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理与工作记忆 被引量:21
1
作者 白学军 臧传丽 王丽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1,共6页
系统地总结了推理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1)工作记忆的含义及其在推理中作用的相关研究;(2)推理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理论模型;(3)不同类型推理与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4)推理与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研究;(5)推理与工作记忆的未来研... 系统地总结了推理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1)工作记忆的含义及其在推理中作用的相关研究;(2)推理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理论模型;(3)不同类型推理与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4)推理与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研究;(5)推理与工作记忆的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类比推理 三段论推理 条件推理 预期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被引量:32
2
作者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8-244,共7页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推理 工作记忆 阅读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联系类型和强度对预期推理生成的制约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20,共7页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实验方法,由被试生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组成这些事件的各种活动和活动的参加者。然后,对这些事件熟悉性、对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三个维度进行主观评价,形成事件以及每个事件活动序列,并据此编制实验材料。实验主要考察活动的典型性和可区分性对于熟悉性高的事件的预期推理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进行事件预期推理时的加工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高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对事件的预期量小于低工作记忆能力的被试。(2)高可区分性的活动对事件的预期作用强;高典型性且低可区分性的活动对事件的预期作用弱,其效果与低典型性且低可区分性的活动对事件的预期作用无显著差异。(3)事件对高典型性的活动都有较强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推理 语义联系 工作记忆 心理过程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预期推理的眼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源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3期218-224,共7页
本研究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低预期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3(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实验设计,每个年级由高、低容量工作记忆各10人组成。用眼动仪探讨在阅读高预... 本研究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低预期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3(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实验设计,每个年级由高、低容量工作记忆各10人组成。用眼动仪探讨在阅读高预期材料时预期推理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是延时产生的,结果支持建构主义理论;(2)在阅读过程中,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他们产生预期推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具体为初中阶段还处于发展的状态,并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之后预期推理能力的发展已经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预期推理 工作记忆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