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库消落区种草养鱼防淤减积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科云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解决我国南方山丘水库鱼饵奇缺、鲜鱼产量低及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量大的难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库内消落区种植黑麦草 ,在荒山堤坝种植扁穗牛鞭草、岸杂一号狗牙根和皇草 ,在幼林行间种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 为了解决我国南方山丘水库鱼饵奇缺、鲜鱼产量低及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量大的难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库内消落区种植黑麦草 ,在荒山堤坝种植扁穗牛鞭草、岸杂一号狗牙根和皇草 ,在幼林行间种植鸡脚草、拉丁鲁白三叶等饲草配套养鱼 ,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淤减积试验获得成功。鲜鱼产量由种草前 10 0 0 kg提高到 70 0 0~ 80 0 0 kg,泥砂淤积量每年减少 0 .5 16万 m3,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消落区 种草养鱼 防淤减积 综合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苏正安 熊东红 +4 位作者 张建辉 董一帆 杨超 张小波 鲜纪绅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2期42-47,共6页
紫色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具有土层浅薄、结构性差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缺点,同时又具有成土速率快、生产性能高的优点。在紫色土坡耕地上,不仅降雨和地表径流对坡面土壤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壤中流的侵蚀也不可忽视。与此... 紫色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具有土层浅薄、结构性差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缺点,同时又具有成土速率快、生产性能高的优点。在紫色土坡耕地上,不仅降雨和地表径流对坡面土壤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壤中流的侵蚀也不可忽视。与此同时,耕作侵蚀作为坡耕地上主要的人为加速侵蚀形式,在坡面土壤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现状、定量研究方法和防治措施等作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在紫色土坡面水蚀过程中,壤中流侵蚀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该方面研究成果较少,今后应当加强;相对于水蚀而言,耕作侵蚀的研究还很少,且在该区域主要关注单纯的耕作侵蚀效应,耕作侵蚀与水力侵蚀的交互作用研究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对耕作侵蚀和水力侵蚀的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将各种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互相验证,开展多尺度的定位观测和控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水力侵蚀 耕作侵蚀 定量研究 防治措施 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9-14,共6页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定的基本农田 ;⑤实现农林牧业的最佳结合 ;⑥提出合理的退耕措施 ;⑦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⑧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坡耕地 土壤侵蚀 种草种树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6
4
作者 彭珂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 朱总理针对 1 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 2 2 5 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 ,于 1 999年 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 ,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 ;2解决好退耕后脱贫 ;3推进东西部合作政策 ;4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 ;5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 ;6提出合理的措施 ;7健全保障机制 ;8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供同类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为退耕还林 (草 ) ,搞好植树造林 ,治理水土流失 ,脱贫致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坡耕地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液压喷播技术进行植草护坡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利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适应性广,是一种快速建立绿化草坪的植草护坡方法。选择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开挖的典型坡面为试验区,研究了液压喷播技术在植草护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液压喷播植草护坡的成坪速...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适应性广,是一种快速建立绿化草坪的植草护坡方法。选择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开挖的典型坡面为试验区,研究了液压喷播技术在植草护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液压喷播植草护坡的成坪速度主要受草籽的生态学特性、种子萌芽条件及生长环境等因子的影响,即与草籽种类、植物生长调节试剂及土壤状况与气候条件等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喷播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试剂 植草护坡 土壤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珂珊 《当代经济管理》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①提高思想认识;②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③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④采取合理的措施;⑤健... 文章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①提高思想认识;②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③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④采取合理的措施;⑤健全保障机制;⑥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坡耕地 土壤侵蚀 种草种树 生态环境 发展思路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方式对浙西低丘橘园土壤碳库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翔 刘永红 +3 位作者 商小兰 黄越 章明奎 郭水荣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63-169,共7页
