等功能场合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技术 迟滞特性 PZT PREISACH模型 Preisa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错动对土工格栅加筋铁路路基变形的影响
11
作者 梁经纬 蔡德钩 +1 位作者 闫宏业 岳茂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前,对于断层错动下加筋铁路路基变形机制的研究仍有限,影响了对加筋铁路路基抗错动性能的科学评价。基于自主研发的断层错动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有无加筋铁路路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逆断层错动的作... 目前,对于断层错动下加筋铁路路基变形机制的研究仍有限,影响了对加筋铁路路基抗错动性能的科学评价。基于自主研发的断层错动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有无加筋铁路路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逆断层错动的作用下,土工格栅能够有效抑制路基内部出现的张拉破裂,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断层固定盘上方路基挤压型破碎带的破碎程度,减小路基变形破坏范围;相较于未加筋路基,土工格栅加筋路基面变形更缓和,线路竖向平顺性得到了改善;土工格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断层错动下路基附近地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变形机制 模型试验 断层 土工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病例队列设计下多类型复发事件的加性转移模型
12
作者 田亮 戴家佳 李先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协变量信息采集成本昂贵是导致大型队列研究或随访型研究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病例队列设计(case-cohort design)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偏抽样机制,在生存事件中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多类型复发事件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也极为常... 协变量信息采集成本昂贵是导致大型队列研究或随访型研究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病例队列设计(case-cohort design)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偏抽样机制,在生存事件中已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多类型复发事件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也极为常见,并且相关研究往往需要对试验对象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成本也可能较为高昂。鉴于此,本文基于一类加性转移模型提出多类型复发事件的广义病例队列设计,选择与时间相关的加权函数,应用逆概率加权方法建立未知参数的加权估计方程,并证明所得参数估计量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复发事件 广义病例队列设计 加性转移模型 概率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荡运动下逆旋双转子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研究
13
作者 万远琛 王凯 +2 位作者 刘丹 肖忠铭 吴晓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以NREL 5 MW风机组成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采用自定义谐波函数赋予风机纵荡运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纵荡运动下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幅值和周期纵荡下双转子风机的尾迹流动特征,推力和转矩的时变、... 本文以NREL 5 MW风机组成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采用自定义谐波函数赋予风机纵荡运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纵荡运动下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幅值和周期纵荡下双转子风机的尾迹流动特征,推力和转矩的时变、统计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转子风机尾涡间隙距离随纵荡运动而变化,双转子风机2个转子叶尖涡在尾涡间隙减小时发生融合并脱落;双转子风机的转矩与推力产生与纵荡周期相一致的波动,其中双转子风机顺风转子转矩、推力对纵荡运动更为敏感。本文通过开展纵荡运动下逆旋双转子风机气动性能变化研究工作,探究平台运动对逆旋双转子风机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漂浮式双转子风机设计制造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双转子风机 纵荡运动 尾迹特征 气动特性 5MW风机 计算流体力学 k-ω湍流模型 三维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逆模糊模型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福才 张艳欣 +1 位作者 王亚静 窦春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1-967,共7页
利用模糊逆建模方法,结合自适应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逆模型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模糊系统理论对未知非线性对象进行离线逆建模,得到模糊逆模型;然后将对象与初始逆模型进行串联,利用LMS算法在线调节逆模型,同时将其... 利用模糊逆建模方法,结合自适应逆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逆模型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模糊系统理论对未知非线性对象进行离线逆建模,得到模糊逆模型;然后将对象与初始逆模型进行串联,利用LMS算法在线调节逆模型,同时将其进行数字复制作为系统控制器,与对象进行串联。该方法可用较少的模糊规则数达到很好的跟踪控制效果,将该方法用于一混合非线性系统及球形液位控制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辨识 模糊模型 自适应控制 LMS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三相逆变电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宁 李颖晖 +1 位作者 韩建定 朱喜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0,共6页
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能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为此,建立了三相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电路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 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能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为此,建立了三相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电路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FCS-MPC充分考虑了电路的离散特性,选择有限控制集中使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开关状态作为电路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无需任何调制器,可简化MPC的优化问题。此外,基于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了电路负载电流观测器,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路 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观测器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田国秀 邱文静 张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19,共11页
