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连接装配式框架内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李振宝 董挺峰 +1 位作者 闫维明 周锡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装配结构连接方式,并为建立该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依据,通过6个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内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恢复能力、位移延性、能量耗散等... 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装配结构连接方式,并为建立该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依据,通过6个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内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恢复能力、位移延性、能量耗散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耗能能力与整体现浇混凝土节点相当,而其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则优于整体现浇混凝土节点,其综合抗震性能优于整体现浇混凝土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连接 装配式 框架 节点 预应力混凝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郭彤 宋良龙 +1 位作者 张国栋 顾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32,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形式,并通过14个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以及耗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钢绞线预应力、螺杆预应力、梁端钢套、螺旋箍筋等参数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形式,并通过14个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行为以及耗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钢绞线预应力、螺杆预应力、梁端钢套、螺旋箍筋等参数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腹板摩擦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具有震后自动复位、主体结构基本无损、耗能机制明确等优点。梁端的钢套避免了混凝土梁柱在相对转动时的局部受压破坏,而位于梁端腹板的摩擦装置则提供了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初始预应力的加大,节点的初始刚度、临界张开弯矩加大并具有更强的自定心能力;节点的耗能效果主要受摩擦力的大小控制,预应力螺杆的正应力越大,耗能效果越明显。为保证槽钢的传力和摩擦耗能效果,须加强柱预埋钢板在框架柱中的锚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定心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低周反复加载 摩擦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种迅 孟少平 +1 位作者 潘其健 张林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0,共6页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且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具有较强的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分无黏结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节点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火灾下结构反应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陆洲导 李刚 许立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0-35,共6页
对五榀单层单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模型分别进行了常温加载破坏试验,以及不同恒载、不同升温曲线、不同预应力度下的火灾试验,对火灾中结构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火灾过程中的结构反应分析程序,进行温度场计算机模拟,对火灾进... 对五榀单层单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模型分别进行了常温加载破坏试验,以及不同恒载、不同升温曲线、不同预应力度下的火灾试验,对火灾中结构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编制了火灾过程中的结构反应分析程序,进行温度场计算机模拟,对火灾进程中结构的变形进行计算,并由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 混凝土 框架 火灾试验 温度反应 变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韩春 李青宁 +1 位作者 姜维山 姜昊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8-254,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形式,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了6个装配式预应力中间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节点试件的对比试验,得到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形式,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进行了6个装配式预应力中间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节点试件的对比试验,得到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确定了该新型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高强钢筋约束混凝土柱端板螺栓连接节点试件均实现了"强柱弱梁"的设计目标。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抗震性能良好,研究成果可为预制装配式框架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装配整体式框架 梁柱节点 低周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郑文忠 刘铁 +2 位作者 谭军 解恒燕 李忠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76,共9页
结合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实践,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只在原房屋结构顶侧实现新增套(扩)建框架与原房屋框架的类链杆连接,待新增套(扩)建结构沉降充分后,再实现新旧结构在各层的链杆连接的设计思路。通过在原结构顶与外套框架柱... 结合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实践,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只在原房屋结构顶侧实现新增套(扩)建框架与原房屋框架的类链杆连接,待新增套(扩)建结构沉降充分后,再实现新旧结构在各层的链杆连接的设计思路。通过在原结构顶与外套框架柱间设置混凝土垫块,并在二外套框架柱间布置并张拉预应力筋,来实现施工阶段外套框架柱与原结构顶的类链杆连接。在新增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原结构顶上皮标高处二外套框架柱中预埋钢筋焊接连通,并浇筑一定厚度混凝土,来实现在原结构顶标高处新旧结构间的永久性可靠连接。将原框架节点的后植钢筋与外套框架柱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来实现新旧结构在各层的链杆连接。