设置了对照(清园)、秸秆覆盖、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丘陵红壤区柑橘土壤有机质、养分、水分、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中泥沙和养分流失量以及柑橘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南方果园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 设置了对照(清园)、秸秆覆盖、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4个处理,比较了不同覆盖方式对丘陵红壤区柑橘土壤有机质、养分、水分、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中泥沙和养分流失量以及柑橘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南方果园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式促进了表土不同形态的有机质积累,提高了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水分贮量并降低了表层的土壤容重。3种覆盖方式的综合效果以秸秆覆盖最佳,秸秆覆盖后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对照提高了55.00%,年累计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全氮和全磷流失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1.27%、89.31%、79.24%和87.50%。秸秆覆盖处理可小幅提高柑橘产量,显著提高柑橘的糖度,降低其可滴定酸含量。综上所述,低丘果园行间覆盖农作物秸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可作为南方丘陵果园生态优化的水保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秸秆覆盖 自然生草 人工种草 土壤碳库 肥力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益演变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博文 查瑞波 +2 位作者 毛兰花 吴洁玲 刘家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2,共8页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草措施实施中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水土保持效益的演变规律,设置条带型(D1)、随机型(D2)、斑块型(D3)3种不同植草格局坡面,并以侵蚀退化裸地坡面(CK)作为对照开展试验,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整个植被生长过...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坡面植草措施实施中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水土保持效益的演变规律,设置条带型(D1)、随机型(D2)、斑块型(D3)3种不同植草格局坡面,并以侵蚀退化裸地坡面(CK)作为对照开展试验,在天然降雨条件下监测整个植被生长过程中的坡面土壤侵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的生长可显著提升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随着植被生长阶段的推进,坡面的产流产沙量明显下降,减流效益达20.74%~79.03%,减沙效益达97.42%~99.40%,但在不同降雨类型下,随着植被生长,坡面减流减沙效益表现出的递增变化规律具有差异。(2)植被生长能逐渐削弱降雨因素对坡面产沙的影响,使得坡面减沙率在不同雨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最终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不同雨型间坡面减流率的差异在植被生长各时期皆较大。减流率、减沙率与植被生长时间二者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491和0.792。植被生长指标(分蘖数、盖度、株高)与坡面产流产沙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从整个植被生长过程来看,3种植草格局的水土保持效益大小表现为D1>D3>D2,在植被生长的前期以及前中期,高植株密度的分布格局强于低植株密度分布格局,后期各格局差异较小。研究结果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严重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长阶段 天然降雨 不同植草格局 红壤侵蚀退化地 水土保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区马铃薯高垄栽培技术的防风阻沙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家欢 袁立敏 +3 位作者 高永 党晓宏 杨制国 李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6-360,共5页
为了探讨高垄栽培技术防风阻沙效果,对高垄栽培下的马铃薯耕地的上风向、耕地上边缘、耕地中心、耕地下边缘、下风向的近地层风流场和输沙通量等风沙运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气流自上风向至下风向运动过程中,受高垄栽培技术... 为了探讨高垄栽培技术防风阻沙效果,对高垄栽培下的马铃薯耕地的上风向、耕地上边缘、耕地中心、耕地下边缘、下风向的近地层风流场和输沙通量等风沙运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气流自上风向至下风向运动过程中,受高垄栽培技术的影响,风速降低幅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摩阻风速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在耕地下边缘处达到最大,其10,30,50,100,200 cm高度的防风效能分别为34.96%,46.59%,38.37%,26.68%,18.31%,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摩阻风速分别为2.15 cm和0.91 m/s,分别是上风向的4.56,1.19倍;垂直方向看,高垄栽培技术对于30 cm高度的风速削弱作用最为明显。风沙流自上风向至下风向运输过程中,其总单宽输沙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在耕地下边缘的总单宽输沙率降至最低,为0.02 g/(cm·min),较上风向减小207.97倍,并且在耕地内部时,风沙流结构发生变异,各层输沙率不再满足指数递减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高垄栽培技术在防风阻沙应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高垄栽培技术 土壤风蚀 防风阻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植被细根防蚀拦沙作用的有效性
