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代教育进城何以成为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动力——基于四川省泸州市调研数据
1
作者 张鹏 郭秋实 晋洪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8,共11页
研究目的:针对新生代农民这一农村宅基地退出主力,从子代教育进城视角探究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机理,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利用泸州市397份新生代农民调研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工具变量法与CMP... 研究目的:针对新生代农民这一农村宅基地退出主力,从子代教育进城视角探究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机理,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提出建议。研究方法:利用泸州市397份新生代农民调研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工具变量法与CMP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子代教育进城偏好对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明显正向影响;(2)父代经济支持强化了子代教育进城偏好对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积极影响;(3)相较于“80后”新生代农民,子代教育进城偏好对“90后”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更为深刻的正向影响;(4)子代教育进城偏好对“高中及以下学历”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子代教育进城偏好显著提升了新生代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结合当下新生代农民的子代教育现状与父代退出意愿,可针对子代教育进城偏好较强或其父代农户已进城的新生代农民群体制定差异化有偿退出政策以推动新生代农民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意愿 子代教育进城偏好 新生代农民 父代经济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养老观念、金融市场参与和金融素养
2
作者 张晓云 周建波 +1 位作者 曹晖 杜丽群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14,共26页
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而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但中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实证分析了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 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而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但中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实证分析了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具有显著负影响,并对女性、农村居民、有孩子、有儿子和50岁及以上等群体的影响更大,且家庭孩子数量越多,该负向影响也越大。进一步,利用当地历史上的孔庙数量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构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传统养老观念每增加1单位标准差,相对于样本均值,个体金融素养下降约46%。机制分析发现,传统养老观念通过降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和参与深度,进而对个体金融素养产生了显著负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传统养老观念并未显著降低个体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信任程度,但却显著提高了对政府养老保险的信任程度,反映了社会养老在提升国民金融素养中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模式,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形式的普惠养老项目,以有效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老观念 养老模式偏好 金融市场参与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图模型冲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海燕 孔杨 戴思凡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7-1162,共16页
当今世界由于经济、科技、地缘战略、国际秩序等问题频繁爆发冲突事件,冲突规模正由个体冲突、小规模群体冲突向复杂大规模群体冲突转变。相较于个体间的冲突,大规模群体冲突事件持续时间更长、波及范围更广,易对我国的社会秩序以及经... 当今世界由于经济、科技、地缘战略、国际秩序等问题频繁爆发冲突事件,冲突规模正由个体冲突、小规模群体冲突向复杂大规模群体冲突转变。相较于个体间的冲突,大规模群体冲突事件持续时间更长、波及范围更广,易对我国的社会秩序以及经济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图模型冲突分析(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GMCR)理论提供了分析冲突、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案,作为一门专业解决冲突问题的理论工具已经在水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政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随着冲突事件参与者日渐增多、主体的策略日趋复杂形成了指数级增加的局势,以及主体的偏好行为不确定性加强,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GMCRⅡ难以求解此类复杂冲突问题。基于强度偏好冲突分析理论的代数表达,开发了基于.NET平台的冲突分析WEB系统SP-GMCRDSS,该系统包括可行状态生成、状态转移设置、强度偏好序列生成和稳定性分析引擎4个模块,对比现有的系统,SP-GMCRDSS能更高效地辅助冲突分析者解决数据驱动下的大型、复杂的冲突。并且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决策者策略数据,辅助分析者确定决策支持系统建模信息的输入,降低模型构建的主观性。最后,通过“兰州水污染冲突事件”演示了该系统的建模、求解以及分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模型冲突分析 强度偏好 决策支持系统 WEB系统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铣床低碳高质建模及工艺参数优化
4
作者 李泽亚 罗敏 +1 位作者 张超勇 徐金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5-1851,共7页
针对数控铣床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碳排放量高、表面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低碳高质的数控铣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分析了铣削过程碳排放因素,给出碳排放效率、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时间的目标函数,构建基于灰狼算法改进支持... 针对数控铣床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碳排放量高、表面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低碳高质的数控铣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分析了铣削过程碳排放因素,给出碳排放效率、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时间的目标函数,构建基于灰狼算法改进支持向量回归的数控铣床碳排放效率和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宽度为优化变量,采用改进白鹭算法进行切削参数优化,获得了低碳高质高效工艺参数Pareto前沿解,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搭建了数控铣床碳排放监测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质 改进支持向量回归 改进白鹭算法 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被引量:103
5
作者 陶涛 丛聪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2,共8页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的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研究调查数据,将可能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各个因素分为自身特质、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四类,针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种方式进行...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的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研究调查数据,将可能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各个因素分为自身特质、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四类,针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种方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以此来比较各类因素对不同养老方式的影响。结论表明,北京市中心市区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主动性更强,选择非家庭养老多是注重心理感受而非客观身体条件,配偶健在与否和子女数量的影响较为微弱,子女孝顺与否的影响十分显著,总体而言依然较为传统。此外,养老服务供给对人们养老方式的选择影响还较为微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养老意愿 居家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晓玲 陈炜 +3 位作者 翁陈子恒 滕伯刚 韩耀风 方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2,735,共5页
