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边疆保山及怒江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1
作者 华蓉 刘桂秧 +4 位作者 陈正启 和勇 杨璐敏 刘林 熊永生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云南边疆地区食用菌资源丰富,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云南省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对比2个地区食用菌产业现状,探究其存在的差异与共性问题,... 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云南边疆地区食用菌资源丰富,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云南省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对比2个地区食用菌产业现状,探究其存在的差异与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通过此次分析,以期为云南省边疆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保山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地方志中的景观认同探究——以肇庆府城景观认同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音 王国光 +1 位作者 张致政 易梁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中国明清时期地方志的景观记录基于精英集体的文化审美共识,是地区景观认同的重要依据和官营范本,影响区域历史景观的感知习惯、特征识别和体系建构。以明清肇庆府志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认同视野,运用方志学、人文地理学等与风景园林学相... 中国明清时期地方志的景观记录基于精英集体的文化审美共识,是地区景观认同的重要依据和官营范本,影响区域历史景观的感知习惯、特征识别和体系建构。以明清肇庆府志为研究对象,从景观认同视野,运用方志学、人文地理学等与风景园林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认同人群、景观要素和景观体系三方面着手,剖析明清时期肇庆府城景观认同逻辑共性和演变规律。为完善肇庆历史文化景观的人本研究提供摹本,对肇庆历史景观传承和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认同 地方志 肇庆府城景观 认同人群 景观要素 景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价值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元市为例
3
作者 王武林 张赐成 +1 位作者 张文杰 张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177-9191,共15页
开展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核算与城乡融合水平评估,探讨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22年广元市7个县域为例,基于GEP价值核算和城乡融合相关理论方法,构建了GEP价值与城乡... 开展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核算与城乡融合水平评估,探讨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22年广元市7个县域为例,基于GEP价值核算和城乡融合相关理论方法,构建了GEP价值与城乡融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趋势面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以及协调影响力指标等方法,评价了GEP价值与城乡融合的综合得分及其趋势特征,探讨了GEP价值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22年广元市GEP价值达2633.03亿元,约为GDP的2.31倍,调节服务占GEP价值的比重最高。剑阁县等外围县域GEP价值明显高于利州区等中部县域,GEP价值综合得分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南高北低”的空间趋势。县域城乡融合综合得分的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人口融合、空间融合和生态融合,城乡融合综合得分表现为“中部高、外围低”的“倒U型”空间趋势。利州区为中度协调-GEP价值滞后的类型,昭化区为基本协调-基本协调的类型,其余各县域均为基本协调-GEP价值滞后的类型。各县域GEP价值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差异较大,GEP价值的障碍度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调节服务、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城乡融合的障碍度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人口融合、空间融合和生态融合;各县域GEP价值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度的协调影响力差异较大,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负向阻滞作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 城乡融合 协调 县域 广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以上官员注意力分配的研究——以省级以上领导视察为切口
4
作者 徐晶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5,198,199,共21页
领导视察是促进政策执行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官员注意力分配的重要体现。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17年全国地级市获得省级以上各类领导视察的信息,形成了横跨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研究发现,... 领导视察是促进政策执行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官员注意力分配的重要体现。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17年全国地级市获得省级以上各类领导视察的信息,形成了横跨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研究发现,城市的政策资源是影响城市获得领导视察的基础性因素,而城市的空间特征则带来了注意力的“挤出效应”。此外,更高层领导的视察会促进下级官员对相同地点进行视察,即存在注意力的“对齐效应”。不同于传统观点关注官员注意力的被动分配逻辑,论文提出了官员注意力的分配具有自主性,不同级别官员的视察具有差异性。通过探讨作为政策执行“高位推动”形式之一的官员注意力分配的各类效应,论文为探索我国高层官员注意力分配的政治经济学逻辑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视察 注意力分配 政策执行 地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汇视角下海洋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环渤海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狄乾斌 邵春雪 +2 位作者 陈小龙 张洁 梁晨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为了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基于2011~2020年环渤海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环渤海地级市的海洋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看,2011~2020... 为了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基于2011~2020年环渤海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环渤海地级市的海洋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化看,2011~2020年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仍有较大进步空间。(2)从空间差异看,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由2011年高低生态效率水平相间分布的无序状态向2020年两个较高生态效率区空间上集聚的有序化发展倾向转变,但并未出现区域协同化发展趋势。(3)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表明,研究前期纯技术效率作为效率增长的单一推动力存在动力不足问题;研究后期2016~2020年,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双驱动,保证了海洋生态效率的提升。(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碳减排水平对环渤海地级市海洋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海洋产业结构呈显著负相关;海洋科技水平正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未来要注重海洋科技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加强地区间合作,提升海洋发展基础以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 环渤海地级市 TOBIT回归模型 海洋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保护+环境提升:太原府城城市设计路径