文章对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的基本观点做出了总结概括,分别呈现了五种模型的结构关系,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 文章对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的基本观点做出了总结概括,分别呈现了五种模型的结构关系,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五者之间的内在线索与研究特征。达到了对抗逆力理论脉络、运作机制、结构关系和发展结果的清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抗逆力模型的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庆妍 吴凡 +2 位作者 张玉筠 徐晓华 绳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3924-3932,共9页
背景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面对着照顾患者及家庭自身的多重压力,尤其是在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家庭中。家庭对压力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定我国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 背景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面对着照顾患者及家庭自身的多重压力,尤其是在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家庭中。家庭对压力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定我国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而促进家庭适应尤为重要。目的确定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记忆专科门诊、首都医科大学安定医院老年精神科门诊及记忆专科门诊就诊或开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家庭。基于McCubbin的家庭调整与适应的抗逆力模型(简称家庭抗逆力模型),采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庭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采用修订版记忆行为问题量表等对家庭抗逆力模型中的12个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采用家庭适应量表对家庭适应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筛选、影响因素路径及影响效果分析。结果共有223个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1.03%。根据验证并修订后的模型,"家庭抗逆力模型"中的12个因素(压力源、家庭架构、家庭世界观、家庭范式、家庭赋予情境的意义、家庭情境评估、家庭资源、家庭支持、亲属支持、社区支持、社会支持、解决问题与应对)对家庭适应的直接与间接路径回归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其中内层支持系统(由家庭支持和亲属支持组成)、家庭情境评估、家庭资源为直接影响因素,其余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对于家庭适应的影响总效应绝对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及总效应值依次为:内层支持系统(0.673)、压力源(-0.427)、外层支持系统(0.326)、家庭资源(0.305)、认知系统(0.067)、家庭情境评估(0.045)、解决问题与应对(0.035)。结论基于McCubbin的家庭抗逆力模型,家庭支持、亲属支持等因素均对家庭适应起到了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支持、亲属支持形成的内层支持系统对家庭适应的影响作用最强且直接,提示未来通过促进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的家庭支持和亲属支持来促进家庭适应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照顾者 适应 应对 压力 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迟滞逆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连伟 谭永红 邹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3-826,共4页
一个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迟滞逆模型被提出.采用连续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基本迟滞逆算子(EIHO),EIHO为神经网络提供了基本的迟滞逆信息,并与迟滞逆的输入一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使迟滞逆由多值映射关系转化为一对一映射关系,从而达到用... 一个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迟滞逆模型被提出.采用连续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基本迟滞逆算子(EIHO),EIHO为神经网络提供了基本的迟滞逆信息,并与迟滞逆的输入一起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使迟滞逆由多值映射关系转化为一对一映射关系,从而达到用神经网络逼近迟滞逆的目的.一组实测数据被用来检验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模型 基本迟滞算子 神经网络 拓展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云模型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关欣 郭强 +2 位作者 张政超 翟鸿君 何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3-667,677,共6页
针对由于噪声环境造成的雷达辐射源不能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逆云模型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更符合实际的含有噪声数据的雷达辐射源数据库,利用逆云模型求出数据库中雷达辐射源各属性的云数字特征,给出... 针对由于噪声环境造成的雷达辐射源不能正确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逆云模型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更符合实际的含有噪声数据的雷达辐射源数据库,利用逆云模型求出数据库中雷达辐射源各属性的云数字特征,给出了基于属性相似度的识别权重确定方法,并构建了基于云模型和属性相似度的雷达辐射源分类器。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处理由于噪声环境引起的随机性和模糊性,能在恶劣噪声环境下有效地进行雷达辐射源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相似度 模型 雷达辐射源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影响逆倾层状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卢增木 陈从新 +1 位作者 左保成 黄超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9-632,647,共5页
在工程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逆倾层状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计,并研究了逆倾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岩层的倾角、厚度、结构面的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倾层状岩体的变... 在工程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地质力学模型,研究了逆倾层状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计,并研究了逆倾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岩层的倾角、厚度、结构面的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倾层状岩体的变形机制为倾倒变形,破坏模式为弯折破坏;破坏首先在坡顶产生,边坡变形加速的过程是在开挖结束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岩层倾角越小,变形加速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岩层的厚度和结构面的强度越大变形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模型试验 变形破坏机制 倾倒变形 弯折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