目的研究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配置养老资源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厦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问卷... 目的研究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配置养老资源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厦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问卷城区652份、农村622份。城、乡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暂未考虑比例分别为67.5%、18.6%、12.7%、1.2%和71.1%、23.1%、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乡老年人在文化程度、患慢性病、子女是否提供养老费、退休金以及距最近医疗单位的距离等方面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家庭养老为参照,城乡,年龄大于80岁者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3.84(1.845~7.99)和3.64(1.07~12.47)),距最近医疗单位较远者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1.73(1.04~2.86)和2.12(1.31~3.42))。但城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退休金较多和子女有提供养老费者更愿意选择非家庭养老,而农村在婚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结论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均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区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除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外,应针对城乡差异合理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养老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极软厚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东明 李铁 +4 位作者 吴尚 何天宇 侯健 闫鹏洋 常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9-575,共7页
以杜家村煤矿1201南运输巷为研究对象,结合FLAC3D数值分析方法与非对称性耦合支护理论,分析了1201南运输巷的围岩破坏机理并提出大倾角极软厚煤层的支护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极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破坏主要是由顶板上部岩层剪切与... 以杜家村煤矿1201南运输巷为研究对象,结合FLAC3D数值分析方法与非对称性耦合支护理论,分析了1201南运输巷的围岩破坏机理并提出大倾角极软厚煤层的支护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极软厚煤层巷道围岩破坏主要是由顶板上部岩层剪切与张拉作用所致;优选了支护方案,有效抑制了巷道底板的底臌、两帮的移近及其塑性区的发展.现场应用表明,顶板锚索支护范围内,锚杆(索)非对称性耦合支护的围岩整体性较好,巷道围岩在支护20~30 d后,变形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极软厚煤层 支护方案优选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挖掘用户浏览模式的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玉 刘晓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4,150,共3页
提出了页面兴趣度的概念,并把它用一个三元组(页面的访问时间,页面的大小,页面访问次数)表示。这个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用户对页面的访问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引用网页URL为行、浏览网页URL为列,页面兴趣度为元素值的网站访问矩阵。通... 提出了页面兴趣度的概念,并把它用一个三元组(页面的访问时间,页面的大小,页面访问次数)表示。这个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用户对页面的访问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引用网页URL为行、浏览网页URL为列,页面兴趣度为元素值的网站访问矩阵。通过对该矩阵计算得到用户浏览偏爱路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浏览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览偏爱路径 支持偏爱度 页面兴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 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7
9
作者 叶鹏飞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69,共17页
本文以2007年7省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既表现出对城市定居的向往,又呈现出一种矛盾和模糊性的心理状态。相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 本文以2007年7省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既表现出对城市定居的向往,又呈现出一种矛盾和模糊性的心理状态。相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加明显。农民工的定居决策主要受市场性、文化心理性和制度性三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性因素正在成为显在的主因,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已经有所下降,但市场因素的根源仍然来自于制度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定居意愿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年龄差异、子女支持偏好及其解释——基于CGSS2012年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国辉 鲍莹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利用CGSS2012年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年龄差异及子女支持偏好。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老人依然偏好儿子养老,但是在实际中,女儿的养老功能已经超过儿子;排行越靠... 利用CGSS2012年老年人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老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年龄差异及子女支持偏好。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老人依然偏好儿子养老,但是在实际中,女儿的养老功能已经超过儿子;排行越靠前的子女对老人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越大,非独生子女家庭中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概率低于独生子女家庭;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和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影响老人对子女经济支持和居住照顾方面的养老意愿选择,老人收入状况会通过子女经济支持意愿起作用,而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体现在居家照顾意愿上;无儿子养老偏好的老人更希望子女给予经济支持和居住照顾,有女儿养老偏好的老人更看重的是女儿在居住照顾方面的功能;年龄较小的老人比年龄较大的更偏好于子女的经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支持偏好 养老意愿 经济支持 居住照顾 年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电子商务谈判支持系统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子明 孟波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17,共4页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上电子商务谈判方式正在兴起。为了提高谈判效率,并增加谈判的智能辅助机制,该文引入Agent技术,重点介绍了以多Agent系统为基础的谈判支持系统(NSS)设计框架。在此系统中,建立了一个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和基于...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上电子商务谈判方式正在兴起。为了提高谈判效率,并增加谈判的智能辅助机制,该文引入Agent技术,重点介绍了以多Agent系统为基础的谈判支持系统(NSS)设计框架。在此系统中,建立了一个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和基于偏好理论的决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判 AGENT 多目标决策 偏好 谈判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社会支持对网络社交偏好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盛华 董梦晨 +1 位作者 吴嵩 朱一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0,共4页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自我概念问卷及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全国13个省份的3911名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青少年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交偏好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自我...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自我概念问卷及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全国13个省份的3911名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青少年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交偏好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网络社交偏好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自我概念纳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网络社交偏好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交偏好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间接影响网络社交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网络社交偏好 自我概念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60
13