6
作者 吴晓 王建国 +2 位作者 王承慧 陈薇 吉倩妘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100,共10页
历史城区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命有机体,不仅承担着保护与发展的使命,还面临着传统风貌特色亟待强化、社区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整体景观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以太原府城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保护”和“环境提升”两大突破口为破局之道,... 历史城区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命有机体,不仅承担着保护与发展的使命,还面临着传统风貌特色亟待强化、社区生活环境急需改善、整体景观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以太原府城城市设计为例,以“历史保护”和“环境提升”两大突破口为破局之道,紧扣历史人文线、社区生活线、景观环境线3条贯通性主线,分别遴选出具有前置性、关键性、高显示度的核心工作和项目抓手,并建立“核心问题—贯通性主线—专题研究—设计干预—基本思路”的城市设计工作路线,以盘活历史城区格局,为太原府城实现“唐风晋韵·锦绣龙城”的美好图景提供核心空间框架和长效导控依据,并为历史街区的活力再生与韧性发展提供普适性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区 城市设计 历史保护 环境提升 太原府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地级市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福生 王汴歌 +1 位作者 汪顺生 李嘉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93,共6页
为探究河南省沿黄地级市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基于2007—2021年沿黄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河南省沿黄地级市W-E-F系统进行... 为探究河南省沿黄地级市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基于2007—2021年沿黄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河南省沿黄地级市W-E-F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河南省沿黄地级市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稳定上升,水资源子系统评价指数波动最大;W-E-F系统耦合协调度2008年最低(0.536),2020年最高(0.850),研究期分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和良好协调发展4种类型;从空间上看,W-E-F耦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的是洛阳(0.567),最低的是焦作(0.394);河南省沿黄9个地级市W-E-F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大多数为初级协调发展及中级协调发展类型,地区间差异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河南省沿黄地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和贵阳市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8
作者 张远远 潘科 +7 位作者 糜孟衡 管玉祝 陆秋丹 郑娟 张晋 王天姝 刘琦 陈峥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和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内窥镜采集样本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测定耐药性和基因型特征,比较不同地区、疾病类型的差异,分析幽门螺杆菌结构特点及黔南州...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和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基因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内窥镜采集样本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测定耐药性和基因型特征,比较不同地区、疾病类型的差异,分析幽门螺杆菌结构特点及黔南州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混合感染情况。结果两地区cagA可变区EPYIA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vacA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LST方法得到两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94.6%(53/56)新的序列型。黔南州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菌株混合感染率为44.4%,不同临床疾病的幽门螺杆菌不同菌型混合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结论黔南州和贵阳市两地区幽门螺杆菌cagA可变区EPIYA分型和vacA基因型构成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黔南州 贵阳市 基因多态性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市和德宏州饲料产品中粗蛋白质的检测分析
9
作者 段丽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9期5-9,共5页
[目的]为开展饲料质量监督检测,提高其产品质量,保障养殖业效益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根据历年《云南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006—2023年持续对服务区域(云南保山市和德宏州)饲料产品监督抽检样品进行检测,依据GB/T 6432—2... [目的]为开展饲料质量监督检测,提高其产品质量,保障养殖业效益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方法]根据历年《云南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2006—2023年持续对服务区域(云南保山市和德宏州)饲料产品监督抽检样品进行检测,依据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进行粗蛋白质检测。[结果]2016—2023年,共检测云南保山市、德宏州两地饲料产品802批,总体合格率94.5%,粗蛋白质合格率96.4%,粗蛋白质不合格样品数占总不合格样品数的65.9%。不同类型饲料合格率比较:浓缩饲料较配合饲料,猪、鱼饲料较禽饲料质量稳定;两地间饲料产品合格率无明显差异,且稳定在95%左右。[结论]通过持续开展饲料监督检测工作,使两地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品 粗蛋白质 监督检测 合格率 云南保山 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2 位作者 白永平 李俊 毛琦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1-538,共8页