10
作者 张迎珍 李勇 +3 位作者 于寒青 耿肖臣 李贵春 张卓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3,共5页
选择我国西南山地典型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全山坡人工林的植被盖度及根系密度,利用137Cs示踪技术确定人工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探讨人工林坡地植被盖度及其细根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人工林坡地表现为严重土壤侵蚀,侵蚀速率达25.... 选择我国西南山地典型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全山坡人工林的植被盖度及根系密度,利用137Cs示踪技术确定人工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探讨人工林坡地植被盖度及其细根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人工林坡地表现为严重土壤侵蚀,侵蚀速率达25.25t/(hm2·a)。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土壤侵蚀再分布速率为祼地(-36.32t/(hm2·a))<乔木(-0.57t/(hm2·a))<灌木(0.53t/(hm2·a))<草(0.60t/(hm2·a))。回归分析表明,人工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与植被盖度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侵蚀速率随<1mm的植被细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但与>10mm径级的植被粗根密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人工林地植被细根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性可以用植被细根密度与土壤再分布速率的关系方程来定量评价。当植被细根密度为60~100g/m2时,可以看作人工林植被防蚀拦沙的有效根密度。结果表明,植被细根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比植被盖度更为重要。因此,禁牧保护植被细根是控制人工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137Cs技术 植被根系 植被盖度 人工林坡地 中国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还草是实现山川秀美的关键——以陕北退耕还林还草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苗光忠 陈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 ,人民生活贫困 ,症结是水土流失严重 ,关键是广种薄收 ,陡坡种植。要实现稳定的退耕还林还草 ,在退耕的步骤上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坚持先试点 ,后普及 ;先修地 ,后退耕 ;先深山 ,后浅山 ;先陡坡 ,...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 ,人民生活贫困 ,症结是水土流失严重 ,关键是广种薄收 ,陡坡种植。要实现稳定的退耕还林还草 ,在退耕的步骤上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坚持先试点 ,后普及 ;先修地 ,后退耕 ;先深山 ,后浅山 ;先陡坡 ,后缓坡 ;先间作 ,后全退的原则。在还林还草的方法上 ,要处理好“被子”与“票子”的关系 ,实行以草、灌为主 ,适度发展经济林 ,长、中、短相结合。在保障措施上 ,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确立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环境建设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流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措施和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震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18,共6页
乌江流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域,对振兴贵州经济及对西南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必须从退耕还林还牧(草)入手。其主要措施、对策:(1)执行有关技术政策:(2)摸清底子,制订退耕还林还牧规划:(3)流域... 乌江流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域,对振兴贵州经济及对西南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必须从退耕还林还牧(草)入手。其主要措施、对策:(1)执行有关技术政策:(2)摸清底子,制订退耕还林还牧规划:(3)流域治理开发首先抓住一个核心,实现两个调整;(4)群决群众后顾之忧,进行外部、内部经济补偿;(5)从实际出发,退耕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稳妥,不能一刀切;(6)帮助农民寻求近期受益的致富门路,搞好剩余劳力转移;(7)进行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 土壤侵蚀 生态环境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流失区造林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东雄 陈善治 邱学军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2期50-54,共5页
紫色土流失区造林技术是在划分流失地类型的基础上,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适地适材选择造林树种。流失区适宜造林树种以侧柏为主,辅以建柏、闽粤栲、火力楠等树种。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紫色土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土圩堤植草护坡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詹太虎 高少平 詹冬龙 《江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20-22,共3页
沙土圩堤采用植草护坡,不但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施工速度快,对施工交通、场地要求不高,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在沙质土堤植草技术要点:一是选择适宜的草种,二是严格掌握播种季节,三是科学种植加强幼苗管理,快速成坪。该技术... 沙土圩堤采用植草护坡,不但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施工速度快,对施工交通、场地要求不高,造价低廉,经济实用。在沙质土堤植草技术要点:一是选择适宜的草种,二是严格掌握播种季节,三是科学种植加强幼苗管理,快速成坪。该技术在圩堤、公路、铁路等工程等建设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土堤 沙土圩堤 植草护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