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原房屋的正常使用,提出了用挂模钢桁架来承托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施工阶段荷载,用挂模钢箱来承托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次梁施工阶段荷载,用垂直于次梁内置钢箱焊接的型钢主楞来承托楼板荷载的施工阶段自承重混凝土楼盖设计与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扩)建工程 预应力 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 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次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远征 柳炳康 +1 位作者 欧国浩 陈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一榀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预压装配式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破坏形态 抗震性能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弯矩调幅的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简斌 孙新敏 王正霖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通过对两榀近于足尺的预应力框架的试验研究,从塑性内力重分布入手分析了影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弯矩调幅的主要因素有: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次弯矩、梁柱刚度比、柱顶裂缝的开展情况等,并认为次弯矩对预应力框架调幅的影响很... 通过对两榀近于足尺的预应力框架的试验研究,从塑性内力重分布入手分析了影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弯矩调幅的主要因素有: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次弯矩、梁柱刚度比、柱顶裂缝的开展情况等,并认为次弯矩对预应力框架调幅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时,次弯矩调幅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顸应力框架 次弯矩 内力重分布 弯矩调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和设计理论 被引量:10
9
作者 熊学玉 高峰 苏小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26,共8页
基于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竖向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裂缝的开展与分布、刚度变化、弯矩调幅等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发生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属延性破坏,框架梁端形成塑性铰... 基于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竖向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裂缝的开展与分布、刚度变化、弯矩调幅等特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发生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属延性破坏,框架梁端形成塑性铰实现了塑性内力重分布,位移延性比大于3,弯矩调幅值为30%左右,弯矩调幅值高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最后分析了次内力产生的本质,提出考虑次内力包括次弯矩、次轴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极限承载力、抗裂度、刚度及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吻合.本文计算理论反映了现代预应力设计理论的新思想,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型钢混凝土 框架 抗裂度 挠度 次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腹板斜裂缝发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宋随弟 祝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74,共4页
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发生开裂及下挠等严重病害的实际状况,分别从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论述了连续刚构桥斜裂缝的发生机理,揭示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发生斜裂缝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性预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腹板 斜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刚构桥稳定性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松 强士中 +1 位作者 唐英 彭友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8,共7页
针对悬臂施工阶段中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稳定性问题,依据弹性屈曲理论、挠度理论、弹塑性理论和压溃理论,计算和分析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压碎、开裂、骨料咬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墩身偏斜... 针对悬臂施工阶段中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稳定性问题,依据弹性屈曲理论、挠度理论、弹塑性理论和压溃理论,计算和分析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压碎、开裂、骨料咬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墩身偏斜度、施工荷载形式以及桥墩系梁刚度等参数对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在悬臂施工阶段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结构稳定系数随墩顶初始横向偏位的增加而呈分段二次曲线规律减小;桥墩系梁刚度与结构稳定系数的关系遵循指数曲线规律;非对称形式的施工荷载对悬臂施工阶段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稳定性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参数分析 悬臂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奇 冷伍明 +1 位作者 聂如松 魏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 以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背景,应用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软件桥梁博士(D r.B ridge)建立计算模型,分析计算各施工阶段结构行为。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应力控制。通过各施工阶段高程、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 施工控制 桥梁博士 状态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温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伟利 梁艳 任海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3-155,160,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具有跨度比较大,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特点,普遍采用悬臂浇筑法或悬臂拼装法进行施工。在我们采用悬臂施工时,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去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中因为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温度效应严重时所导致的结构出现明...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具有跨度比较大,施工技术比较成熟的特点,普遍采用悬臂浇筑法或悬臂拼装法进行施工。在我们采用悬臂施工时,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去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中因为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温度效应严重时所导致的结构出现明显裂缝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房贞政 李斌 郑则群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本文进行了四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试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同时分析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扁梁 框架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支撑连续刚构组合梁桥合龙段设计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会东 李承根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2,共4页