紧凑城市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以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 紧凑城市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以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探讨中国城市紧凑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在全国尺度上,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高降低升,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纺锤状特征。②在区域尺度上,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呈东高西低的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呈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紧凑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则慢慢提升。③城市紧凑度存在明显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超大城市高于大中城市,小城市紧凑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时空演变 地级以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1 位作者 杨庆媛 张鹏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7,共8页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 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②随城市规模增大,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比、道路广场用地的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程度呈上升趋势;③居住用地比例超出《标准》上限城市较多,且城市规模越小,超标比例越高;④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而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高;⑤特大城市中工业用地比例超标城市数量较多,而中小城市低于《标准》下限的较多;⑥随城市规模增大,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低于《标准》下限的城市所占比例降低;⑦地级以上城市中至少有1/3城市绿地比例不及《标准》下限;⑧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土地利用类型越齐全,且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递增,但优势度趋减;⑨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交通设施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次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城市 不同规模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多样性指数 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国霞 秦志琴 程丽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81,共9页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在人口迁移中地位尤为显著;县级市间迁移人口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县级市平均迁移规模要大于西部和中部;省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大体呈现3个梯状层次;省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均以各省会城市作为省内迁移人口的第一流入地;不论是省内迁移还是省际迁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都是迁移人口的高度集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空间格局 建制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38
13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白永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73,共10页
运用熵值法和超效率DEA对2001、2005和2012年中国279个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和城市效率进行测算后,通过象限图法分析二者的关系,探讨各地区、各规模等级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探讨... 运用熵值法和超效率DEA对2001、2005和2012年中国279个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和城市效率进行测算后,通过象限图法分析二者的关系,探讨各地区、各规模等级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探讨中国城镇紧凑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研究表明:1城市紧凑度整体小幅提高,反映出城市高强度与高密度的开发程度有所增强;而城市效率波动提升且普遍偏低,城市效率评价值低于0.6的城市占比高达90%以上;2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非同步演进,城市紧凑度下降时,城市效率下降较明显,而紧凑度的提升不一定有效提升城市效率;3二者关系整体上以低级协调为主,大多数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较低,其次为紧凑优先、高级协调和效率优先型。区域尺度上,二者关系类型的区域差异明显,低级协调型城市连绵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高级协调和紧凑优先突出,其中高级协调型城市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4二者关系存在较弱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城市规模等级越高,紧凑优先型的比重越大。大型城市紧凑度较高,而城市效率较低,说明其集聚不经济现象突出,应合理疏导城市功能外移,形成大都市-都市区-城镇群的空间组织模式,核心引领周边区域发展的同时,降低大型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提高城市效率;中小城市城市紧凑度较低,其城镇建设用地开发模式粗放低效,应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提升中小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经济密度和利用效率,推动中小城镇集聚紧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城市效率 时空特征 紧凑城市 地级以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郑新奇 邓红蒂 +1 位作者 姚慧 曹银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地区差异明显。在进行城市集约利用评价或制定相关标准时,由于存在这种差异,导致很多政策执行不力。在人们高度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时,如何进行差别对待,因地制宜,需要从类型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设区城...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地区差异明显。在进行城市集约利用评价或制定相关标准时,由于存在这种差异,导致很多政策执行不力。在人们高度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时,如何进行差别对待,因地制宜,需要从类型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统计年鉴》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使用频率"方法,筛选出共4类24个指标,借助统计资料和GIS技术,划分了4个一级集约利用类型区以及各区中的17个亚区,并建立了亚区命名体系。结果显示:(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大致为东高西低。东部城市多为Ⅰ、Ⅱ级,中部城市多为Ⅲ级,西部城市多为Ⅳ级。(2)城市土地集约程度和城市经济状况存在不完全吻合现象,表现在一些城市经济情况相对比较好,但是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却不高。这在中部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由此得出结论,采用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管理问题,并可进行动态更新,使政策制定和管理更具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类型分区 设区市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2 位作者 张亮 张方圆 路慧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1-837,共7页