作者 李敏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根据2012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北京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备受青睐,尤其是中等收入的老年人更偏好... 根据2012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北京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备受青睐,尤其是中等收入的老年人更偏好于社区居家养老。建议养老资源更多地向社区配置,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养老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北京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养老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北京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备受青睐,尤其是中等收入的老年人更偏好于社区养老。建议养老资源更多地向社区进行配置,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资本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毅杰 赵婷婷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行为模型,构建体现老年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养老资本,分析养老资本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以及子代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城市老人的养老资本存量、子代支持和机构养老意愿都高于农村老人;综合养... 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行为模型,构建体现老年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养老资本,分析养老资本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以及子代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城市老人的养老资本存量、子代支持和机构养老意愿都高于农村老人;综合养老资本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金融资本提高老人机构养老意愿,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则反之;养老资本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存在群体差异,养老资本越丰富,农村老人和多子女老人意愿越低,城市老人和失能老人则相反;子代支持对养老资本与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养老资本和子代支持在影响老人机构养老意愿中具有明显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城市老人和失能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更大,且丰富的养老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鼓励有需求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联合社会团体、民间资本,推进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照料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资本 机构养老意愿 子代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评价的决策支持:理论、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凡 冯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6年第12期21-25,F003,共6页
本文从决策支持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指出决策者的偏好结构是解决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多目标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支持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形成、分析和求解的软件工具,... 本文从决策支持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指出决策者的偏好结构是解决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多目标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支持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形成、分析和求解的软件工具,决策者的行为因素和系统的鲁棒性是其实现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分析 决策支持系统 多准则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指标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改进TOPSIS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绍羽 李素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3,共6页
由于基坑支护方案属性指标类型的多样性,优选决策矩阵中会出现精确数与区间数共存的情况,为解决这类混合型指标基坑支护方案决策问题,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技术(TOPSIS)的决策模型。首先,采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法(A... 由于基坑支护方案属性指标类型的多样性,优选决策矩阵中会出现精确数与区间数共存的情况,为解决这类混合型指标基坑支护方案决策问题,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技术(TOPSIS)的决策模型。首先,采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确定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然后引入博弈论集结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科学化组合,得到综合权重。最后,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改进的TOPSIS法选出方案4是最佳支护方案,与工程实际优选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组合赋权 混合型指标 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技术(TOPSIS) 基坑支护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理论和BWM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秉珍 张淑 杨佳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7,共8页
针对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复杂性及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多指标决策的影响,构建了融合前景理论的深基坑施工支护最优方案选择模型。首先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问题的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借鉴TOPSIS思想将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决策者参照值,... 针对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复杂性及决策者风险态度对多指标决策的影响,构建了融合前景理论的深基坑施工支护最优方案选择模型。首先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问题的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借鉴TOPSIS思想将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决策者参照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引入前景理论定义了正、负价值函数;通过BWM方法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根据权重函数得到决策者对客观权重的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综合前景值并排序,获得最优支护方案。最终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与其他方法比较说明了该模型在准确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深基坑支护 前景理论 风险偏好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对手协商偏好学习的协商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艳斌 廖备水 +2 位作者 郑志军 艾解清 李吉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82-2090,共9页
针对自动化协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半监督对手协商偏好学习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协商过程映射到出价轨迹特征空间和交互轨迹特征空间两个新的特征空间。在两个特征空间中分别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两个学习机迭代,互相提供可靠的... 针对自动化协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半监督对手协商偏好学习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协商过程映射到出价轨迹特征空间和交互轨迹特征空间两个新的特征空间。在两个特征空间中分别训练支持向量回归机,两个学习机迭代,互相提供可靠的有标记训练样本,以扩大训练样本规模。由两个学习机共同学习,得到对手的协商偏好。协商决策模型以双方协商偏好为基础提出双赢的协商反建议。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协商总体效用,减少协商回合数,节省协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模型 半监督学习方法 支持向量回归机 偏好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实现工作-家庭共同繁荣:基于资源增益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翼 肖素芳 张云逸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基于资源增益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职场友谊和家庭支持对工作繁荣和家庭繁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职场友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和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繁荣,且工作-家庭增... 本文基于资源增益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职场友谊和家庭支持对工作繁荣和家庭繁荣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职场友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和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家庭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繁荣,且工作-家庭增益在职场友谊与家庭繁荣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繁荣和家庭-工作增益,家庭-工作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且家庭-工作增益在家庭支持与工作繁荣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显著负向调节职场友谊与工作-家庭增益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显著负向调节家庭支持与家庭-工作增益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显著调节了工作-家庭增益与家庭-工作增益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友谊 家庭支持 工作-家庭增益 繁荣 工作-家庭分割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