以国内最大跨度的V形支撑连续刚构组合梁桥 -广州市黄洲大桥为工程背景 ,针对该桥型基础承受的水平力较大的特点 ,在合龙段的设计中提出了内力主动调整这一新的设计思路 ,并对该思路实施的可能性、关键技术问题、采取的工程措施等因素... 以国内最大跨度的V形支撑连续刚构组合梁桥 -广州市黄洲大桥为工程背景 ,针对该桥型基础承受的水平力较大的特点 ,在合龙段的设计中提出了内力主动调整这一新的设计思路 ,并对该思路实施的可能性、关键技术问题、采取的工程措施等因素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支撑 连续刚构组合梁桥 合龙段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套建结构在既有房屋增层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计静 王琨 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5,263,共5页
为完善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决策系统和技术措施,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套建增层;新增结构一层顶采用内置预应力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的框架结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为完善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决策系统和技术措施,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套建增层;新增结构一层顶采用内置预应力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的框架结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不但可实现施工过程中底层楼盖的自承重,而且与其他方案相比,结构整体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因此,在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中应优先选择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套建增层 混凝土框架 内置钢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损伤状态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姜天华 王强 +1 位作者 杨壮 黄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34,共4页
首先介绍了桥梁冗余度评价指标,而后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对一座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实体单元建模,采用调整张拉预应力值、截面开裂的方法来模拟损伤桥梁,并对完好桥梁、预应力损失桥梁和跨中截面损伤桥梁进行材料非线性... 首先介绍了桥梁冗余度评价指标,而后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对一座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实体单元建模,采用调整张拉预应力值、截面开裂的方法来模拟损伤桥梁,并对完好桥梁、预应力损失桥梁和跨中截面损伤桥梁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得到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依据桥梁冗余度评价指标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损伤状态承载力方面,桥梁冗余度评估理论可对造成桥梁损伤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损伤评判和加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刚构桥 冗余度 有限元法 桥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磊 郝宪武 谭冬莲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1-626,共6页
为建立一套适用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桥梁管理的现代信息化,从系统的功能性出发,研究了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的结构、组成,选取了桥梁应变、挠度作为主要的静力监测参数,通过结构仿真计算确定... 为建立一套适用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桥梁管理的现代信息化,从系统的功能性出发,研究了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的结构、组成,选取了桥梁应变、挠度作为主要的静力监测参数,通过结构仿真计算确定了参数的预警标值,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权综合理论作为评估方法并建立了桥梁状态评估模型,合理有效地选取了监测设备,建立了远程在线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应用参数化、智能化和模块化的思想,在MicrosoftVC++语言环境下设计并开发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管理系统,加入了对量化的监测数据的支持,突破了以往桥梁健康监测单一的主观管理或者单一的监测模式,及时为桥梁管理部门作出最优化的养护管理和维修加固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在自然环境中桥梁的真实响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将系统应用于陕西省西禹高速公路徐水沟特大桥管理的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健康监测 层次分析法 评估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雷俊卿 王楠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结合河南水磨湾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箱梁应力状态的影响,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技术,结合河南水磨湾大桥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损失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箱梁应力状态的影响,计算了桥梁各个施工阶段应力和变形状态,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分析比较,可知对箱梁各节点不同施工阶段应力路径影响比较大的荷载有:施工荷载包括重力、挂篮、混凝土湿重等;预应力钢束一次张拉荷载;收缩一次作用以及徐变一次作用。施工荷载和预应力钢束张拉对顶、底板节点的影响是相反的,而其他荷载对它们的影响是同向的。得出了桥梁关键部位在荷载作用下随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路径和挠度,使悬臂施工的梁桥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合理成桥状态,总结了施工监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刚构桥 悬臂施工 施工实时监测 仿真分析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在大跨连续刚构抗剪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栋 赵瑜 朱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55-1459,共5页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新滩綦江大桥工程为依托,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提出一种新颖的体内外混合配束方式.通过对该工程薄壁箱梁结构的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箱梁截面关键位置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说...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新滩綦江大桥工程为依托,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提出一种新颖的体内外混合配束方式.通过对该工程薄壁箱梁结构的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箱梁截面关键位置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说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在结构抗裂性方面更为可靠,从而可以完全替代竖向预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体外预应力 薄壁结构 预应力配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