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5年鄱阳湖地区禽流感病毒流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静 傅伟杰 +8 位作者 祝菲 曾晓旭 谢昀 张恒 严文婧 刘晓青 陈涛 王大燕 舒跃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对鄱阳湖地区禽流感病毒进行监测,了解各类场所存在的禽流感病毒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建议。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及2015年3月底对该地区的候鸟保护区、家庭散养户、活禽批发市场、活... 目的对鄱阳湖地区禽流感病毒进行监测,了解各类场所存在的禽流感病毒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建议。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及2015年3月底对该地区的候鸟保护区、家庭散养户、活禽批发市场、活禽零售市场进行3次调查和采样,对样本进行PCR检测。结果调查期间在该地区共采集7 470份标本进行禽流感病原学检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结果为活禽零售市场(36.86%)>活禽批发市场(32.5%)>家庭散养户(0.9%)>候鸟保护区(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7,P<0.05),与活禽密度由高到低的趋势一致。在家庭散养户采集的4 190份标本结果显示,其中有完整免疫程序的家庭散养户阳性率为0.45%(13/2 889),无完整免疫程序的家庭散养户阳性率为1.92%(25/1 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6,P<0.05)。不同密度组、消毒频率的病毒阳性率结果为高密度组>中密度组>低密度组;消毒间隔超过7d组>消毒间隔小于7d组。结论鄱阳湖地区各类禽类相关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禽流感病毒存在情况,其中活禽零售市场阳性率最高,活禽密度最大。完整的免疫程序以及低密度、消毒频率较高的环境有利于降低禽流感病毒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禽流感病毒 流行风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