信贷作为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对信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掖市农户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民族农户的社... 信贷作为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对信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掖市农户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民族农户的社会资本,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信贷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甘南藏族自治州社会资本总得分最低为0.91,临夏回族自治州社会资本总得分为1.20,张掖社会资本总得分最高为1.26;(2)从社会资本的每个维度来看,信任、网络和规范与信贷行为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3)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户信贷行为发生率也有促进作用,但自然资本对农户信贷行为发生率有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张掖市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小燕 黄太福 +3 位作者 吴涛 张佑祥 彭清忠 刘志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718-5724,共7页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 栖息生态学 溶洞 翼手目(蝙蝠) 湘西州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级市CO_2排放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前利 蔡博峰 +2 位作者 胡方芳 王金南 曹丽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建立新疆地级市CO_2排放数据集,探讨新疆CO_2排放的空间特征,为新疆低碳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空间化方法建立排放数据集,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排放数据统计特... 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建立新疆地级市CO_2排放数据集,探讨新疆CO_2排放的空间特征,为新疆低碳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空间化方法建立排放数据集,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排放数据统计特征。研究结果:从整体看,CO_2直接排放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基本沿着天山分为南部和北部,北部地区排放高于南部地区。从区域看,天山北坡经济带CO_2排放最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通道、北通道和南通道排放依次递减。从部门看,服务业与城镇生活CO_2排放相关性最高,间接排放与其他部门排放相关性最弱。从类型看,工业型地级市CO_2人均排放最高,总排放均值略低于服务业型地级市,远高于其他类型地级市;人口规模越大的地级市CO_2排放均值越大,但其人均排放越少。结论与讨论:1新疆CO_2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其排放较大的地级市整体效率不高,将是减排的重点区。2工业化、城镇化是新疆CO_2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将是减排的着力点。3省际生态补偿和碳排放指标分配时应适度考虑能源输出引致本地较高CO_2排放的特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空间特征 网格数据 地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四川省雅江县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集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德伟 倪化勇 +1 位作者 陈绪钰 唐业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2-87,215-222,共7页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 为查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元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勘查为主要工作手段,查明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调查的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控制,该调查数据集提供了2010年雅江县行政范围内的327组地质灾害数据,调查精度达到1∶5万级别,有效地反映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可为该区域内工程地质研究、减灾防灾和制定区域防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灾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江县 地质灾害 调查数据 甘孜藏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159
19
作者 李雪铭 晋培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 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质量特征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城市之间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差值缩小,各城市排名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级别差异明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依次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且各地区城市级别分布不均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高的城市呈"团"状分布,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吻合;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以上城市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熵值法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关系与政府机构改革——基于中国地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鹏 马亮 刘志鹏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42,共19页
目前学术界从央地关系的视角认为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来自于纵向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偏好。论文聚焦于影响地方政府开展机构改革速度的因素,基于对2013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是否依... 目前学术界从央地关系的视角认为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来自于纵向的分权和地方政府的偏好。论文聚焦于影响地方政府开展机构改革速度的因素,基于对2013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进度的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分析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单位是否依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改革,对改革进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回归分析,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说明影响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的因素。研究发现: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多的特定政策领域的负面事件、较低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早的上一轮改革完成时间、周围城市较早的完成和省级改革的较早完成有助于当地加快改革进度,也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从性。基于此,论文认为我国当前中央通过人事、财政等权力对地方控制的基本情况没有变化,但是地方自身偏好成为可以影响政策的执行偏差的因素。此外地方政府积极保持正面形象、消除负面影响的努力也会影响到机构改革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方关系 地级市 食品安全监管 政府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